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3)
- 2023(9094)
- 2022(7900)
- 2021(7608)
- 2020(6236)
- 2019(13763)
- 2018(13623)
- 2017(26889)
- 2016(13995)
- 2015(15398)
- 2014(14951)
- 2013(14353)
- 2012(13185)
- 2011(11896)
- 2010(12165)
- 2009(11646)
- 2008(11347)
- 2007(10301)
- 2006(9501)
- 2005(8518)
- 学科
- 济(51987)
- 经济(51815)
- 业(42888)
- 管理(42080)
- 企(34914)
- 企业(34914)
- 方法(21042)
- 农(19830)
- 中国(18793)
- 数学(16224)
- 数学方法(16042)
- 财(15821)
- 业经(14655)
- 制(14640)
- 农业(12812)
- 贸(11325)
- 贸易(11318)
- 易(11093)
- 理论(10736)
- 银(10409)
- 银行(10404)
- 和(10314)
- 行(10028)
- 体(9708)
- 策(9506)
- 务(9217)
- 财务(9192)
- 财务管理(9171)
- 地方(9140)
- 划(8653)
- 机构
- 学院(197577)
- 大学(194590)
- 济(81272)
- 经济(79513)
- 管理(75824)
- 理学(64895)
- 理学院(64264)
- 管理学(63310)
- 管理学院(62914)
- 研究(61685)
- 中国(48409)
- 财(42130)
- 京(39782)
- 财经(33029)
- 科学(32752)
- 经(29759)
- 所(28800)
- 江(28621)
- 中心(28278)
- 范(26524)
- 师范(26324)
- 研究所(25346)
- 北京(25301)
- 经济学(24910)
- 财经大学(24451)
- 农(24102)
- 州(23585)
- 业大(22938)
- 经济学院(22466)
- 院(22289)
- 基金
- 项目(121776)
- 研究(97013)
- 科学(96811)
- 基金(87681)
- 家(73653)
- 国家(72977)
- 社会(63817)
- 科学基金(63214)
- 社会科(59386)
- 社会科学(59367)
- 省(47062)
- 教育(45871)
- 基金项目(45497)
- 编号(41670)
- 划(39357)
- 自然(36923)
- 自然科(36052)
- 自然科学(36043)
- 自然科学基金(35395)
- 成果(35321)
- 资助(34812)
- 课题(28652)
- 部(27842)
- 重点(27138)
- 发(26596)
- 项目编号(25917)
- 创(25721)
- 国家社会(25639)
- 性(25409)
- 制(25152)
共检索到297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俊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进入常态化扶贫摸索期。在这个关键阶段,农村表现出脱贫的艰巨性、贫困的多维性和扶贫的长期性。这些新特点指向的是国家主导下以资源直接输入为主的扶贫方式脱贫能效的降低和未来我国扶贫战略的转向。在这种形势下,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指导——将扶贫回归到社会治理中去,构建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来推动现阶段扶贫战略的合理调整。通过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性、提高社会参与度、促进社会公平化和完善基层社会公共性等方面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为我国扶贫战略的顺利过渡夯实基础。
关键词:
习近平扶贫思想 社会治理 扶贫战略调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岳公正 魏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革,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也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现阶段,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存在相关规制的缺位,严重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具有地域性特征。贵州、四川等欠发达地区的改革实践,已经探索建立了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种范式。政府应注重实施产业化扶贫战略,统一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农村村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新农村建设 基础设施制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飞 向德平
新常态下贫困治理面临严峻考验,主流的发展视角解释力不足,难以解释精准扶贫不精准的逻辑悖论。引入社会治理的理论资源,可以为当前的精准扶贫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从精准扶贫的主体看,可以破除政府单兵作战的被动局面,构建多元贫困治理主体;从精准扶贫的执行结构看,可以丰富贫困治理中"政府—贫困群体"的线性结构,实现减贫主体间的多层次立体良性互动;从精准扶贫的方式看,可以突破传统救济式扶贫的路径依赖,为开发式扶贫探索新路。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社会治理 贫困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飞 向德平
新常态下贫困治理面临严峻考验,主流的发展视角解释力不足,难以解释精准扶贫不精准的逻辑悖论。引入社会治理的理论资源,可以为当前的精准扶贫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从精准扶贫的主体看,可以破除政府单兵作战的被动局面,构建多元贫困治理主体;从精准扶贫的执行结构看,可以丰富贫困治理中"政府—贫困群体"的线性结构,实现减贫主体间的多层次立体良性互动;从精准扶贫的方式看,可以突破传统救济式扶贫的路径依赖,为开发式扶贫探索新路。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社会治理 贫困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华银
