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5)
2023(12537)
2022(11115)
2021(10503)
2020(8835)
2019(20507)
2018(20396)
2017(39267)
2016(21482)
2015(24274)
2014(24332)
2013(23958)
2012(21834)
2011(19757)
2010(19696)
2009(18402)
2008(17899)
2007(15782)
2006(14045)
2005(12414)
作者
(61403)
(50739)
(50611)
(48262)
(32399)
(24572)
(23007)
(20035)
(19422)
(18232)
(17529)
(17184)
(16183)
(15991)
(15565)
(15538)
(15265)
(15012)
(14556)
(14429)
(12635)
(12581)
(12119)
(11606)
(11433)
(11354)
(11295)
(11210)
(10259)
(9966)
学科
(82856)
经济(82666)
管理(66816)
(60559)
(52810)
企业(52810)
方法(38795)
数学(32247)
数学方法(31812)
(23856)
中国(22376)
(22028)
业经(20252)
(19293)
(18738)
地方(16272)
理论(15970)
(15883)
(14896)
财务(14825)
财务管理(14793)
农业(14244)
企业财务(14032)
环境(13981)
技术(13526)
(13210)
(13066)
贸易(13059)
(12806)
(12661)
机构
大学(307196)
学院(302408)
管理(123153)
(117020)
经济(114291)
理学(106731)
理学院(105536)
管理学(103755)
管理学院(103210)
研究(99763)
中国(72775)
(65752)
科学(62334)
(56785)
(49425)
(45639)
财经(44910)
研究所(44833)
中心(44675)
业大(44576)
(44088)
北京(41626)
(40885)
(40657)
师范(40571)
(36260)
(35539)
农业(35376)
经济学(34204)
财经大学(33362)
基金
项目(208407)
科学(164245)
研究(154764)
基金(150700)
(129915)
国家(128809)
科学基金(111239)
社会(97883)
社会科(91989)
社会科学(91961)
(81379)
基金项目(80458)
自然(71648)
教育(71268)
自然科(69927)
自然科学(69912)
自然科学基金(68619)
(68457)
编号(63757)
资助(61557)
成果(52831)
(46347)
重点(46163)
课题(43823)
(43191)
(43182)
(41016)
创新(40228)
教育部(39995)
项目编号(39690)
期刊
(130032)
经济(130032)
研究(91751)
中国(59836)
学报(47359)
管理(45033)
(44160)
科学(44033)
(41792)
教育(37714)
大学(36505)
学学(33842)
农业(28981)
技术(26319)
(23499)
金融(23499)
财经(21879)
业经(20699)
经济研究(19386)
(18520)
图书(17284)
问题(16529)
科技(15715)
理论(15538)
技术经济(14562)
实践(14315)
(14315)
(14250)
(14172)
现代(13632)
共检索到443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朝宗  
研究和建立科学、公正的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机制 ,是整治“学术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剖析当前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套责、权、利三者结合的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机制。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华锋  袁勤俭  
[目的/意义]新媒体背景下,对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研究进行梳理,为准确把握并深入推进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梳理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相关性、学者机构国际影响力评价和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结论]现有研究存在“利用复杂网络和补充计量学方法对我国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进行评价的应用性研究较少”,“关于我国主办的社会科学领域英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研究,以及中文期刊被外文期刊引用的相关研究较少”等问题。引入反映社会影响力的补充计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洁琴  冯婷婷  
[目的/意义]学术图书是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的学术产出形式,结合现有研究基础,从多维角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的有益探索。[方法/过程]文章从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个维度,选取图书被引、图书馆藏、学者影响力、书评、微信微博数据、网上书城评论等指标,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的图书进行实证分析,利用CNKI、读秀、WorldCat、微信、当当网、豆瓣等平台获取传统计量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数据,运用CRITIC赋权法、TOPSIS综合评价法对269本图书进行影响力评价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未来应该加大图书在不同渠道的宣传力度,加速相关数据平台建设,探索更加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覃红霞  张瑞菁  
SCI、SSCI等索引工具与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学术界对于作为索引工具的SCI、SSCI等系统成为评价指标的做法,一直持慎重的态度。本文分析了SSCI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的原因,指出了其作为学术评价标准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从如何对待西方的现代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以及学术的目的与学术评价的目的三个维度反思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基本问题,以期建立一个符合中国自身学术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评价标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建林  朱惠  潘雪莲  张野  
文章对以质量与创新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内涵以及学术质量与学术创新的辩证关系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一些关于建设以质量与创新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阮选敏  吕冬晴  张培  成颖  柯青  
相较于期刊论文,对图书被引影响因素的探究不足。文章以CBKCI收录的1999-2009年出版的图书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参数检验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图书和作者的特征对图书被引的影响。研究发现:书名长度、有无丛书项、所属学科、出版地和出版社等特征对图书被引有显著影响,有无英文书名的影响不显著;作者人数、机构类别、机构所在地、基金资助对图书被引存在显著影响;10个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回归模型的R2徘徊于0.2左右,显示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阮选敏  吕冬晴  成颖  柯青  
