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5)
- 2023(14155)
- 2022(12564)
- 2021(12075)
- 2020(9986)
- 2019(22757)
- 2018(22774)
- 2017(43392)
- 2016(23910)
- 2015(27067)
- 2014(26802)
- 2013(26005)
- 2012(23922)
- 2011(21531)
- 2010(21720)
- 2009(20244)
- 2008(19505)
- 2007(17490)
- 2006(15373)
- 2005(13218)
- 学科
- 济(89457)
- 经济(89266)
- 管理(68830)
- 业(63104)
- 企(54388)
- 企业(54388)
- 方法(40068)
- 数学(32209)
- 数学方法(31705)
- 中国(25191)
- 农(25081)
- 财(22498)
- 业经(21745)
- 学(21716)
- 理论(21095)
- 地方(17379)
- 制(17319)
- 和(16849)
- 农业(16276)
- 贸(15917)
- 贸易(15904)
- 教育(15902)
- 易(15383)
- 技术(14674)
- 务(14432)
- 财务(14348)
- 财务管理(14319)
- 银(13555)
- 环境(13529)
- 银行(13509)
- 机构
- 大学(336094)
- 学院(334709)
- 管理(129113)
- 济(122490)
- 经济(119415)
- 理学(111359)
- 理学院(110086)
- 研究(108793)
- 管理学(107865)
- 管理学院(107270)
- 中国(79326)
- 京(71989)
- 科学(69498)
- 财(57648)
- 所(54631)
- 农(52462)
- 业大(49720)
- 研究所(49698)
- 江(49555)
- 中心(49394)
- 范(48203)
- 师范(47778)
- 财经(46317)
- 北京(45443)
- 经(41868)
- 州(40919)
- 农业(40792)
- 院(39225)
- 师范大学(38243)
- 技术(38007)
- 基金
- 项目(225520)
- 科学(175960)
- 研究(168654)
- 基金(160190)
- 家(138652)
- 国家(137403)
- 科学基金(117598)
- 社会(103449)
- 社会科(97004)
- 社会科学(96976)
- 省(89361)
- 基金项目(84986)
- 教育(79925)
- 自然(76117)
- 划(75193)
- 自然科(74335)
- 自然科学(74319)
- 自然科学基金(72939)
- 编号(71444)
- 资助(65767)
- 成果(59394)
- 重点(50552)
- 课题(49523)
- 部(49159)
- 发(47142)
- 创(46743)
- 项目编号(44149)
- 创新(43333)
- 大学(42682)
- 科研(42475)
- 期刊
- 济(140380)
- 经济(140380)
- 研究(99097)
- 中国(67067)
- 学报(55770)
- 教育(50535)
- 科学(49301)
- 农(48905)
- 管理(47761)
- 财(44780)
- 大学(42424)
- 学学(39222)
- 农业(34040)
- 技术(31298)
- 融(25310)
- 金融(25310)
- 业经(23704)
- 财经(23269)
- 图书(21402)
- 经济研究(20966)
- 经(19939)
- 问题(17756)
- 版(16875)
- 业(16680)
- 科技(16374)
- 理论(16159)
- 技术经济(15447)
- 实践(14952)
- 践(14952)
- 现代(14894)
共检索到492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黄慧 姬鲁冰
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为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从社会系统论角度分析,中阿青年人才培养合作历经70年的发展,在积极的外部环境因素推动下,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创生动态发展体系,为中阿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了不竭动力。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后,中阿青年人才培养合作进入机制化发展阶段,逐步形成政府、高校、智库、企业多方参与,覆盖语言、政治、经贸、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包含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综合机制。中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丰富了中阿青年人才培养合作的内涵,双方加大了对高精尖、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合作的力度。依托全方位、多面向的中阿青年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平台,一批科研型、语言复合型、技术应用型人才成长起来。中阿青年人才培养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仍面临一些挑战,中阿教育合作品牌的吸引力有待提升,双方的人才政策沟通应继续增强,人才培养合作应谨防非对称性依赖。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唐国良 许波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后勤管理服务是这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后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影响作用愈来愈受到教育管理者的重视。通过引入系统论的观点,探讨了高校后勤文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发挥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
系统论 后勤文化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曹国兴 王铭山
<正>近年来,企业人才竞争日益加剧,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这就要求企业在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大胆创新,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生态环境,加速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基于此,本文结合企业实际,通过调查研究,梳理技术、管理和技能类优秀青年人才成长规律,构建优秀青年人才识别和能力培养机制,提出具有企业特色的解决方案和实践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秀文
近几年,我国图书馆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年龄老化,青年人才却不能尽快脱颖而出。本文探计了影响和阻碍图书馆界迅速造就青年人才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对策。
关键词:
图书馆界 青年人才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冬梅 续雄鹰
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下,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再次提升,呈现出全球化、智能化等特性。而职业教育是为制造业输送青年人才的重要主体,制造业的再次崛起无疑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全新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职业教育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充分适应"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要求,职业院校还需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建立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内部开放与外部开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颢舒 曾丽斌
