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3)
- 2023(11971)
- 2022(10179)
- 2021(9147)
- 2020(7833)
- 2019(17722)
- 2018(17158)
- 2017(33636)
- 2016(17393)
- 2015(19501)
- 2014(19195)
- 2013(18787)
- 2012(17298)
- 2011(15416)
- 2010(15213)
- 2009(13885)
- 2008(12979)
- 2007(11195)
- 2006(9759)
- 2005(8235)
- 学科
- 济(100591)
- 经济(100414)
- 管理(51432)
- 业(47831)
- 方法(45448)
- 数学(40391)
- 数学方法(40025)
- 企(39060)
- 企业(39060)
- 财(22622)
- 中国(20972)
- 地方(20488)
- 农(20434)
- 业经(19014)
- 农业(14218)
- 学(14164)
- 地方经济(13517)
- 制(13015)
- 和(12948)
- 贸(12687)
- 贸易(12679)
- 务(12563)
- 财务(12528)
- 财务管理(12499)
- 易(12224)
- 企业财务(11977)
- 环境(11835)
- 理论(11794)
- 融(11575)
- 金融(11573)
- 机构
- 大学(250280)
- 学院(248576)
- 济(120817)
- 经济(118959)
- 管理(102633)
- 理学(90249)
- 理学院(89422)
- 管理学(88088)
- 管理学院(87619)
- 研究(78833)
- 中国(59535)
- 财(53084)
- 京(49084)
- 财经(43462)
- 科学(42014)
- 经济学(39974)
- 经(39821)
- 中心(37532)
- 经济学院(36013)
- 所(35927)
- 江(34187)
- 财经大学(32653)
- 研究所(32391)
- 业大(31081)
- 农(30498)
- 北京(30056)
- 范(29789)
- 师范(29566)
- 商学(28269)
- 院(28202)
- 基金
- 项目(171773)
- 科学(139360)
- 基金(130445)
- 研究(127884)
- 家(110838)
- 国家(109960)
- 科学基金(97922)
- 社会(89309)
- 社会科(84091)
- 社会科学(84066)
- 基金项目(68295)
- 省(64381)
- 自然(60249)
- 自然科(58977)
- 自然科学(58966)
- 教育(58601)
- 自然科学基金(57963)
- 资助(53519)
- 划(53493)
- 编号(49791)
- 部(39788)
- 成果(39371)
- 国家社会(38495)
- 重点(37853)
- 发(36649)
- 教育部(35896)
- 创(35773)
- 人文(35229)
- 大学(33581)
- 创新(33488)
- 期刊
- 济(126808)
- 经济(126808)
- 研究(73854)
- 财(41075)
- 中国(40509)
- 管理(37633)
- 科学(30320)
- 学报(30281)
- 农(26475)
- 大学(25363)
- 学学(24139)
- 财经(22918)
- 技术(22762)
- 经济研究(22523)
- 融(21593)
- 金融(21593)
- 经(19712)
- 教育(18520)
- 农业(18086)
- 业经(17955)
- 问题(16483)
- 统计(15829)
- 技术经济(14224)
- 策(13770)
- 决策(12599)
- 贸(12330)
- 世界(12263)
- 理论(11911)
- 商业(11714)
- 经济问题(10407)
共检索到355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申云 朱玉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检验了社会经济地位和基尼系数对个人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个人的健康水平,而收入差距的扩大则会造成个人自评健康水平的下降。基尼系数每扩大1个标准差,其对个人自评健康水平负面影响的概率将提高16.8%。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利于减缓收入差距扩大对个人健康状况的不利影响。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也表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对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在2010~2012年间呈逐年依次显著下降的趋势。从城乡对比来看,农村地区农民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能够更好地提升个人的自评健康水平,而且对收入差距扩大造成的负面影响所起到的缓冲作用也更大。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水平 职业 收入差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申云 朱玉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检验了社会经济地位和基尼系数对个人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个人的健康水平,而收入差距的扩大则会造成个人自评健康水平的下降。基尼系数每扩大1个标准差,其对个人自评健康水平负面影响的概率将提高16.8%。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利于减缓收入差距扩大对个人健康状况的不利影响。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也表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对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在20102012年间呈逐年依次显著下降的趋势。从城乡对比来看,农村地区农民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能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水平 职业 收入差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广肃 樊纲 申广军
收入分配状况的日益恶化会影响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关系型社会,社会资本不仅对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也可能加强或减弱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减轻了收入差距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尤其体现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农村地区。收入差距通过减少医疗资源的配置从而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社会资本却通过其促进民间借贷和亲友间转移支付的作用,以及其对医疗资源获取和保健行为的...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社会资本 健康水平 民间借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仲亚琴 高月霞 王健
目的:考察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的健康公平情况,为提高老年人健康、促进健康公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数据,计算集中指数,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的健康公平。结果:自评健康不良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呈现反向的社会经济梯度,经济水平越低,自评健康不良率和ADL受损率越高,未就诊率、未住院率越高;教育程度越低,未就诊率和未住院率越高;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高于农村老年人,东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高于西部老年人。结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存在健康不公平。要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卫生资源的配置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地区差距,促进老年人健康公平。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公平 老年人 集中指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毅杰 成萍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探讨了基于城乡不同制度安排下社会经济地位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回报。回归分析发现:尽管总体上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要好于农村居民,但在控制社会经济地位等变量后,农村居民要强于城市居民;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地位对城乡居民健康的影响机制是存在差异的,教育、收入对农村居民的回报大于对城市居民。进而,添加年龄组后,发现经济社会地位对城乡居民健康影响在不同人群中也会有所不同。为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健康差异,应着力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教育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城乡居民健康差异 城乡比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丽杭,唐景霞
