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5)
2023(13610)
2022(11256)
2021(10365)
2020(8500)
2019(18998)
2018(18564)
2017(33747)
2016(19408)
2015(21723)
2014(21735)
2013(20296)
2012(18828)
2011(17463)
2010(17754)
2009(16381)
2008(15824)
2007(14527)
2006(13224)
2005(11975)
作者
(54417)
(45670)
(45467)
(43294)
(28973)
(21846)
(20620)
(17570)
(17542)
(16164)
(15788)
(14983)
(14797)
(14333)
(14288)
(14071)
(13780)
(13530)
(13252)
(13116)
(11525)
(11509)
(10934)
(10520)
(10208)
(10178)
(10152)
(10093)
(9100)
(8920)
学科
(86375)
经济(86192)
管理(55306)
(46944)
(39592)
企业(39592)
方法(30032)
中国(26456)
数学(25006)
数学方法(24764)
教育(21903)
(21010)
(19512)
业经(18844)
地方(18765)
(18710)
(18103)
理论(15764)
(13553)
地方经济(12786)
农业(12704)
环境(12660)
(12276)
贸易(12270)
(12108)
(11887)
(11865)
金融(11862)
(11804)
技术(11796)
机构
大学(278837)
学院(273233)
(115008)
经济(112660)
研究(99189)
管理(95363)
理学(82481)
理学院(81377)
管理学(79872)
管理学院(79337)
中国(67499)
(58830)
科学(57699)
(53915)
(49621)
(44924)
研究所(44806)
(44573)
师范(44163)
中心(42830)
(42712)
财经(42419)
业大(39371)
(38451)
北京(37505)
教育(37074)
经济学(36811)
师范大学(36192)
农业(35038)
(35029)
基金
项目(177897)
科学(142216)
研究(134112)
基金(128124)
(111550)
国家(110466)
科学基金(93959)
社会(88705)
社会科(82991)
社会科学(82967)
(70417)
教育(69707)
基金项目(67003)
(61039)
自然(57879)
自然科(56557)
自然科学(56538)
自然科学基金(55599)
编号(54265)
资助(50682)
成果(46914)
重点(41844)
(41650)
课题(41602)
(39262)
(37684)
(37384)
教育部(36897)
国家社会(36013)
大学(35134)
期刊
(133183)
经济(133183)
研究(94230)
中国(66142)
教育(60891)
学报(44133)
(42613)
(40985)
科学(39180)
管理(36186)
大学(35106)
学学(32026)
农业(26940)
技术(25478)
财经(22983)
(22885)
金融(22885)
经济研究(22437)
(19920)
业经(19178)
问题(16935)
职业(15362)
(13326)
技术经济(13206)
(12992)
(12884)
世界(12092)
(11990)
论坛(11990)
科技(11490)
共检索到424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依婷  陶阳  杨向东  
本研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了父教缺失家庭的父母参与—学生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并比较了父教缺失家庭与完整家庭的模型差异。研究发现:(1)对父教缺失家庭而言,亲子沟通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间存在中介作用;相比于完整家庭,父教缺失家庭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亲子沟通的积极影响更大。(2)对父教缺失家庭而言,父母教育期望—学生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相较于完整家庭,父教缺失家庭的父母教育期望对学生自我教育期望的积极影响更小。(3)在两类家庭中,文化活动参与、家校沟通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间不具有中介作用;学习监督对学业成绩具有消极影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保中  张月云  李建新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所收集的10~15岁青少年样本,本文考察了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教育期望"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城乡差异。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通过父母参与这条路径间接作用于子女对自身的教育期望。分城乡来看,本文所关注的父母参与的两个维度——学业期待和日常关怀——有效解释了城市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而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参与也部分解释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本文还对父母参与在城乡样本中差异化的中介作用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娟  
本文基于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结合的研究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父母参与和学业成就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就业风险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失业风险的影响主要通过学业成就的独立中介或父母参与和学业成就的链式中介发挥间接负效应,而对大学生职业风险的影响则基本完全通过父母参与和学业成就的链式中介产生间接负效应。而且在排除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之后,大学生学业成就依然影响了父母参与对失业风险和职业风险的作用,尽管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对它们的关系强度也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失业风险的作用路径具有一定的族群差异和城乡差异,对职业风险的作用路径则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这些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为什么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大学生失业风险和职业风险更高,为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风险的阶层差异提供了参考路径。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筱琳  周寰  窦刚  刘春晖  罗良  
本研究以379名四到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小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父母报告的教育卷入行为,并通过学校获得小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发现,小学生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育卷入的三阶交互作用显著。对三阶交互作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1)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且教育期望较高时,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2)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但教育期望较低时,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3)当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玲晓  张丽娅  常淑敏  
本研究以490名九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学习投入量表、父母教育期望量表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其进行测查,综合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教养行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期望、父母积极教养行为、父母消极教养行为和学习投入间相关均显著。(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习投入的路径有四条: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积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积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消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3)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教养行为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习投入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佳丽  薛海平  
