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4)
- 2023(16910)
- 2022(14675)
- 2021(13854)
- 2020(11359)
- 2019(26055)
- 2018(25851)
- 2017(49936)
- 2016(26663)
- 2015(29932)
- 2014(29310)
- 2013(28652)
- 2012(25795)
- 2011(23079)
- 2010(22899)
- 2009(21112)
- 2008(20008)
- 2007(17539)
- 2006(15130)
- 2005(12566)
- 学科
- 济(106589)
- 经济(106394)
- 业(76722)
- 管理(71637)
- 企(55665)
- 企业(55665)
- 农(51567)
- 方法(48436)
- 数学(41688)
- 数学方法(41103)
- 农业(34278)
- 业经(28705)
- 中国(27322)
- 财(25320)
- 地方(21693)
- 学(21566)
- 制(19045)
- 贸(18149)
- 贸易(18142)
- 理论(17902)
- 易(17637)
- 和(16528)
- 技术(16274)
- 环境(15999)
- 务(15611)
- 财务(15534)
- 财务管理(15501)
- 发(15094)
- 企业财务(14642)
- 策(14621)
- 机构
- 学院(368465)
- 大学(364208)
- 管理(148184)
- 济(145069)
- 经济(141995)
- 理学(129953)
- 理学院(128602)
- 管理学(126128)
- 管理学院(125482)
- 研究(117820)
- 中国(87679)
- 京(75230)
- 科学(74445)
- 农(73239)
- 财(62943)
- 业大(60166)
- 所(57310)
- 农业(56129)
- 中心(55557)
- 研究所(52492)
- 江(52199)
- 财经(51342)
- 范(49350)
- 师范(48932)
- 经(46979)
- 北京(46133)
- 院(42608)
- 州(42484)
- 经济学(42428)
- 经济管理(40268)
- 基金
- 项目(261572)
- 科学(206491)
- 研究(193419)
- 基金(189871)
- 家(164267)
- 国家(162813)
- 科学基金(141257)
- 社会(122925)
- 社会科(115568)
- 社会科学(115534)
- 省(103327)
- 基金项目(101402)
- 自然(91418)
- 自然科(89300)
- 自然科学(89280)
- 教育(88749)
- 自然科学基金(87627)
- 划(85506)
- 编号(80912)
- 资助(76714)
- 成果(63632)
- 重点(57872)
- 部(57371)
- 发(55825)
- 创(54300)
- 课题(53906)
- 创新(50579)
- 科研(50014)
- 国家社会(49967)
- 教育部(49294)
- 期刊
- 济(158259)
- 经济(158259)
- 研究(101668)
- 农(73920)
- 中国(66478)
- 学报(58054)
- 科学(54011)
- 农业(50486)
- 管理(49433)
- 财(46480)
- 大学(45348)
- 学学(42980)
- 教育(40177)
- 业经(32371)
- 技术(32018)
- 融(29965)
- 金融(29965)
- 财经(23559)
- 业(23300)
- 经济研究(23289)
- 问题(21642)
- 经(20082)
- 版(19609)
- 图书(18141)
- 科技(18002)
- 技术经济(16972)
- 资源(16761)
- 理论(16746)
- 现代(16327)
- 业大(16101)
共检索到519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阿江 吴金芳
当前农田用水问题日益突显,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状况各不相同,微观层面的用水问题非常复杂。选取巢湖流域蒋村,对其近一个世纪农田用水进行微观分析。传统时期,以"塘口"为用水单位,通过"大户领小户"式的合作,遵循"点香计时"规范分水。人民公社时期,村庄拥有了水塘—水库—电管站三级抗旱系统,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又基本恢复了传统的塘口用水方式。近十年来,村庄人口持续外流,精英缺失,代耕者挑战"熟人社会"规范,人—地关系弱化,蒋村原有的用水组织和用水规范难以为继。村庄日益"空心化"使土地规模经营成为必然,土地规模经营将原来的户间合作用水转变为经营者的内部事务,有利于化解塘口用水问题,但要恢复村外的水库...
