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3)
- 2023(5770)
- 2022(4946)
- 2021(4684)
- 2020(3809)
- 2019(7987)
- 2018(8045)
- 2017(14736)
- 2016(7758)
- 2015(8345)
- 2014(7806)
- 2013(7289)
- 2012(6324)
- 2011(5677)
- 2010(5776)
- 2009(5718)
- 2008(5372)
- 2007(4903)
- 2006(4303)
- 2005(3561)
- 学科
- 济(26362)
- 经济(26225)
- 管理(20280)
- 业(15577)
- 企(15010)
- 企业(15010)
- 学(11000)
- 方法(10105)
- 理论(9407)
- 业经(9261)
- 农(9236)
- 和(8943)
- 环境(8868)
- 中国(8545)
- 教育(6082)
- 地方(5792)
- 财(5689)
- 农业(5687)
- 生态(5605)
- 划(5214)
- 数学(5175)
- 数学方法(5071)
- 经济理论(5010)
- 企业经济(4694)
- 发(4471)
- 社会(4412)
- 资源(4291)
- 制(4274)
- 经济学(4061)
- 贸(4029)
- 机构
- 学院(102262)
- 大学(99464)
- 管理(36527)
- 济(35288)
- 经济(34431)
- 研究(33097)
- 理学(31258)
- 理学院(30848)
- 管理学(30146)
- 管理学院(29948)
- 中国(23321)
- 科学(21740)
- 京(20488)
- 范(16780)
- 财(16682)
- 师范(16659)
- 所(16009)
- 江(15609)
- 中心(15133)
- 农(14809)
- 研究所(14577)
- 业大(13929)
- 财经(13258)
- 师范大学(13122)
- 州(12657)
- 北京(12622)
- 院(11865)
- 经(11817)
- 技术(11468)
- 农业(11304)
- 基金
- 项目(69191)
- 科学(54451)
- 研究(53965)
- 基金(48213)
- 家(41298)
- 国家(40897)
- 社会(35824)
- 科学基金(35150)
- 社会科(32605)
- 社会科学(32594)
- 省(28765)
- 基金项目(25426)
- 教育(24861)
- 编号(23635)
- 划(23539)
- 自然(20875)
- 自然科(20264)
- 自然科学(20260)
- 自然科学基金(19868)
- 成果(19406)
- 资助(18121)
- 课题(15989)
- 重点(15954)
- 发(15503)
- 创(14671)
- 年(14434)
- 项目编号(14377)
- 部(14154)
- 国家社会(13807)
- 规划(13411)
共检索到150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祖军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的互动和影响不可避免,而如何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的共生与和谐则是各民族、各国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文章从社会生态学视角出发探寻了多元文化在互动中遵循的法则、多元文化共生的机制及实现文化共生与和谐所需的条件等,对实现多元文化和谐共生,营造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避免世界的"文明冲突"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社会生态学 文化 共生 和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立华
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将系统理论的抽象与力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工作之注重实务性联系起来,社区矫正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的一种新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强调从人与环境的互动出发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是有问题的个人本身,而是聚焦于个人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复杂联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有助于我们从社会工作的视角逐步改变或完善人类行为得以产生的各种微观、中观、宏观系统,这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建设所借鉴。社区矫正的介入,应该把个人与环境的构成状况作为介入的焦点,将矫正对象置于该群体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本效
置身于陌生人社会,农民工没有声望、形象等储蓄,“过路人”心态给予他们以危险的误导:越轨行为可以以较小的代价换取巨大收益。优化农民工的城市社会生态,构建城市和谐社会,是城市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社会生态 和谐社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庆祥
高职培育和谐职业人是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外在的宏观环境和内在微观环境对高职人才培养的综合诉求。笔者试图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以"道德领导"的理念,提出高职和谐职业人的具体内涵以及培育工程的系统建构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红 宋兵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在核心理念、思想脉络和现代化路径等方面深度融合。从理论建构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恪守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原则,倡导系统全面的辩证法,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强调实践论精神,遵循唯物史观发展规律,激发全社会共筑和谐生态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路径上,要坚持理念引领、制度保障与行动落地相统一,通过构建全社会生态文明共识、完善法规政策与监管机制,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红 宋兵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两者在核心理念、思想脉络和现代化路径等方面深度融合。从理论建构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恪守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原则,倡导系统全面的辩证法,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强调实践论精神,遵循唯物史观发展规律,激发全社会共筑和谐生态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路径上,要坚持理念引领、制度保障与行动落地相统一,通过构建全社会生态文明共识、完善法规政策与监管机制,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宝元
"组织学习"的最普适性、最具辩证意义的解析,应该是社会生态学意义上的。近年来关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实际上也主要是基于组织特定生命周期上管理行为的运作阶段和背景来说的。基于赫斯特组织生态循环周期模型,组织学习包括由情景激发的自发性组织学习、基于经验和专业化知识的常规性组织学习以及回归价值理性的创新性组织学习等基本类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颖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无线网络无所不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焦点,不仅满足了学习者泛在化、碎片化的学习要求,还解决了传统课堂生态失衡的问题,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透过生态学的视野审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以翻转课堂生态主体、教学环境的各因子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对课堂教学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进而剖析了翻转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以期教学生态系统呈现出良性、高效循环、动态平衡的状态。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生态系统 生态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庄二平
作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正日益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由于制度以及个人自身等方面因素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况面临着严重困境。因而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采取多方面措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消除"心理壁垒",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构建和谐心理,使其真正融入城市,确保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和谐心理 构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伟
《诗》研究一直被经学、文学两大传统所左右,研究成果往往因囿于学科视野狭窄而产生偏颇。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诗》研究,则试图将《诗》研究的经学和文学两大传统融合起来,并引进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文化诗学的理论,将《诗》放在具体的、历史的文化语境中,对其做跨学科、交叉性、汇通性的全面观照,从而揭示出《诗》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在文化生态学阔大的研究视野之下,《诗》研究中的许多学术难点,如《诗》之发生与成书、《诗》之"雅""颂"的文化价值、《诗》之"变风""变雅"的缘由以及《诗》之"十一国风"的艺术风格,都变得逐渐明晰
关键词:
《诗》 文化生态学 文化诗学 诸子百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静
生态旅游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景观生态学是指导生态旅游规划的一门新兴学科。九华山佛教文化旅游区具有生态和文化融合的景观特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区佛教文化展示和传播的基础。景观生态学与佛教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对佛文化旅游行为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用于分析和指导九华山的生态文化旅游规划及管理,对九华山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佛教文化旅游 九华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涛
学生社团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构建社团,引导社团发展,对常州大学城的五所高职院校社团建设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结构比例不均,商业色彩浓厚,继承不足,发展走形是目前社团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社团必须在和谐校园文化视阈下,走精品战略道路,社团和创业有效结合,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原则来进行构建。
关键词:
和谐 校园文化 高职 社团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丽华
以学校文化为视角,阐述了学校文化在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其中"校企融合、多元共生"的学校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特色所在;德能并重的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企业特色的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保障条件;工学结合的教学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模拟仿真的实训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物质载体。
关键词:
学校文化 高职院校 和谐校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礼
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是我国青年志愿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志愿者文化也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为了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团委应该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培养大学生公益意识,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实效性和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志愿者文化建设。
关键词:
和谐 志愿者文化 培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岩
和谐消费是人类对消费行为的深刻反思和理性选择,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强调人类的消费行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统一、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和谐消费的实现,不仅有赖于人们消费理念的提升,更需要政策的引导与激励。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消费 和谐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