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6)
2023(10352)
2022(8115)
2021(7404)
2020(6068)
2019(13399)
2018(13489)
2017(24950)
2016(14188)
2015(15981)
2014(16336)
2013(15400)
2012(14343)
2011(13011)
2010(13341)
2009(12645)
2008(12704)
2007(11925)
2006(11060)
2005(10356)
作者
(43234)
(35766)
(35704)
(34276)
(22911)
(17246)
(16340)
(14021)
(13936)
(13046)
(12369)
(12251)
(11973)
(11744)
(11743)
(11136)
(10682)
(10628)
(10432)
(10412)
(9423)
(9052)
(8992)
(8617)
(8251)
(8216)
(8134)
(7882)
(7561)
(7402)
学科
(54226)
经济(54061)
管理(39203)
(35554)
(30827)
企业(30827)
中国(19741)
方法(18689)
(18020)
业经(16522)
(16455)
(15379)
理论(15141)
(14576)
数学(12506)
(12312)
数学方法(12271)
地方(11450)
农业(11402)
(11269)
教育(10625)
(10379)
银行(10335)
(9950)
(9524)
金融(9517)
(8730)
体制(8677)
(8512)
(7973)
机构
大学(205788)
学院(202038)
研究(76901)
(75375)
经济(73410)
管理(69722)
理学(58228)
中国(57576)
理学院(57489)
管理学(56238)
管理学院(55876)
科学(48090)
(46150)
(40154)
(40073)
(39319)
研究所(36246)
(34981)
中心(34438)
农业(31409)
业大(31230)
(30109)
师范(29687)
财经(29634)
北京(29301)
(28099)
(27186)
(26697)
(25970)
技术(23885)
基金
项目(129202)
科学(100447)
研究(94883)
基金(91323)
(81638)
国家(80864)
科学基金(67216)
社会(59956)
社会科(55482)
社会科学(55461)
(51031)
基金项目(46486)
教育(44759)
(43554)
自然(42233)
自然科(41260)
自然科学(41240)
自然科学基金(40520)
编号(39389)
资助(36830)
成果(35103)
重点(30163)
课题(29178)
(27980)
(27906)
(25913)
国家社会(24462)
科研(24379)
(24259)
创新(24197)
期刊
(95488)
经济(95488)
研究(66744)
中国(50978)
学报(39738)
(38820)
教育(33919)
科学(33787)
(31907)
大学(29840)
管理(28879)
学学(27479)
农业(25424)
(20323)
金融(20323)
技术(17084)
财经(15903)
业经(15178)
经济研究(14688)
(13870)
图书(13430)
(12673)
问题(12541)
(12261)
业大(10558)
书馆(9996)
图书馆(9996)
(9463)
论坛(9463)
职业(9177)
共检索到330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学增  
一、为什么关注社会治理的基础理论?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的改革理念之后,"社会治理"理念正式取代了"社会管理"概念。一字之差中不仅蕴含着理念的升华与转换,也使得社会治理现代化因之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意而备受关注。然而,与强烈的实践诉求相比,当前社会治理的理论研究却相当滞后。笔者以社会管理/治理为关键词,共检索到了相关图书631本。其中,出现关键词"理论"的共32本,仅占5%。如果再细究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桑锦龙  
深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是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效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为统领,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为根本方向,聚焦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实现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调同步。
[期刊] 改革  [作者] 宣晓伟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国在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目标影响下,为其集体行动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治等制度安排和具体技术手段。从社会分工理论的视角来看,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能够适应和促进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和技术手段。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质上是要顺应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需要,从碎片化的一元治理模式逐渐转变为网络型多元治理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金芳  万作芳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要求。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特点,通过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推动各项教育制度日益完善,实现教育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在教育治理体系的框架下,增强按照各项制度治教的本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高效管理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教育治理体系是一个以教育制度为中心的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作为教育制度导向的教育价值观或价值追求,也包括贯彻教育制度的政策行为。教育治理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主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应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理念"或"发展目标"。从"国家统治"向"国家治理"的转变,涉及的是"阶级"、"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需要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公共服务"将成为基本职能。而只有当"国家"向"社会"转变或交出部分"公共权力"时,社会组织才具有参与"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的条件,而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曹忠  
公共图书馆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公共图书馆治理的关键在于制度体系建设。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仍存在制度的覆盖面不够、碎片化、缺乏自洽性、执行乏力等问题。本文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理论指导,探讨了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治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目标和特征,阐述了一个基层图书馆如何在激发馆员活力、科学民主决策、与社会融合互动等具体制度设计上的做法和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晓燕  曹海军  
随着社会利益结构和组织形式的持续巨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型,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无论在机构设置、人员构成还是职能权限上都发生了变化。各地基层政权从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角度,围绕"撤街强社"还是"强街扩社"推动了区—街道—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街道体制改革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但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由于国家基层政权及其派出机构依法要求社区(居委会)协助行政,导致了社区的行政化到再行政化的内卷化过程,严重影响了城乡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国家基层政权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方面的典型改革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来明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从13个方面突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婧  
新时代来临之际,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化改革全然进入攻坚阶段,全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更是大力推动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关键途径。因此,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深析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时发展进度,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对此,笔者将结合刘须宽编著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并客观探索益于加快该实际进程的可行性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凌健  
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旨在寻求一种不仅能平衡内部治理主体关系,更能在制度安排上恰好吻合知识逻辑,即基于知识劳动规律的治理形式,这就要求在大学内部治理过程中必须发挥其细胞——"学科组织"的基本作用。毫无疑问,大学内部治理的核心是学者(知识劳动者),好的治理能够让学者在其知识领域内尽可能地实现利益表达,能够以其最擅长的方式从事劳动,其创造力能够被最大程度地激发。事实上,任何一位参与到学校内部治理中的学者都不是独立的原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高等教育治理是解决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组织、公民群体和个人参与办学和管学问题的举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高等教育治理的两个主要构成要素,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但二者高度相关、相辅相成。治理体系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建立起来的参与办学、参与管学和参与治学的所有组织及其结构关系,治理能力是对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要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又能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充分的物质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引导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支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艳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国家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各领域改革的总要求。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也应该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目前,就教育系统而言,已经开启了重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一、关于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治理体系,主要是指国家的教育制度。在教育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沛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有力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大幅提升。进入新型城镇化"下半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有效应对城镇化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我国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任务。对城市"生命体征"进行细致"把脉"可以发现,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提升、疫情和极端气候冲击加深、人口快速流动、部分城市落户门槛较高、社会多元化等对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带来多方面挑战。针对新型城镇化"下半场"的新要求,应充分发挥制度和技术优势,着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能力、共建共治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行稳致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慧星  孙松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创建一流大学,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围绕高校治理这一中心,立足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制度三个基本点,着力解决当前高校"治理体系不平衡""治理能力低水平"和"治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构建起"政党(领导)+政府(管理)+高校(办学)+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党领导能力、政府管理能力、高校办学能力和社会监督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