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6)
- 2023(12193)
- 2022(10271)
- 2021(9415)
- 2020(7804)
- 2019(17169)
- 2018(16868)
- 2017(32545)
- 2016(17876)
- 2015(19471)
- 2014(18944)
- 2013(18554)
- 2012(16985)
- 2011(15450)
- 2010(15501)
- 2009(14664)
- 2008(14622)
- 2007(13303)
- 2006(11966)
- 2005(10600)
- 学科
- 济(71225)
- 经济(71039)
- 业(59745)
- 管理(52347)
- 农(46979)
- 企(39882)
- 企业(39882)
- 农业(30797)
- 方法(26492)
- 业经(23246)
- 数学(21605)
- 数学方法(21419)
- 财(20687)
- 制(20620)
- 中国(19312)
- 体(14977)
- 贸(13865)
- 贸易(13861)
- 易(13569)
- 学(13135)
- 地方(12953)
- 银(12073)
- 银行(12034)
- 务(11672)
- 财务(11647)
- 财务管理(11620)
- 行(11478)
- 体制(11433)
- 策(11367)
- 发(11310)
- 机构
- 学院(253012)
- 大学(249353)
- 济(107924)
- 经济(105950)
- 管理(96980)
- 研究(87874)
- 理学(84449)
- 理学院(83562)
- 管理学(82324)
- 管理学院(81873)
- 中国(67721)
- 农(65266)
- 科学(52920)
- 京(51285)
- 农业(50343)
- 财(49805)
- 业大(45983)
- 所(44718)
- 中心(41015)
- 研究所(40284)
- 财经(38908)
- 江(38417)
- 经(35404)
- 经济学(32070)
- 农业大学(31846)
- 北京(31253)
- 范(30706)
- 院(30683)
- 师范(30326)
- 省(29695)
- 基金
- 项目(172256)
- 科学(136118)
- 基金(126673)
- 研究(124759)
- 家(111977)
- 国家(110918)
- 科学基金(94459)
- 社会(83839)
- 社会科(78278)
- 社会科学(78251)
- 省(67996)
- 基金项目(67736)
- 自然(59857)
- 自然科(58460)
- 自然科学(58441)
- 自然科学基金(57468)
- 划(56407)
- 教育(55339)
- 编号(49717)
- 资助(48867)
- 成果(39927)
- 部(38856)
- 重点(38827)
- 制(37581)
- 发(37235)
- 创(36439)
- 农(36091)
- 国家社会(34987)
- 创新(34109)
- 业(33815)
- 期刊
- 济(125885)
- 经济(125885)
- 研究(72071)
- 农(68571)
- 中国(53816)
- 农业(45904)
- 学报(44707)
- 科学(40342)
- 财(38262)
- 大学(34690)
- 学学(33426)
- 管理(32690)
- 融(26658)
- 金融(26658)
- 业经(26325)
- 业(21811)
- 教育(21746)
- 财经(19502)
- 经济研究(18161)
- 技术(18111)
- 问题(17805)
- 经(16667)
- 版(15568)
- 农村(14735)
- 村(14735)
- 世界(14264)
- 农业经济(14124)
- 业大(13301)
- 科技(12360)
- 经济问题(11991)
共检索到379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萍 罗竖元
通过对农民工的抽样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认同程度高,制度自信显著增强,且与其社会治理效能感高低密切相关。其中公平性治理效能感对农民工制度认同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有效性治理效能感的获得感与安全感两个维度对制度优势认同的影响则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影响轨迹,即获得感与制度优势认同呈“U”型关系,而安全感与制度优势认同则呈倒“U”型关系。因此,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建立“结果—过程”并重的治理效能评价机制、坚持“利益—价值”并举的优势认同引导机制以及构建“政治宣传—情境体验”并用的治理效能宣传机制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进农民工制度优势认同,坚定制度自信的关键之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秀海
农民工身份认同缺失,造成农民向市民转变困难,这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性因素的束缚,只有打破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改变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政策等,才能增强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推动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身份认同 户籍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驰文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形势下,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更应该坚持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处于消费需求不足的境地,要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点在于农村地区。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尽管会减少其一些可支配收入,却能减少农民工由预防性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大大提高其消费倾向,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宋瑞昌
近日,甘肃省张掖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有效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通知》,要求健全落实八项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一是进一步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在建设、交通、水利、矿山开采等使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行业,继续实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对拒不缴纳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的单位,不得批准项目开工,并依法对其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和新开工项目施工许可等进行限制。二是建立政府应急周转金制度。市级和甘州区应急周转金分别为100万元-300万元,其他县为50万元-100万元。三是扎实推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龙 贾让成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开始,通过建立适合于研究农民工特点的最优社会保险机制模型,比较了信息不对称在流动性风险的社会保险制度和不存在流动性风险的保险制度中的表现,着重分析信息不对称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社会生产效率和社会保险制度运作效率的影响,从而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和政策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险 运作效率 最优保险制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家虎 崔文娟
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维护农民工的正当平等权益、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乃至"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因、所面临的制度环境、渐进式改革的方式、强制性制度变迁及"城市偏向"的特征、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及制度变迁的发展趋向作出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云,胡同泽,张爱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胜利
农民工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技能不高,工资低、劳动强度大,时常受到不平等对待,为寻找更好工作机会,多数人频繁流动,他们在城市的工作生活随时可能出现困境,特别需要社会救助制度的支持。因此,构建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编织一张兜住农民工基本生活的安全网,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避免他们陷入生存窘境,使他们安心创业就业意义重大。
关键词:
构建 农民工 社会救助制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晨寒
把农民工纳入户口所在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根本无法抵御其在城镇工作中遭遇的风险。建立专门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成本高,待遇低,而且还把城乡二元结构移植到城市,违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最好的选择是深化城镇基本保险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分层、分类把农民工吸纳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险 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家虎
当前,我国农民工已成为支撑工业化发展和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的生力军,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及城市偏向的社会经济政策下,农民工群体却无法享有与城市市民平等的经济社会权利和平等的城市公共服务,其中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麟
目前,我国已有一亿多进城务工农民,他们为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农民工社会保障严重缺失,因此,应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从其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保障入手,逐步建立起低门槛、广覆盖、有弹性、能衔接的社会保险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民工 社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