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3)
2023(17060)
2022(14653)
2021(13694)
2020(11432)
2019(26153)
2018(26178)
2017(50714)
2016(27322)
2015(31001)
2014(30717)
2013(30180)
2012(27714)
2011(24984)
2010(25191)
2009(23559)
2008(22338)
2007(19765)
2006(17557)
2005(15226)
作者
(77540)
(64341)
(64053)
(61097)
(41477)
(31027)
(29340)
(25161)
(24621)
(23012)
(22033)
(21791)
(20631)
(20325)
(19953)
(19635)
(19048)
(18846)
(18467)
(18414)
(15896)
(15806)
(15566)
(14848)
(14622)
(14319)
(14166)
(14162)
(12868)
(12541)
学科
(127948)
经济(127752)
管理(75971)
(68205)
(56999)
企业(56999)
方法(53081)
数学(45410)
数学方法(44628)
中国(31492)
(29935)
地方(29526)
业经(26984)
(26354)
(24922)
理论(20992)
农业(19920)
(19237)
(19132)
(18024)
贸易(18011)
环境(17902)
(17295)
地方经济(16240)
技术(15327)
(15132)
(15101)
(15087)
(15051)
银行(15051)
机构
学院(384964)
大学(384645)
(155880)
经济(152409)
管理(151415)
理学(130927)
研究(129650)
理学院(129403)
管理学(126679)
管理学院(125982)
中国(95649)
(82710)
科学(80514)
(68679)
(64505)
中心(58774)
研究所(58608)
(57469)
(56699)
业大(55390)
财经(55136)
(52733)
北京(52498)
师范(52339)
(49847)
(47589)
(47523)
经济学(46744)
农业(44551)
师范大学(42182)
基金
项目(261439)
科学(205694)
研究(191552)
基金(188483)
(162836)
国家(161490)
科学基金(139851)
社会(121602)
社会科(114560)
社会科学(114523)
(102203)
基金项目(99548)
自然(90796)
自然科(88708)
自然科学(88689)
教育(88660)
自然科学基金(87006)
(85680)
编号(79143)
资助(78621)
成果(63862)
重点(58175)
(56669)
(55806)
课题(54652)
(53287)
创新(49676)
科研(49340)
国家社会(49019)
教育部(48919)
期刊
(177794)
经济(177794)
研究(115377)
中国(73811)
学报(57346)
管理(55960)
科学(54541)
(52522)
(51554)
教育(44422)
大学(43809)
学学(41109)
农业(36231)
技术(35706)
(30727)
金融(30727)
经济研究(28988)
业经(28287)
财经(26574)
问题(23347)
(22817)
图书(20770)
统计(20566)
技术经济(20010)
(18394)
(18214)
理论(17797)
资源(17670)
科技(17614)
现代(17488)
共检索到570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丽  杨新海  胡云飞  
住宅用地规模预测是引导城市开发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预测方法因忽略了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因素而导致预测的局限性。本文分析了传统预测方法与城市转型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在转型发展背景下住宅用地规模预测的三大步骤,即"判断阶段发展趋势、选取科学预测方法、多元拟定指标参数"。最后以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的苏州市吴中区为例,对住宅用地规模预测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仇恒佳  卞新民  
在RS和GIS支持下,通过对1984和2002年TM影像解译,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并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了景观变化的人文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发生剧烈变化,特别是耕地向水域、城镇用地和其它非农建设用地转变迅速,其中耕地的减少占土地利用总减少面积的79.3%,建设用地和水域的增加分别占土地利用总增加量的63.5%和36.5%。城镇、工矿等人文景观斑块面积增大,并趋向集中;林地与耕地等自然、半自然景观类型斑块破碎度增加,分布趋于分散;耕地与城镇景观类型的斑块形状日趋复杂;耕地的突出优势变小,整体景观异质性程度上升。受区位和地形的影响,在苏州城区附近和东部平原区耕地流失强度较大,18...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建兰  顾靖燕  
农保转城保是苏州城乡一体化实践的重要内容,农民以土地换取城镇社会保障,由此向市民迈出重要一步。苏州市吴中区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出土地换保障、权证换保障、股权换保障等三种主要的农保转城保形式,制度实施顺利。当然,制度实施中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静静  王钊齐  周卫红  邹萌萌  刘影  李建龙  孙政国  
为了在自然环境中加强生态旅游规划、生态经济的开发及智慧城市的管理,有助于对生态环境进行立体直观地设计和方便人们的出行,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针对智慧城市的开发原理和框架,利用自主研发的5S一体化高新集成技术,首次开展智慧城市数字生态地图的研发和制作,介绍了制作的原理、方法和流程,系统阐述了其用途和功能,并对其进行延展、分析和评价,有助于政府合理有效地开发生态经济,为生态旅游规划、生态红线设计和智慧城市的管理提供依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仇恒佳  卞新民  朱利群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对2002年Landsat TM图像进行解译,得出苏州市吴中区陆地景观类型图,并利用Fragstats软件,对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分别为:耕地38%、水域23%、林地17%、农村居民点与交通工矿用地13%、城镇用地9%,景观异质性高,景观类型聚集度适中。耕地斑块分维数和结合度分别为1.571 5和99.453 8,斑块形状复杂,连接性好;林地斑块分维数和结合度分别为1.329 3和99.076 2,斑块形状简单,连接性较好;水域斑块密度为每百公顷0.784 5个,破碎程度较大;农村居民点与交通工矿用地斑块密度和结合度分别为每百公顷2...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俊伟  张晓月  
为客观、精确地评价企业专利质量,从专利技术、法律和经济质量三个方面构建企业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客观组合赋权法,进一步运用评价对象间差异最大思想,构建企业专利质量组合赋权评价模型,实证分析2014-2016年苏州市吴中区知识密集型企业专利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且显示企业有效专利占全部专利授权量的比例,发明专利平均权利要求数量和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是企业专利质量评价中权重系数最大的3个指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传明  陈婧  崔亮  
