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4)
- 2023(16146)
- 2022(13627)
- 2021(12413)
- 2020(10341)
- 2019(23633)
- 2018(23191)
- 2017(44902)
- 2016(24211)
- 2015(27259)
- 2014(27465)
- 2013(27630)
- 2012(26229)
- 2011(23800)
- 2010(24541)
- 2009(23269)
- 2008(23342)
- 2007(21597)
- 2006(19552)
- 2005(18070)
- 学科
- 济(128968)
- 经济(128758)
- 业(94871)
- 管理(77017)
- 企(76004)
- 企业(76004)
- 农(49020)
- 方法(46578)
- 数学(37067)
- 数学方法(36810)
- 业经(35236)
- 中国(33406)
- 农业(32756)
- 财(31395)
- 地方(30699)
- 制(23688)
- 学(21375)
- 务(20703)
- 财务(20671)
- 财务管理(20633)
- 贸(20604)
- 贸易(20589)
- 和(20087)
- 技术(20060)
- 易(19874)
- 企业财务(19503)
- 策(18438)
- 理论(18054)
- 银(17566)
- 银行(17536)
- 机构
- 学院(367345)
- 大学(360730)
- 济(166443)
- 经济(163264)
- 管理(141814)
- 研究(128315)
- 理学(120293)
- 理学院(118961)
- 管理学(117374)
- 管理学院(116676)
- 中国(100534)
- 京(76432)
- 科学(74864)
- 财(74435)
- 农(71704)
- 所(66247)
- 研究所(59161)
- 江(58762)
- 中心(58688)
- 财经(58165)
- 农业(54993)
- 业大(54148)
- 经(52406)
- 经济学(50941)
- 北京(48612)
- 范(47016)
- 师范(46623)
- 州(46275)
- 经济学院(45722)
- 院(44551)
- 基金
- 项目(228600)
- 科学(180716)
- 研究(171207)
- 基金(165072)
- 家(141943)
- 国家(140556)
- 科学基金(120863)
- 社会(112777)
- 社会科(105939)
- 社会科学(105907)
- 省(91223)
- 基金项目(87342)
- 教育(76090)
- 划(74593)
- 自然(74266)
- 自然科(72513)
- 自然科学(72491)
- 自然科学基金(71248)
- 编号(70337)
- 资助(66271)
- 成果(56899)
- 发(55171)
- 重点(51011)
- 部(50913)
- 创(49477)
- 课题(47922)
- 国家社会(46282)
- 业(45920)
- 创新(45599)
- 发展(45312)
- 期刊
- 济(204805)
- 经济(204805)
- 研究(113296)
- 中国(77674)
- 农(71839)
- 财(59796)
- 管理(55029)
- 学报(52397)
- 科学(51518)
- 农业(48110)
- 大学(40589)
- 融(38924)
- 金融(38924)
- 学学(38576)
- 业经(36468)
- 教育(34318)
- 技术(33568)
- 经济研究(31140)
- 财经(30052)
- 问题(27034)
- 经(26091)
- 业(25703)
- 技术经济(22272)
- 世界(20884)
- 贸(19738)
- 商业(18459)
- 经济问题(17888)
- 现代(17808)
- 版(17655)
- 统计(17566)
共检索到578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敬学 毛世平 王济民 檀学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但承龙
本文认为,对建设用地面积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总人口,其次为城镇户籍人口、地方财政收入值,再次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城镇户籍人口、总人口、地方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对交通用地面积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总人口、第三产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户籍人口。海南省建设用地的效益处于不断上升趋势。海南省土地利用未来需求变化及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总人口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水平提高和非农人口增长加快,对建设用地规模产生显著影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持续增加,增长速度近三年呈现上升趋势,建设用地需求强劲;第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保持稳定,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逐...
关键词:
建设用地 灰色关联度 用地需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增芳
农业发展社会经济学,又称农业发展经济学、农业发展学或国际农业发展引论。它是西方现代农业经济科学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属于农业政策、农村社会学和农业经济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科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述忠 乜国婉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商品率并不高,谷物类、肉类、果菜类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仍然很低,尚未完全摆脱生产经营单元过于细碎的自然经济格局。通过农产品外贸依存度的国际比较,本文探讨了农产品对外贸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及政府行为的选择问题,以求改变我国农产品外贸依存度过低的现实。
关键词:
农产品外贸依存度 社会经济发展 政府行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才
东北地区是我国开发历史最短的地区之一,在东北亚地区及我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对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东北地区面临诸多的困难与问题,但有利因素也很多,许多潜在优势尚未发挥出来。为此,应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深入研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战略对策,坚持不懈地努力,尽量实现东北地区的现代化。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政治安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邵桂荣 陈彤 柴军
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11个市(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排位和分类,针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特色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天山北坡经济带 综合评价 社会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生喜,张宏岩,王晓鹏
通过综合运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青海省39个县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化综合评价,并以判别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校验。结合对应分析方法,在系统分析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邓艳红 李容
本文综合运用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 ,对重庆市内 4 0个区县(市 )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位。针对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提出了特色经济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喜仓,吴梦云
In this article,authors develop an indicator system to appraise the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of c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Based on economic theory and mu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they make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testing to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of 13 large\|medium sized cities in Jiangsu,then research the pattern of the development,and the way led to balanced development.
关键词:
江苏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因子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本贵
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其效果进行简单评析,认为千万不要因为农村某一暂短时期的繁荣而忽视"三农"问题,特别是不能取消或者变相取消对"三农"的税收优惠政策。下一步税收政策优惠的重点应在农村,以支持农业生产工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支持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关键词:
农村 税收优惠 效果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新生
山东省德州市是一个粮棉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市,辖11个县市区,总人口518万,总耕地面积860万亩。近年来,创新发展了以越冬蔬菜为主的“冬季农业”,打破了连续8年农业徘徊局面,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五年来,粮食连年增产,棉花逐步恢复,农民收入大幅...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牛建林 齐亚强
文章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与县级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建立多层线性模型,考察了县级社会经济特征对各地区男女平均教育年限的影响,以及这些社会经济特征与个体和家庭特征之间可能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地区经济的普遍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城乡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对提高中国居民(特别是女性)的教育水平、缩小教育的性别差异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地区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还有助于降低户口性质、家庭性别偏好等微观因素对个人教育状况的差异性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声明
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不仅深刻刻画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影响着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推进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距及信息差距,而且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 西部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曲恒昌
判断和测定教育投资效益,可以采取不同的指标体系,我们认为,采用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较为适宜。所谓内部指标,主要指教育系统内部的测定标准,它们主要包括:学生—教师比率;班规模;单位投资获得(或提高)的学业成绩;教育投资结构合理性;单位投资培养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