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7)
- 2023(15246)
- 2022(13183)
- 2021(12116)
- 2020(10242)
- 2019(23103)
- 2018(22919)
- 2017(44234)
- 2016(23931)
- 2015(26747)
- 2014(26463)
- 2013(26485)
- 2012(24359)
- 2011(22210)
- 2010(22087)
- 2009(20288)
- 2008(19521)
- 2007(17119)
- 2006(15220)
- 2005(13098)
- 学科
- 济(110979)
- 经济(110774)
- 管理(68258)
- 业(64387)
- 企(51613)
- 企业(51613)
- 方法(45880)
- 数学(38916)
- 数学方法(38572)
- 农(26560)
- 中国(26306)
- 学(24195)
- 地方(24130)
- 业经(23482)
- 财(22965)
- 贸(17949)
- 贸易(17939)
- 农业(17766)
- 制(17626)
- 易(17351)
- 和(17064)
- 理论(16385)
- 环境(15949)
- 地方经济(14543)
- 技术(14349)
- 务(13843)
- 银(13778)
- 财务(13759)
- 财务管理(13731)
- 银行(13715)
- 机构
- 大学(347936)
- 学院(344059)
- 济(143494)
- 经济(140493)
- 管理(136892)
- 理学(119347)
- 研究(118691)
- 理学院(118005)
- 管理学(115999)
- 管理学院(115394)
- 中国(85458)
- 科学(74791)
- 京(73481)
- 财(61720)
- 农(60405)
- 所(60126)
- 研究所(55154)
- 业大(55123)
- 中心(52686)
- 财经(50203)
- 江(49134)
- 农业(47531)
- 北京(46067)
- 经(45646)
- 范(44703)
- 师范(44211)
- 经济学(43281)
- 院(42393)
- 州(39708)
- 经济学院(38740)
- 基金
- 项目(240164)
- 科学(187726)
- 基金(174801)
- 研究(170893)
- 家(154104)
- 国家(152814)
- 科学基金(130357)
- 社会(110379)
- 社会科(103882)
- 社会科学(103846)
- 基金项目(93632)
- 省(93046)
- 自然(85377)
- 自然科(83372)
- 自然科学(83349)
- 自然科学基金(81877)
- 划(78500)
- 教育(76864)
- 资助(71047)
- 编号(68587)
- 成果(54991)
- 重点(53451)
- 部(52252)
- 发(51231)
- 创(49431)
- 课题(46267)
- 创新(46105)
- 科研(46089)
- 国家社会(45273)
- 教育部(44588)
- 期刊
- 济(158950)
- 经济(158950)
- 研究(100349)
- 中国(62727)
- 学报(60464)
- 农(54322)
- 科学(53123)
- 管理(48954)
- 财(44990)
- 大学(44925)
- 学学(42471)
- 农业(37055)
- 教育(32507)
- 技术(27692)
- 融(26488)
- 金融(26488)
- 经济研究(26395)
- 财经(24971)
- 业经(24774)
- 经(21432)
- 图书(20801)
- 问题(20433)
- 业(18244)
- 技术经济(17610)
- 科技(17223)
- 版(16527)
- 理论(16484)
- 商业(15722)
- 业大(15559)
- 现代(15003)
共检索到499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森林 张乐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方式。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论框架,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离散选择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KHB效应分解方法研究个人社会经济保障感知对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经济保障感知与志愿服务参与行为呈正相关,阶层提升感知在社会经济保障感知与志愿服务行为之间发挥了正向的调节效应,个人对政府与群团组织的信任水平是社会经济保障感知影响志愿服务行为的中介路径,替换变量测量方式和倾向得分匹配后得出的结果依然支持研究结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媛 梅强 侯兵
旅游志愿服务行为对缓解当前旅游服务供需矛盾、促进旅游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加强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论研究已成为学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人们因何产生旅游志愿服务行为,影响这种行为深层次的因素和作用机理又是什么?回答上述疑问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厘清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概念、识别影响人们参与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关键因素,明晰各因素间内部运行机理。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提炼影响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重要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人格特质和外部情境。其作用机制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人格特质通过旅游志愿服务意愿间接影响旅游志愿服务行为,外部情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促使意愿向行为转化。其中,旅游发展作为态度的构成内涵,体现了旅游情境下志愿行为的利他性与其他志愿行为的差异。这些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有效引导旅游志愿者行为模式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实践思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茂山
我主张建立一门社会经济保障学。产生这个想法已有10多年的时间了。1989年以来,这个想法尤为强烈,其直接原因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保险市场中存在着不正常的“竞争”状况,其中特别是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之间,社会保险与社会的福利、社会救济之间,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郑赤建 聂晶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探讨领导志愿服务行为对下属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并将志愿服务激情和情绪枯竭引入理论框架中,考察领导志愿服务行为影响下属志愿服务行为的内部机理与边界条件。基于137名领导-下属配对样本,结果发现:(1)领导志愿服务行为与下属志愿服务行为呈正相关;(2)下属志愿服务激情在领导志愿服务行为与下属志愿服务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情绪枯竭负向调节了上述中介模型的第一阶段(领导志愿服务行为与下属志愿服务激情的关系)和间接效应(领导志愿服务行为→志愿服务激情→下属志愿服务行为)。研究揭示了工作领域志愿服务行为在领导-下属之间的传递机理,对志愿服务行为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轶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旅游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不足是影响旅游服务贸易的核心原因。本文基于扎根理论视角探索志愿服务行为如何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同时分析影响旅游志愿服务的核心因素。通过对187份有效问卷的质性分析和结构模型检验发现:一、旅游志愿服务意愿是志愿服务行为的先导,旅游志愿服务行为能够有效提升旅游服务贸易水平;二、我国志愿者参与旅游志愿服务的核心原因在于提高自我价值,而非履约社会责任义务;三、自我效能感和服务便利感有利于志愿者产生志愿服务意愿;四、具备责任性和开放性的志愿者更易激发参与旅游志愿服务的意愿,而外倾性并不激发参与旅游志愿服务的意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驰 戴明 任天鸣
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1))会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而其对城市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利用就读于同一学校不同SES儿童作为实验样本,通过实验研究不同SES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我们发现:复杂公平观上,高SES儿童具有更加明显的劳动优先主义,而低SES儿童则表现出更多结果公平;涉他偏好上,高SES儿童表现得更亲社会、更愿意分享,低SES儿童则表现出更多恶意行为;竞争意愿上,低SES儿童呈现出更强烈的竞争意愿,且男生比女生更愿意竞争。上述研究表明即使享有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不同SES儿童在公平观、涉他偏好及竞争意愿上均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差异不应被忽视,我们需要重视对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关注和培育。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文彤 温礼堂 谢祥项
