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7)
- 2023(11366)
- 2022(10196)
- 2021(9769)
- 2020(8199)
- 2019(18982)
- 2018(18893)
- 2017(36250)
- 2016(20066)
- 2015(22753)
- 2014(22682)
- 2013(22511)
- 2012(20940)
- 2011(18909)
- 2010(18883)
- 2009(17396)
- 2008(17041)
- 2007(15175)
- 2006(13476)
- 2005(11630)
- 学科
- 济(77086)
- 经济(76905)
- 管理(56710)
- 业(52401)
- 企(45170)
- 企业(45170)
- 方法(37483)
- 数学(30729)
- 数学方法(30257)
- 学(20852)
- 中国(20783)
- 农(20560)
- 财(19095)
- 业经(17804)
- 理论(15970)
- 地方(15255)
- 和(14961)
- 制(13781)
- 农业(13339)
- 贸(12991)
- 贸易(12983)
- 易(12576)
- 教育(12254)
- 务(11949)
- 技术(11897)
- 财务(11882)
- 财务管理(11855)
- 环境(11595)
- 企业财务(11246)
- 划(10823)
- 机构
- 大学(288909)
- 学院(283777)
- 管理(111483)
- 济(104545)
- 经济(101994)
- 研究(98065)
- 理学(96667)
- 理学院(95527)
- 管理学(93512)
- 管理学院(93040)
- 中国(71034)
- 科学(65629)
- 京(63233)
- 所(50910)
- 农(50813)
- 财(47829)
- 研究所(46634)
- 业大(46255)
- 中心(43740)
- 江(41688)
- 农业(40218)
- 北京(40188)
- 范(38967)
- 师范(38509)
- 财经(38315)
- 院(35606)
- 经(34752)
- 州(33931)
- 技术(31375)
- 师范大学(31221)
- 基金
- 项目(196941)
- 科学(153014)
- 基金(141774)
- 研究(140240)
- 家(125192)
- 国家(124121)
- 科学基金(105124)
- 社会(86101)
- 社会科(80500)
- 社会科学(80471)
- 省(76968)
- 基金项目(75395)
- 自然(70969)
- 自然科(69309)
- 自然科学(69289)
- 自然科学基金(68038)
- 划(65644)
- 教育(64444)
- 资助(59371)
- 编号(57280)
- 成果(47393)
- 重点(44099)
- 部(42660)
- 发(40914)
- 创(40202)
- 课题(39607)
- 科研(38168)
- 创新(37437)
- 计划(36895)
- 大学(36472)
- 期刊
- 济(116693)
- 经济(116693)
- 研究(83476)
- 中国(56226)
- 学报(52999)
- 科学(47219)
- 农(46435)
- 管理(41577)
- 大学(39241)
- 学学(36688)
- 财(35756)
- 教育(35547)
- 农业(32400)
- 技术(24057)
- 融(20851)
- 金融(20851)
- 财经(18609)
- 业经(18146)
- 图书(17953)
- 经济研究(17629)
- 业(16373)
- 经(15800)
- 科技(15002)
- 版(14885)
- 问题(14779)
- 理论(14513)
- 业大(14218)
- 实践(13450)
- 践(13450)
- 技术经济(13440)
共检索到417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郝诗楠 唐世平
在定量方法兴起之后,时间在社会科学中似乎已经被淡忘。当今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没有时间的"。批判性地建立在保罗·皮尔逊(Paul Pierson)"时间中的政治"论述的基础上,文章试图提出对时间(主要为时序和时机)在形塑特定社会结果方面的关键作用的更精细的理解。此外,文章还以经典的"现代早期西方国家的崛起"为例提出一些基于时间维度的新理论假设,并且以西方几个典型国家的发展经验来佐证了这些假设。
关键词:
时间 时序 时机 方法论 社会科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国睿
从论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入手,在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由问题开始、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坚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与伦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於荣
战后美国联邦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由于冷战的需要和社会科学家的努力,联邦政府最终承担了资助社会科学研究的职责。美国联邦政府的社会科学研究政策对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美国 社会科学 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兴源 陈业华
利用CiteSpace对CSSCI数据库中1998—2016年熵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有效弥补熵应用概况的分析;结合战略坐标法,探测出熵应用研究的热点。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光才
在经过各种带有"后"标识的思潮洗礼之后,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领域以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范式并未被撼动,反而在近年越来越流行的"证据文化"中更扎稳了根基。社会科学研究中数据的确会带来知识,却未必是确定性的知识。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过程的确需要合乎逻辑,但其价值却取决于人对生活世界的意义诠释。"大数据"概念的流行反映了当下技术至上主义的极端自负,它不仅消解了个体对世界的自我理解,而且让社会科学研究的求知成为一种赘余。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社会科学 数据 大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郝娟
因果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多种因果分析方法在使用目的、因果关系设定形式、变量控制方式等方面的比较,提示在使用因果分析方法时应注意方法使用的前提条件,关注实际因果关系与统计上的因果关系的区别,避免虚假因果关系的判定,以便更好地运用因果分析法。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因果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加里·金 黄建军 杨文辉
