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1)
- 2023(10396)
- 2022(8703)
- 2021(7906)
- 2020(6609)
- 2019(14371)
- 2018(13950)
- 2017(27315)
- 2016(14550)
- 2015(15542)
- 2014(15356)
- 2013(15006)
- 2012(13742)
- 2011(12230)
- 2010(11852)
- 2009(10743)
- 2008(10480)
- 2007(9073)
- 2006(7752)
- 2005(6441)
- 学科
- 济(56968)
- 经济(56789)
- 管理(41573)
- 业(41520)
- 企(33282)
- 企业(33282)
- 方法(28220)
- 数学(23601)
- 数学方法(23403)
- 农(17129)
- 财(16366)
- 中国(14908)
- 业经(14039)
- 学(13443)
- 贸(12094)
- 贸易(12093)
- 易(11777)
- 农业(11584)
- 制(10371)
- 务(9945)
- 财务(9936)
- 财务管理(9922)
- 企业财务(9539)
- 技术(9474)
- 和(9282)
- 环境(9253)
- 理论(9249)
- 银(8939)
- 银行(8897)
- 融(8896)
- 机构
- 大学(208115)
- 学院(206755)
- 济(87060)
- 经济(85628)
- 管理(79457)
- 理学(70607)
- 研究(70586)
- 理学院(69822)
- 管理学(68694)
- 管理学院(68332)
- 中国(50840)
- 科学(45070)
- 农(43085)
- 京(41523)
- 财(39190)
- 业大(36090)
- 所(36016)
- 农业(34509)
- 研究所(33396)
- 财经(32671)
- 中心(32082)
- 经(29966)
- 江(28284)
- 经济学(27990)
- 经济学院(25556)
- 范(25422)
- 师范(25006)
- 北京(24994)
- 院(24951)
- 财经大学(24779)
- 基金
- 项目(150982)
- 科学(119649)
- 基金(113391)
- 研究(103099)
- 家(102459)
- 国家(101591)
- 科学基金(86280)
- 社会(71265)
- 社会科(66671)
- 社会科学(66650)
- 基金项目(60466)
- 省(57439)
- 自然(56932)
- 自然科(55698)
- 自然科学(55680)
- 自然科学基金(54756)
- 划(49554)
- 教育(46491)
- 资助(44762)
- 编号(38124)
- 重点(34155)
- 部(33986)
- 创(32181)
- 发(31732)
- 国家社会(30626)
- 创新(30088)
- 科研(29893)
- 成果(29186)
- 计划(29114)
- 教育部(28958)
共检索到282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定 谢菡 刘子瑛 杨德锋
生产性消费的动机常常被认为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体验感、独特性和产品质量,但心理需求对消费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生产性消费可以带来内在的能力感知,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社会比较会让人感到能力不足和失败。从补偿性消费视角提出,社会比较所带来的能力感威胁可以通过生产性消费弥补。通过三个实验论证了社会比较对生产性消费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与下行比较相比,上行比较会产生控制感威胁并导致更高的生产性消费偏好;上行比较对控制感的影响会受到自我肯定的调节作用;控制感对生产性消费偏好的影响也受到感知生产难度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社会比较 生产性消费 控制感 补偿性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倩倩 王晓倩
本文通过两个实验来研究社会比较对放纵消费倾向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相对于下行比较,上行比较的个体会产生更强的放纵消费倾向;自我补偿动机在社会比较对放纵消费倾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自我反思负向调节社会比较通过自我补偿动机对放纵消费倾向的间接影响。研究从补偿视角揭示了社会比较对放纵消费倾向的影响机制,并为企业营销放纵产品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柳武妹 王海忠 陈增祥
补偿性消费是近年来消费行为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主题。该主题的研究探讨的是消费者如何通过消费来应对心理威胁,补偿内心的缺失。目前,该主题的研究较为零散,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十分罕见,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梳理。本文首先介绍了补偿性消费概念,之后从需求受威胁与自我概念受威胁这两个视角对现有的补偿性消费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促进国内学术界对该研究主题的关注和探讨。
关键词:
补偿性消费 需求受威胁 自我概念受威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骆紫薇 陈斯允
基于补偿心理的视角,构建"社会支持—感知权力—补偿性消费"的研究模型,探讨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社会支持对顾客补偿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考察其边界条件,分析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对412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层级回归模型(HRM)的方法进行假设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正向影响感知权力,负向影响顾客炫耀性消费与强迫性消费;感知权力负向影响补偿性消费,且在社会支持与补偿性消费之间起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削弱了社会支持对感知权力的正向作用。研究结果为理解社会支持与补偿性消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企业及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丽 曹兴华 覃建雄
本文采用调研获取样本数据的形式,实证研究了补偿性消费心理对年轻群体旅游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偿性消费心理中的自尊威胁、压力释放、合群效应对年轻群体的旅游消费都有显著的刺激作用。而从"80后"和"90后"比较来看,尽管补偿性消费心理是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但是在两类群体中的表现程度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其中自尊威胁因素在"90后"群体中表现得更为强烈,而压力释放因素在"80后"群体中更为强烈,合群效应对旅游消费的边际影响程度差别不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岚 谢雯婷 徐超
文章在两个实验的基础上对社会比较方向对消费者创造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而言,在现有社会比较文献的基础上,探索了消费者面对不同社会比较对象时的心理过程。并且,通过引入解释水平理论中的"心理距离"概念,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方向的社会比较活动对于消费者创造性认知绩效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此外,还进一步探索了人们内隐的"优于常人"自我评价效应对社会比较过程的影响,也揭示了当打破"优于常人"自我评价效应时,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出现逆转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治 江文婷
游戏化营销策略通过让消费者参与到游戏中来实现营销目的,可以增强消费者的娱乐感并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的互动性和参与度,从而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度、认可度和忠诚度,进而产生补偿性消费行为。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游戏化营销策略对消费者补偿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应用分层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亚林 景奉杰
