- 年份
- 2024(8854)
- 2023(12721)
- 2022(10613)
- 2021(10074)
- 2020(8492)
- 2019(19162)
- 2018(18826)
- 2017(36971)
- 2016(19177)
- 2015(21322)
- 2014(20890)
- 2013(20323)
- 2012(18111)
- 2011(16089)
- 2010(15778)
- 2009(14454)
- 2008(13822)
- 2007(12126)
- 2006(10404)
- 2005(8724)
- 学科
- 济(81692)
- 经济(81512)
- 业(64022)
- 管理(51088)
- 农(50149)
- 企(41708)
- 企业(41708)
- 方法(37202)
- 农业(33446)
- 数学(32044)
- 数学方法(31639)
- 业经(24767)
- 中国(22170)
- 财(19978)
- 制(16300)
- 地方(16012)
- 贸(13618)
- 贸易(13614)
- 易(13347)
- 发(13192)
- 理论(13103)
- 银(12950)
- 银行(12936)
- 技术(12849)
- 农业经济(12457)
- 策(12310)
- 行(12251)
- 学(11986)
- 和(11948)
- 务(11937)
- 机构
- 学院(263360)
- 大学(258354)
- 济(111403)
- 管理(110357)
- 经济(109308)
- 理学(96585)
- 理学院(95729)
- 管理学(94152)
- 管理学院(93671)
- 研究(78036)
- 中国(64491)
- 农(55320)
- 京(50892)
- 财(50060)
- 科学(45770)
- 业大(41925)
- 农业(41839)
- 财经(40610)
- 中心(40462)
- 江(37495)
- 经(37339)
- 所(35629)
- 经济学(33819)
- 范(32940)
- 师范(32651)
- 研究所(32332)
- 经济管理(31457)
- 经济学院(30710)
- 北京(30556)
- 财经大学(30234)
- 基金
- 项目(186468)
- 科学(150547)
- 研究(140104)
- 基金(139069)
- 家(118890)
- 国家(117805)
- 科学基金(104601)
- 社会(94178)
- 社会科(88255)
- 社会科学(88226)
- 基金项目(74558)
- 省(73202)
- 自然(66010)
- 自然科(64596)
- 自然科学(64584)
- 教育(63511)
- 自然科学基金(63440)
- 划(59585)
- 编号(57663)
- 资助(54622)
- 成果(44488)
- 部(42372)
- 重点(40574)
- 发(40011)
- 创(39728)
- 国家社会(39396)
- 人文(37286)
- 教育部(37111)
- 课题(37031)
- 创新(37006)
- 期刊
- 济(119879)
- 经济(119879)
- 研究(71577)
- 农(59484)
- 中国(49763)
- 农业(40544)
- 财(37116)
- 科学(35831)
- 学报(35681)
- 管理(35050)
- 大学(29747)
- 学学(28515)
- 融(28442)
- 金融(28442)
- 业经(27079)
- 教育(22944)
- 技术(22727)
- 财经(19026)
- 业(18206)
- 问题(16937)
- 经济研究(16726)
- 经(16255)
- 农业经济(14687)
- 农村(14678)
- 村(14678)
- 版(14203)
- 技术经济(12850)
- 世界(12460)
- 资源(12371)
- 经济问题(12343)
共检索到372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江霞 文传浩
将农村移民的风险识别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社会网络—风险识别能力—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利用针对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调研数据,研究了农村移民的社会网络对其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以及风险识别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风险识别能力与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可持续生计水平显著正相关;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和风险识别能力对两代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代际差异;风险识别能力在社会网络与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江霞 文传浩
将农村移民的风险识别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社会网络—风险识别能力—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利用针对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调研数据,研究了农村移民的社会网络对其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以及风险识别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风险识别能力与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可持续生计水平显著正相关;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和风险识别能力对两代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代际差异;风险识别能力在社会网络与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江霞 文传浩
将农村移民的风险识别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社会网络—风险识别能力—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利用针对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调研数据,研究了农村移民的社会网络对其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以及风险识别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风险识别能力与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可持续生计水平显著正相关;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和风险识别能力对两代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代际差异;风险识别能力在社会网络与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江霞 文传浩
文章利用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农村移民的调研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比分析了深度贫困区两代少数民族农村移民生计水平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家庭总收入、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劳动力数量、人情往来、生产资产是影响两代少数民族农村移民生计水平的关键;在生计水平的不同分位点上,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对新一代少数民族农村移民生计水平所起作用更大一些,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对老一代少数民族农村移民生计水平所起作用更大一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在此期间,我国每年将有近1000万农村人口移民城镇,作为"农民工",他们是乡城移民的主体。促进乡城移民摆脱城市和农村的两栖游离状态,顺利融入城市,成了保证我国城镇化质量的关键问题。《乡城移民建构可持续生计的新视野——基于职业教育社会学的思考》一书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该书立论视角、研究内容和框架体系等为乡城移民生存状况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珍贵的学术资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毅 卢小君 田小芳
农村被动移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实现。在DFID模型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农村被动移民可持续生计框架和测量指标体系。本文作者通过对山西忻州市刘家塔镇被动移民的调查,考察了当地农村被动移民的可持续生计资本现状。研究结果表明:被动移民的可持续生计资本中,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相对较高,金融资本相对短缺,而人力资本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应从土地征收、就业扶持、社会保障和融资渠道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增加农村被动移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城镇化 被动移民 可持续生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璐宁
