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4)
- 2023(7567)
- 2022(6328)
- 2021(5822)
- 2020(4900)
- 2019(10847)
- 2018(10654)
- 2017(20702)
- 2016(10847)
- 2015(12170)
- 2014(12087)
- 2013(11672)
- 2012(10466)
- 2011(9282)
- 2010(9285)
- 2009(8941)
- 2008(8866)
- 2007(7946)
- 2006(7013)
- 2005(6291)
- 学科
- 济(39926)
- 经济(39759)
- 管理(39396)
- 业(33706)
- 企(30763)
- 企业(30763)
- 方法(16053)
- 财(15641)
- 制(13949)
- 业经(12294)
- 中国(12009)
- 数学(11812)
- 数学方法(11632)
- 农(11305)
- 体(9597)
- 务(9497)
- 财务(9476)
- 财务管理(9454)
- 企业财务(8926)
- 理论(8456)
- 和(8277)
- 体制(8146)
- 银(7818)
- 银行(7810)
- 学(7555)
- 行(7424)
- 融(7280)
- 金融(7277)
- 划(7082)
- 技术(6869)
- 机构
- 大学(153146)
- 学院(151855)
- 济(63501)
- 经济(62203)
- 管理(59431)
- 理学(51068)
- 理学院(50520)
- 管理学(49770)
- 管理学院(49465)
- 研究(48274)
- 中国(37648)
- 财(34950)
- 京(30939)
- 财经(26839)
- 科学(26503)
- 经(24228)
- 江(23326)
- 所(22671)
- 中心(22656)
- 经济学(20198)
- 财经大学(19981)
- 研究所(19836)
- 农(19750)
- 北京(19090)
- 业大(19087)
- 范(19070)
- 师范(18916)
- 经济学院(18019)
- 州(17877)
- 院(17848)
- 基金
- 项目(101032)
- 科学(81529)
- 研究(77510)
- 基金(75380)
- 家(64112)
- 国家(63557)
- 科学基金(55881)
- 社会(53608)
- 社会科(49795)
- 社会科学(49782)
- 基金项目(39771)
- 省(38340)
- 教育(35682)
- 自然(33738)
- 自然科(32972)
- 自然科学(32966)
- 自然科学基金(32393)
- 划(32226)
- 编号(30825)
- 资助(28952)
- 制(26306)
- 成果(26222)
- 部(23524)
- 重点(22629)
- 国家社会(22268)
- 创(21781)
- 课题(21206)
- 教育部(21109)
- 发(20760)
- 人文(20723)
共检索到232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宪华
行政规定和法院意见均未界定清楚"工伤认定申请时限适用主体范围,劳动者不可申请延长依据,扣除与不计算在内的具体效力区别"等。理论界对时限性质(效力)主要有四种意见:行政期限说、行政期限到消灭时效的发展说、时效说和参照诉讼时效说。本文采工伤理赔包含工伤认定意思视角,按照社会法要求,对行政及司法意见进行评析,对理论学说做对比研究。结论是:职工与用人单位申请时限性质不完全相同,现行制度指导思想和运行规则应予修改完善。
关键词:
社会法 工伤保险 申请时限 诉讼时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景象 徐增鹏
案情简介2007年,某煤业有限公司职工郭某被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一期尘肺,2008年2月,当地人社行政部门认定郭某患一期尘肺为工伤。2008年9月18日,郭某与煤业有限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2008年10月1日,郭某重回该煤业有限公司工作。2014年2月,郭某被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煤工尘肺二期。郭某以此为由递交材料提出工伤认定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志明 包文忠
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职工工伤后一些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而劳动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却遇到取证难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切实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者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肖肖
工伤认定申请期间的定性直接影响着受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超过1年的申请期限后行使权利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基于现行法律规定和相关的时效理论,目前的工伤认定申请期间仅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程序性期限。现行的工伤认定程序存在着诸多弊端,迫使工伤认定程序的变革成为必然。工伤认定申请期间也将因为工伤认定程序的重构而发生质的变化,成为真正的消灭时效。
关键词:
工伤认定 申请期间 程序时限 消灭时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宪华
