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2)
- 2023(16100)
- 2022(13978)
- 2021(12882)
- 2020(10796)
- 2019(24498)
- 2018(24260)
- 2017(46204)
- 2016(25447)
- 2015(28367)
- 2014(28114)
- 2013(27942)
- 2012(25911)
- 2011(23511)
- 2010(23277)
- 2009(21366)
- 2008(20476)
- 2007(17940)
- 2006(15910)
- 2005(13652)
- 学科
- 济(116254)
- 经济(116066)
- 管理(68975)
- 业(63934)
- 企(52318)
- 企业(52318)
- 方法(47326)
- 数学(40308)
- 数学方法(39906)
- 农(28890)
- 地方(27698)
- 中国(26955)
- 学(26535)
- 业经(24961)
- 财(23240)
- 农业(19565)
- 贸(17795)
- 贸易(17784)
- 和(17739)
- 理论(17443)
- 环境(17263)
- 易(17132)
- 制(17114)
- 地方经济(15860)
- 技术(15078)
- 务(13935)
- 财务(13870)
- 财务管理(13844)
- 划(13748)
- 融(13694)
- 机构
- 大学(364018)
- 学院(362330)
- 济(146901)
- 经济(143890)
- 管理(139628)
- 研究(128056)
- 理学(121626)
- 理学院(120162)
- 管理学(117982)
- 管理学院(117348)
- 中国(91119)
- 科学(83256)
- 京(77729)
- 农(68564)
- 所(66254)
- 财(62724)
- 研究所(61127)
- 业大(60465)
- 中心(56709)
- 江(56226)
- 农业(54316)
- 财经(51039)
- 范(48196)
- 北京(47869)
- 师范(47611)
- 经(46310)
- 院(45798)
- 经济学(44238)
- 州(42616)
- 经济学院(39658)
- 基金
- 项目(254470)
- 科学(198071)
- 基金(183372)
- 研究(179134)
- 家(162849)
- 国家(161498)
- 科学基金(136774)
- 社会(113832)
- 社会科(107096)
- 社会科学(107059)
- 省(100961)
- 基金项目(98409)
- 自然(90954)
- 自然科(88778)
- 自然科学(88752)
- 自然科学基金(87138)
- 划(84870)
- 教育(81308)
- 资助(74554)
- 编号(71817)
- 重点(57661)
- 成果(56936)
- 发(54980)
- 部(54820)
- 创(52499)
- 课题(49735)
- 创新(49045)
- 科研(48894)
- 计划(48017)
- 大学(46277)
- 期刊
- 济(163933)
- 经济(163933)
- 研究(104681)
- 学报(67058)
- 中国(66856)
- 农(62206)
- 科学(58347)
- 管理(50017)
- 大学(49036)
- 学学(46581)
- 财(46340)
- 农业(42978)
- 教育(36171)
- 技术(29955)
- 融(27083)
- 金融(27083)
- 经济研究(26626)
- 业经(25840)
- 财经(25091)
- 业(21882)
- 经(21565)
- 问题(21299)
- 科技(18389)
- 版(18294)
- 图书(18287)
- 技术经济(18219)
- 业大(18114)
- 资源(17613)
- 理论(16271)
- 现代(16047)
共检索到526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芷潇 程昌秀 沈石
[目的] 系统分析三江平原水稻产量的影响因素,对指导三江平原农业生产和耕地保护及减少未来粮食安全风险具有现实意义。[方法] 利用1988—2018年三江平原水稻产量、气象观测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利用经济学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统计学方法Lasso回归模型,分别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对三江平原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 (1)在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单位面积农村用电量和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单位面积增产效应比较明显,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和化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具有负效应。(2)在自然因素方面,生长季内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对水稻产量有正向影响,生长季内总降水量和平均日相对湿度对水稻产量有负向影响。[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生产提供政策建议:可以通过合理施肥、加大机械化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来提升水稻产量。同时,适当人工增加光照时间和加强冻害防治对提高水稻产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聂晓 王毅勇 刘兴土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处理下三江平原寒地水稻生理生态需水变化特征。试验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农田综合试验场进行。采用非称重式蒸渗仪(有底无底测坑)和小型蒸渗仪对间歇灌溉(IT)、湿润灌溉(MT)和淹灌(CSF)条件下的稻田蒸散量、渗漏量和棵间蒸发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湿润灌溉条件下的水稻蒸腾量与淹灌差异不显著,而稻田棵间蒸发量分别减少14.8%,29.6%,深层渗漏量分别减少22.7%,31.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8.6%,42.9%,在显著减少耗水量的同时还显著的提高产量。与淹灌相比,间歇灌溉、湿润灌溉的实际籽实产量分别增加9.4%和12.7%。湿润灌溉的节水增...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丙乾 李小云
与国内大多数村庄不同,三江平原农村社区的耕地资源较为丰富,当地大多数农户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种植规模化与机械化、生产资料与农产品商品化、劳动雇佣化、农业生产投入资金信贷化等显著特点,文中称之为"经营农户"。然而在日益卷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下,在自然与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下,农户经营盈余非常有限,其生计系统仍然异常脆弱,维持着低水平的"年吃年用"生存型经济状态。
