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5)
- 2023(10016)
- 2022(9034)
- 2021(8613)
- 2020(7219)
- 2019(16904)
- 2018(16910)
- 2017(32745)
- 2016(17707)
- 2015(19817)
- 2014(19551)
- 2013(19355)
- 2012(17547)
- 2011(15691)
- 2010(15456)
- 2009(13985)
- 2008(13351)
- 2007(11472)
- 2006(10025)
- 2005(8413)
- 学科
- 济(68520)
- 经济(68350)
- 管理(50454)
- 业(46882)
- 企(40051)
- 企业(40051)
- 方法(34606)
- 数学(28696)
- 数学方法(28382)
- 中国(18364)
- 农(18170)
- 财(16796)
- 业经(16684)
- 学(15419)
- 地方(13830)
- 和(13667)
- 理论(13309)
- 农业(12028)
- 贸(11183)
- 贸易(11178)
- 技术(10988)
- 易(10835)
- 制(10780)
- 务(10700)
- 财务(10638)
- 财务管理(10622)
- 环境(10553)
- 教育(10362)
- 企业财务(10067)
- 划(9483)
- 机构
- 大学(244709)
- 学院(240852)
- 管理(101694)
- 济(92173)
- 经济(90098)
- 理学(89092)
- 理学院(88132)
- 管理学(86593)
- 管理学院(86164)
- 研究(77240)
- 中国(55589)
- 京(52106)
- 科学(49478)
- 财(41265)
- 所(37624)
- 业大(36188)
- 农(35694)
- 中心(35343)
- 研究所(34578)
- 财经(33895)
- 江(33157)
- 北京(32849)
- 范(32778)
- 师范(32535)
- 经(30861)
- 院(28022)
- 农业(27699)
- 州(27482)
- 经济学(26665)
- 师范大学(26513)
- 基金
- 项目(173116)
- 科学(136402)
- 研究(128444)
- 基金(125840)
- 家(108546)
- 国家(107618)
- 科学基金(93248)
- 社会(80996)
- 社会科(75869)
- 社会科学(75844)
- 基金项目(67921)
- 省(66958)
- 自然(60702)
- 自然科(59297)
- 自然科学(59285)
- 教育(58486)
- 自然科学基金(58186)
- 划(56380)
- 编号(53659)
- 资助(51170)
- 成果(43301)
- 部(38029)
- 重点(37896)
- 创(35952)
- 发(35832)
- 课题(35387)
- 项目编号(33786)
- 创新(33371)
- 科研(33144)
- 教育部(32890)
共检索到339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陆璇 张晓
本文试图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为研究对象,借助深度访谈对科研人员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利用共享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分析笔者和受访者之间的互动数据,诠释调研数据背后所隐藏的行为和意愿,并建构相互的关联,最后结合模型与访谈实录,提出能够促进科学数据共享的可行性建议,以实现科学数据的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共享。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科学数据共享 扎根理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蒋颖 杨沛超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搜集文献信息时,喜欢采用最便捷的方式;对常用的搜集文献途径有依赖性;由于人文社科文献的特点,他们有自己收藏图书资料的习惯。人文社科专业图书馆应该按照读者的特点和需求,改进服务策略和手段,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参考文献9。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计龙 朱勤 殷沈琴
对美国几所一流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实地调研,重点考察其组织管理架构、运营模式、数据共享平台、在线分析软件、数据长期保存与监护、数据处理规范等方面,并探讨了对我国社会科学数据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国睿
从论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入手,在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由问题开始、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坚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与伦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光才
在经过各种带有"后"标识的思潮洗礼之后,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领域以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范式并未被撼动,反而在近年越来越流行的"证据文化"中更扎稳了根基。社会科学研究中数据的确会带来知识,却未必是确定性的知识。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过程的确需要合乎逻辑,但其价值却取决于人对生活世界的意义诠释。"大数据"概念的流行反映了当下技术至上主义的极端自负,它不仅消解了个体对世界的自我理解,而且让社会科学研究的求知成为一种赘余。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社会科学 数据 大数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於荣
