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8)
2023(11170)
2022(9943)
2021(9304)
2020(7716)
2019(18004)
2018(17902)
2017(34688)
2016(19021)
2015(21372)
2014(21218)
2013(21158)
2012(19396)
2011(17496)
2010(17279)
2009(15704)
2008(15159)
2007(13229)
2006(11726)
2005(9917)
作者
(56319)
(46255)
(46164)
(43902)
(29717)
(22399)
(20979)
(18349)
(17901)
(16488)
(16021)
(15708)
(14822)
(14530)
(14435)
(14218)
(13947)
(13913)
(13360)
(13208)
(11625)
(11195)
(11177)
(10732)
(10434)
(10325)
(10319)
(10102)
(9380)
(9234)
学科
(75197)
经济(75017)
管理(52612)
(48182)
(40931)
企业(40931)
方法(35510)
数学(29427)
数学方法(29089)
中国(22083)
(19146)
(18642)
(17253)
业经(17027)
地方(16508)
理论(14586)
(14011)
农业(12623)
环境(12204)
(12041)
(11719)
贸易(11714)
(11300)
技术(11097)
教育(10780)
(10664)
财务(10603)
财务管理(10584)
(10286)
企业财务(10051)
机构
大学(270697)
学院(266524)
管理(106861)
(100584)
经济(98121)
理学(93189)
研究(92338)
理学院(92077)
管理学(90375)
管理学院(89913)
中国(65198)
科学(60726)
(59093)
(46772)
(45476)
(44332)
研究所(43045)
业大(42846)
中心(40637)
(37880)
北京(37315)
(36594)
师范(36193)
财经(36172)
农业(35966)
(34055)
(32945)
(31022)
师范大学(29564)
经济学(29268)
基金
项目(190512)
科学(149048)
基金(138143)
研究(135830)
(121659)
国家(120651)
科学基金(103060)
社会(85233)
社会科(79793)
社会科学(79762)
基金项目(74324)
(74007)
自然(69197)
自然科(67571)
自然科学(67552)
自然科学基金(66329)
(63324)
教育(61618)
资助(56561)
编号(55034)
成果(44401)
重点(42533)
(41280)
(40107)
(39072)
课题(37891)
科研(36663)
创新(36395)
计划(35288)
大学(35002)
期刊
(108920)
经济(108920)
研究(78670)
中国(48542)
学报(47038)
科学(42930)
(40801)
管理(38196)
大学(34828)
学学(32693)
(31696)
教育(30217)
农业(28681)
技术(21567)
(18233)
金融(18233)
业经(17196)
财经(17063)
经济研究(16741)
图书(15669)
问题(15607)
(14454)
(14185)
科技(13834)
理论(13345)
(12908)
业大(12423)
实践(12395)
(12395)
现代(12388)
共检索到380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田富强  程涛  芦由  徐宗学  
进入人类纪尤其是近数十年来,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愈来愈突出,愈来愈强烈,许多新的问题用传统水文学理论难以给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因此,作为两个关注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学分支学科,社会水文学和城市水文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人水互动关系的增强,水文系统和人类系统逐渐演变为一个耦合系统,为研究其互馈关系和协同演化过程,社会水文学应运而生。城市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相互影响最剧烈的部分之一,城市区域水循环问题日趋复杂,由此诞生了城市水文学。这两个学科的研究,对水资源和与其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管理,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大文  徐宗学  李哲  袁星  王磊  缪驰远  田富强  田立德  龙笛  汤秋鸿  刘星才  张学君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水文学研究经历了由经验到理论、由简单过程到复杂系统、由定性描述到定量模拟的发展历程,其学科体系演进与科学技术进步及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联系,并由此衍生出诸如生态水文学、气象水文学、冰冻圈水文学、遥感水文学、同位素水文学、城市水文学、社会水文学等多种交叉研究领域与分支学科。当今水文学研究在水文多尺度观测、陆面—水文—社会耦合模拟及多源观测—模型同化技术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水文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未来水文学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芳  查小春  黄春长  王夏青  桑京京  
