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29)
- 2023(17772)
- 2022(15605)
- 2021(14650)
- 2020(12563)
- 2019(29141)
- 2018(28846)
- 2017(56076)
- 2016(30641)
- 2015(34663)
- 2014(34878)
- 2013(34585)
- 2012(31975)
- 2011(28497)
- 2010(28522)
- 2009(26419)
- 2008(26438)
- 2007(23414)
- 2006(20057)
- 2005(17328)
- 学科
- 济(120734)
- 经济(120521)
- 管理(91718)
- 业(86756)
- 企(72864)
- 企业(72864)
- 方法(61759)
- 数学(52612)
- 数学方法(51910)
- 财(41237)
- 农(32775)
- 中国(31865)
- 学(27446)
- 业经(27098)
- 地方(24361)
- 制(23583)
- 务(23506)
- 财务(23420)
- 财务管理(23349)
- 理论(22251)
- 企业财务(22169)
- 贸(21659)
- 贸易(21650)
- 农业(21209)
- 易(20976)
- 和(20657)
- 技术(18161)
- 环境(17527)
- 银(17473)
- 银行(17407)
- 机构
- 大学(435128)
- 学院(432188)
- 管理(172097)
- 济(168664)
- 经济(164793)
- 理学(149585)
- 理学院(147944)
- 管理学(145172)
- 管理学院(144381)
- 研究(138529)
- 中国(103413)
- 京(91608)
- 科学(88234)
- 财(84554)
- 农(70474)
- 所(69769)
- 业大(65744)
- 财经(65124)
- 中心(64367)
- 江(63550)
- 研究所(63333)
- 经(59038)
- 北京(57452)
- 范(56778)
- 师范(56211)
- 农业(55426)
- 州(51232)
- 经济学(50727)
- 院(50133)
- 财经大学(48341)
- 基金
- 项目(295832)
- 科学(231528)
- 基金(214198)
- 研究(214028)
- 家(186296)
- 国家(184734)
- 科学基金(158891)
- 社会(134177)
- 社会科(126542)
- 社会科学(126506)
- 省(115966)
- 基金项目(113583)
- 自然(104658)
- 自然科(102241)
- 自然科学(102214)
- 自然科学基金(100368)
- 教育(99339)
- 划(97251)
- 资助(89474)
- 编号(88104)
- 成果(71882)
- 重点(65779)
- 部(65232)
- 发(61445)
- 创(60627)
- 课题(59949)
- 科研(57367)
- 创新(56520)
- 教育部(55917)
- 大学(55468)
- 期刊
- 济(179028)
- 经济(179028)
- 研究(122964)
- 中国(80870)
- 学报(71393)
- 财(69259)
- 科学(62993)
- 农(62552)
- 管理(60188)
- 大学(53884)
- 学学(50526)
- 教育(46667)
- 农业(42844)
- 技术(37650)
- 融(33423)
- 金融(33423)
- 财经(31890)
- 业经(29380)
- 经济研究(28799)
- 经(27213)
- 图书(26899)
- 问题(23456)
- 业(22019)
- 统计(21556)
- 版(21514)
- 技术经济(21072)
- 理论(20441)
- 科技(19761)
- 策(19395)
- 商业(19071)
共检索到624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秀云 张晓丽
全球性的文化碰撞与竞争,显现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不足,重要原因是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供给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彰显,这与财政激励粗放不无关系。本文以善治视角下社会组织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激励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社会组织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社会组织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探究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激励路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汤玉刚 陈强 满利苹
本文旨在验证公共服务资本化的时序特征。这一时序特征与地方收入制度相结合,对地方公共服务提供激励产生了重要影响。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能够在土地出让之际资本化到出让地价中,而更多种类的公共服务能够在住宅销售环节资本化到房价中。这一结果解释了地方土地出让收入模式下的公共支出结构偏向。改革、完善以土地租税为核心的地方自主财政收入体系,有利于理顺地方公共品提供的财政激励。
关键词:
公共服务资本化 财政激励 土地出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甘行琼 刘大帅 胡朋飞
地方政府作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其供给行为受到自身财政激励的约束和引导。在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获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发现:支出方面,地方政府确实存在依据户籍供给公共服务的倾向,流动人口受到歧视;收入方面,财政资源的分配没有与人口流动相匹配,表现为一个地区流动人口的增加导致其人均转移支付和人均税收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两方面的结合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财政激励扭曲的现象。地方政府财政激励来源于财政制度设计。为矫正不当的地方财政激励,提高地方政府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改进相关制度设计已成为关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小奕 谢舜
本文以2008—2016年中国286个城市面板数据作为观测样本,综合运用固定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组织发展水平、地方财政能力和其交互项对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固定效应模型下,社会组织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能力对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社会组织发展水平相比地方财政能力影响有限。进一步检验社会组织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能力的联动效应时发现,社会组织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能力对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正向影响具有显著的互补效应。以人均GDP自然对数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变量进行非线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社会组织发展水平、地方财政能力和其交互项之间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基于不同门槛区间,社会组织发展水平、地方财政能力和其交互项对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玉杰 彭徽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村民生领域的欠账太多,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失衡问题突出。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财政分权视角,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效应假说是否适用于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疑问。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与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正向影响,而晋升激励程度则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深化财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公共需求表达机制等相关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肖建华
财政分权是促使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制度安排,实证发现,不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区域上,我国财政保障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但无法判定这种能力的增强是来源于内在机制还是外在压力。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行政管理体制也直接影响了社会性公共服务的供给。我们应降低财政分权度、建立一套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通过提高人口密度来提升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改善其供给质量。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社会性公共服务 人口密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询 孟望生 张为杰
