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5)
- 2023(8321)
- 2022(7032)
- 2021(6217)
- 2020(4921)
- 2019(11208)
- 2018(10891)
- 2017(20523)
- 2016(11130)
- 2015(12534)
- 2014(12360)
- 2013(12503)
- 2012(12228)
- 2011(11375)
- 2010(11507)
- 2009(10487)
- 2008(10323)
- 2007(9465)
- 2006(8886)
- 2005(8167)
- 学科
- 济(55370)
- 经济(55214)
- 业(28441)
- 管理(27325)
- 企(21042)
- 企业(21042)
- 中国(19308)
- 地方(18307)
- 农(17532)
- 方法(17217)
- 业经(15207)
- 数学(12810)
- 数学方法(12675)
- 农业(12003)
- 学(11633)
- 财(10582)
- 发(10566)
- 地方经济(10348)
- 和(9844)
- 制(9382)
- 融(9372)
- 金融(9371)
- 理论(9122)
- 银(9046)
- 银行(9013)
- 行(8876)
- 环境(8776)
- 贸(8590)
- 贸易(8578)
- 易(8205)
- 机构
- 学院(165368)
- 大学(163790)
- 济(69795)
- 经济(68296)
- 研究(67851)
- 管理(57227)
- 中国(50874)
- 理学(47653)
- 理学院(46992)
- 管理学(46145)
- 管理学院(45849)
- 科学(42372)
- 京(37540)
- 所(36355)
- 农(35289)
- 研究所(32774)
- 财(31373)
- 中心(29495)
- 农业(27605)
- 江(27566)
- 业大(26140)
- 北京(24414)
- 院(24343)
- 范(24042)
- 师范(23721)
- 财经(23603)
- 省(22763)
- 州(21872)
- 经(21306)
- 经济学(21244)
- 基金
- 项目(105842)
- 科学(82688)
- 研究(76756)
- 基金(74717)
- 家(67039)
- 国家(66396)
- 科学基金(54947)
- 社会(50212)
- 社会科(46342)
- 社会科学(46328)
- 省(42643)
- 基金项目(38261)
- 划(36260)
- 自然(34384)
- 教育(34140)
- 自然科(33565)
- 自然科学(33555)
- 自然科学基金(32964)
- 资助(30958)
- 编号(30539)
- 发(29692)
- 成果(25453)
- 重点(24765)
- 发展(23644)
- 展(23242)
- 课题(23049)
- 部(22728)
- 创(21890)
- 创新(20514)
- 国家社会(20299)
共检索到275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社会的构成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相关联的,社会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以生产和分配的结合为基础,而生产和分配的结合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具有决定性作用。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其最主要的社会矛盾。因此,衡量生产和分配结合的好坏,"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个标准要比"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更好。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要能用作制度构建的基础,这样才能够用于指导和服务于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而言,经济学应该着重研究生产的组织方式与保障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社会生产和分配的方式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结合是人类追求全面自由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解决好这个问题要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到:确立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思想并制度化为一种社会规定,把它作为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生产条件,并在生产成本中体现;让每一个参与社会生产劳动的人获得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费用,在分配中实现其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参加生产劳动并实现其自身的劳动力价值。用商品经济学观点来判定计划经济的效率或用非商品经济学的思想来看市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之豪 张兆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摸索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始终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论断,从而才有了今天的瞩目成绩。在2019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性地总结与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认识中国经济制度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的总体框架中去深刻认识,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经济制度与经济治理能力。应对当今国内外各种复杂的挑战,中国更加应该巩固和发扬中国制度优势,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艳玲
生产力发展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体现在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时间保证,为人们社会关系的丰富和社会交往的扩大提供前提条件,为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广阔空间。同时,生产力的发展直接体现着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关键词:
生产力 人的发展 人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剑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这里所说的社会生产方式,其基本含义是什么,人口学界至今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在马恩著作中,生产方式有多种含义,但基本含义是指人和物,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这种结合方式具有下列两层含义:一是指生产的自然形态,人和物、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培强
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必由之路,它主要源于科学技术因素的变动。我国正面临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应将发挥后发优势与发挥比较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重视人才的培养、使用和体制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敬平 赵英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处于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值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状态。改革开放的10多年来,这种状况虽然已有所改进,但总体上仍没有摆脱粗放型的发展形态。今后我国要解决人口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而人民生活水平又要不断提高的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走社会生产集约化的道路。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提一些看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燎隆
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部件"安装"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上,客观的结果是生产和分配由公有资本与私人资本双导。文章从双导型生产和分配的逻辑起点出发,设计双导型生产和分配下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测度体系,该体系由状态识别、体制特征、生存、发展和过程管理五个方面组成,突出对象化设计理念,彰显了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公允性。通过该体系可测度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和趋势。文章抛砖了双导型生产和分配下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测度体系,引玉了双导型生产和分配下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测度的新方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向维稻
传统经济学已经揭示出许多客观经济规律,这是前人在经济学研究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这些经济规律属于社会形态的不同范畴,应该进一步在体系上明晰化。它们有的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如本文所研究的三大基本规律;有的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如剩余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平均利润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有的则属于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范畴,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认识和研究社会生产力的三大基本规律,对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成林 路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邬翌光
能源的利用与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密切关系。自从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能源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现状和发展前景,关系到各国的经济政治政策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动向。能源也被称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因此,能源已成为多种学科(包括社会经济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内容。一、能源的重要意义能源是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重要条件。标志着世界进入现代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音 宋树理
国际价值量的决定机理一直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国际经济领域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利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型,建立用于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与其国际生产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证明无论是从静态的生产过程来看,还是从动态的再生产过程来看,都可以确定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唯一单位国际价值量决定方程。进一步讨论,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决定方程结合其行业国际价值总量决定方程,可以说明两种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的形成机理,并且可以更加合乎逻辑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音 宋树理
国际价值量的决定机理一直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国际经济领域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利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型,建立用于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与其国际生产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证明无论是从静态的生产过程来看,还是从动态的再生产过程来看,都可以确定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唯一单位国际价值量决定方程。进一步讨论,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决定方程结合其行业国际价值总量决定方程,可以说明两种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任意国际交换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量的形成机理,并且可以更加合乎逻辑地解释钻石和水的价格决定、国际不平等交换等"经济之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社会主义社会优胜于资本主义社会,一个突出的表现是能够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社会主义需要极大地发展生产力,也能够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最大价值。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就是由于这个新社会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使人民过上民主、自由、和谐、幸福的生活。这是人类社会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社会主义制度下极大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永不停息的任务,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指导,需要弄清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需要依靠人民,同心同德发展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社会主义社会优胜于资本主义社会,一个突出的表现是能够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社会主义需要极大地发展生产力,也能够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最大价值。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就是由于这个新社会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使人民过上民主、自由、和谐、幸福的生活。这是人类社会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社会主义制度下极大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永不停息的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