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0)
- 2023(8145)
- 2022(6385)
- 2021(5841)
- 2020(4571)
- 2019(10094)
- 2018(10183)
- 2017(18975)
- 2016(10631)
- 2015(12026)
- 2014(12432)
- 2013(11335)
- 2012(10183)
- 2011(9011)
- 2010(9405)
- 2009(8539)
- 2008(8793)
- 2007(8359)
- 2006(7671)
- 2005(7099)
- 学科
- 济(39895)
- 经济(39727)
- 管理(30655)
- 业(30558)
- 企(26657)
- 企业(26657)
- 农(15765)
- 中国(15553)
- 业经(14391)
- 方法(12584)
- 理论(11093)
- 财(10917)
- 制(10261)
- 农业(10002)
- 和(9083)
- 学(9048)
- 地方(8370)
- 体(8273)
- 教育(7607)
- 发(7378)
- 数学(7315)
- 数学方法(7216)
- 策(6845)
- 银(6758)
- 银行(6740)
- 务(6629)
- 财务(6605)
- 财务管理(6580)
- 行(6398)
- 发展(6266)
- 机构
- 学院(146923)
- 大学(145663)
- 济(54728)
- 经济(53373)
- 管理(52973)
- 研究(49227)
- 理学(44363)
- 理学院(43848)
- 管理学(43042)
- 管理学院(42760)
- 中国(37523)
- 京(31344)
- 科学(28790)
- 财(28713)
- 江(24803)
- 所(24250)
- 中心(22770)
- 农(22581)
- 范(22224)
- 师范(22019)
- 财经(21984)
- 研究所(21432)
- 北京(19817)
- 经(19786)
- 州(19665)
- 业大(18786)
- 院(17795)
- 师范大学(17474)
- 农业(16972)
- 技术(16932)
- 基金
- 项目(90783)
- 研究(72253)
- 科学(71637)
- 基金(63788)
- 家(55264)
- 国家(54295)
- 社会(47030)
- 科学基金(46254)
- 社会科(43153)
- 社会科学(43134)
- 省(36274)
- 教育(34402)
- 基金项目(33032)
- 编号(31432)
- 划(29709)
- 成果(27477)
- 自然(26840)
- 自然科(26161)
- 自然科学(26155)
- 自然科学基金(25701)
- 资助(24398)
- 课题(22395)
- 重点(20773)
- 部(19810)
- 发(19726)
- 性(19199)
- 项目编号(18922)
- 国家社会(18884)
- 年(18852)
- 创(18655)
共检索到236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莹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国已建立了基本的国家治理体系并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但在治理领域仍存在政府管理方式需转型、民主参与渠道需拓宽、公共服务领域需发展、社会稳定存风险等问题,建议从厘清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创新社会组织参与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促进社会组织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社会组织 政府职能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应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理念"或"发展目标"。从"国家统治"向"国家治理"的转变,涉及的是"阶级"、"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需要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公共服务"将成为基本职能。而只有当"国家"向"社会"转变或交出部分"公共权力"时,社会组织才具有参与"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的条件,而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
国家 社会 公共服务 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利剑
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会计发展变革的内在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前社会实践中最显著的特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改革的情况更加复杂多变,更需要从宏观上全面把控,系统性地推进改革。要想实现会计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为基础,助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以深刻影响各个方面的进程。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全新的政治构想和政治理念,已被社会广泛关注,但其核心理念并没有改变,即在一套紧密相连、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蒋贞蕾
本文在国家与社会这两个不同的分析范畴下提出了教育研究和教育现代化研究中理论的矛盾问题。文章梳理了教育发展的不同认识模式后,以现代化的视角探讨国家发展与教育发展模式,为此文章从国家形态学角度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诸多方式,并指出国家利益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
国家发展 教育发展 教育现代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燕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后发优势”理论及一些代表性观点。其次 ,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在开放的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具有的六大优势 ,并就全球化条件下 ,后发国家所面临的外在发展劣势进行了分析 ,同时 ,对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内部失误加以总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志泽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建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整体治理能力的要求,涵盖社会管理与建设层面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社会组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应当包括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社会组织管理优化是社会治理最本质的内容之一。着眼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走向,通过对我国社会组织管理的系统审视和反思,把脉我国社会组织管理实践,围绕许可登记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法律保障机制、文化保障机制和制度吸纳机制五个层面探讨社会治理层面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组织管理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框架内才能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国家治理 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鹏