冲动性购买是现实生活中相当普遍的现象,本文利用问卷调研手段,选择以冲动性购买的满意度为视角,探讨了社会比较倾向,心理控制源对冲动性购买的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社会比较倾向者较低社会比较倾向者具有较低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内控人格特质者较外控人格特质者具有较低的冲动性购后满意度,而且社会比较倾向与心理控制源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存在交互作用,强化了对冲动性购后满意度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吉林 王莉
本文重点对上行社会比较对年轻群体冲动性消费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本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参考已有且较为成熟和规范的研究量表,开发出与本文相适应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预先调整和分析,并对其内容进行改进,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同时以反刍思维为中介,以上行社会比较和冲动性消费为研究对象,并建立上行社会比较对冲动性消费的影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上行社会比较对年轻群体冲动性消费具有正向影响,说明上行社会比较会导致年轻群体冲动性消费行为增强;上行社会比较和反刍思维之间呈正向相关,说明上行社会比较会导致年轻群体的反刍思维;反刍思维和年轻群体冲动性消费之间呈正向相关,说明反刍思维可以驱动年轻群体产生冲动性消费;反刍思维对年轻群体冲动性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即通过反刍思维使得年轻群体在社会比较中变得更易产生冲动性消费行为。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曹小春
消费者为实现自己的愉悦、参与、社会互动等目的,通过其无形劳动,与其他消费者、企业及其员工进行互动而生产了价值。这些价值大多体现在首要层次的社会关系中,而很少会转移到次要层次的社会关系中。转移过来的价值可能被企业占有,也可能由于社区的作用由消费者自己获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曲恒 王亚柯
本文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06年的农民工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是否能够因恶劣的工作条件而获得补偿性工资差异。OLS估计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并不能获得补偿性工资差异,这说明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而言还是分割的。考虑到OLS估计可能会因度量误差和遗漏变量而偏离真实值,本文还使用了工具变量法对OLS的估计偏差进行了纠正。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基于OLS的分析。本文也使用了Lee(2007)的方法,在处理恶劣工作条件这一变量的内生性的前提下,考察了恶劣工作条件在不同条件分位点上对工资的影响,发现农民工无论处于所有工资条件分布的高端还是低端,都无法获得补偿性工资性差异。
关键词:
补偿性工资差异 恶劣的工作条件 农民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彦忠
社会比较是指个体以他人为参照标准对自我进行评价的过程。社会比较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其极大地影响着个体的判断、体验和行为。文章探讨了社会比较对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影响,并分别分析了社会比较对炫耀性消费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个体和优于自身的他人进行比较(即向上比较)之后,会产生劣势感,从而激发个体对物质的重视,最终导致其更高的炫耀性消费行为;而当个体和比自己差的他人进行比较(即向下比较)之后,会产生同理心,这种同理心是一种情绪唤醒状态,会泛化至一般弱势群体,从而使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翔英 王海红 王晓凌 司振强 吴迪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接种氨氧化细菌(AOB)(Ensifer sesbaniae)能否稳定持续促进玉米旱后复水补偿性生长,为农业节水服务。[方法]以玉米品种‘郑单985’为试验材料,以AOB菌株S2_8_1为试验菌株,采用盆栽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常规湿润即空白对照(WT);湿润时期接种AOB菌株(WI);保持湿润在复水期间接种AOB菌株(WR);旱后复水(DT);出苗后接种AOB菌株然后旱后复水(DI)和旱后复水在复水期接种AOB菌株(DR)。通过测量玉米的生物量、玉米素核苷含量、净光合速率、根际土壤的土壤硝化速率等指标,探究AOB对玉米旱后复水补偿性生长的影响。[结果]出苗后接种S2_8_1(DI)促进旱后复水玉米的生长,复水后10 d, DI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其根际硝化速率提高55.1%,由此引起叶片细胞分裂素浓度增加17.4%,净光合速率增加24.8%,最终引起其总生物量比空白对照提升22.8%,促进其发生补偿性生长,使其水分利用效率增加84.0%。同理,DR处理旱后复水在复水期接种AOB菌株同样促进玉米发生超补偿生长。[结论]出苗后即接种氨氧化细菌能够持续稳定发挥作用,促进旱后复水玉米的补偿性生长,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对农业节水生产意义重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桂萍 殷大伟 刘丽华 汪秀志 王伯伦
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严格监测土壤水势,于不同生育期进行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及补偿效应,并从生态学和农学两方面探讨了胁迫后的可补偿性及意义。结果表明,分蘖期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使两个品种的叶龄进程变缓,复水后叶龄得到不同速度的补偿逐渐与对照接近;使两个品种的株高低于CK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复水后株高迅速补偿生长,最终与对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复水后茎数补偿较小,最终穗数仍低于CK,达极显著水平。长穗期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对株高的影响复水后不能得到补偿,两品种各个处理的最终株高低于CK,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主要是控水处理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植株第2~4节间的长...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生长发育 产量 补偿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徐远彬
相对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水平,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不足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构建了一个纳入互联网、交易成本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理论模型,并采用我国200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互联网、交易成本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会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交易成本的中介效应,互联网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发挥互联网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大网络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互联网 生产性服务业 交易成本 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