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1)
- 2023(6847)
- 2022(5804)
- 2021(5134)
- 2020(4304)
- 2019(9348)
- 2018(8883)
- 2017(16543)
- 2016(9234)
- 2015(9809)
- 2014(9458)
- 2013(9249)
- 2012(8294)
- 2011(7430)
- 2010(7211)
- 2009(6557)
- 2008(6476)
- 2007(5722)
- 2006(4958)
- 2005(3958)
- 学科
- 济(35054)
- 经济(34898)
- 管理(24875)
- 业(24538)
- 企(20324)
- 企业(20324)
- 方法(18039)
- 数学(14532)
- 数学方法(14413)
- 农(10844)
- 学(9854)
- 业经(9678)
- 财(9468)
- 中国(9350)
- 贸(7506)
- 贸易(7506)
- 易(7313)
- 农业(7159)
- 理论(6509)
- 和(6476)
- 务(5893)
- 财务(5889)
- 财务管理(5884)
- 环境(5860)
- 技术(5794)
- 企业财务(5641)
- 制(5575)
- 地方(5439)
- 划(4962)
- 产业(4847)
- 机构
- 大学(132543)
- 学院(131227)
- 济(51226)
- 经济(50353)
- 管理(48541)
- 研究(46981)
- 理学(43512)
- 理学院(42949)
- 管理学(42103)
- 管理学院(41884)
- 农(34509)
- 科学(33655)
- 中国(32479)
- 农业(27930)
- 业大(27774)
- 京(26800)
- 所(25561)
- 研究所(24034)
- 财(21598)
- 中心(20595)
- 农业大学(19116)
- 江(18900)
- 财经(18126)
- 院(16797)
- 经(16613)
- 范(16017)
- 北京(15881)
- 经济学(15839)
- 省(15715)
- 师范(15641)
- 基金
- 项目(99335)
- 科学(77357)
- 基金(73688)
- 家(68709)
- 国家(68130)
- 研究(63254)
- 科学基金(56782)
- 社会(43316)
- 社会科(39937)
- 社会科学(39919)
- 基金项目(39771)
- 省(39424)
- 自然(39367)
- 自然科(38516)
- 自然科学(38499)
- 自然科学基金(37884)
- 划(34085)
- 资助(28717)
- 教育(28663)
- 重点(22959)
- 编号(22673)
- 计划(21785)
- 部(21290)
- 创(21060)
- 发(20748)
- 科研(20302)
- 创新(19687)
- 业(19589)
- 科技(19325)
- 国家社会(18200)
共检索到177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阮鹏 蒋霞敏 韩庆喜 王双健 王鹏帅 江茂旺
为探究虎斑乌贼养殖过程中,社会等级因素存在下优势大个体对劣势小个体的生长是否产生胁迫影响,本实验在室内小网筐(Φ=60 cm,高20 cm)控制条件下,采用单因子实验,研究了不同规格(大规格L:体质量为4~5 g,中规格m:体质量为2.5~3.5 g,小规格S:体质量为1~2 g)的虎斑乌贼单一规格养殖和混合规格养殖(LmS比1∶1∶1)条件下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耗氧率、排氨率和代谢酶(ATP酶、丙酮酸激酶和己糖激酶)的变化,培养时间40 d。结果显示,单一规格养殖和混合规格养殖条件下L乌贼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明显,但混合规格养殖组m和S乌贼特定生长率明显低于单一规格养殖组m和S乌贼特定生长率,...
