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6)
2023(12434)
2022(11092)
2021(10196)
2020(8625)
2019(19639)
2018(19784)
2017(38291)
2016(20734)
2015(23508)
2014(23575)
2013(23589)
2012(21787)
2011(19948)
2010(20072)
2009(18385)
2008(17820)
2007(15850)
2006(14166)
2005(12538)
作者
(61233)
(50771)
(50699)
(48421)
(32603)
(24432)
(23222)
(20191)
(19468)
(18307)
(17348)
(17329)
(16265)
(16263)
(15654)
(15633)
(15058)
(15023)
(14522)
(14408)
(12728)
(12682)
(12208)
(11676)
(11605)
(11254)
(11235)
(11206)
(10382)
(9979)
学科
(102505)
经济(102322)
管理(59190)
(54030)
(45822)
企业(45822)
方法(41623)
数学(34799)
数学方法(34444)
中国(23717)
地方(23390)
(22524)
(21837)
业经(21332)
(20160)
(16334)
理论(16304)
(15435)
农业(15002)
地方经济(14442)
(14228)
贸易(14220)
环境(14042)
(13639)
(12375)
金融(12372)
(12223)
财务(12158)
财务管理(12141)
(12129)
机构
大学(305420)
学院(301854)
(126210)
经济(123436)
管理(119865)
研究(105718)
理学(103916)
理学院(102689)
管理学(100916)
管理学院(100375)
中国(76111)
(65291)
科学(64891)
(55350)
(53866)
研究所(49047)
(46598)
中心(46240)
财经(44648)
业大(43701)
(43549)
北京(41806)
(40902)
师范(40570)
(40453)
(37830)
经济学(37823)
农业(36195)
(35262)
经济学院(33687)
基金
项目(204106)
科学(159850)
研究(150067)
基金(147397)
(127709)
国家(126589)
科学基金(108349)
社会(95520)
社会科(89638)
社会科学(89606)
(79264)
基金项目(78551)
自然(69742)
教育(68261)
自然科(68079)
自然科学(68064)
自然科学基金(66846)
(66466)
编号(61059)
资助(61026)
成果(50229)
重点(45341)
(45148)
(43846)
课题(42115)
(41714)
创新(38819)
教育部(38774)
科研(38710)
大学(38433)
期刊
(145854)
经济(145854)
研究(93622)
中国(56408)
学报(47555)
管理(44916)
科学(44090)
(42390)
(40546)
大学(35857)
教育(33654)
学学(33575)
农业(29621)
技术(26315)
(23703)
金融(23703)
经济研究(23477)
财经(22410)
业经(21766)
(19177)
问题(18199)
图书(16817)
技术经济(16051)
理论(14928)
(14431)
科技(14072)
现代(13874)
实践(13349)
(13349)
商业(13252)
共检索到448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齐良书  余秋梅  
社会经济状况与健康关系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领域,但我国的相关研究还不多。本文从三个方面回顾了国外文献:一,社会经济状况与健康的相关关系;二,社会经济状况的度量;三,社会经济状况与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力求展现国外这一研究领域的全貌和最新进展,并注重介绍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以求对我国学者有所启示。本文最后评述了我国目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初步探讨了未来我国社会经济状况与健康关系研究的可能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毅,柳玉芝,萧振禹,张纯元  
文章对中国高龄老人的人口、社会经济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与分析。与城镇高龄老人相比,农村高龄老人在许多方面都面临劣势,他们只享受极其有限的退休金、几乎没有受过教育、丧偶率较高,因而更多地依靠子女养老。中国农村女性高龄老人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劣势。与男性高龄老人相比,女性高龄老人更可能丧偶,在经济上的依赖性更强,而且长期照料资源的可获得性更差;她们的受教育程度很低,更可能遭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缺损而陷入较差的健康状态。中国需要在老年保障和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给城乡女性和男性老人带来平等的利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齐良书  王诚炜  
目的:研究我国居民健康状况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基于混合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多种健康指标和代表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对回归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体说来,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居民,健康状况越好;但当使用不同的健康指标和社会经济地位指标来测算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时,所得结果有所不同。结论: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个人健康状况,如果仅用单一指标进行量化分析,难以全面深入地揭示其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昌平  汪连杰  
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将社会经济地位分为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社交网络和社会保险5个维度,以食物获取、体育锻炼、娱乐活动和生活幸福感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和社交网络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老年人健康产生影响,医疗保险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和生理健康有显著影响,而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社交网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城乡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存在明显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翌秋  苏群  吕美晔  
