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30)
2023(17765)
2022(15442)
2021(14294)
2020(11785)
2019(27060)
2018(26671)
2017(51260)
2016(27786)
2015(31063)
2014(30838)
2013(30217)
2012(28007)
2011(25198)
2010(25191)
2009(22751)
2008(22138)
2007(19378)
2006(17234)
2005(14959)
作者
(79051)
(65609)
(64971)
(61784)
(41857)
(31449)
(29584)
(25946)
(25142)
(23241)
(22303)
(22139)
(20864)
(20512)
(20217)
(19948)
(19459)
(19356)
(18780)
(18733)
(16138)
(16076)
(15817)
(15143)
(14696)
(14519)
(14508)
(14451)
(13193)
(12958)
学科
(115254)
经济(115041)
管理(80624)
(76254)
(63638)
企业(63638)
方法(49880)
数学(41960)
数学方法(41388)
中国(34406)
(31844)
地方(28120)
业经(27572)
(27311)
(24127)
农业(21184)
(20532)
理论(19883)
(19290)
(19037)
贸易(19019)
环境(18760)
(18352)
技术(18006)
(17127)
(17097)
银行(17075)
财务(17016)
财务管理(16978)
(16369)
机构
大学(388087)
学院(386964)
管理(154589)
(153116)
经济(149685)
理学(133827)
理学院(132307)
研究(130819)
管理学(129894)
管理学院(129171)
中国(97319)
(83226)
科学(81153)
(69752)
(64461)
(62149)
中心(60148)
研究所(58622)
业大(57364)
(56993)
财经(55907)
(53172)
师范(52646)
北京(52366)
(50962)
(48334)
农业(48198)
(46516)
经济学(45566)
师范大学(42649)
基金
项目(267987)
科学(211728)
研究(196249)
基金(194376)
(168961)
国家(167493)
科学基金(144953)
社会(124968)
社会科(117768)
社会科学(117732)
(104761)
基金项目(103253)
自然(94200)
自然科(92040)
自然科学(92019)
教育(90624)
自然科学基金(90324)
(88018)
编号(80169)
资助(79185)
成果(64500)
重点(59774)
(59306)
(58729)
(55542)
课题(55238)
创新(51783)
国家社会(50973)
科研(50951)
教育部(50602)
期刊
(170065)
经济(170065)
研究(114253)
中国(76682)
学报(60232)
管理(57856)
(56964)
科学(56702)
(52606)
大学(46536)
教育(46133)
学学(43647)
农业(39492)
技术(34639)
(33032)
金融(33032)
业经(29049)
财经(26918)
经济研究(26175)
问题(23222)
(23074)
图书(20876)
(19994)
科技(18767)
技术经济(18354)
(17987)
理论(17913)
现代(17633)
资源(17511)
(17123)
共检索到570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其伟   徐家良  
本文基于活力论视角,以一家环保类组织为案例,回答经由何种具体实现机制能使社会组织激发城市基层治理活力。案例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在主体互动和治理效能两个层面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相应的实现机制包括以多重借道和信任建构为特征的体系融入机制、以赋权能人和建立广泛志缘为特征的人员吸纳机制,以公共空间营造和嵌入基层协商为特征的议程设置机制。同时,组织需要具备合法性、专业性和伦理性条件要素,合法性基于符号化人物和可视化成果而建构,专业性通过技术与理念供给和居民同步智识成长而体现,伦理性依托社区情感治理和个体自我实现而生成。案例社会组织的实践反映出社会力量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具有发挥主体性的空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晓怿  王云峰  
本文从群体层面实证研究了公正氛围对群体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首次从过程氛围和战略氛围的角度,研究了公正氛围对建言氛围的影响,首次从群体层面探讨了程序、分配、人际和信息公正氛围对群体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建言氛围的中介作用,并修订了公正氛围量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公正氛围能够作为过程氛围促进战略氛围—建言氛围的产生。程序、分配、人际和信息公正氛围对群体建言行为均具有促进作用,建言氛围具有完全或部分的中介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苏捷  庄越  
如何推进协同创新取得理想的创新绩效一直是困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难题。借鉴催化动力学原理构建协同创新的创新催化理论,并解释其加速创新的内在机理,通过引入某新型研发组织的成功实践说明其加速创新的具体模式,进而验证创新催化理论。结果表明:以新型研发组织为代表的协同创新平台必须满足实现催化效应的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是具备切实可行的管理运行机制,使组织成为能够集聚外部优质资源的创新"磁场",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其二是按照多级催化、要素匹配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为创新项目提供适宜的加速环境,以激发协同创新的潜能,实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颖  
现代城市治理是一个多元参与、理性协商的过程。社会组织作为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载体,虽然在推进城市治理创新、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和满足社会公众服务需求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良性协作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结构不均衡的状况日益凸显、独立地位自治能力亟需增强、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因此,可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的统筹性、实现组织机制的导向性、坚持公共服务的独立性、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性等途径来促进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勇  路娟  
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当前中国社会组织面临定位模糊、管理滞后、主体单一和人才缺失四大问题,亟待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管理体系,营造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环境,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少平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并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应以此为契机,实施教育、制度、设备、人员"四步法则"进行管控,创新活动方式,注重形成常态化管理,贵在持之以恒,建立长效机制,可为安全管理上水平提供强大推动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潇俏  
