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7)
- 2023(10349)
- 2022(9258)
- 2021(8946)
- 2020(7439)
- 2019(17081)
- 2018(17019)
- 2017(32900)
- 2016(17970)
- 2015(20319)
- 2014(20277)
- 2013(20249)
- 2012(18535)
- 2011(16738)
- 2010(16817)
- 2009(15581)
- 2008(15069)
- 2007(13359)
- 2006(11832)
- 2005(10257)
- 学科
- 济(71402)
- 经济(71227)
- 管理(51651)
- 业(48249)
- 企(42081)
- 企业(42081)
- 方法(33746)
- 数学(26937)
- 数学方法(26611)
- 学(20139)
- 中国(19288)
- 农(18383)
- 财(17311)
- 业经(17027)
- 理论(16485)
- 和(14518)
- 地方(13955)
- 教育(12936)
- 制(12232)
- 农业(12036)
- 贸(11257)
- 贸易(11250)
- 技术(11088)
- 务(10932)
- 财务(10866)
- 易(10865)
- 财务管理(10849)
- 环境(10689)
- 企业财务(10307)
- 划(9842)
- 机构
- 大学(264056)
- 学院(258304)
- 管理(103891)
- 济(96684)
- 经济(94419)
- 理学(89965)
- 理学院(88908)
- 管理学(87412)
- 管理学院(86920)
- 研究(83787)
- 中国(59841)
- 京(56481)
- 科学(53853)
- 财(45349)
- 所(41911)
- 研究所(38258)
- 范(37880)
- 师范(37612)
- 农(37335)
- 业大(37186)
- 江(36935)
- 中心(36847)
- 财经(36743)
- 北京(35998)
- 经(33222)
- 州(30646)
- 师范大学(30605)
- 院(29661)
- 农业(28983)
- 经济学(28438)
- 基金
- 项目(174875)
- 科学(137082)
- 研究(130855)
- 基金(125967)
- 家(108363)
- 国家(107382)
- 科学基金(92248)
- 社会(81774)
- 社会科(76464)
- 社会科学(76439)
- 省(67819)
- 基金项目(67418)
- 教育(60507)
- 自然(59500)
- 自然科(58066)
- 自然科学(58055)
- 划(57389)
- 自然科学基金(57003)
- 编号(54744)
- 资助(51390)
- 成果(46116)
- 部(38636)
- 重点(38525)
- 课题(37080)
- 发(36032)
- 创(35810)
- 项目编号(34343)
- 教育部(33434)
- 大学(33235)
- 创新(33201)
- 期刊
- 济(108494)
- 经济(108494)
- 研究(80176)
- 中国(47152)
- 学报(42753)
- 科学(38696)
- 管理(37873)
- 教育(35672)
- 财(34552)
- 农(34110)
- 大学(32248)
- 学学(29670)
- 农业(23988)
- 技术(21613)
- 财经(19040)
- 图书(18408)
- 融(17860)
- 金融(17860)
- 业经(16895)
- 经(16131)
- 经济研究(15991)
- 问题(14169)
- 理论(13871)
- 科技(13324)
- 实践(12897)
- 践(12897)
- 版(12452)
- 书馆(12344)
- 图书馆(12344)
- 情报(12301)
共检索到375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凡
<正>1936年,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在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描述了一场严重的科学危机:随着实证科学彻底的客观化,哲学作为一门普遍科学被具体科学所取代,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渐行渐远,人之立于世的“生活世界”将被遗忘。80多年后,虽然实证主义已经式微,但自然科学在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同时威胁到了社会科学的合法性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 ,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为人们在社会的多元取向中提供选择的价值标准和判断依据 ;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态度与能力 ;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提供必要的模式和思路 ,以及实现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标准功能。当然 ,这些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本身与时俱进 ,不断发展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教育 社会功能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耀德 陈家琪
作者提出经济学是否是一门历史科学;经济学有无“人文”品性;经济学的实证 与规范区分的可行性;经济学是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作者认为,经济学向未成为一门合格的科 学,经济学正在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
关键词:
自然哲学 社会科学 经济学 对象 性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郭奕杉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中的问题域的形成及理论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都源自于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20世纪社会科学哲学思想发展的起点。实证主义对于这之后的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后的科学哲学都是从实证主义作为原点来看的,因此,研究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思想对于我国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的兴起。
关键词:
实证主义 社会学 孔德 斯宾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瑞平 陈殿林
环境动力、主体动力和制度动力推动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环境动力包括政治环境动力、经济环境动力和文化环境动力。主体动力通过激发创新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来实现。在制度动力方面,需要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个环节中进一步确立优先权制度给创新以最初的制度动力,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给创新以制度的支撑、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监督制度给创新制度以恒久的动力。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哲学 社会科学 创新动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壮海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发布以来,国内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等问题的研讨日趋热烈和深入,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涉及到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本质、内涵、特征、形态、规律、环境、举措,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本质、原则、实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略)二、基本规范(略)三、学术引文规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贾劝宝 张松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研究领域、广度、深度、方法、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明显存在与学科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很适应的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方法弊端较大,制约因素较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一、总则(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日臻活跃和繁荣。但是,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相比,人们总觉得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怎么明显。这不仅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范式产生疑问,而且影响到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当然,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分析地看,不能一概而论。我们既要承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也要正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地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日前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反对各种简单化的科研排名,维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严肃性。《意见》指出,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中,注重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质量评价导向有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忱
●要加强营造健康向上、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环境,包括提供良好的学术的自由空间,研究的工作环境,学者的生活环境等。●要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身规律,促进学科的发展、特别要根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的类别,以及各学科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推进。●要找准位置,正确定位,总体规划,重点突破,精心培植,形成上海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科、学术高地、研究强项、精品力作。●要更加重视人的作用,注重培植“名流”“、大家”,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一、总 则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天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纪宝成
2002年4月28日,对于中国人民大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整个人民大学校园沉浸在欢乐和兴奋当中,全校师生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一天,江泽民总书记亲临人民大学进行考察,和人民大学的师生代表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并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江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中国人民大学这个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65年来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人民大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衷心祝愿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江总书记的“四·二八”讲话不仅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巨大鼓舞,也是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在这个讲话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