本文以社会经济地位指数(SES)作为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分析了居民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状况对健康风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利于缓解居民健康风险,较好的经济状况可以部分地抹平其他因素给健康带来的风险,但经济状况较差的居民则不具备这种收入平滑健康风险的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英满  李青  张峰岩  张洁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利用河北省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分析得出河北省60~69岁老人体质健康状况与闲暇体育锻炼状况,并进行男女性别、年龄组别、城乡地域三个方面的对比,发现女性合格率略好于男性,高龄组合格率好于低龄组,城市体质水平好于乡村,并提出60~69岁这一年龄段合理的体育锻炼方式,尽量减少过多的重家务劳作和大强度体育锻炼,增加中小强度的体育锻炼更有利于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研究结果为促进健康老龄化社会提供参考依据,为推动河北省全民健身运动更好的开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国家医疗系统的压力服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洁萍  夏恩君  
本文以城镇劳动力为研究对象,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镇劳动力的自评健康与社会经济地位存在正向相关,表现为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群体自评健康状况显著差于其余层级。但是社会经济地位最低群体以外的群体之间,自评健康没有显示统计上的差异。检验不同性别的社会经济地位与自评健康关系,男性与女性规律较一致,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自评健康状况越好;检验不同年龄组社会经济地位与自评健康的关系,仅表现为41-50岁年龄组随着地位的上升,自评健康状况变好;检验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地位与自评健康的关系,东北地区随着社会经济地位上升,自评健康状况上升;东部地区与总体规律一致,表现为最下层级弱于其余层级;中部与...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见民  李泽源  
北美早期历史上的行医者,既没有因循英国的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的三级行医者体系,也很难按照美国学者所谓的常规与非常规医生的二分法来描述。实际上,北美行医者种类繁多,而且各个群体的行医目的和诉求各异。精英专业医生无疑以追求医学专业化为目标,牧师医生则以服务政治与社会为诉求,普通白人医生、白人民间医生、女性行医者以及少数族裔行医者多追求经济利益、依赖行医谋生,更有行医者群体如女性和少数族裔则通过行医展现其独立性,维护他们的社会文化权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文生  
台湾下层阶级是指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处在社会最低层的人们。台湾下层阶级在经济上呈现出长期的贫困化趋势,在社会上是弱势阶层,在政治上缺乏自主性,在认同上缺乏坚定性。易变的政治性格注定了台湾下层阶级难以成为两岸关系的主导力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迎春  唐圣春  乐虹  余雪梅  王佃国  郝敏  
西部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的卫生发展落后于中东部地区。使用安全饮用水和卫生厕所的家庭比例较低;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显著高于中东部地区;传染病的防治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大部分居民缺乏医疗保障,居民自费医疗的比例偏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仲亚琴  高月霞  王健  
目的:考察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的健康公平情况,为提高老年人健康、促进健康公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数据,计算集中指数,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的健康公平。结果:自评健康不良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呈现反向的社会经济梯度,经济水平越低,自评健康不良率和ADL受损率越高,未就诊率、未住院率越高;教育程度越低,未就诊率和未住院率越高;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高于农村老年人,东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高于西部老年人。结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存在健康不公平。要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卫生资源的配置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地区差距,促进老年人健康公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安妮,关信平,姜妙屹,陈钟林,李铀,赵午  
我们把城市低保对象作为本次调查的贫困人群,而弱势群体则按照2001年9月UHPP专家组的界定,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老年人、妇女儿童(尤其是单亲家庭中的妇女儿童)、残疾人、以及外来劳工等群体。在正式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个案深入访谈和焦点小组的方式,在成都和沈阳2个项目市的4个项目区中共调查了95位各类居民。调查对象包括项目区中的下岗职工、残疾人、老年人、流动人口等低保对象,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白玥,卢祖洵  
目的:探讨影响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主要社会因素,为卫生工作转变思想提供参考。方法:以173个国家2000年度卫生、经济、民主政治、教育、社会发展以及能源利用等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变量,并建立社会因素与人群期望寿命的关系模型。结果: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主要社会因素不是经济投入和卫生工作,而是社会资本要素。结论:提高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熊彦  
本文基于CHIP2013微观调查数据集,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选取合理的度量指标,建立多分类有序Logistic统计模型,定量研究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对城镇居民个人健康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增加,认为亲朋可信的家庭和自感幸福的家庭等因素对个人自评健康有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间接验证已有文献中关于我国存在"亲富人"的健康不平等。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重视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在个人健康方面的影响和作用;需要重视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阶层的健康状况的改善;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增强人际信任建设,有助于人民健康水平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宝,胡善联  
概述了世界范围健康水平等格局的基本特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变革已经或可能带来的健康不平等问题,提出适应国际研究潮流、加强我国健康不平等研究的迫切要求。并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有关健康不平等的基本概念、研究策略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