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1)
2023(6442)
2022(5451)
2021(5231)
2020(4346)
2019(10087)
2018(10122)
2017(17179)
2016(10878)
2015(12502)
2014(12475)
2013(11579)
2012(10649)
2011(10033)
2010(10277)
2009(8963)
2008(8694)
2007(8020)
2006(7370)
2005(6593)
作者
(30743)
(25519)
(25257)
(24199)
(16170)
(12444)
(11883)
(10097)
(9896)
(9376)
(8785)
(8585)
(8349)
(8145)
(8120)
(8112)
(8070)
(7713)
(7519)
(7479)
(6678)
(6514)
(6294)
(6001)
(5986)
(5852)
(5724)
(5520)
(5295)
(5287)
学科
(29718)
经济(29573)
教育(21308)
管理(18878)
(17012)
中国(15362)
方法(14542)
(13975)
企业(13975)
理论(13086)
(11453)
数学(10975)
数学方法(10783)
(9859)
教学(9445)
业经(7812)
(6752)
(6636)
农业(6134)
(6015)
研究(5778)
(5720)
技术(5457)
学法(5226)
教学法(5226)
发展(5143)
(5018)
(4879)
贸易(4878)
地方(4829)
机构
大学(149372)
学院(141622)
研究(59483)
(46433)
经济(45120)
管理(42658)
科学(37432)
理学(36468)
理学院(35836)
中国(35285)
管理学(34854)
(34589)
管理学院(34567)
教育(33701)
(31691)
(31060)
师范(30745)
(29863)
研究所(29042)
师范大学(25428)
中心(24198)
(24180)
业大(23908)
农业(23852)
北京(22825)
技术(21602)
(21265)
(21213)
(18027)
职业(16901)
基金
项目(93058)
科学(72949)
研究(72117)
基金(62475)
(56088)
国家(55420)
科学基金(44660)
教育(43357)
社会(42538)
社会科(38755)
社会科学(38738)
(38522)
(35399)
基金项目(31924)
编号(31359)
成果(29065)
自然(28494)
自然科(27832)
自然科学(27818)
自然科学基金(27364)
课题(26520)
资助(25574)
重点(23411)
(22477)
(21810)
(20980)
(19677)
规划(19577)
教育部(19407)
(18692)
期刊
教育(57567)
研究(53713)
(52686)
经济(52686)
中国(43409)
学报(28293)
(26916)
科学(23467)
大学(22055)
学学(18915)
农业(18732)
(15523)
技术(15521)
管理(15286)
职业(14147)
(10500)
技术教育(9171)
职业技术(9171)
职业技术教育(9171)
(8933)
论坛(8933)
(8874)
金融(8874)
财经(8445)
业大(7986)
经济研究(7891)
(7731)
图书(7556)
高等(7446)
(7430)
共检索到230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峡  
本文从比较教育的角度,对美、日两国社会科建立的初衷和目标指向及社会科的基本思想等问题作探讨,期望能对我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池野范男  蔡秋英  
日本的社会科教育界在讨论社会科这一学科的构成时,总要论及社会科将公民资质教育置于何种位置,选择什么样的内容等问题。在争论中出现的观点大致可分为广义社会科和狭义社会科两种。近年来,两种观点之间的中间地带受人瞩目,在这个中间地带出现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本文欲梳理这一动向,考察广义社会科和狭义社会科的中间地带所产生的作用与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峡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实实在在的载体,如何组织和构建课程内容,不单单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它实际上是课程价值观的反映。本文沿着社会科发展的轨迹,通过比较分析,探讨综合构建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法则,以期获得对我国小学综合课程建设的启迪。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雯霞  
本文主要以叙事研究和个案研究为研究方法,展现并分析以日本著名的社会科"初志会"所代表的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理论的小学社会科教学实践研究状况,旨在为我们的社会科教育实践者提供体验国外教师如何在尊重和保障儿童的个性认识、经验得以展开、提升及深化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展开教学的过程,并使其在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一种教学经验和教学尝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园明先生,日本大阪市立松虫中学社会科教师、画家。彼此有20多年的交往。从他的娓娓动听的课堂教学中,从他的栩栩如生的每年举办的油画展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个新型的社会科教师的形象,一个不断进取的多才多艺的终身学习者。尽管他已经从教育岗位退下来了,尽管他每天都埋头于画室,但他心里依然牵挂着儿童的教育。这里归纳的是我同他围绕"健康教育"论题的一番对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逸恒  单文经  
本文旨在就公民素质培齐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为核心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本文首先讨论社会科课程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各阶段的综合与分科的取向问题,继而分析知识丰富且具批判精神的、能体现关怀品格特性的、能采取负责任行动的公民素质作为社会科课程目标的意义及内涵。再而提出社会科课程的教学策略,包括一般的教学方法、讨论与研究性学习等。最后本文指出:若欲确保以公民素质为核心的社会科课程与教学成果,必须从提高师资素质、优化校园文化,以及建立公民社会等三方面着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沃尔特·C·帕克  俎媛媛  
