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4)
2023(11084)
2022(9822)
2021(9419)
2020(7576)
2019(17837)
2018(17925)
2017(34060)
2016(18678)
2015(21287)
2014(21425)
2013(20972)
2012(19128)
2011(16950)
2010(17113)
2009(15289)
2008(14755)
2007(12812)
2006(11184)
2005(9570)
作者
(53062)
(43622)
(43583)
(41491)
(27831)
(21057)
(19945)
(17395)
(16840)
(15612)
(15218)
(14651)
(13722)
(13715)
(13585)
(13254)
(13250)
(12972)
(12522)
(12481)
(10860)
(10754)
(10464)
(10025)
(9901)
(9844)
(9693)
(9664)
(8743)
(8706)
学科
(68832)
经济(68659)
管理(51630)
(47308)
(40909)
企业(40909)
方法(34713)
数学(28598)
数学方法(28073)
中国(18529)
(18474)
(16845)
(16689)
理论(16553)
业经(16360)
(13998)
地方(13956)
教育(12275)
农业(12123)
(11440)
技术(11143)
环境(10871)
(10735)
财务(10667)
财务管理(10647)
(10647)
贸易(10637)
(10300)
教学(10147)
企业财务(10076)
机构
大学(259288)
学院(257443)
管理(103684)
(92337)
理学(90342)
经济(89964)
理学院(89315)
管理学(87471)
管理学院(87019)
研究(82291)
中国(59158)
(55856)
科学(53583)
(42150)
(40675)
业大(39043)
(38505)
中心(37594)
研究所(37261)
(37066)
(36978)
师范(36632)
北京(35581)
财经(34178)
(30976)
(30749)
技术(30094)
(30091)
农业(29961)
师范大学(29708)
基金
项目(180764)
科学(140997)
研究(134607)
基金(128351)
(110950)
国家(109972)
科学基金(94823)
社会(81756)
社会科(76515)
社会科学(76488)
(71429)
基金项目(68507)
教育(64256)
自然(62283)
自然科(60828)
自然科学(60816)
(60073)
自然科学基金(59690)
编号(56806)
资助(53317)
成果(46627)
重点(40092)
课题(39480)
(39460)
(37254)
(37118)
项目编号(35161)
大学(34650)
创新(34517)
科研(34451)
期刊
(99723)
经济(99723)
研究(74922)
中国(50522)
学报(41032)
教育(40025)
管理(38624)
科学(37614)
(34869)
大学(31490)
(31245)
学学(29056)
技术(26506)
农业(25025)
图书(17299)
(17097)
金融(17097)
业经(16121)
财经(15758)
经济研究(14837)
科技(13515)
理论(13322)
(13264)
问题(12557)
实践(12537)
(12537)
情报(12327)
(12206)
(12152)
技术经济(12048)
共检索到370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乔晓春  
为了充分整合资源,使国内更多的学者和学生受益,改变中国社会科学的落后和不科学的现状,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开办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课程班。本文介绍了暑期课程班的基本情况、课程设置、培训特点以及办班的经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不论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等方面来讲,都是两种不同的研究,然而,由于自然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处地位的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效仿自然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追求,致使人文社会科学丧失了自身的研究特点。人文社会科学就其知识类型来看,属于批判型或解释型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性研究不仅是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价值诉求,更是一种方法体系,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完善这种实践性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方法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震  方然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目前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着缺乏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规范意识等问题。加强研究生的研究方法训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中央要求开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为文科研究生加强科研方法的训练提供了契机。结合开设相关课程的经验,对该门课的课程设计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贾劝宝  张松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研究领域、广度、深度、方法、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明显存在与学科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很适应的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方法弊端较大,制约因素较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郝娟  
因果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多种因果分析方法在使用目的、因果关系设定形式、变量控制方式等方面的比较,提示在使用因果分析方法时应注意方法使用的前提条件,关注实际因果关系与统计上的因果关系的区别,避免虚假因果关系的判定,以便更好地运用因果分析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国睿  
从论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入手,在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由问题开始、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坚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与伦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於荣  
战后美国联邦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由于冷战的需要和社会科学家的努力,联邦政府最终承担了资助社会科学研究的职责。美国联邦政府的社会科学研究政策对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加里·金  黄建军  杨文辉  
社会科学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转型:从研究问题转向解决问题;从用少量的数据集辅助研究,转向对数量不断扩大的各种高信息含量数据进行研究;从学者各自为政,转向更大规模的、合作的、跨学科的、具有实验风格的研究团队;以及从单纯学术追求为内在导向,转向影响公共政策、商业和工业、其他学术领域和一些涉及个体与社会的重大问题。在这种欣欣向荣又混乱的状态之中,我们创建了哈佛定量社会科学研究院(InstItute for QuantItatIve socIal scIence at Harvard),这是一个新型研究中心,致力于帮助促进更大范围的研究转型与发展,并对这些发展作出回应。鉴于越来越多的大学建立了类似机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伟  
本文在对华莱士"科学环"进行借鉴和批判的基础上,对理论和假设概念进行了拓展和重新定义,改变了流行的理论和假设概念仅适用于理论性社会科学、不适用于应用性社会科学的现状,并以模型图的形式描绘了应用性社会科学规范研究的方法论,然后以此为基础对目前会计研究方法论进行了反思和批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雯  
社会科学由于其自身研究对象的异质性及由此而决定的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复杂性,以至于相当时间内存在研究方法和具体研究方式的探索与争鸣,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相对成熟完善的西方社会科学界,也不可避免的滞留于起步摸索阶段的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质性研究遵循人文——解释的基本逻辑用文字描述归纳社会现象,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传统却遭遇发展瓶颈;量化研究遵循科学——实证的基本逻辑以数字符号诠释社会现象,具有继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传统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导优势地位。在争论定量、定性二者差异进过中不断实现优势互补则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流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伟  
在网络环境下 ,对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查新咨询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志敏  
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原因、内容选择、授课方法及其效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陆璇  张晓  
本文试图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为研究对象,借助深度访谈对科研人员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利用共享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分析笔者和受访者之间的互动数据,诠释调研数据背后所隐藏的行为和意愿,并建构相互的关联,最后结合模型与访谈实录,提出能够促进科学数据共享的可行性建议,以实现科学数据的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共享。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最近读完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四卷本),内容十分丰富,受到了一次中华文明史的教育,受益匪浅。我觉得中国的大学生,无论是学文科的还是学理工科的,都应该读读这部书,中小学教师更应该读读这部书。近来常常听到有人讲,我们要有文化自觉,如果对本民族的文明史都不了解,何来文化自觉。我读了这部书,有许多心得,其中一点是对研究问题思维方式的思考。《中华文明史》中讲到乾嘉年间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丁丁  
本文通过西方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困境与学术传统的解析及对比,指出知晓中西方学术传统、掌握西方学术表达方式的必要性。结合相关前沿成果、述评,呈现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其学科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剖析其困境并提出解困思路:具体例证讲解如何用合法的西方学术规范来表达中国问题,指出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不失为一条解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