关键词:
虎斑乌贼 生长 存活 酶活性 社会等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薛薇 李楠 方舟
根据2017—2020年拖网渔船在东海北部外海采集的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调查数据,分析剑尖枪乌贼的生物学特征,并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GAM)研究该海域剑尖枪乌贼的生长特性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年采样期间,雌性剑尖枪乌贼的优势胴长和体质量组分别为80~160mm和10~170g,年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分别为60~180mm和10~170g,存在年间显著性差异(P<0.01)。协方差分析表明,2017、2020年个体体质量-胴长关系差异显著(P0.05)。性成熟胴长与性腺成熟度存在年间差异,且雌雄性成熟胴长均随水温增加而增加,反之则减少。GAM结果表明,胴长与25m深处水温交互作用并引入年份和季节因子的模型(M_9)是最优模型,雄性生长和性成熟过程较雌性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年份对于雄性的影响更大,而雌性受25m深处水温的影响较大。剑尖枪乌贼的生长和性成熟与周围环境变动密切相关,水温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受环境变动影响和个体生存机制的制约,在160mm胴长处,剑尖枪乌贼雄性较雌性存在更明显的大小两种体型的群体。本研究有助于剑尖枪乌贼资源的有效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并为其资源评估提供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双健 丁玉惠 周爽男 蒋霞敏 李瑞利 韩庆喜
为了探明虎斑乌贼喷墨卵对孵化及胚胎发育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研究了喷墨卵与正常卵的孵化率、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初孵幼体体质量,并比较了剥膜喷墨卵、剥膜正常卵、喷墨卵、正常卵4种类型卵的幼体生长和存活率。结果显示,虎斑乌贼喷墨卵和正常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喷墨卵的孵化率为90.1%±1.5%,正常卵的孵化率为87.9%±0.7%;两种卵的初孵幼体体质量也无显著差异,喷墨卵的初孵幼体体质量为(0.18±0.01)g,正常卵的初孵幼体体质量为(0.17±0.01)g;两种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均无显著差异,喷墨
关键词:
虎斑乌贼 喷墨卵 剥膜卵 孵化 幼体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双健 丁玉惠 周爽男 蒋霞敏 李瑞利 韩庆喜
为了探明虎斑乌贼喷墨卵对孵化及胚胎发育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研究了喷墨卵与正常卵的孵化率、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初孵幼体体质量,并比较了剥膜喷墨卵、剥膜正常卵、喷墨卵、正常卵4种类型卵的幼体生长和存活率。结果显示,虎斑乌贼喷墨卵和正常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喷墨卵的孵化率为90.1%±1.5%,正常卵的孵化率为87.9%±0.7%;两种卵的初孵幼体体质量也无显著差异,喷墨卵的初孵幼体体质量为(0.18±0.01)g,正常卵的初孵幼体体质量为(0.17±0.01)g;两种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均无显著差异,喷墨
关键词:
虎斑乌贼 喷墨卵 剥膜卵 孵化 幼体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思涵 彭瑞冰 黄晨 赵晨曦 李建平 薛瑞萍 蒋霞敏
为了探讨氨氮对虎斑乌贼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以体质量为(13.80±0.65)g的幼虎斑乌贼为对象,研究了氨氮胁迫对其肝脏、鳃和脑组织结构的影响。根据96 h的LC50实验结果设计5个梯度(0、1、3、6和12 mg/L)进行96 h的氨氮胁迫后,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肝脏、鳃和脑组织结构。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的氨氮胁迫下,虎斑乌贼不同组织器官之间损伤程度存在差异,其中肝脏损伤的程度最大,对氨氮胁迫表现最敏感,其次是鳃组织和脑组织,组织器官损伤程度与氨氮浓度呈现正相关。氨氮胁迫浓度越大或胁迫时间越长,肉眼观察发现肝脏颜色越鲜红,肿胀和易糜烂程度越明显,可通过肉眼观察肝脏颜色和肿胀程度初步判断机体氨中毒程度;氨氮胁迫后,对肝脏和鳃组织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可能是虎斑乌贼氨中毒致死的原因。当氨氮高于或等于6 mg/L时胁迫96 h后,通过显微观察发现肝小叶轮廓模糊不完整、排列不紧密和胞浆疏松透明,大量的细胞核溶解,细胞出现空泡化,肝血窦扩张;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细胞核皱缩变形、核仁消失、线粒体嵴紊乱、线粒体空泡化、线粒体外室肿胀,高尔基体数量减少;显微观察发现鳃组织的泌氯细胞和上皮细胞核溶解,细胞出现空泡化、排列紊乱,鳃丝肿胀淤血、轮廓模糊不完整,并出现坏死脱落和缺损;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细胞核皱缩、核膜破损和细胞核裂解,线粒体出现了皱缩变形、空泡化和不完整破损现象;观察脑组织的神经团和视叶,未发现脑组织的细胞有显著损伤。
关键词:
虎斑乌贼 氨氮胁迫 组织结构 脑组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静 陆化杰 张弼强 杨思哲 赵懋林 王芮 欧玉哲