美国社会科在培养学生智力和社会能力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作为社会科教育的知名学者,沃尔特.帕克教授在考察社会科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科的涵义、地位及发展,探讨了社会科课程的内容及选择方式,并倡导在不断的研究与实践的双重反思运动中,持续构建和完善社会科的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彪  何千忠  
由于在进行"公民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历史教育在美国社会科中居重要地位。这不仅表现在社会整体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在《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对其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设定中。在"逐步扩展视野"结构下,社会科中的历史教育内容按照"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一体化设计;随着社会个体基础知识的积累的增加、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教育目标从简单的知识积累向"个体意识"的完善和"公民资质"的发展转变。这种设定注重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模式,对中国社会科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借鉴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汉卫  倪羽佳  
美国社会科课程统整经历了百余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学校中常用的统整模式有四种,但当前社会科统整仍然面临设计难度大、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有待提高、教学效果难以保障等困境。深入分析和梳理美国社会科课程统整的历程、模式、经验和困境,有助于深度把握美国社会科课程的特点,对我国中小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统整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文岚  
公民资质传递的观点蕴涵着对"公民"概念的基本理解。分别强调社会科学的学习、决策能力的培养和批判思考的养成等三种公民教育取向,在社会科课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民资格已经演绎成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公民资格逐步从民族国家拓展到全球社会,从单一的宪政意义上的法律概念演变成为一个以法律、政治为核心的多维度概念;公民权责作为公民资格的核心逐步从单一强调公民责任发展成为强调公民权责的平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吕润美  
在美国综合社会课程中,地理素养的形成是社会科的目标之一,地理学科为社会科的学习提供空间视角,地理技能是实现社会科目标的重要手段。这些充分地体现了地理学习在美国综合社会科中被赋予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试图以美国社会科中的地理教育为例,阐释在我国综合社会课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加强地理教育的重要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峡  
公民教育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怎样通过课程设计体现我国在新时期公民教育的目标、主张和内容,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美国的社会科课程是基础教育中承载公民教育的主体,面对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美国从政府到社会各界,不仅深刻意识到所面临的科学技术的挑战,也同样感受到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在更加多元化的社会中正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在"以标准为本"的课程改革运动中,美国社会科协会研制了《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其中为培养出更加富有行动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的主导思想、内容主题与结构,都体现出不同于传统综合课程的建构主张和方式,对于我国发展和构建新的公民教育课程,深有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新民  
史地综合是当代美国社会科课程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美国学者认为:社会科课程中的历史内容设计应关注五个地理概念,即定位、区域、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运动和地区。这五个地理概念是美国社会科课程中史地内容联系的重要纽带,并在课程和教学设计中受到普遍的关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汉卫  
美国的社会科课程是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主导性课程,在其百余年的发展史上,关于社会科的含义、性质、起源、目标、内容、管理和组织方式等始终存有争议,展示出一定的内在矛盾和张力。其中,关键性的张力包括:(1)课程性质——综合还是分科;(2)课程目标——文化传承还是批判性思维;(3)课程管理——集中管理还是基层自主;(4)教师角色——教师是中转站还是课程开发者。这些张力给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发展变革带来了基本的活力和理论深度的同时也溢出了学术本身的范畴,体现了美国人关于好社会、好未来的公共争议,反映了该学科领域共性的和共同需要关注的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晓敏  何平  
社会科是学校课程中与理科并重的一门课程领域,它包含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社会等学科。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能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并推进社会更好地发展的公民素养。为了解决社会科中各科目(领域)之间、各年段之间存在的相互割裂、重复、缺乏有机衔接的问题,并使社会科适应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新要求,我国有必要开展对社会科课程的整体研究,以推动我国社会科课程的一体化。美国社会科在课程一体化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给我们很重要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