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0)
- 2023(10898)
- 2022(9584)
- 2021(8951)
- 2020(7633)
- 2019(17590)
- 2018(17282)
- 2017(33479)
- 2016(17847)
- 2015(20113)
- 2014(19749)
- 2013(19234)
- 2012(17711)
- 2011(15685)
- 2010(15464)
- 2009(13961)
- 2008(13410)
- 2007(11513)
- 2006(9965)
- 2005(8324)
- 学科
- 济(74211)
- 经济(74038)
- 管理(51189)
- 业(48076)
- 企(40300)
- 企业(40300)
- 方法(39290)
- 数学(33449)
- 数学方法(32957)
- 财(19770)
- 农(19332)
- 贸(18905)
- 贸易(18904)
- 易(18561)
- 中国(17620)
- 业经(16029)
- 学(15211)
- 环境(15106)
- 出(13496)
- 和(13392)
- 理论(13015)
- 地方(13008)
- 农业(12482)
- 务(11605)
- 财务(11565)
- 财务管理(11536)
- 划(11516)
- 技术(11337)
- 制(10943)
- 企业财务(10931)
- 机构
- 大学(253115)
- 学院(249743)
- 济(106533)
- 经济(104668)
- 管理(100675)
- 理学(88375)
- 理学院(87441)
- 管理学(85879)
- 管理学院(85421)
- 研究(81514)
- 中国(60010)
- 京(51931)
- 科学(49167)
- 财(47424)
- 所(39340)
- 财经(39068)
- 农(38862)
- 中心(37975)
- 业大(36733)
- 研究所(36264)
- 经(35745)
- 江(35096)
- 经济学(33888)
- 范(32880)
- 师范(32550)
- 北京(31511)
- 经济学院(30897)
- 农业(30531)
- 院(29798)
- 财经大学(29438)
- 基金
- 项目(178800)
- 科学(142842)
- 基金(133277)
- 研究(129606)
- 家(116159)
- 国家(115273)
- 科学基金(100028)
- 社会(86402)
- 社会科(81215)
- 社会科学(81186)
- 基金项目(70529)
- 省(68139)
- 自然(64494)
- 自然科(63055)
- 自然科学(63040)
- 自然科学基金(61897)
- 教育(60088)
- 划(58173)
- 资助(54566)
- 编号(50664)
- 部(41163)
- 重点(40482)
- 成果(39873)
- 发(37946)
- 创(37481)
- 国家社会(36578)
- 教育部(35747)
- 科研(35212)
- 创新(35145)
- 人文(34651)
共检索到352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睿 况丹 常冬勤
笔者在对现有假设及环境要素化理论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和基于"正环境产出"假设、界定了环境商品概念及特性,并运用林达尔均衡分析和基于方向距离的生产评价理论,从水平、结构和动态效率三个维度,提出了社会生产环境友好性评价指标集。进而,以我国2020年目标"环境-经济"产出为前沿配置,采用扩展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和引入产业结构效应变量的多元超对数回归模型,对2005年~2020年间我国及美欧俄印社会生产的环境友好性程度及效率进行了评价和比较,认为我国"环境-经济"产出及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在迅速缩小,调整方向正确,但仍显著且不够均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燕锋 吴玫玫 林逢春
在前文建立的基于社会结构视角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分级标准基础上,提出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指标赋权法,以及区域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模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践取得较大进展的上海市闵行区为案例区域,对2000年-2005年时期内该地区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进行回顾评价和动态变化趋势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闵行区人对环境友好度呈显著增加趋势,但环境对人友好度变化相对缓慢,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指数由"中等"级别提高至"良好"级别。分析了闵行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环境对人友好和人对环境友好两个维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玫玫 张燕锋 林逢春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科学内涵、框架与相应的评价体系尚待深入探讨。环境友好型社会包括人对环境友好和环境对人友好两个维度,人对环境友好是指人类生产生活应保持在区域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而环境对人友好是指环境可以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足够且良好的环境资源和服务。本文基于社会结构视角,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框架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出发,将环境视作与人并列的内在因素统筹考虑,尝试引入"人对环境友好度"和"环境对人友好度"作为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的一级指标,初步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分级标准,提出采用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数表征区域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名升 佟连军
根据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途径,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一套包括3个层次31个指标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所选定的指标体系,利用多目标二级决策法和变异系数法对一、二级指标确定权重,并运用TOPSIS法对中国各地2004年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进行了排序、评价。结果表明:各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普遍不高,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地域格局上呈现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带间的差异。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社会 评价指标体系 地区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岳
不久前,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它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为了配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本刊转载了这篇文章,以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音 宋树理
国际价值量的决定机理一直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国际经济领域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利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型,建立用于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与其国际生产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证明无论是从静态的生产过程来看,还是从动态的再生产过程来看,都可以确定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唯一单位国际价值量决定方程。进一步讨论,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决定方程结合其行业国际价值总量决定方程,可以说明两种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的形成机理,并且可以更加合乎逻辑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音 宋树理
