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8)
2023(9903)
2022(8291)
2021(7587)
2020(6408)
2019(14265)
2018(14106)
2017(27153)
2016(14630)
2015(16305)
2014(16387)
2013(16214)
2012(15016)
2011(13690)
2010(14325)
2009(14039)
2008(13926)
2007(13053)
2006(11920)
2005(10986)
作者
(40898)
(34254)
(34100)
(32699)
(21825)
(16336)
(15698)
(13252)
(13140)
(12380)
(11839)
(11664)
(11047)
(10736)
(10676)
(10626)
(10051)
(10001)
(9871)
(9828)
(8773)
(8262)
(8188)
(7931)
(7819)
(7755)
(7748)
(7710)
(6907)
(6726)
学科
(58442)
经济(58272)
(49156)
管理(45642)
(37621)
企业(37621)
(28278)
方法(21858)
(20850)
(20392)
中国(19860)
业经(19487)
农业(18842)
数学(17087)
数学方法(16893)
(14718)
银行(14710)
(13979)
(12706)
金融(12701)
(12536)
地方(11814)
(11367)
(11287)
保险(11276)
财务(11258)
财务管理(11223)
理论(11024)
企业财务(10690)
(10384)
机构
大学(212458)
学院(211315)
(88927)
经济(86767)
管理(82478)
理学(68952)
理学院(68271)
研究(68026)
管理学(67269)
管理学院(66841)
中国(59897)
(49972)
(43691)
财经(37558)
科学(36426)
(35308)
(34413)
中心(34341)
(33877)
(32417)
研究所(28296)
财经大学(27812)
经济学(27788)
(27761)
北京(27667)
(27190)
师范(26996)
业大(26971)
农业(25134)
经济学院(24799)
基金
项目(130907)
科学(105093)
研究(101118)
基金(97365)
(81859)
国家(81055)
科学基金(71405)
社会(69223)
社会科(64391)
社会科学(64373)
基金项目(50687)
(50169)
教育(46377)
自然(42789)
自然科(41862)
自然科学(41855)
编号(41680)
(41336)
自然科学基金(41152)
资助(39321)
成果(36378)
(31491)
(30443)
重点(28497)
课题(28474)
国家社会(28433)
(27261)
教育部(27207)
(26956)
(26900)
期刊
(109267)
经济(109267)
研究(72229)
中国(49897)
(40068)
(38045)
(34765)
金融(34765)
管理(30604)
学报(28196)
科学(27554)
大学(23612)
教育(23586)
农业(23338)
学学(21909)
业经(19558)
财经(19460)
(16500)
技术(16302)
经济研究(15172)
问题(13918)
农村(11851)
(11851)
(11258)
理论(11107)
图书(10502)
实践(9947)
(9947)
农业经济(9938)
(9672)
共检索到344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楠  
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东北地区农村入户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广泛存在于中国乡村社会无息借贷合约的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乡村社会网络、要素市场连锁合约以及合约执行风险的控制程度是农户选择无息借贷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通过风险控制变量同社会网络与连锁合约进行交互分析后发现,在这些因素中借贷合约执行风险同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此,无息借贷之所以产生不仅是乡村社会网络以及连锁合约存在的必然结果,更是风险规避经济理性的客观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洪翔  马宁文  
外汇风险管理的许多问题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性掩盖了,现有的管理手段必将面临挑战。在不确定合约下,外汇交易风险比确定性合约情形更为复杂。外汇远期交易仍然是重要的风险规避手段,但交易主体需要估计未来经济交易发生的概率。方向相反的经济交易可以分散非线性风险,而外汇期权交易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抵补手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亮  
近年来,作为解决逆向选择问题主要方法的信号机制不断受到质疑,许多学者认为其在网络零售市场中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本文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基本理论,对信号机制在网络零售市场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网络零售市场中信号机制的作用机理依然能够发挥作用;提高低质量卖方模仿高质量信号的成本能够有效增强信号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亮  
近年来,作为解决逆向选择问题主要方法的信号机制不断受到质疑,许多学者认为其在网络零售市场中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本文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基本理论,对信号机制在网络零售市场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网络零售市场中信号机制的作用机理依然能够发挥作用;提高低质量卖方模仿高质量信号的成本能够有效增强信号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海燕  毛瑞华  朱军  
社会资本引入借贷合约的研究基本集中于团体贷款,然而团体贷款没有解决根据财富筛选借款人的问题。本文专注于个人贷款合约,通过社会资本函数的设定以及抵押贷款模型构建,分析在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不可执行合同环境下,引入社会资本抵押时满足激励相容条件的银行贷款策略最优解。研究表明:(1)缺乏经济抵押担保从而在传统贷款方式下无法获得贷款的穷人,社会资本的功能对他们行为形成有效约束。基于此,贷款机构可设定严格的纪律缩小借款者行动空间,解决激励不相容。(2)在使用社会资本发放贷款时,贷款机构应改变已有的单一使用结构性社会资本的方法,通过提高认知性社会资本的权重,让农村社会信用环境逐步发展,让守信的贫困农户能够获得发展机会,真正解决穷人贷款难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青松  