案情简介■2012年4月14日上午,甲公司组织新进职工外出开展业务培训活动。职工小王在培训过程中,因座椅朽化不慎摔倒,致其右侧桡骨远端骨折。同事急忙送小王至附近医院就诊,需预交手术费、住院费等5万元。小王临时无钱缴纳,即请求公司垫付。公司领导研究后同意垫付,并由小王填写了"借支单"。6月1日小王出院。甲公司对受伤后的小王工作业绩十分不满,要求小王辞职未果后单方拒绝小王入厂工作并要求返还5万元借款。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邢瑞莱
工伤认定中行政机关对工伤认定申请的受理是适用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标准,本刊2015年第9期刊发的景象、徐增鹏撰文《工伤认定申请受理与否的审查标准》(以下简称《景文》)主张应当适用形式审查。对此,笔者有不同的意见。第一,《工伤认定办法》对《工伤保险条例》并无违背。《景文》认为:"在《工伤保险条例》并未明确申请材料的审查标准时,不能认为《工伤认定办法》对此做出了明确认定,否则即是下位法对上位法规定的限缩,且损及当事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斌
案情简介冉某是A公司的操作工,公司为其参加了工伤保险。7月12日,冉某在工作过程中不慎砸伤左手中指。当天去医院治疗,诊断结论为左中指末节不全离断伤。7月29日,冉某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8月5日,经过调查后认为工伤的事实清楚,认定冉某为工伤。A公司对冉某发生工伤没有异议,但认为工伤认定违反认定程序。《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旭华
用地预申请制度(以下简称预申请),俗称"勾地制度",是2006年初原国土资源部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征求意见稿)》中首次引入的制度,并在同年8月实施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中予以确立。预申请实施10多年间,由于缺乏有效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着适用范围不普及、发生争议责任难追究等问题。因此,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务农
随着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试点和逐步推开,其制度变革的意义和遭遇的问题也受到学界的诸多检视。这些对问题的碎片化检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多维的视角,但仍需在此基础上将研究进一步推进。推进的方向是为问题解决提供一个整体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寻求系统性的优化路径。作为一种超越单一学科分析框架、调适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有望解决此前相关研究结果呈现的碎片化症结。本研究沿袭既有研究边界,尝试运用系统化的理论分析工具考察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制度设计和规则设定问题。
关键词:
博士招生 申请考核 制度理论 制度适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景象
案情简介2015年5月4日,汪某在Z劳务公司工地外墙高空吊篮作业时摔伤。医院诊断为:脑部左侧基底节区出血;高血压病;右侧颈部皮肤擦伤。汪某于2015年6月11日向Y区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其递交的《工伤认定申请表》中填写的受伤害部位为"脑后右侧颈部"。Y区人社局依法受理,并于2015年6月24日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汪某颈部受到的伤害为工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景象
案情简介2015年5月4日,汪某在Z劳务公司工地外墙高空吊篮作业时摔伤。医院诊断为:脑部左侧基底节区出血;高血压病;右侧颈部皮肤擦伤。汪某于2015年6月11日向Y区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其递交的《工伤认定申请表》中填写的受伤害部位为"脑后右侧颈部"。Y区人社局依法受理,并于2015年6月24日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汪某颈部受到的伤害为工伤。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宇迪 贾晓明 王战军
针对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公平性困境,设计出一套促进博士招生公平的制度,即准入制度:基于院系所的博士生招生积分制;匹配制度:同行专家外审+导师审核+招生委员会面试三级考核制;保障制度:博士生质量的监测评估制和导师负责制。认为招生单位应以基于院系所的积分制为准入前提、以三级考核匹配制为重点、以博士生质量监测评估和导师负责制为保障,促进博士生招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博士招生 申请—考核制 公平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英姿 刘泽文 张佳乐 吴小林
为了回应提升博士生生源质量的现实诉求及深化招生制度研究的理论诉求,本文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出发,探讨导师、学生及研究生院在"申请-考核"制实施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行为选择及潜在的行为结果,提出完善招生过程中的制度安排即建立相应的边界机制、监督机制与过程机制以优化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提升"申请-考核"制运行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