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7)
- 2023(6000)
- 2022(4989)
- 2021(4322)
- 2020(3605)
- 2019(7783)
- 2018(7424)
- 2017(14692)
- 2016(7628)
- 2015(8640)
- 2014(8596)
- 2013(8868)
- 2012(8781)
- 2011(8297)
- 2010(8876)
- 2009(8816)
- 2008(7643)
- 2007(6954)
- 2006(6579)
- 2005(5942)
- 学科
- 济(62260)
- 经济(62122)
- 管理(23361)
- 业(19745)
- 方法(19557)
- 企(16135)
- 企业(16135)
- 数学(15663)
- 数学方法(15611)
- 地方(15453)
- 业经(12214)
- 中国(12202)
- 地方经济(11936)
- 农(10632)
- 学(10588)
- 财(8976)
- 和(8940)
- 融(8374)
- 金融(8373)
- 理论(7658)
- 农业(7401)
- 环境(7378)
- 制(7252)
- 经济学(6899)
- 发(6242)
- 体(6080)
- 银(6018)
- 银行(6007)
- 行(5858)
- 产业(5755)
- 机构
- 大学(127883)
- 学院(126899)
- 济(67188)
- 经济(66132)
- 研究(48484)
- 管理(44873)
- 理学(37976)
- 理学院(37559)
- 管理学(37064)
- 管理学院(36834)
- 中国(36610)
- 财(28525)
- 科学(26176)
- 京(26058)
- 所(24725)
- 财经(22973)
- 经济学(22920)
- 研究所(22096)
- 经(20792)
- 经济学院(20286)
- 中心(20283)
- 江(18723)
- 农(18442)
- 财经大学(16903)
- 院(16823)
- 北京(16728)
- 范(15857)
- 业大(15760)
- 师范(15745)
- 社会(15014)
- 基金
- 项目(77827)
- 科学(61674)
- 基金(58051)
- 研究(57351)
- 家(50125)
- 国家(49727)
- 社会(42446)
- 科学基金(42247)
- 社会科(39140)
- 社会科学(39126)
- 基金项目(29543)
- 省(28638)
- 教育(24854)
- 自然(24395)
- 资助(24130)
- 自然科(23590)
- 自然科学(23582)
- 划(23581)
- 自然科学基金(23191)
- 编号(21041)
- 国家社会(18204)
- 发(17976)
- 部(17869)
- 成果(17708)
- 重点(17586)
- 教育部(15823)
- 济(15745)
- 经济(15594)
- 人文(15555)
- 创(15169)
共检索到201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泽民 杨俊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社会生产的自然规律,即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这一自然规律的根本背离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以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政府不干预政策使得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生产危机成为资本主义早期经济危机的典型表现。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罗斯福新政"旨在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及其产生的"乘数效应"来为陷入停滞的经济注入市场动力,虽使资本主义迅速摆脱危机的困扰,却最终带来了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私有化、证券化、自由化政策旨在通过证券市场、以利益预期为诱饵、以资产证券化为手段来对陷入"滞胀"困境的资本主义经济提供市场动力,虽取得了较明显...
关键词:
社会生产 自然规律 经济危机 形态变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健 张桂文
尽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理论都大力倡导发展生产力,但两者的根本目的是完全背道而驰的。马克思倡导的发展生产力是以"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为目的,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则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终极目的。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终极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因而其永远无法摆脱经济危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想避免经济危机剧烈和频繁的爆发,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本质;必须回归以"实现人民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生产本身,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廷纲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采取大规模的“反周期”措施,虽然因此经济周期有所变化,经济危机较之战前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但经济危机仍不时发生。人类刚刚跨进20世纪90年代,现代资本主义各国又发生了一次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它在战后和80年代经济危机和周期的特点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将对此作一些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裴小革
自边际效用学派建立西方经济学新古典主流范式以来,总要遇到在这个主流范式限定的经济学范围内无法解释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目前,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仍然只用市场交易定义资本主义经济,用主观价值论和理性经济人假说回避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对流通过程和交换关系的决定作用,这也就阻碍了它们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关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凯恩斯学派在宏观经济层面打破了边际效用学派的一些假设,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在短期内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对策。但当它提出的对策遭遇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等问题的长期困扰以后,它的理论像反凯恩斯学派或称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各种理论一样走进了死胡同,因为它也像它的那些论辩对手一样,回避了对如何解...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技术基础,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科技变革双重逻辑下的周期性运动。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逐渐变为全球性危机,并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全球化 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伯富
最近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与危机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金伯富整部资本主义经济史就是繁荣与萧条相互更替的历史。在经历80年代中后期代价高昂的经济繁荣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90年代初相继进入了一轮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萧条之中。本文试图对这一轮经济周期的待点、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振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栾文莲等完成的院重大项目《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世界金融危机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深入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至虚拟金融资本统治为主导阶段的经济、政治、社会,对研究资本主义危机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一、对当前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性认识栾文莲等沿用西方左翼学者使用的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提法,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金融帝国主义时代发展中的阶段性变化,以虚拟金融资本垄断为主导统治社会经济生活。资本主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暴力 梁泳梅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其原因绝不仅是对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而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致危机爆发。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危机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资本一雇佣劳动)经济制度。此外,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等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此次危机严重打击了资本主义经济,动摇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观念,必将对资本主义全球化产生抑制,并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毛箬
美国经济大萧条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间的美国经济危机,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经济大萧条之一。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社会财富严重分配不公,使得社会贫穷阶层和人口不断扩大,从而制约了社会消费能力,导致了社会生产的过剩。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盾 袁伦渠 林玳玳
进入新自由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回归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实践和意识形态;在鼓吹自由市场的新古典经济学和相应政策实践的相互强化作用之下,资本全面恢复了对劳动的支配。当前的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经济学的双重危机;危机的实质原因,是新自由主义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危机预示着资本主义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的范式重构,从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经济实践而言,各国有望向一种体现新式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模式趋同,笔者称之为"新莱茵模式";就经济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再次显示出它对资本主义动态演进的深刻解释力及其对其它非主流学派的包容性,经济学界有望再次兴起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高潮,并在借鉴马克思主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大卫·科茨
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表明了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模式的体制危机开始出现。新自由主义模式在过去几十年促进了一系列长期的经济扩张,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为这次体制危机埋下了根源。历史表明,未来的经济结构中,政府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将会扩大。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姬旭辉 叶青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积累模式、剥削方式和矛盾表现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金融资本主导下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变革中催生出新的经济形态,过渡到新的阶段,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下使资本主义的危机和矛盾发生新的演变。2021年,政治经济学界的学者们围绕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开学
资本主义经济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何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是党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提出了"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到"使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在六亿人口的中国绝种",到"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主张,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命运一波三折。毛泽东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认识的变化历程和他关于利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给我们今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毛泽东 资本主义 经济 社会主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长安 俞使超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化也就是信用化。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货币在由贵金属形式演变到信用形式后,经济体由于货币创造的便利性出现大量信用活动进而呈现出类似金融的状态。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伴随现代银行和融资制度产生而已出现的现象。经济金融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资本主义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金融化分别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不同形态及其相对应的特征,在三种不同形态的金融化环境中,国民经济所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实质是西方金融资本参与全球财富的再分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长安 俞使超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化也就是信用化。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货币在由贵金属形式演变到信用形式后,经济体由于货币创造的便利性出现大量信用活动进而呈现出类似金融的状态。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伴随现代银行和融资制度产生而已出现的现象。经济金融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资本主义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金融化分别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不同形态及其相对应的特征,在三种不同形态的金融化环境中,国民经济所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实质是西方金融资本参与全球财富的再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