个体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联姻"的产物,其客观上潜藏着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基于信息障碍的客观存在,个体网络借贷机构既丧失了传统民间金融的人身性信任机制,也不具备传统银行等正规金融的制度化信任机制。个体网络借贷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技术性因素、经营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个体网络借贷系统性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完善需要依法构建金融网络安全建设的协作机制,明确监管机构对个体网络借贷实施科技监管的可行举措,从事前事后两个环节构建风险传导管控机制,通过明确受信地位充分发挥民商法的调整功能,以软法治理提升个体网络借贷机构和行业的自律水平。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石纯来  聂佳佳  穆艳芬  
研究了网络比价行为下零售商风险规避对制造商渠道选择的影响。制造商生产成本为线性和非线性情形下,得到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结果。研究发现:无论制造商生产成本是线性情形或者非线性情形,制造商均倾向于开通直销渠道。但是,与传统观点不同,直销渠道并非总是侵蚀零售商效用。若制造商生产成本为线性情形,直销渠道增加了零售商效用;若制造商生产成本为非线性情形,当零售商风险规避较小时,直销渠道侵蚀了零售商效用;当零售商风险规避较大时,直销渠道增加了零售商效用。此外,直销渠道总是增加整个供应链价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财  季赛勉  
网贷平台监管备案正稳步推进,其关键在于把控风险体系。现有文献大多围绕"交易过程—事件类型"探讨网贷风险,本文则以"事件类型—产品端"为切入视角,从网贷平台产品端的资金来源、信贷资产、资金池、信息披露等方面解析风险逻辑,层层剖析产品端风险漏洞枢纽的风险传输渠道。针对这些风险漏洞,可以通过加强产品端初始资金配对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优势、完善中间资金账户管理机制和建立关联信息强制披露制度等手段,调整网贷监管体系,有效治理网贷风险,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发展和监管政策的贯彻落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叶苨  齐晓雯  
除了传统的贷款、发债等方式之外,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借贷方式逐渐兴起,这一借贷方式,比较适合中小企业融资。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当前的网络借贷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网络借贷的信用问题。针对当前中国网络借贷的发展情况,着重剖析网络借贷中的风险问题,并创新风险控制方法,探讨分别以建立信用体系为核心和与保险相结合的两种风险控制方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在全  
本文通过对福建协和大学的乡村建设意识理路的转变、组织机构的沿革以及诸多实验个案的考察,来探讨教会大学的乡村建设运动及其与近现代中国乡村社会的关系,并在分析其乡村建设运动特色和评价其绩效和不足的基础上,对目前学术界的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研究定论进行了初步省思。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刁怀宏  
本文从农贷市场的不对称信息视角,集中讨论了农户与贷款者的信贷行为关系。通过分析他们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两类性质后,从信号博弈角度分析了农地使用权抵押对降低农贷风险的信号发送过程,并给出了基于贷款者的农地抵押金融合约模型。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农地使用权抵押金融既可以提高农贷资金的安全性,又蕴涵着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可能。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康金莉  
河北的乡村合作事业起源于1923年华洋义赈会创办的信用合作社。在其早期发展中,完全凭借社会团体及农民的积极参与,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农贷管理与风险防范机制,第一次实现了农业贷款的低风险运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成为近代合作金融领域社会力量主导模式成功的典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梁戈  
本文以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研究对象,从交易成本、风险规避、合约安排等三个方面,对美国大学自治、学术自由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指出自治、学术自由是降低大学与政府之间的交易成本、合理规避风险的最佳合约安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晓铭  
项目制不仅能够强化国家力量对市场机制的引导和规范,而且能够借助“法定”议程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然而,项目制亦具有多源风险。强化村民参与的制度化、完善项目实施制度和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规避项目实践风险、提升项目治理能力的关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彭  王飞  
本文基于双边市场平台治理的理论提出网贷平台风险发生机制,即平台治理的缺失以及治理能力的不足导致了网贷平台风险的集中爆发。在此基础之上,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从规模控制能力、匹配效率、实力储备、产品设计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这五个维度构建了一个针对网络借贷平台治理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其合理性和适用性的验证结果表明各网贷平台之间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差异明显,符合当前中国网络借贷市场的发展现状,具有良好的解释性。此外,对问题平台的分析发现基于网贷平台治理能力的综合指数能够追踪和反映动态的平台治理状况并提前数月捕捉到平台的异常,能够对网贷平台问题的集中爆发提前做出预警,在有效降低投资人损失的同时警示运营商。因此本文的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实时监控、提前预警这一全新的P2P监管思路,在实际操作层面为规范平台经营以及保护投资人权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