社会经济地位指个人或群体在阶级社会中的位置。社会经济地位是职业、教育、收入、财富以及居住地区等指标的综合反映。社会学家常用社会经济地位作为预测人们行为的一种手段与方式。据对社会经济地位与居民健康状况有关的研究发现收入差距与健康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之间有一个梯度关系,而且这并不是只发生在贫困层面;医疗保健服务对健康差距产生的作用比较小;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分布 健康 不公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齐良书 王诚炜
目的:研究我国居民健康状况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基于混合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多种健康指标和代表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对回归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体说来,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居民,健康状况越好;但当使用不同的健康指标和社会经济地位指标来测算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时,所得结果有所不同。结论: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个人健康状况,如果仅用单一指标进行量化分析,难以全面深入地揭示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
健康 社会经济地位 指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樊文翔 龙艳 龙辣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3898户农户的数据,运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农村地区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为从供给侧角度改善农村金融供给提供了证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整体更偏好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收入差距的扩大则显著增强了农户对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社会资本不仅降低了农户对银行等正规机构的借贷偏好,而且削弱了收入差距扩大情况下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兴民 许金红
众多研究认为社会经济地位(SES)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但相对于二者因果关系的检验,对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要匮乏得多。鉴于生活方式是影响个体健康的近端因素,且综合已有的经验证据,文章选择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探索SES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首先基于健康风险行为理论对SES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作相关理论分析。然后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CHNS数据对SES通过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探索。实证结果表明:SES对生活方式为显著正向影响;生活方式对健康也为显著正向作用;生活方式为SES影响健康的中间机制。最后对实证结果作了总结和相关社会经济原因分析,并提出应通过改善国民生活方式、提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时进 齐巍
大量研究证实儿童期低社会经济地位对其成年后身心健康产生影响。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已有三种解释框架:生物标记、累积效应、心理资源均存在一定局限。通过建构综合性的生物-社会-心理解释框架,以期绘制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对成年健康影响的全景图。据此,提出生物-社会-心理应对策略,以期打破代际传递的困局,减少由社会经济不平等带来的健康不平等,帮助个体获得相对健康的生命历程。
关键词:
儿童期 社会经济地位 成年 健康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荣 段晓雪
以往对老年人健康水平及其不平等现象的研究多从个体社会地位、关系网络的角度展开,较少关注外在于个体的宏观社会结构、社会资源因素可能引发的健康风险与潜在的健康不平等问题。本文利用clds2014年的数据拟合多层次模型,考察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社会结构和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水平与不平等现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老年人在健康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社区特征对老年人健康水平存在着独立于个人因素的整体性影响,并对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现象产生弱化与强化两种调节机制。(1)社区阶层异质性的分化程度会影响健康水平。其中,社区社会经济地位会弱化健康不平等,而社区内部阶层异质性则会强化健康不平等。(2)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并弱化健康不平等。因此,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要着眼于中国的健康分层现象,采取社区层面的健康干预,尽可能地增加弱势群体的健康资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昌平 汪连杰
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将社会经济地位分为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社交网络和社会保险5个维度,以食物获取、体育锻炼、娱乐活动和生活幸福感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和社交网络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老年人健康产生影响,医疗保险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和生理健康有显著影响,而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社交网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城乡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存在明显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渤 曹玉栋 王玉庭
研究目的:基于产权理论评估宅基地确权的社会经济效应,以期准确把握宅基地确权的现实价值,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释放制度红利。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广义精确匹配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宅基地确权有助于保障农民居住权益、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彰显宅基地的社会价值,同时能够促进宅基地流转和经营性利用,释放宅基地的经济价值。具体而言,每100个村庄中,宅基地确权使存在应分未分农户的村庄下降2.8个,村集体获得宅基地增值收益的村庄增加3.8个,有宅基地流转的村庄增加4.9个,有宅基地经营性利用的村庄增加2个。区位条件对宅基地确权的社会效应无显著影响,但会弱化其经济效应。研究结论:宅基地确权是释放宅基地多重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未来各级政府还需强化对农村宅基地确权的宣传和支持力度,为有效落实户有所居、发挥集体经济优势、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宅基地 产权 社会经济效应 广义精确匹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潘泽泉
对于以关系取向、伦理本位为特征的中国社会,研究社会资本对健康的影响更具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度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中国居民个人社会资本对其健康水平的影响,并具体分析了这种影响的性别、年龄和城乡差异。现有数据为社会资本影响个人的健康水平提供了中国经验证据,体现了西方社会原有解释命题的有效性和中国社会的普遍适用性,即个人社会资本对健康发生学解释具有较强的解释效度和信度,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经验的特殊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居民的个人社会资本对健康具有显著影响;个人社会资本的构成性成分对于健康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个人社会资本,尤其是网络规模与熟人单位类型,是决定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个人社会资本对健康影响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社会地位和城乡差异,具有较明显的群际差异性和空间属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文华 卢露 徐斌 石奎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使用Probit模型考察了收入差距对居民家庭杠杆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收入差距上升会显著提高家庭杠杆率水平,尤其对于中间群体家庭。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下,收入差距扩大会通过家庭住房成本和物质渴求水平渠道提升中间群体家庭的杠杆率,同时本文也发现这种推升作用存在区域和家庭类型的差异。本文研究有助于认识居民部门杠杆率变化成因,也为完善"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