关键词:
经营农户 生计 脆弱性 三江平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梦兰 高蕾 刘子刚
[目的]分析三江平原井灌稻区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33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休耕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1)中青年农户比老年农户休耕意愿更强;家庭劳动力人数与休耕意愿呈反向变化,家庭年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家中是否有村干部与休耕意愿有显著正向关系;耕地受灾情况、是否曾参与过休耕、对休耕补贴金额和休耕年限的满意程度与休耕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劳动力及个人精力不足、休耕养地作用认知、非农就业机会少是农户参与休耕的重要原因。(2)农户休耕意愿主要受到对休耕效益的认知以及外界压力的正向影响,且在休耕认知感知和休耕行为响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农户对政策的理解对休耕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户对休耕效益的认知、外界影响力和对休耕办理流程的感知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耕地特征、政策因素对农户休耕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农户休耕行为遵循“认知判断-意向选择-行为响应”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阎百兴 邓伟
研究了三江平原露日的变化特征,并对沼泽地毛果苔草(Carexlasiocarpa)群落和大豆地中露水的凝结进行了实地观测。结果表明:三江平原露水出现频率较高的季节是夏秋季(6~9月),露水凝结量最多的月份是9月;近12年来,年露日在66~108d,平均为95.42d;7~9月大豆地地面的露水凝结量明显高于沼泽地地面,而5~6、10月低于沼泽地地面;沼泽地中冠层的露水凝结量最多,地面上的露水量略低于顶层,而大豆地中露水凝结量的垂直差异不明显;2003年沼泽地、大豆地单位土地面积上实际凝结的露水量为20.68、19.46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5.05%、4.75%。露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干季降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寇光涛 卢凤君 刘晴
我国东北稻米产业链环节众多且人为分割明显,依靠供应链整合,或照搬国外粮食供应链发展模式等传统研究思路很难推动稻米产业链转型升级。本研究以三江平原水稻产业发展为例,针对稻米产业链上游生产成本高、风险大,产业链中游加工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下游销售过度竞争、品牌管理混乱等问题,在深度理论分析和专家研讨的基础之上,设计出了稻米产业链不同环节、不同经济主体主导的上游基地建设、中游加工流通和下游渠道拓展的稻米全产业链增值模式,并通过新旧模式对比,验证了以成本节约和收益增加等形式实现价值再分配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从营造行业环境、调优组织结构、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东北稻米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国明 何平 张瑞
[目的]“稻改豆”政策试点是国家为解决当前三江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而提出的重要举措,对推进黑土地保护、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从国家政策导向及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出发,围绕“稻改豆”目标导向及约束条件,厘定相关逻辑内涵,以适宜性准则、集聚性准则两个维度构建“稻改豆”分区划定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国家粳稻主产区——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基于2021年作物分类数据,运用四象限法对三江平原井灌区水田进行“稻改豆”分区划定,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研究划定“稻改豆”优先区面积56.35万hm~(2),占井灌区水田面积的40.35%,主要分布在抚远市、同江市、绥滨县;“稻改豆”潜力区面积67.84万hm~(2),占井灌区水田面积的48.58%,主要分布在虎林市、宝清县、友谊县;“稻改豆”发展区面积15.46万hm~(2),占井灌区水田面积的11.07%,广泛分布在各市县。[结论]该结果可为未来区域性的“稻改豆”试点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海涛 吕宪国 杨青 姜明 佟守正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养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可为揭示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提供基础资料。2005年生长季对三江平原湿地岛状林土壤动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岛状林土壤动物隶属4门9纲24目,优势类群为线虫和膜翅目2类,常见类群7类,稀有类群15类;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多样性分析表明,土壤动物的个体总数、类群数和丰富度指数最大值都出现在7月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5月份最小,10月份最大,而优势度指数5月份最大,10月份最小。土壤动物垂直分布格局,除5月份外,其他各月都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红玉 李兆富
湿地在流域中由于特殊的水理性质和地理位置而具有特殊的水文调节功能。但是流域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常常导致大量湿地丧失和退化,湿地水文调节功能遭到破坏。论文选择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流域为案例,详细分析了流域自20世纪60年代湿地开发以来河流流量的变化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流域年均流量在1965~1999年间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在不同的季节月均流量、最大和最小流量变化出现差异,最小和最大流量向极端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发现,下垫面条件变化和水利工程对年均径流和流量的影响分别占76%和16%;而降水和水利工程用水对春季径流量减少的影响分别占47%和56%;下垫面条件改变和水利工程排水对秋...