随着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住宅小区停车服务相对滞后,停车问题日益突出。在对苏州市住宅小区停车的实际调研及理论研究基础上,分析城市住宅小区停车存在的问题,如停车位供需矛盾、管理及规划不足、设施建设标准偏低、所有权归属多样、物业管理欠缺等问题。借鉴国内外典型地区城市住宅小区停车的做法,提出合理控制居民民用汽车保有率、科学规划、市场化刺激、拓展停车方式、加强物业管理等措施,以助苏州乃至全国城市住宅小区提升停车管理水平、解决停车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云飞  杨新海  彭锐  
产业用地规模预测是引导城市开发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传统的预测方法并不能满足当前城市转型发展的要求。对目前学术界常用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传统的预测方法在转型发展背景下的不适用性,进而提出要分层次、成系统的从用地类型的选择、预测方法的选取和预测取值的确定这三大步骤上体现转型发展对产业用地的新要求。最后对工业用地、住宅房地产用地和非住宅房地产用地这三类城市中最主要的产业用地类型的具体预测方法进行了举例说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曦  张芳  
我国城市中封闭主导的街区阻碍了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加剧了破碎化,限制了更新改造。在开放街区的政策背景下,需要增加滨水街区的开放程度,采用有区别的策略应对不同性质的滨水街区。本文基于城市用地分类将滨水街区分为完全开放、适度开放和不适开放三种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街区设计了相应的更新策略:拆围开放、缩小街区、内部联通、分割和置换,从而增加滨水地段中开放街区的比例,增强街区中滨水空间的开放程度,为滨水空间更新创造良好的基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霞  舒天衡  申立银  任一田  杨楠  
半城市化地区作为城乡景观混杂交错、城乡功能相互渗透的过渡性地域,推进这类地区的良性发展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对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范围的精确识别是对其实施精准管控的基础前提,对半城市化地区演变规律的科学把脉可为其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然而,由于半城市化地区的复杂性、动态性和模糊性,目前对该类地区的精细尺度定量识别研究不多。基于此,论文综合考虑半城市化地区的复杂多维特征,在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建立了一种高精度的半城市化地区识别方法体系:(1)构建了一套覆盖社会经济和空间格局2大维度的半城市化地区识别综合指标体系;(2)运用空间网格化技术和线性加权建立了半城市化特征值的计算方法;(3)结合滑动t检验与概率密度分析实现了半城市化特征临界值的确定。最后以苏州市为实例,运用建立好的方法体系,在1 km×1 km尺度下识别出了该市2010、2015和2018年的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时空演变规律,以期为苏州市以及其他地区未来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实证结果显示,苏州市的半城市化地区在空间上围绕中心城区不连续分布,在时间上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尤其是2015—2018年间下降幅度明显,表明苏州市城镇化发展趋于有序,乡村工业化与城市的无序蔓延有所放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海红  
文章以推进机制基本原理作为研究的理论前提,运用社会调查资料分析了苏州市污染物排放及其治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构建了包括驱动系统、内在动力、外在压力的苏州市污染物减排推进机制,提出了完善分层次、有梯度、可持续的苏州市污染物减排引导性政策体系,以及地方与国家奖惩结合、物质与精神奖惩结合、激励与约束奖惩结合的奖惩政策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世民  侯兰功  王小兰  付阳柳  
近年来,旅游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苏州古城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苏州市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域旅游"的规划理念。笔者以苏州市吴中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及优劣势。探讨吴中区"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在促进当地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上,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玉琪  吴农  
从2004年起,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按照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放大产业优势的基本思路,围绕茶叶、螃蟹、苗木等特色产业,采用重点扶持、滚动投入等方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衣霄翔   石骋   李宗泽   刘羿伯  
【目的】本文旨在剖析既有城镇建设用地配置策略在人口收缩背景下的适宜性,通过分析城镇建设用地配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东北三省建设用地配置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三省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2010—2020年为研究期,在分析人口收缩与建设用地配置现状的基础之上,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探究建设用地规模投入与结构配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人口收缩背景下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优化策略。【结果】(1)人口收缩背景下城镇建设用地投入对社会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以地谋发展”式的用地投入模式面临失效;(2)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投入对社会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工业用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但已边际报酬递减,着重供给此3类用地的传统用地结构配置策略适宜性下降。【结论】收缩城市面临城镇建设用地“超配”和“错配”的风险,应以控制用地规模、协调人地关系为前提,积极调整用地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建设用地高效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盛管球  华伟民  
苏州推行电子台账工作已历时6年,电子台账在提高联网直报上报时效、减少基层审核工作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国家统计局"一套表"联网直报实施以来,针对统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苏州统计局加快电子台账功能的更新优化,加大电子台账的推行力度,为更好地配合国家"一套表"实施、保障"一套表"数据质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