关键词:
现代性 村落 水利 农田用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邵传林
在中国金融"新政"实施之后,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微观行为主体对国家政策变更做出了合理反应。本文通过对一正一反两个方面的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当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地下"非法经营时,它具有较高的制度效率;在农村资金互助社获得合法地位后,其制度效率反而下降了。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对此做出了解释,即政府的过度监管增加了互助社的运营成本,并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最后,还提出了优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外部制度环境及其内部治理机制的战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旭东 张洁
文化转型背景下,中国乡土社会的秩序正在发生变迁,并遵循着从"差序格局"到"文野之别"、再到国家权力下行的路径。在宏观层面上,中国乡土社会秩序在政治制度和权威关系、个体意识等方面均发生改变。民国以后,在国家权力不断渗透到基层乡村的一系列制度(保甲制度、人民公社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中,呈现出村庄内生秩序和国家建构秩序的共存和调适的情形。文章从社会秩序的概念入手,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阐述:社会秩序在历史中的嬗变;社会转型期两种社会秩序(礼治秩序和法治秩序)过渡与并置的局面;以及试图描述文化转型进程中乡土新秩序的变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旭东 张洁
文化转型背景下,中国乡土社会的秩序正在发生变迁,并遵循着从"差序格局"到"文野之别"、再到国家权力下行的路径。在宏观层面上,中国乡土社会秩序在政治制度和权威关系、个体意识等方面均发生改变。民国以后,在国家权力不断渗透到基层乡村的一系列制度(保甲制度、人民公社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中,呈现出村庄内生秩序和国家建构秩序的共存和调适的情形。文章从社会秩序的概念入手,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阐述:社会秩序在历史中的嬗变;社会转型期两种社会秩序(礼治秩序和法治秩序)过渡与并置的局面;以及试图描述文化转型进程中乡土新秩序的变迁和文化调适的图景。最后提出人类学家应对乡村社会秩序变迁应该具有的态度,即理解乡村社会秩序的变迁需要重视文化的"粘合剂"作用以及我国传统礼俗社会的人情因素。理解乡村社会问题应具有更加包容的心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志强
农村"三变"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三变"改革的深入推进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以安徽省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地区安徽宣城的149个"三变"改革村为样本,在深入剖析其融资诉求与金融供给现状的基础上,运用bi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村"三变"改革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因素。本文实证研究表明经营主体类别、收入水平、雇工人数、经营主体法定代表人受教育程度对农村"三变"改革承接主体融资诉求有显著影响;试点层级、承接类别、收入水平、贷款方式、负债结构、风险意识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影响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洪秀
"秩序"意指有条理,不混乱的状态,泛指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处于一种相对稳定、规则、和谐的态势之中。社会秩序是由人们生活其间的各种秩序构成的,如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生活秩序等。推进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道德体系的构建,整治农村社会治安秩序,还社会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离不开国家机关的力量干预和全面调控,这种外力助推应是当前稳定农村社会秩序急需的而又行之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
农村社会秩序 新道德体系 外力助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杨 张家才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铜陵县顺安镇的三个行政村调查发现,我国农村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与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需求的增长形成很大矛盾。应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突破口,扩大保障覆盖面;同时关注和建立农民的大病医疗保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的推动。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调查 个案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琼 刘通 王星月
农村电商高效运转的关键是健全完善的农村物流系统。"新基建"为衔接城乡物流、贯通乡村物流提供了条件,为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提供了支撑。针对安徽省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基建"给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带来的机遇,对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提出政府部门支持引导、农户与电商平台加强合作、推动智慧物流发展、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推动安徽省农村电商物流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东菊
户籍改革背景下,促进农村耕地合理流转对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小城市合理转移、提高农村耕地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来自安徽省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耕地流转规模不断增大,但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影响了农民流转耕地的主观意愿;土地承包经营权社会保障性与物权性的冲突及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缺位成为耕地流转的客观阻碍。因此,应当积极推进户籍改革,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土地承包经营权社会保障性与物权性的冲突,培育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促进农村耕地合理流转。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望超凡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提高农村社会的自治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浙江宋村的治理实践表明,基层政府以改善村民自治运作条件为核心的行政介入是提高农村社会自治能力的有效路径之一。随着农村社会的持续快速变迁,保障村民自治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渐瓦解,其结果是农村社会的自治能力快速弱化。通过选择性治理事务下沉、民主性议事规则供给、发展性经济资源输入,基层政府可以将行政力量有效嵌入村级治理。生活性治理事务下沉可以重建农民与村级治理间的利益关联,从而增强村级组织对农民的动员能力;规范性协商规则供给可以为农民之间的理性协商提供空间与指导,从而引导农民围绕治理事务达成共识;发展性经济资源嵌入可以壮大集体经济,从而为自治活动提供灵活、持续的资源保障。由此,基层政府的行政介入能够重塑村民自治的实践基础,进而再造农村社会的自治能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 吴理财
农村土地流转本质上是各个利益主体在特定情景场域利益再分配的博弈过程。通过对赣南G村一起土地流转的案例分析发现,农民依托"合法化"的利益诉求、集体"暴力性"的博弈方式及情景性契约的签订等策略,构建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情景化博弈的形态。在情景化博弈的行动场域,体现了村民利益共享的实践逻辑,但由于缺乏制度化的博弈机制,这种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秩序在现实中十分不稳定,农村土地流转容易陷入无效化均衡的格局。在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中,需要加快建立制度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建构"对称性均衡"的博弈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保忠 张正河
在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文章基于对安徽省砀山县农村养老状况的调查,在论述当前农村养老的基本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应遵循既要使农村社会的养老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又要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的基本思路。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尽快编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安全网"以及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重心。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农村养老 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农村社会资本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资源和关键要素。在新世纪背景下,传统社会资本开始解体和变迁,其对农村社区治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增加实践经验。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 社区自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农村社会资本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资源和关键要素。在新世纪背景下,传统社会资本开始解体和变迁,其对农村社区治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增加实践经验。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 社区自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仲宇 李晓彤
城乡中国背景下,保护型经纪能否实现由退场自保到主动“返场”?若放在乡土中国背景下,只能提出保护型经纪的返场不可能论,但在城乡中国背景下,可以发现返场不可知论,这需要找到返场条件和返场逻辑。本文基于东南某省P县L村的老人会个案研究,提出了村庄保护型经纪返场的“必要且可能论”,并论证了返场逻辑:一是城镇化推动了乡土中国转入城乡中国的宏观背景变迁,乡村治理现代化促使保护型经纪的角色定位转变,带来返场的必要性。二是老龄化、人口外流及村庄发展话语被外部主体攫取,为保护型经纪的“返场”提供了可能性。三是与新经纪博弈—互动过程中,保护型经纪塑造了新老村民的共同体意识,通过参与乡村治理弥合了治理张力,实现了返场。本文发现老人会作为乡土中国一种普通的保护型经纪,在城乡中国时代乡村治理中发挥特殊作用。本文对话并拓展了国家经纪理论中的保护型经纪“退场”说,提出了城乡中国背景下保护型经纪“返场”说,有助于理解乡村治理中村庄权力结构的变迁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