随着旅游需求的进一步多元细化,旅游志愿者的主动服务行为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而受志愿服务的组织属性和角色特征约束,一般的组织管理和激励策略往往无法适用于旅游志愿者。文章以情绪传染理论与个人和环境匹配理论为研究视角,基于468份旅游志愿者的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旅游志愿者团队成员互动共情、个人与团队匹配的角度揭示成员伙伴对旅游志愿者主动服务行为的激励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旅游志愿者认知共情对主动服务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情绪共情对主动服务行为无显著影响;(2)旅游志愿者个人与团队匹配在认知共情和主动服务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情绪共情和主动服务行为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由此提出旅游志愿者主动服务行为的形成激励机制,拓展了旅游志愿者主动服务行为和个人与团队匹配的前因研究,并对旅游志愿者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申橹橹 柏智勇 贺江华 张双全
近年来,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研究大学生参与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对于完善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机制促进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很有必要。文章以湖南省长沙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新的理论视角——MOA分析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大学生参与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的行为意向与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参与动机对参与约束、行为意向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30和0.452,表明参与动机对参与约束和行为意向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映出大学生虽然有较强的参与动机,但是仍能理性地考虑参与约束的影响;(2)参与约束对约束调节策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414,约束调节策略对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839,表明大学生参与自然保护地感知到的参与约束程度越高,越愿意采取相应的约束调节策略克服参与约束的影响,进而参与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的行为意向越强;(3)参与约束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大学生在受到各种约束条件的制约时,仍然具有参与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的动机和行为意向;(4)自我效能的高低显著影响大学生参与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的动机、约束、约束调节策略以及行为意向。文章提出政策启示:(1)建立高校与自然保护地、权威的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合作通道;(2)完善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机制;(3)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莉萍 诸大建 易华
全球各国面临节能减排压力,需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的低碳服务业。本文通过辨析低碳服务业相关概念,运用国内外服务产业分类理论及分类指标,试图界定低碳服务业的概念并对其产业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低碳技术服务、低碳金融服务及低碳综合管理对社会经济影响,最后对低碳服务业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国臣
大学生已成为志愿者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力量,是志愿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各项有利资源和积极要素。东北大学为建立高校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是指为保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俊鹏
物流产业是依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机遇所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涵盖了运输、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包装、装卸和货代等产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物流经济发展兴起时间短,仍然存在运作落后、规模小、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物流需求与供给不协调等问题。为促进物流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针对物流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借助国内外物流产业发展经验和启示,有效地对物流市场机制和物流运行体制进行改革,增加物流产业基础设备和人才资源的投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实现物流经济健康平稳、持续协调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总体上升。
关键词:
物流经济 社会经济 物流产业 运行体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勇
本文以233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教师建言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的建言行为偏少,介于"很少"和"有时"之间;(2)中小学教师的建言行为在性别、城乡、职称、家庭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中小学教师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显著正向预测建言行为,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建言行为越多。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建言行为,尤其需要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中小学教师的建言行为。
关键词:
建言行为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 教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汪国银 刘芳 刘振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青年员工志愿行为产生的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通过对386名企业青年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就当前我国企业青年员工亲社会价值取向和志愿行为以及企业组织支持的内在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层级回归结果表明青年员工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可以显著预测其志愿行为,志愿意愿在该影响过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同时,组织支持的两个维度(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在志愿意愿与志愿行为间起到调节作用;亲社会价值取向通过志愿意愿影响志愿行为的中介效应受到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震威
HIV/AIDS具有很长的潜伏期、巨大的传染性和强烈的年龄选择性(主要打击社会的中坚力量──20~40岁的成年人),这些特点使得HIV/AIDS与一般的自然灾害不同,它不仅仅是个卫生问题和人口现象,而且会导致严重的社会经济和家庭危机。在我国目前,进行对HIV/AIDS社会经济后果的研究和对HIV/AIDS防治行为的经济-有效性分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仁川
近代福建海关指鸦片战争后建立的闽海关、厦海关和一八九九年开设的福海关,它的建立和发展对近代福建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近年来搜集到的一批海关档案和地地方文献,对海关与鸦片贸易,茶叶输出二个方面的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一) 英国资产阶级迫使清朝政府开放福州、厦门等五口通商以后,为了进行殖民地的商业掠夺,一直在阴谋攫取中国的海关行政权,一八四二年中英《南京条约》第十款规定“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使中国海关初步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一八五一年英国人尼古拉斯·贝利斯担任海关港务长的职务,又打开了洋员进入中国海关的缺口,一八五三年,英国驻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