为探究影响西北印度洋鸢乌贼内壳外部形态的因素,利用2019年秋季(9—11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在西北印度洋海域采集的1 388尾鸢乌贼样本,通过测量内壳各参数,利用方差分析(ANOVA)和组间的多重比较( LSD)方法,分析了其内壳外部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内壳长(GL)、尾锥长(CL)、翼长(VL)、尾锥宽(GWC)和叶轴最大宽度(GWP)可作为描述西北印度洋鸢乌贼内壳外部形态的特征参数。内壳外形特征参数在不同性别、不同胴长组和不同性腺成熟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VL/GL值在不同胴长组间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性腺成熟度间差异显著。GWC/GWP值在不同胴长组间和性腺成熟度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性腺成熟度Ⅱ期和Ⅲ期可能分别是雌性和雄性个体内壳外部形态变化的拐点;在个体生长过程中,内壳长度各结构的生长速率基本一致,而尾椎的生长速率相对叶轴较慢。对鸢乌贼内壳外部形态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后续研究鸢乌贼渔业生物学和生态学提供科学参考,也可为利用硬组织划分和鉴定头足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鸢乌贼 内壳 外部形态 西北印度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瑞冰 乐可鑫 蒋霞敏 丰迅 汪元 韩庆喜
本实验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卵黄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幼体的营养需求量,为其幼体配合饲料研制提供参考数据。随机选取大约800个虎斑乌贼受精卵的卵黄,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虎斑乌贼受精卵卵黄中粗蛋白质含量为76.33%(干重基础);总氨基酸(TAA)和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分别为71.22%和32.38%(干重基础),EAA/TAA为45.46%,氨基酸中以谷氨酸(Glu)含量最高(9.97%),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Leu)含量最高(7.58%)。2)其粗脂肪含量12.71%(干重基础);共检出17种脂肪酸,包括8种饱...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杰 张鹏 晏磊 王腾 杨炳忠
为更深入了解南海外海鸢乌贼的渔场渔期及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变化特征,研究基于广义加性模型(GAM),利用海上实测数据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南海中南部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 CPUE的影响。研究发现:(1)最佳GAM模型的影响因素包括经纬度、月相、海表温度SST、月份、作业时间与0~50 m温度梯度Δ50,以方差解释率降序排列,前三种因素依次为经纬度、月相、SST;(2)10°~12° N、112°~114° E附近海域鸢乌贼CPUE最高;(3)月黑夜与月光夜间的鸢乌贼CPUE存在显著性差异,月黑夜显著高于月光夜;(4)鸢乌贼渔场的最适SST范围为29.00~29.49 ℃,此范围内CPUE与渔获量均为最高;(5)不同月份间的鸢乌贼CPUE存在显著性差异,且8、9月的CPUE高于3、4月;(6)鸢乌贼CPUE随作业时间先变大后变小,最大值出现在凌晨1时;(7) Δ50在0.100~0.149 ℃/m时CPUE最高,0.000~0.049 ℃/m时渔获量最大。
关键词:
鸢乌贼 CPUE 影响因素 GA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韦柳枝 高天翔 张秀梅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山东日照近海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对金乌贼眼、鳃、肌肉、口球、肝脏、鳃心6种组织的19种同工酶进行分析,检测出PGDH、GPI、MPI、IDHP、SOD、ME、AAT、DIA、MDH、LDH、G3PDH、PGM共12种同工酶在几种组织中有较稳定而清晰的表达。结果表明,金乌贼同工酶的表达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选择金乌贼3种组织(眼、口球、鳃心)进行同工酶分析,共记录了18个基因座位,其中3个基因座位LDH-2*、G3PDH-1*、PGM*呈多态,其多态座位比例为0.166 7(P0.99)和0.055 6(P...
关键词:
金乌贼 同工酶 组织特异性 遗传结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长琳 刘思玮 赵法箴 陈四清 刘春胜 燕敬平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金乌贼(Sepia eSculenta)不同发育阶段的受精卵以及0–10日龄幼体的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脂肪酶和谷丙转氨酶5种酶比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浓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在囊胚和原肠期(Ⅱ)最高,在初孵幼体(Ⅶ)中最低,含量分别为81.50 mg/g和4.24 mg/g。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谷丙转氨酶比活力的变化趋势相近,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在胚胎发育阶段均能检测出这3种酶的活性,说明主要自母体获得,但活力相对较低;在初孵幼体中,这3种酶活性均显著升高,比活力分别为0.51 u/g、1.68 u/mg和37...