以2006年CGSS(农村卷)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关系资本回归模型和综合模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微观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社会资本总量对于农民非农转移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不同的社会网络对非农转移的作用不一样,其中私企老板网络和城市亲朋网络对非农转移作用更显著;社会资本对两代农民的作用不同,对新生代农民非农转移的作用明显减弱。另外,人力资本对两代农民非农转移的正向影响都十分显著,尤其是对新生代农民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非农转移 代际比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文
农村发展项目是多样化的,倡导和实践农村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农村发展项目风险不同于企业项目和工程项目,也因项目的不同而不同。项目风险管理是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及时识别和分析风险,并系统地应对和监控风险的过程,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来做好风险的预防、监测和处理,从而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频率和程度。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农村发展项目 风险管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厚熹 李卓倍 聂凤英
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一条底线性任务,农户生计脆弱性是致贫返贫的重要内因,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是缓解农户生计脆弱性的有效途径。鉴于脱贫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相当程度上沿用了脱贫攻坚期的标准,本文从“可持续生计框架”(SLA)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五个方面展开,通过梳理国外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对比当前脱贫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与不足,提出适合后脱贫时代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发现: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可持续生计为目标向农村地区提供了精准、有效、适配的农村公共服务,通过全流程保障有效劳动力有效就业、分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链接内源组织与外源资源、开发性金融投入与普惠性金融教育双管齐下、集约化经营与绿色产业发展并行等多项举措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可持续生计。由此形成了以支持农村社区独立发展的“欧美模式”和以城镇化建设为目的、鼓励官办协会分担治理任务的“日韩模式”,均可视为对不同发展阶段和政策目标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有机探索。基于国际经验,本文提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创新和管理考核制度创新三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脱贫地区 可持续生计 公共服务 国外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业翠 刘桂真 何鑫茹
生态移民背景下迁入区农户生计资本重构与变化研究是实现可持续生计的核心和基础,论文以广西金桥村21个典型移民安置屯为例,开展生态移民迁入区农户生计资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数量有显著差异,各生计资本类型间严重不均衡,农户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水平极低。迁入区当地驻民的生计资本总值高于移民,尤其是自然资本总量明显高于移民,生态移民工程中资源占有与分配的均衡性仍然存在问题。迁入区兼业户的生计资本总值最高,非农生计活动可有效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生计资本 农户 广西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龙顺
利用CSS2017全国微观调查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遵循"能力—意愿—行为"作用链条探讨农民可持续生计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我国村民自治的农民参与度严重不足;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村民自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金融资本影响效应最大,人力资本影响效应次之,社会资本影响效应最小,而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并不显著;人力资本层面的受教育程度、政治知识和能力贡献较大,金融资本层面的影响效应存在不确定性,社会资本层面的社会网络具有较大的显著正效应,而社会信任显著性正效应较小;政治兴趣和政治信任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村民自治影响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部分中介效应或遮掩效应,而政治兴趣中介效应量较大。因此,需要从参与整体现况、参与能力制约和参与心理意愿的维度提高村民自治中农民的参与水平。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可持续生计 基层治理 生计资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旭 陈祺睿 彭胜平
因修建国家水电工程,搬迁后的大量农村移民往往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和库区产业空心化带来的生计恢复困境,“数商兴农”为移民家计数字化提供了契机。首先从移民社会网络分类及重构进程出发,探寻了以安置区信任感为中介的网络与数字化行为间的作用机制;然后基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村的实地调查数据,通过UCINET工具得出各类型移民社会网络结构与特征值;最后采用二次指派回归法(QAP),分析异质性网络对移民数字化生计模式增收的影响以及特殊与一般信任感所起的差异化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家计模式能有效解决移民农业与非农生计中的痛点,而不同类型社会网络则对其具有差异化的助推效应;集中或分散安置方式会影响各子类网络带来的数字化家计收入水平,信任感的中介作用显著且一般信任关系处于主导地位;迁入地的选择同时影响社会网络重构与数字化家计发展进程,也将引发信任感中介效应的强弱变换。由此建议根据区位条件、扶持资源配置、安置方式、安置主体等特征,借助重构后的社会网络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移民家庭生计数字化增收,拓宽移民收入渠道的同时持续推动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数字化生计 数商兴农 水库移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旭 陈祺睿 彭胜平
因修建国家水电工程,搬迁后的大量农村移民往往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和库区产业空心化带来的生计恢复困境,“数商兴农”为移民家计数字化提供了契机。首先从移民社会网络分类及重构进程出发,探寻了以安置区信任感为中介的网络与数字化行为间的作用机制;然后基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村的实地调查数据,通过UCINET工具得出各类型移民社会网络结构与特征值;最后采用二次指派回归法(QAP),分析异质性网络对移民数字化生计模式增收的影响以及特殊与一般信任感所起的差异化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家计模式能有效解决移民农业与非农生计中的痛点,而不同类型社会网络则对其具有差异化的助推效应;集中或分散安置方式会影响各子类网络带来的数字化家计收入水平,信任感的中介作用显著且一般信任关系处于主导地位;迁入地的选择同时影响社会网络重构与数字化家计发展进程,也将引发信任感中介效应的强弱变换。由此建议根据区位条件、扶持资源配置、安置方式、安置主体等特征,借助重构后的社会网络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移民家庭生计数字化增收,拓宽移民收入渠道的同时持续推动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数字化生计 数商兴农 水库移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忠鹏
四川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尽管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补偿安置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面临着一些必须回应的挑战。基于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水电、形成移民可持续生计,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从下列诸对策入手,进一步完善移民安置,为四川水电资源的开发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进一步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健全移民事务决策机制;改革移民补偿政策;建立健全移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移民中期扶持制度;建立健全移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移民分享水电工程收益机制;加强移民培训;促进移民创业就业;推动移民社会适应与整合。
关键词:
水电资源开发 移民安置 可持续生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