当前,中国的政府治理模式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不同的政绩考核方式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进而导致不同类型公共品的投入偏向。文章通过数理模型对此进行了推导,然后运用1995~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在政治晋升激励下,财政分权显著降低了地方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和环境质量。与此同时,民生权重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以上公共品的投入水平与环境质量。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晋升激励 民生公共品 财政支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旭亮 曲振涛
本文建立了现行分税制度下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激励型财政政策的分析架构。运用财政统计指标和面板数据方法,从中央的财政扶持力度、东三省财政收支规模、东三省财政收支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三个方面评价东北老工业基地省级财政运行现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行分税制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对东三省的财政激励力度;东三省地方财政收支出现"超经济增长"现象;东三省地区经济增长与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向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踪家峰 杨琦
基于我国199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法(GMM),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当前地方政府城市扩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是造成城市快速扩张的重要原因,而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并不能有效逆转这种趋势,改革现有的财政体制与政府治理体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研究还表明,我国的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跨时差异。同时,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对城市扩张存在着相互影响,转移支付的增加会降低财政分权的效应,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也会减缓转移支付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扩张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土地出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曾莲 江帆
选取2007-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回归与静态面板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和预算软约束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和预算软约束不仅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三大要素的共同作用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一结果为解决我国地方政府过度负债问题提供了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曾莲 江帆
选取2007-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回归与静态面板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和预算软约束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和预算软约束不仅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三大要素的共同作用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一结果为解决我国地方政府过度负债问题提供了思路。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赖玥
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之间存在较大的增长差异,这既与我国经济转型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长期以来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和财税体制的结果。基于我国1976个县(县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激励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激励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现阶段县级政府财政自给权较弱,应逐步下放财权,通过财政激励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普照 孙超 赵宝廷
在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及土地财政负面效应外溢的经济背景下,本文基于官员晋升激励和地方财政压力的双重视角,通过构建"中央—地方—居民"三部门博弈下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行为的决策机理模型,剖析了土地财政扩张的体制根源,并利用1999—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维度估计了官员晋升激励与财政压力影响土地财政的空间滞后模型,探究地方政府间土地财政行为的策略互动特征及其增长惯性。研究发现:官员晋升激励和财政压力均显著推动了土地财政扩张,且前者的估计结果十分稳健,而后者在统计上并不稳健;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存在明显的策略互动特征;土地财政存在惯性增长的"棘轮效应"和动态累积态势,这是地方政府难以摆脱土地财政路径依赖的关键。进一步地,通过构建官员晋升激励综合指数、测算包含转移支付收入的财政压力及更换土地财政度量指标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也支持了以上结论。这对于完善地方官员考核体系、理顺不同级次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改革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王若怡 霍佳阁
已有绿色工艺创新研究存在"黑箱",忽视了绿色工艺创新和企业绩效关系的情景因素。本文整合资源基础观和高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17年共五年的《社会责任报告》和《年度报告》进行数据挖掘,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探究绿色工艺创新的前因后果,检验财务约束和高管团队异质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绿色补贴是推动企业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要因素;(2)绿色工艺创新对企业环境绩效具有正向影响;(3)绿色工艺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4)财务约束在绿色工艺创新和财务绩效、环境绩效关系中没有显著调节作用;(5)高管团队异质性正向调节绿色工艺创新和财务绩效、环境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全面地了解绿色工艺创新理论,深化绿色工艺创新的调节机制,为政府和企业的绿色工艺创新实践提供建议和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璐 苏英 潘宏亮
文章基于中国式财力事权不匹配的事实,选取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效应和多重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不仅直接降低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还通过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增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进一步抑制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财政纵向失衡的负向效应在低转移支付、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营改增”制度前期更加突出。此外,财政纵向失衡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抑制效应加剧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