关键词:
金乌贼 胚胎发育 可溶性蛋白 消化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淑静 单书凯 李钊锋 郭艳艳 陈文星 胡开辉
通过在PDA加富培养基和生产培养基中添加6种微量元素,探索不同条件下微量元素对斑玉蕈菌丝生长及基质降解有关酶的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PDA加富培养基中添加100、60、500、100 mg·L~(-1)的微量元素mn~(2+)、CA~(2+)、mo~(6+)、Fe~(2+),显著促进菌丝生长;生产培养基中添加100 mg·kg~(-1)的Fe~(2+)和Cu~(2+)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添加100 mg·kg~(-1)Zn~(2+)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生产培养基中添加100 mg·kg~(-1)的Cu~(2+)显著提高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其酶活分别达到39.8...
关键词:
斑玉蕈 微量元素 菌丝生长速度 酶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瞿俊跃 李建华 陈芃 陈新军 靳楠
乌贼(Sepia officinalis)是生活在大西洋西岸的重要头足类之一,研究乌贼角质颚形态及生长特征有利于对其的开发利用。本研究根据2015年在毛里塔尼亚附近海域生产期间所获得的乌贼渔获样本,对乌贼角质颚的各项形态参数进行描述,探究不同胴长和不同性腺成熟阶段角质颚生长情况的差异,并估算乌贼个体的大小。通过对乌贼上、下颚各长度指标的比值比较发现,乌贼角质颚下颚的长度比值波动较大,较不稳定。t检验表明,将各项形态参数除以胴长消除样本规格影响差异后,乌贼雌性个体在角质颚的各项形态参数上均极显著大于雄性(P
关键词:
乌贼 角质颚 形态参数 生长特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瞿俊跃 李建华 陈芃 陈新军 靳楠
乌贼(Sepia officinalis)是生活在大西洋西岸的重要头足类之一,研究乌贼角质颚形态及生长特征有利于对其的开发利用。本研究根据2015年在毛里塔尼亚附近海域生产期间所获得的乌贼渔获样本,对乌贼角质颚的各项形态参数进行描述,探究不同胴长和不同性腺成熟阶段角质颚生长情况的差异,并估算乌贼个体的大小。通过对乌贼上、下颚各长度指标的比值比较发现,乌贼角质颚下颚的长度比值波动较大,较不稳定。t检验表明,将各项形态参数除以胴长消除样本规格影响差异后,乌贼雌性个体在角质颚的各项形态参数上均极显著大于雄性(P
关键词:
乌贼 角质颚 形态参数 生长特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雷舒涵 张秀梅 张沛东 蔡星媛
收集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受精卵,对孵化后1~56日龄金乌贼幼体的胴背长、胴宽、体质量、骨板壳长、壳宽及骨板层数进行了测量,分析了金乌贼幼体早期发育特征和功能器官的异速生长特征。结果表明,金乌贼幼体早期发育过程中,胴背长、体质量和骨板层数分别与日龄呈指数关系,但由于器官发育的逐步完善和饵料生物种类的转变,早期发育过程可分为两个不同阶段。两个发育阶段骨板层数的增长率均显著小于1(P<0.05),因此骨板层数不能成为判定其日龄的指标。胴体和骨板的生长均出现异速生长的特点,表明金乌贼有关运动的重要器官具有优先发育的特征。研究结果验证了在头足类早期发育过程中功能器官亦存在异速生长的假...
关键词:
金乌贼 骨板 早期发育 异速生长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杰 刘尊雷 李圣法 程家骅 杨林林
角质颚作为头足类的一种形态属性稳定的硬组织,蕴含着大量的生物学信息。根据2011~2014年期间东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所获取的214 ind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样本,分析角质颚各项形态参数特征。相似性检验认为,雌雄角质颚之间无显著性差异(r=-0.037;P>0.05)。主成分分析认为,可挑选出上头盖长(Uhl)和上脊突长(UCl)为上颚形态参数的代表、下脊突长(lCl)和下侧壁长(llWl)为下颚形态参数的代表,并拟合外部形态参数与胴长、体质量的关系。探究角质颚各部分形态参数比值与胴长和体质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从中挑选出随个体发育呈现稳定的指标。结果表明,角质颚外...
关键词:
剑尖枪乌贼 角质颚 形态参数 东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