本研究采用回归和夏普里值分解技术估计父母参与、课外补习和中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父母参与如亲子陪伴、亲子活动和亲子监督频率越高的家庭,学生参加课外补习概率越大,亲子交流和家校沟通频率对学生是否参加课外补习没有影响;(2)在父母参与中,亲子陪伴、亲子交流和家校沟通、课外补习都对学生学业成绩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父母参与对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解释率大于课外补习,且父母参与中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学业成绩差异解释率最大,家校沟通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差异解释率最小;(3)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联合作用机制过程中,参与课外补习会削弱亲子交流、亲子活动、亲子监督对成绩的积极影响,增强家校沟通对成绩有积极影响作用。为此,建议父母合理进行家庭教育投入,增强亲子交流和陪伴,理性进行课外补习消费。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刚  张文  肖兴学  熊树林  郭成  
基于家庭投资理论和压力模型,探究父母教育卷入对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素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459名4至6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后发现:首先,心理素质在父母教育卷入与问题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次,父母教育卷入对问题行为的直接作用会受到家庭SES的调节,低家庭SES父母因其教育质量较差,会导致其教育卷入对子女问题行为的直接抑制作用消失。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庆华  杨航  刘方琛  李姗泽  
为系统考察父母教育期望与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其中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育期望问卷、自我教育期望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以及学习投入问卷,对我国河南、四川、贵州、山西等地153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知觉到的父母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卷入和学习投入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2)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父母教育卷入与自我教育期望在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之间起到双重中介作用。因此,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又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以1260名初一至高三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父母教育期望、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育投入与中学生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教育期望、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育投入与学习投入之间的相关显著;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投入,还通过父母教育投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投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维国  徐晓波  林立甲  任友群  
本研究借助PISA测验,以我国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五个地区的5066名初三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家庭SES与学生的学业学习存在密切关联。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中的学习辅助工具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家庭财富水平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联,取决于投资物品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关联度。(2)家庭SES与学生的学校类型显著相关。家庭SES水平高的学生,进入重点中学的比例更高。(3)中国父母对孩子普遍持有高教育期望,家庭SES水平与父母教育期望存在一致关系。(4)父母教育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越高,孩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鸿飞  杨玉川  董妍  臧虹  
基于认知-情境理论、溢出效应和控制-价值理论,对854名中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探究父母冲突对学业情绪的影响,以及学生感知父母冲突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父母冲突显著负向预测学生的学业高兴情绪,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业焦虑情绪。学生感知父母冲突在父母冲突与学业高兴之间起中介作用;学生感知父母冲突在父母冲突与学业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提示可以通过降低父母冲突发生的频率,减少学生感知到的父母冲突,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业高兴情绪,缓解学生的学业焦虑情绪,减少家庭不良环境对学生学业情况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邵景进  李丹  郭芳  武盼盼  张大均  
为考察不同类型的父母教育卷入对流动儿童学业成绩和情绪适应的影响,以及自主感和能力感可能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调查了631名流动儿童。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父母的智力卷入和情感卷入显著低于城市儿童父母,但父母行为管理卷入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父亲受教育水平、母亲受教育水平和儿童年龄段等可以显著预测流动儿童父母教育卷入程度;(2)父母智力卷入、行为管理和情感卷入与流动儿童学业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父母智力卷入和情感卷入与流动儿童情绪适应呈显著的负相关;(3)自主感和能力感在父母教育卷入和流动儿童学业成绩和情绪适应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自主感还通过能力感而起间接作用,因父母教育卷入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波  
基于2016年对北京市功能拓展区46所学校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父母参与对子女发展的影响。首先,二元Logit模型的父母参与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经济资本和家庭出身显著影响父母参与行为。个体特征中,子女学业基础越差,父母对其作业督导越多和学校联系越频繁。同时,对于女生和本地儿童,其父母参与行为显著高于男生和流动儿童。其次,为了解决自选择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探讨父母参与对子女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参与对子女学业成绩和非认知能力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具体而言,亲子阅读、亲子活动和亲子交流能够提高子女的学业成绩。除家校互动外,父母参与对子女各维度非认知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父母参与对学业成绩影响的路径检验表明,父母参与主要通过非认知能力这一中介来影响子女学业表现。同时,父母参与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会因家庭资本、学业基础和教育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父母参与有助于缩小因家庭资本、学业基础导致的学生间发展不平等,且子女年龄越小,父母参与的作用越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琼  倪玉菁  李小青  
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例,研究追踪考察了参加新课程改革与使用原课程两组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对于高层次思维能力,来自不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使用新课程的学生发展差异表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而对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使用原课程的学生,其发展的差异未表现出缩小的趋势;(2)不管是使用新课程还是使用原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学生对数学的基本理解与计算能力的发展差异均有缩小的趋势。但与新课程改革的学生相比,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原课程的学生在这方面发展差异的缩小趋势更明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宁宁  李文婷  陈小涵  陈福美  
父母与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父母与教师对于学生学业成绩影响机制有所差异。本研究通过对3-6年级4000多名学生的调查,旨在探讨父母与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感知到的父母掌握目标、教师掌握目标对学生语文学业成绩有显著性的影响;学习方式是学生感知到的父母掌握目标和教师掌握目标和学业成绩之间的非完全中介。由于学生感知到的父母掌握目标与教师的掌握目标对语文学业成绩的影响不一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分别着力,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