通过对马莲河中下游的深入考察,在甘肃省合水县河段发现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剖面,对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成分、石英砂表面结构等分析,证明为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通过地层学年代对比分析,确定马莲河在全新世中晚期发生特大洪水,年代大致为4200~4000a B.P.之间。根据该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所指示的洪峰水位,采用比降法恢复洪峰流量在16400~16900 m3/s之间。同时对该断面2003年和2005年洪水的洪痕进行了流量恢复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洪水误差小于5%,证明古洪水水文学计算结果合理可靠,从而为马莲河水利工程建设及沿岸城镇的防洪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奇  
湖泊蕴含丰富的淡水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全球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伴随越发频繁的湖泊洪水和干旱问题,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用水安全和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湖泊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地理单元,具有明确的水文边界,因此,一直以来是水文研究的理想区域。针对21世纪以来湖泊流域新呈现的水文问题,基于文献调研,结合长江中游鄱阳湖流域案例,重点就流域水文极值与湖泊洪旱、湖泊水文对流域植被变化的响应、湖泊流域系统水文水动力集成模拟、湖泊流域水平衡演变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等若干水文问题的研究现状和问题进行阐述,提出未来拟着重研究的若干主题。研究可望丰富流域水文学和湖泊水文学内容,对相关学科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向锋  黄春长  庞奖励  查小春  
古洪水水文学是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新兴学科。通过对渭河上游天水段基岩峡谷的详细考察,对在杜家坪村附近发现的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剖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沉积学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沉积物为洪水悬移质泥沙沉积形成,因而其主要成分为粉沙,分选良好。其磁化率值很低,表明它们是全新世晚期的沉积物,还没有受到风化成壤作用的改造。通过与其下游宝鸡峡全新世古洪水沉积剖面的地层学和考古年代学对比,确定其发生的时代在3200~3000aBP之间,即全新世大暖期结束之时。利用古洪水水文学方法,求出该组古洪水沉积层所记录的特大洪水的洪峰流量介于23460~25480m3/s之间。同时,通过进一步分析验证,表明对于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结果是可靠的。本研究获得了渭河万年尺度特大洪水的水文学数据,延长了洪水水文数据序列,在工程水文领域有重要应用性价值,对于揭示全球变化的水文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桑燕芳  王中根  刘昌明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小波函数、小波变换和小波消噪等。然后从6个方面,即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水文序列多时间尺度变化特性分析、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水文序列分解和重构、水文过程复杂性定量描述、水文序列小波消噪、水文序列小波互相关分析和基于小波方法的水文序列模拟预报技术,综述了小波分析方法在水文学各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和主要不足,以及存在的关键和难点问题。最后,对小波分析方法在今后的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就小波函数选择、小波阈值消噪、小波分解、小波互相关分析、水文序列小波预报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晶  庞奖励  黄春长  查小春  周亚利  虎亚伟  
对汉江上游郧县段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层进行了沉积学和水文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沉积物是古洪水悬移质泥沙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中堆积形成的,与黄土和古土壤显著不同。通过OSL测年和文化层的考古学断代,表明它所记录的特大古洪水事件发生在东汉时代(200A.D.)。根据沉积学和水文学原理恢复古洪水水位高程,计算得到古洪水洪峰流量为65 830m3/s;利用2011年汉江上游洪水洪痕记录的洪峰水位高程反演其洪峰流量,推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误差仅0.9%,证明研究获得的古洪水水文数据合理可靠,从而为汉江上游的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内的防洪减灾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树伟  庞奖励  黄春长  周亚利  查小春  李欣  