战后美国联邦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由于冷战的需要和社会科学家的努力,联邦政府最终承担了资助社会科学研究的职责。美国联邦政府的社会科学研究政策对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美国 社会科学 政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欣 叶凤云 汪传雷
社会科学数据的快速增长已成定局,大数据分析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数据研究必然会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文章借鉴科学数据共享研究包括自然科学数据共享研究的相关经验,以扎根理论为指导,最终得出社会科学数据共享驱动因素,包括:经济补偿、数据管理意识、节省成本、道德激励、数据回报、学术交流、学术认可、政策驱动和社会评价9个因素。在其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社会科学数据共享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科学数据 数据共享 扎根理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珑 关志英
以"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项目为案例,从组织结构、投入资金、运行机制、资源建设、服务创新等方面,总结CASHL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的特点和成就,分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为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加里·金 黄建军 杨文辉
社会科学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转型:从研究问题转向解决问题;从用少量的数据集辅助研究,转向对数量不断扩大的各种高信息含量数据进行研究;从学者各自为政,转向更大规模的、合作的、跨学科的、具有实验风格的研究团队;以及从单纯学术追求为内在导向,转向影响公共政策、商业和工业、其他学术领域和一些涉及个体与社会的重大问题。在这种欣欣向荣又混乱的状态之中,我们创建了哈佛定量社会科学研究院(InstItute for QuantItatIve socIal scIence at Harvard),这是一个新型研究中心,致力于帮助促进更大范围的研究转型与发展,并对这些发展作出回应。鉴于越来越多的大学建立了类似机构,...
关键词:
社会科学 IQSS 发展趋势 研究方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计龙 殷沈琴 张用 郭耀东 张莹
介绍国内外社会科学数据共享与服务的现状,分析比较四款主流平台软件Dspace、Fedora Commons、Dataverse、Nesstar和一款在线分析软件SDA的特点。然后,以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为例,介绍其数据管理、数据服务、数据交换和数据监护等主要功能以及共享与服务情况。最后对未来进一步的工作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最近读完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四卷本),内容十分丰富,受到了一次中华文明史的教育,受益匪浅。我觉得中国的大学生,无论是学文科的还是学理工科的,都应该读读这部书,中小学教师更应该读读这部书。近来常常听到有人讲,我们要有文化自觉,如果对本民族的文明史都不了解,何来文化自觉。我读了这部书,有许多心得,其中一点是对研究问题思维方式的思考。《中华文明史》中讲到乾嘉年间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丁丁
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社会科学于19世纪下半叶确立为一门学科,有成熟的研究框架。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不同,它处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三重转型期,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使中国社会学家的工作陷入一种基本困境。本文在详细论述"三重转型期"的过程中,整合中、西方的研究方法和理解框架,提出研究中国"三重转型期"应该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社会科学解释方法。
关键词:
转型期 中国社会 社会科学研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全娥
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目标的细化与操作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是科学性、操作性与关联性,评价指标构成要素包括创新程度、完备程度、价值含量(包括学术价值含量与社会价值含量)与研究投入四个方面,其中前三项是成果质量评价指标,只有结合研究投入进行综合分值合成,才是对研究成果的最终价值评价。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成果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郝诗楠 唐世平
在定量方法兴起之后,时间在社会科学中似乎已经被淡忘。当今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没有时间的"。批判性地建立在保罗·皮尔逊(Paul Pierson)"时间中的政治"论述的基础上,文章试图提出对时间(主要为时序和时机)在形塑特定社会结果方面的关键作用的更精细的理解。此外,文章还以经典的"现代早期西方国家的崛起"为例提出一些基于时间维度的新理论假设,并且以西方几个典型国家的发展经验来佐证了这些假设。
关键词:
时间 时序 时机 方法论 社会科学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Soojin Prka Kyung-Sun Kmi 占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