国际价值量的决定机理一直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国际经济领域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利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型,建立用于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与其国际生产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证明无论是从静态的生产过程来看,还是从动态的再生产过程来看,都可以确定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唯一单位国际价值量决定方程。进一步讨论,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决定方程结合其行业国际价值总量决定方程,可以说明两种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的形成机理,并且可以更加合乎逻辑地解释钻石和水的价格决定、国际不平等交换等"经济之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沈卫平
消费在本质上是对资源的消耗过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飞跃。传统消费方式还在加剧我国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要倡导科学消费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消费 自然资源 环境友好型社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丽萍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友好型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从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消费态度入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收入、教育水平和家庭常住成员等个人因素,影响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消费偏好,政策法规、社会规范和广告宣传等情景变量,能够调节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消费行为。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产品 消费行为 消费态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淼 王彤 徐云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必须强化技术创新的"选择"意识,除传统的经济效率标准外,还要以生态效率与其它社会价值为基准来选择技术发展的方向。基于此,特提出技术创新选择的评价标准。并认为,当前生态化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缺乏恰当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短期生存压力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比较了当前各种激励方式下社会整体帕累托最优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单纯对生态化产品价格进行补贴并不能使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程度达到社会帕累托最优的程度,创新投资补贴能直接降低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风险,因此具有更好的激励效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辛田 高玉泉
传统旅游景区建设转向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新型旅游景区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两型社会的内涵、基本特征和旅游景区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文建立了一套适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旅游景区评价体系,该体系由6大领域、16个指标和33个具体因子组成;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以及进行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两型社会 旅游景区 评价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曲朦 赵凯
基于粮食主产区山东省538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在测算农户家庭经济地位指数的基础上,以化肥和农药的减量施用为例代表农户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运用逐步回归和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中介作用检验方法,分析了农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其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价值感知的中介作用及其在化肥和农药减量施用过程中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经济地位对其化肥和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农户价值感知在化肥农药减量施用中具有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且在两类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中存在差异;在农户化肥减量施用中,农户利己价值观、利他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均具有正向的中介作用;在农药减量施用行为中,农户利己价值观具有正向的中介作用,而利他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宏雷 阮俊虎 王莉敏
根据中国31个省会及直辖市2013年和2014年的人均GDP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数据,考量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结果发现:主要城市人均GDP与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表明以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
环境友好 经济发展水平 空气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孟菲 于浩 郑晶
环境治理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研究环境知识、政府工作评价对公众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可为完善政府职能,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实现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政策建议。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运用OLS模型和Tobit模型探讨了环境知识、政府工作评价对公众环境行为的影响,克服主观变量间反向因果关系所导致的潜在内生性问题,选取"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与环境相关词汇的比重"和"您是否知道本社区委员会(或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作为工具变量,采用2SLS模型进行了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1)环境知识与环境友好行为为正向相关关系;2)中央政府工作评价与地方政府工作评价对公众实施环境友好行为存在差异,其中地方政府工作评价与环境友好行为为正向相关关系,而中央政府工作评价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提高公众环境知识储备,提升公众对政府工作评价的满意度,对公众实施环境友好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涛
社会生产方式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处理的好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当代有些学者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运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形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的生态边界研究。我们认为,对绿色GDP的追求、对低碳经济的向往和开发与修复并举的理念都是社会生产方式的生态边界,都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
关键词:
社会生产方式 生态边界 边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