对汉江上游郧县黄坪村剖面的沉积学特征及所在河段地貌进行了研究。发现剖面中夹有典型古洪水沉积物,其记录了发生于1 900~1 700aB.P的古洪水事件。根据水文学和沉积学原理,利用尖灭点法和SWD厚度与含沙量关系法恢复的古洪水行洪水位高程分别为154.95和156.85m,用比降法恢复的古洪水洪峰流量为65 320和74 442m3/s。根据2011年汉江洪水洪峰痕迹高程用相同方法反推洪水流量,用Baker提出的河流流域面积与洪水洪峰流量关系进行了验证,证实所恢复的古洪水洪峰流量是合理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大伦  项文化  康文星  
采用小集水区技术和定位研究方法 ,根据连续 3a观测所取得的数据 ,对湖南会同第 2代杉木幼林的水量平衡和养分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森林生态系统年降雨输入为 1170 6mm ,其中 3 5 3mm以树干茎流形式进入林地 ,占降雨量的 0 3% ,林内穿透水为 10 17 3mm ,占 86 9% ,另外林冠年截留量为 149 77mm ,占年降雨量的 12 8%。以径流形式流出该系统的水量为 42 8 0 5mm ,占年降雨量的 36 5 7% ,其中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分别占总径流的 4 31%和 95 6 9%。系统另一输出形式蒸散量为 86 2 6 4...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雍中  
我国古代山水文学十分发达,而且源远流长。山水文学包括山水诗词赋和山水游记,后者最能体现山水美学思想。山水文学滥觞于秦汉而兴于晋、南北朝,成熟于唐宋而发展于明清。而山水美学发展的脉络,与山水文学基本同步或稍后,即:萌芽于先秦两汉,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两代。本文不揣浅陋,谨就山水文学中的美学思想略陈己见,以就教各位专家和山水文学爱好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步峰  周光益  曾庆波  李意德  吴仲民  
在小集区技术和定位观测综合实验测定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生态系统3年间的水文学过程、水质的动态变化、营养元素积累。结果表明:水量及营养元素的输入、再分配和输出量主要集中在雨季的5~10月份,两者月动态变化特征密切相关,年降水输入营养元素的78%被森林生态系统积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家冈   裴璠  
森林水文学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在本世纪40年代首先提出的.从那时起,森林水文学已在各个不同层次和尺度被广泛地研究,从单株树开始,到整个林分,小流域直到大流域.其研究主要是针对森林植被对降水的再分配、滞蓄作用、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从而达到掌握集水区域产水量规律的目标.故森林水文学后来又被当作森林流域产水量管理的科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A.A.索科洛夫  李涛  
采取地理学的途径去研究水文现象和水文过程,在相当一部份的工程水文学家中存在着某些怀疑。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被认为是着力于它固有的"描述"和"仅由质的方面"观察现象,没有能力提供对实践必需的量的判断。所以,采取地理学的途径去研究水文现象就逐渐丧失它的意义并应该让位给别的较先进的方法,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于澎涛  
在探讨森林水文模型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理论基础、类型和特点。与传统的集总式模型相比 ,分布式水文模型考虑了流域内部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异质性 ,可以反映流域内部水文过程的时空变化 ,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 ,为流域的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景观生态学可以作为分布式模型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可以为分布式模型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 ,在此基础上 ,分布式水文模型有望解决森林水文学中长期面临的尺度转换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银辉  罗毅  
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DEHYDROS进行了河套灌区的水文学过程模拟研究。结合灌区渠系分布特点及水资源利用状况,将灌区划分为11个子流域。应用1986年、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1991年~2000年间的数据系列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1980年~1990年的数据系列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选取的参数是可以接受的。根据模型多年模拟的平均结果,蒸散量多年均值为39.0×108m3,渗漏量多年均值为13.0×108m3,系统排水量为77.8×108m3,降水产生径流微弱;灌区多年平均引水量为51.4×108m3,引水通过灌溉渠系和灌溉的方式大量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蒸发与基流在地下水排泄中都占有较大比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