社会科学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转型:从研究问题转向解决问题;从用少量的数据集辅助研究,转向对数量不断扩大的各种高信息含量数据进行研究;从学者各自为政,转向更大规模的、合作的、跨学科的、具有实验风格的研究团队;以及从单纯学术追求为内在导向,转向影响公共政策、商业和工业、其他学术领域和一些涉及个体与社会的重大问题。在这种欣欣向荣又混乱的状态之中,我们创建了哈佛定量社会科学研究院(InstItute for QuantItatIve socIal scIence at Harvard),这是一个新型研究中心,致力于帮助促进更大范围的研究转型与发展,并对这些发展作出回应。鉴于越来越多的大学建立了类似机构,...
关键词:
社会科学 IQSS 发展趋势 研究方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认识世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和创新文化、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在高等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或所谓文科的责任不仅在于自身的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艳华 华薇娜 袁顺波
以美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收集了1956年以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几乎全部的核心期刊研究成果。截取其中大陆和香港各29位作者作为高产作者,并对大陆高产作者的基本信息、科研生产力和香港高产作者的科研生产力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以期多角度地反映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高产作者实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雯
社会科学由于其自身研究对象的异质性及由此而决定的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复杂性,以至于相当时间内存在研究方法和具体研究方式的探索与争鸣,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相对成熟完善的西方社会科学界,也不可避免的滞留于起步摸索阶段的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质性研究遵循人文——解释的基本逻辑用文字描述归纳社会现象,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传统却遭遇发展瓶颈;量化研究遵循科学——实证的基本逻辑以数字符号诠释社会现象,具有继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传统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导优势地位。在争论定量、定性二者差异进过中不断实现优势互补则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流趋势。
关键词:
社会科学 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 对垒与统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陆宇杰 许鑫 郭金龙
调研文本挖掘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现况,介绍国际上文本挖掘在这些领域应用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展现目前文本挖掘在人文社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给国内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文本挖掘 人文社会科学 应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庐岩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深刻地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境界和文明素质。高校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当前,伴随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已迈入了立足创新,提升质量,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转变,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新阶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陆璇 张晓
本文试图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为研究对象,借助深度访谈对科研人员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利用共享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分析笔者和受访者之间的互动数据,诠释调研数据背后所隐藏的行为和意愿,并建构相互的关联,最后结合模型与访谈实录,提出能够促进科学数据共享的可行性建议,以实现科学数据的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共享。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科学数据共享 扎根理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最近读完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四卷本),内容十分丰富,受到了一次中华文明史的教育,受益匪浅。我觉得中国的大学生,无论是学文科的还是学理工科的,都应该读读这部书,中小学教师更应该读读这部书。近来常常听到有人讲,我们要有文化自觉,如果对本民族的文明史都不了解,何来文化自觉。我读了这部书,有许多心得,其中一点是对研究问题思维方式的思考。《中华文明史》中讲到乾嘉年间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丁丁
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社会科学于19世纪下半叶确立为一门学科,有成熟的研究框架。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不同,它处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三重转型期,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使中国社会学家的工作陷入一种基本困境。本文在详细论述"三重转型期"的过程中,整合中、西方的研究方法和理解框架,提出研究中国"三重转型期"应该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社会科学解释方法。
关键词:
转型期 中国社会 社会科学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