关键词:
湿地 河流流量 变化过程 影响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昕 熊晓波 贾俊松 赵鸣 邓红兵
文章采用生态足迹作为环境压力的测量指标,以江西省为例基于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2006年人口、经济(人均GDP)和社会(主要是城市化率和产业比重)因素对环境压力的具体作用。研究表明:(1)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2)人口数量是江西省生态足迹增大的一个主要影响因子;(3)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产生正效应;富裕程度增加也将加剧人类对环境的影响;(4)城市化带来的消费结构改变和数量加大有可能导致环境压力的增大;(5)降低第一、二产业的比重有利于减少环境压力。
关键词:
环境压力 生态足迹 STIRPAT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淑芹 李正国 唐华俊 杨鹏 吴文斌 田媛媛 夏天 刘珍环 余强毅
【目的】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户农作物选择的影响机制,为优化农作物结构调整与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宾县384个农户进行随机调查,采用频率分析法,从生产要素投入、作物纯收益、作物出售情况、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及农业政策等5个方面,探讨其对农户种地积极性以及农作物选择的影响。【结果】作物纯收益的提高、新品种与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农业补贴与引导政策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种地积极性。而在农户作物选择方面,主要受作物纯收益影响,其次为农业补贴与引导政策。【结论】为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未来的种植业发展,研究区应从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粮食作物收购价格、提供稳定收购渠道、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和拓展服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宗明 刘殿伟 宋开山 张柏 张树清 李方 金翠 杨婷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淡水湿地集中分布区,三江平原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人类活动的剧烈影响,过去50年期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在分析1954年~200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了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50余年中,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其中耕地增加了2.25倍,增加面积为385.55×104hm2。与耕地面积相对应的是湿地、林地和草地的大幅度减少,减少面积分别为256.72×104hm2、66.92×104hm2和57.65×104hm2。草甸土、白浆土、沼泽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志军 黄耀
【目的】明确大豆田地表湍流热通量变化特征及其规律,为阐明大豆田地表能量平衡奠定基础。【方法】以三江平原大豆田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数据分析大豆生长季地表湍流热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地表水分平衡和地表能量分配特征及其主控因子。【结果】大豆田地表潜热和感热通量日变化均表现为明显的单峰特征。潜热通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达到最大值,其与净辐射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但当降水量较少时也与降水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大豆田地表感热通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亦与净辐射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但感热通量Hs和Hs/Rn均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大豆生长季内降水总量明显大于蒸散总量,但降水分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辉 宋长春
采用"点轴体系"及"中心地理论"来描述和表征区域人类活动的空间集聚特征,以此反映湿地区域人类活动直接风险来源,通过土壤侵蚀与非点源污染途径,区域非湿地部分(森林、水田、旱地等)通过物质联系(泥沙、氮磷、水等的输出与输入)方式也会对湿地健康造成影响,反映湿地区域人类活动间接风险来源。基于对人类活动影响湿地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的区分以及相应部分风险指标的选择,论文最终完成三江平原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工作。结果表明:DMSP/OLS(Defense Meteorological Program 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夜间灯光及多等级道路数据可以用于区域点轴体系描述,从而表征出湿地区域人类活动直接风险来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高和极高风险源强度等级与区域高等级中心地和高等级道路拟合程度较好;由于较高的生态资产及脆弱性水平,湿地有最高的生态风险水平;三江平原低、中、高和很高风险等级所占比例分别为64.00%、24.28%、10.38%、1.34%,大部分为低和中等风险水平,但有关风险防范任务仍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在相应的高等级风险分布区域;南部地区有较高的风险水平,因此需要着重加以保护。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看,一般认为水田、旱地为生产功能区,森林、湿地为生态功能区。过分关注水田、旱地的生产服务功能会造成下游湿地过量的物质输入从而加剧其风险水平;相反,注重森林保育能够减少泥沙、氮磷等大量输出风险,增加流域产流,从而可为下游湿地健康维持作出贡献。因此,水田、旱地与湿地间是一种生态服务权衡关系,森林与湿地间是一种生态服务协同关系,因此,风险管理方面,应强调区域"点轴体系"与湿地间的空间邻接关系,注重湿地重点生态风险来源(地点与方位)的防范以及湿地与非湿地类型间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权衡及协同管理问题。可为从区域整体水平上削减湿地健康风险水平提供指导和帮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佟守正 吕宪国 杨青 姜明 刘吉平
选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中的VIP维普中文期刊网1989年~2003年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自1994年~2003年间,以三江平原为关键词,同时包括挠力河和别拉洪河等三江平原典型流域湿地公开发表的湿地研究论文为对象,分别对其加以分析归类。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该区以湿地农业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主;中后期以资源开发和自然环境变化为研究方向,生物多样性和流域治理领域研究明显加强;2000年之后,从资源开发到湿地环境变化、湿地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湿地结构、功能、湿地评价、湿地研究技术与手段、湿地保护和管理等各项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明显拓宽。论文对三江平原湿地科学的研...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研究 发展 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