书名是学术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概括主旨、吸引读者等要务。本文以CBKCI收录的1999—2009年出版的2844册学术图书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究书名中有无标点符号、标号与点号、标点组合、符号的数量以及标题句式等特征对被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纯文字的书名,在书名中合理地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提升图书的影响力;书名仅包含点号或者同时包含点号和标号的图书被引较高;未发现标点符号数量对图书被引的显著影响;带有冒号的标题能够增加图书的被引;顿号也可以让图书获得更高的引用;书名中仅包含书名号时,其被引较低;复合式标题的图书比非复合式标题的图书具有更高的被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品  杨建林  
[目的/意义]学术成果评价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传统同行评议和科学计量学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挑战固有方法的统治地位、开发有针对性的评价策略已刻不容缓。文章试图探索大数据环境下哲社学术成果评价的变革及其实现,特别是提出了大数据思维下的哲社学术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基于比较分析和综合分析,对传统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方法的弊端进行分析,然后对大数据给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带来的改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基于大数据环境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策略和指标体系。[结果/结论]提出大数据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的策略:由引文著录分析转向多维度的引用内容与行为分析,由面向成果的阶段性静态评价转向以"学术活动"为中心的全过程动态评价,由学术影响力评价转向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由两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大数据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雷淑义  吕先竞  
[目的/意义]试图探明Altmetrics应用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影响力评价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探索如何应用Altmetrics评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回顾及网络调查的方法,对国内外Altmetrics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六大挑战,但这些挑战并不会贬损其价值,而是提供了开展深入研究的空间。虽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评价面临挑战,但这些挑战是可应对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正慧  郑德俊  
认为P指数在期刊绩效评价中体现了数量(被引次数C)与质量(平均被引率C/N)的平衡,应用P指数进行学术期刊评价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以法学期刊和教育学期刊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P指数在不同学科期刊中与期刊载文量(N),被引次数(C),自被引率(SCR),5年影响因子(IF5)、期刊h指数、特征因子组合(EFS,AIS)等指标的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P指数简洁易计算,区分度好、支持动态变化排名、与多个关键评价指标相关性好,且在优秀学术期刊识别方面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前景。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廉同辉  余菜花  
[目的/意义]高校哲学社科学者是哲学社科研究的主体,其学术成果国际化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对学术成果"走出去"有重要影响。[方法/过程]选取科研信仰、感知成本、促成因素、社群影响、自我效能、科研态度和科研意愿构建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研方式收集数据,实证分析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实证结果显示,科研信仰、社群影响对哲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江峰  林立涛  刘畅  何洪旭  吴娜  沈思  王东波  
[目的/意义] 探索不同社会科学学科间差异,支持学科建设、科技检索服务,进一步完善文献学科的分类体系。[方法/过程] 基于多种深度学习模型和预训练语言模型构建社会科学文献学科分类器,利用CSSCI目录中的20多个一级学科中近350万篇文献构成的数据集进行实验;利用Sentence-BERT输出摘要句子向量并进行层次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划分学科组,并计算模型对于不同学科组的分类性能以缓和学科交叉的影响;利用模糊准确性指标输出模型对每条记录输出的前N个高概率学科以弥补原有学科分类的局限性。[结果/结论] 在“摘要+标题”上使用深度预训练语言模型取得最佳性能;基于层次聚类所得的学科组进行的分类较单一学科性能有所提升;模型的模糊准确性在N=3时能够达到96%。[局限] 未考虑从全文文本上获取更丰富的文献学科特征进行自动分类。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培  阮选敏  吕冬晴  成颖  柯青  
在分析了现有研究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本文从作者视角开展了跨学科性对被引的影响研究。考虑到已有研究多集中于自然科学,本文选择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构建数据集。为控制论文质量,本文仅采集了CSSCI数据库中各学科一流期刊的来源论文。论文分别利用作者专业度和投票向量的欧氏距离量化独著与合著论文的作者跨学科性,同时辅之以跨学科数以完善跨学科性的测量。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跨学科性有利于提高论文被引;对独著论文来说,采用两种测度方法的作者跨学科性对论文被引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就合著论文而言,采用欧氏距离的测度结果显示二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跨学科数视角则发现二者间的关系呈倒U形。此外,研究还发现作者数、学科以及论文质量对二者间关系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建林  苏新宁  
鉴于学科创新力还没有成为一个被重视的研究对象,并且在现有研究中,宏观层次创新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力等方面的研究比较稀缺,应该深入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方面的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金洁琴   张欣欣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强调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学术图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必要对其社会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方法/过程]结合已有研究和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图书在线交流特点,基于国内网络媒体平台挖掘Altmetrics指标,探索建立一套评价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社会影响力的指标体系,并以14—16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图书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赋权分析。[结果/结论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图书Altmetrics指标数据相差较大,不同平台指标之间相关性偏低;高质量学术图书的社会影响力存在较大差距;不同评价维度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的影响力存在明显差别。作者需增强开放科学理念,重视并主动通过多种网络平台宣传学术图书;推动建立社会影响力数据集成平台,保障数据有效性和稳定性;加强图书社会影响力的评价,更全面评价哲社学术图书影响力;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学术图书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