基于文献的评价往往无法针对特定年龄阶段的科研人员进行,因为文献著录项目中没有年龄这一字段。笔者所在课题组利用SCOPUS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以机构为单位计算三个指标:该机构40岁以下科学家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越多分越高;40岁以下科学家发表论文的被引次数进入本领域前5%的人的数量,人越多分越高;该机构所有这些40岁以下科学家的平均年龄,年龄越低分越高。对上述指标进行归一化,并根据指标权重对研究机构进行排名,评价中国主要科教机构在青年科学家培养方面的表现。
关键词:
青年科研人才 评估 年龄 计量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贺秀峰 李虹辉
互联网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让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为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因为“宽带中国”和“光纤进村”等计划的实施,以互联网应用为基础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实施有了进一步推进的基础。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信息技术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转型过程,这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与互联网同生共长的青年人才,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要对乡村怀有热爱之情,要以实际行动勇挑乡村全面振兴重任。
关键词:
数字乡村 青年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欣梅 刘红梅
基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从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出发,明确了要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智能素养较高、思维能力灵活、求新求变、严谨独立的现代科技创新人才离不开科技创新型教师。但是作为高职院校主力的青年教师目前还存在教育视野局限书本、科学研究脱离实践、师资培养方案不健全等问题,还不能胜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通过提升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责任感、科技创新能力、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制定科学长效的人事考核制度等手段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良谋 卓佳 张耀谋
随着金融业青年员工数量的逐渐增多,如何尽快将青年员工培养成为适应金融工作需要的人才成为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青年行为学和青年心理学的观点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青年行为动力体系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着手,分析了金融业青年员工的内在需求、兴趣趋向、目标确立和行为反馈模式,指出当前金融业青年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金融业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成岳
青年人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建设者,对其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培养造就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但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常有发生,让人触目惊心。这种暴力倾向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成果,应当引起家长、老师、社会、学校高度的重视。文章在多角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才培养的校园环境中欺凌现象存在的程度,分析了其危害。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探索校园欺凌事件的有效预防、妥善处理应对的方法,以期营造一个培养造就青春人才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青年人才 培养环境 校园欺凌 预防应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宇
校企合作是实现培养卓越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该模式本着"优选、优培、优荐"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两种优质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实现企业在卓越经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深度参与,采取"六三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培养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卓越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在山西省财政厅和团省委大力支持下,山西省注协针对行业后备人才不足问题,与省内6所高校合作建立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创新行业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着力推动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搭建青年人才培养平台。山西注协与山西团省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山西省注册会计师行业青年人才培养基地的通知》,在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首楠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对所需要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质量的总体要求,对会计专业学生素质要求和培养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社会需求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期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东辉
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相应的活动能力,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需要和活动能力也同步地得到丰富和提高。人们参与和组织文化生活的两个基本过程是: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创造活动;精神文化的消费和享受活动。没有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创造,也就谈不上精神文化的消费和享受。青年人自身的活动方式是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只要是有益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才盛 吕慈仙
本文通过梳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相关理论,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基于产业集群与人才培养的耦合机理结构,提出了产业集群与人才培养的耦合度模型,分析产业集群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产业与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缺失等问题,并提出实现产业集群与人才培养的良性耦合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人才培养 耦合机制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