目前 ,农民因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特别是政策制度、上级的过度汲取以及恶势力 侵害等结构性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处于极为不利的弱势处境。其根本症结在于 :因公民社 会的发育迟缓而难以出现有组织的、体现自身利益的具有社会团体性质的规范的社会组 织 ,由此严重制约了农村现代化并极大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 ,使社会与国家之间 的良性互动难以实现。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使中国农村走出困境的具有现代化特征 的社会组织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亦铭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制度,既是促进公司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未来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这对于释放公司法改革红利,促进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进而发挥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供给作用具有重要价值。科学审视域外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可以清晰推演出其对自由、公平市场环境的依附,灵活自治、效率增进、权责均衡更是功能主义治理结构的应有之义。针对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公司治理的症结,本文认为应在两权分离的基本前提下予以解决,借助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构建来实现突破。配合控股股东义务的强化和各机关权责的均衡配置,在因应公司实际自治需求中实现改革目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在有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讨论中,受关注较多的是各类经营主体提供的市场化服务,而对村集体提供的组织化服务讨论较少。本文以寿光市蔬菜大棚的旧棚改造为案例,讨论了村集体如何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挥作用。在寿光市平沙村蔬菜大棚的旧棚改造案例中,村集体通过提供统筹服务,低成本地解决了小农户在产业升级中遇到的两个难题:因农户分化而导致的利益协调难题和农户自发进行旧棚改造导致的土地低效利用难题。村集体通过“返租”土地的方式对土地进行了整合和重新规划,让有意愿进行产业升级的农户可以在规划区域内新建大棚,不愿意新建大棚的农户则可以通过旧棚置换,在规划区域外的地块上继续种植,这一规划使土地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从该案例来看,村集体提供的是一种组织化的社会化服务,其突出特征是提供服务的过程就是对小农户的组织过程。这种组织化服务有两重实践机制:一是村集体通过对土地的统筹经营来整合土地,并在此过程中组织小农户;二是村集体在调用村民自治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化私为公和民主协商的方式来建立村庄内部的公共博弈空间,减少小农户因利益分化而产生的矛盾。本文尝试为讨论村集体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打开空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在有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讨论中,受关注较多的是各类经营主体提供的市场化服务,而对村集体提供的组织化服务讨论较少。本文以寿光市蔬菜大棚的旧棚改造为案例,讨论了村集体如何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挥作用。在寿光市平沙村蔬菜大棚的旧棚改造案例中,村集体通过提供统筹服务,低成本地解决了小农户在产业升级中遇到的两个难题:因农户分化而导致的利益协调难题和农户自发进行旧棚改造导致的土地低效利用难题。村集体通过“返租”土地的方式对土地进行了整合和重新规划,让有意愿进行产业升级的农户可以在规划区域内新建大棚,不愿意新建大棚的农户则可以通过旧棚置换,在规划区域外的地块上继续种植,这一规划使土地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从该案例来看,村集体提供的是一种组织化的社会化服务,其突出特征是提供服务的过程就是对小农户的组织过程。这种组织化服务有两重实践机制:一是村集体通过对土地的统筹经营来整合土地,并在此过程中组织小农户;二是村集体在调用村民自治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化私为公和民主协商的方式来建立村庄内部的公共博弈空间,减少小农户因利益分化而产生的矛盾。本文尝试为讨论村集体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打开空间。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晓云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在社会体制方面的总目标。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其本质是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最重要的就是体制机制的现代化和人才的现代化。构建以社会理性为本质特征的文化环境,是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因为社会理性是现代化治理制度的基本规约,也是现代化治理主体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现代化 民主 理性 逻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观华
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标志着"互联网+"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税收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离不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国旺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打破了社会组织无会计制度可循的局面,在提高社会组织财务信息透明度、落实有关管理规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该制度面临着执行不到位、财务报告披露内容不全等问题,在具体规定上也存在不足。为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亟须从制度名称、应遵循的会计原则、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方法等方面进行修订完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国旺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打破了社会组织无会计制度可循的局面,在提高社会组织财务信息透明度、落实有关管理规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该制度面临着执行不到位、财务报告披露内容不全等问题,在具体规定上也存在不足。为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亟须从制度名称、应遵循的会计原则、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方法等方面进行修订完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的审计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可以促进相关治理制度的建立和优化,并可从决策力、执行力、廉洁性、绩效性等方面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审计应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审计 国家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