以长沙市为个案,对社会组织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随着长沙市社会组织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在扶弱助残、关爱儿童、社区治理等社会服务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尤其是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通过整合社会优势资源,积极发挥自身主体性作用,长沙市社会组织已然成为长沙市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力量。长沙市社会组织嵌入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了基层党建模式,激发了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满足了市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当然,部分社会组织嵌入基层社会治理仍然存在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的政治嵌入困境、社会组织之间联动合作不够强的结构嵌入困境、未能真正融入服务对象的关系嵌入困境、与受众认同观念存在差异性和服务理念不足的文化嵌入困境。要推动社会组织有效嵌入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健全社会组织参与制度,二是注重强化政府支持力度,三是注重加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四是注重提升社会组织公信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梦婷  王茜  
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是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文章旨在拓展并深度刻画“国家—社会”框架中政党维度的机理分析,通过三个城市基层共治的案例比较揭示出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共治的三种机制:合法性机制是基础,依托内嵌于政府条块部门的制度化党建合作网络是关键机制,此外,党组织与社会组织的互动不断形塑着社会组织的理性思考与行动价值,这一韦伯意义上的价值理性重塑机制才是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共治的核心。最后,文章提出一个在新型党建背景下的社会组织基层行动框架,即对三种党建机制进行不同组合与程度的发挥,以消解此前政社合作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拓展基层共建,探索基层共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孙彦永  姚继国  韦秀长  
激发基层责任单元活力理论最早由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提出。该理论提出把企业分割成许多个独立核算运作的阿米巴经营模式小集体。每个阿米巴集生产、会计、经营于一体,自行制定计划,独立核算,全员参与经营。阿米巴的组织构架较灵活,市场灵敏度较高,核心包括:确立与市场挂钩的独立核算经营单元;培养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将经营权下放;将经营理念和信息与员工共享,实现员工参与经营的成就感。这种模式建立在细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中伟  
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城市基层社会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构,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对新中国初期城市各类基层社会组织重构进程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强势政权的建立、政权组织的下移与城市基层政权组织的强化是当时成功实现城市基层社会组织重构的基础与前提;城市基层社会的全面组织化是当时实现城市社会整合的强大组织保证;社会团体的官方化与半官方化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实现与维护城市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高度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城市基层社会组织成为当时国家意识形态控制和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平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明  
大学活力是大学的一种品质和一种状态;大学的喧嚣并不表明大学有活力,大学人的富有但学术贫乏也不是大学有活力当环境给予大学的是支持而不是束缚时,活力才能迸发。政府的目光不能只盯着少数重点大学建设,不能只考虑项目、经费等物质要素的投入,要重视每所大学活力的提高,重视大学自主发展能力的增强创新人才培养不只是研究型大学的任务,创新有类别、层次之分;创新的本质是对过去的超越,建立完善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当前我国大学活力建设最重要的着力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郭建  孙惠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强调必须加强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导的同时,也提出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要求。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领导核心,也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核心。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要的问题是找到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当前,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的主要途径包括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广大基层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姗姗  张向前  
中国科技类社会组织经历了历史发展至今的四个不同发展时期,形成五种不同类型及功能的组织类型。通过对中国特色科技类社会组织进行SWOT分析,提出战略目标,建议通过解决经费来源问题以实现其稳定发展、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以推进其实力发展、提升外部竞争力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健全法规制度以保障其协调发展、拓展国际视野以促进其国际化发展的发展战略目标实施路径,通过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解决科技类社会组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促进其稳步向前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玉焕  井润田  卢芳妹  
"混合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创新地用商业化手段解决社会问题,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然而,现有研究对于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如何生存并获取合法性还缺少充分的关注。通过壹基金获取合法性的过程,我们首先刻画了规制、规范和认知三种合法性如何随着时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机制。其次,我们归纳了制度行动者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而采取的各种合法化策略。本文报告了一个从下至上的民间组织、商业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的社会创新案例,为中国民间组织转型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刘尚希  王泽彩  赵大全  陈龙  于长革  
社会组织是社会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组织介于经济组织与政府组织之间,具有经济组织的自主性特征,但不以赢利为目标;具有政府组织的公共性特征,但又不以公共权力为基础。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但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难题。潍坊市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未来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