一、我国的现行扶贫战略框架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农村进行扶贫的工作始于1986年,在这一时期,虽然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产品价格提高,使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率由307%下降到148%,贫困人口由1978年...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都阳 蔡昉
通过回顾农村贫困的变化阶段,本文认为中国农村贫困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贫困分布由区域的、整体性的贫困逐渐过渡到个体性贫困,贫困人口的构成也以边缘化人口为主要组成部分。扶贫政策也需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需要从瞄准区域的政策向瞄准个体的政策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重要。而本文的分析表明,更明确地细分贫困群体,集中使用扶贫资源是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贫困性质 扶贫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戴军
从毕节信贷扶贫实践谈反贫困战略调整戴军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北部,下辖7县1市,国家级贫困县有5个(纳雍、威宁、赫章、大方、织金)。以县(市)为单位,贫困面达62.5%,1995年末,全区总人口为626万人,贫困人口为167.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6.7...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国宝
对中国扶贫战略的简评吴国宝本文试图使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对中国政府1986年以来实施的扶贫战略进行简单的评述,并在最后提出简单的扶贫战略改进建议。一、分析框架1.广义和狭义的扶贫定义。狭义的扶贫通常是指政府和社会通过某些措施,增...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琦
可以预期,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会如期全部脱贫,贫困县也将会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2020年后我国贫困问题就完全解决了。与世界各国一样,我国贫困问题将永远存在,所不同的是2020年后依照我国贫困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平卫英 罗良清 张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就业扶贫作为最直接最有效并能激活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脱贫方式,在我国减贫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业扶贫实践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历史演进视角出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业扶贫实践历程划分为"统包统配""就地转移""东西部劳务协作""精准对接、稳定就业"4个阶段,并进一步分析就业扶贫政策创新完善所基于的现实基础和背后的理论逻辑。最后,梳理总结我国就业扶贫政策体系形成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本文的研究为乡村振兴阶段就业帮扶战略调整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探索适合的就业减贫之路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庞震 王凯
【目的/意义】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学术界高度关注精准扶贫问题研究,有必要对该领域进行系统的回溯、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新发展阶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设计/方法】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精准扶贫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进行系统、可视化的大数据分析,挖掘其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结论/发现】该领域形成了若干核心作者和核心发文机构;研究热点包括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多维贫困、贫困治理、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研究前沿包括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数字鸿沟、精神贫困、健康扶贫、科技扶贫、网络扶贫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毕芬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先后经历的从救济式扶贫、区域开发式扶贫,向整村推进扶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扶贫的转变的局限性,认为当前农村扶贫战略应朝就业援助方向调整,并提出从"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维度实施就业援助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步超 黄世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王琼慧
新中国持续进行了近七十年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减贫成就举世瞩目。本文作者在对新中国扶贫事业六个关键阶段及其主要成就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我国扶贫工作存在的深层问题,并创新性地系统提出了社会网络扶贫的理论,总结了现实中我国各地创造的社会网络扶贫模式。作者通过引入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概念,阐释社会网络在构建共同体中发挥的作用,对社会网络扶贫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现实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文中最后提出,未来的扶贫可从制度供给、发挥各类组织的作用及引入多元主体参与扶贫等方式形成覆盖贫困人口的完善社会网络,进而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