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07)
2023(15836)
2022(13703)
2021(12809)
2020(10754)
2019(24635)
2018(24345)
2017(46920)
2016(25986)
2015(28937)
2014(28549)
2013(28157)
2012(26102)
2011(23659)
2010(23706)
2009(21644)
2008(21425)
2007(18967)
2006(16934)
2005(14678)
作者
(77247)
(64047)
(63804)
(60685)
(41081)
(30773)
(28858)
(25141)
(24534)
(23018)
(21909)
(21705)
(20607)
(20292)
(20036)
(19677)
(19446)
(19109)
(18577)
(18334)
(16206)
(15816)
(15661)
(14745)
(14448)
(14289)
(14252)
(14180)
(12947)
(12828)
学科
(98886)
经济(98694)
管理(74458)
(72051)
(60420)
企业(60420)
方法(44884)
数学(37393)
数学方法(36911)
(29007)
中国(27015)
(26048)
(24145)
业经(23976)
地方(20620)
(19613)
贸易(19602)
农业(19151)
(19052)
(18557)
理论(17959)
(17588)
(16557)
技术(16250)
环境(15957)
(15826)
财务(15748)
财务管理(15721)
(15091)
(15039)
机构
大学(370415)
学院(368520)
管理(144673)
(143081)
经济(139927)
研究(127879)
理学(125697)
理学院(124214)
管理学(121982)
管理学院(121309)
中国(92803)
科学(82656)
(79068)
(67753)
(65660)
(65599)
研究所(60359)
业大(59776)
中心(56738)
(54465)
农业(53532)
财经(52431)
北京(49702)
(49618)
师范(49063)
(47655)
(46240)
(43780)
经济学(41683)
师范大学(39654)
基金
项目(255525)
科学(199322)
基金(184334)
研究(182540)
(163234)
国家(161846)
科学基金(136994)
社会(114309)
社会科(107549)
社会科学(107517)
(99985)
基金项目(97965)
自然(91213)
自然科(89052)
自然科学(89024)
自然科学基金(87423)
(85271)
教育(83381)
资助(75561)
编号(74202)
成果(60482)
重点(57710)
(55611)
(54627)
(52884)
课题(51366)
创新(49258)
科研(49024)
计划(47674)
教育部(46869)
期刊
(156551)
经济(156551)
研究(106503)
中国(68485)
学报(66078)
(61282)
科学(58567)
管理(52267)
大学(48670)
(47958)
学学(45954)
农业(42155)
教育(41170)
(30460)
金融(30460)
技术(29352)
业经(26369)
经济研究(24919)
财经(24897)
(21711)
(21239)
问题(20451)
图书(19717)
科技(19189)
(18873)
业大(17503)
理论(17129)
技术经济(17118)
现代(16490)
资源(16426)
共检索到535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钟曼丽  杨宝强  
社会智库的行为目标是影响政策产出,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则在于其决策影响力的强弱。文章基于文献和权威指标构建了社会智库决策影响力指标体系,采用无放回抽样确定21个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测算了决策影响力,利用逐步回归探讨其影响因素,得出社会智库决策影响力整体较弱且两极分化;决策影响力的提升对政府官员有依赖;决策结构失衡影响决策影响力提升等结论。而构建大数据平台、多端传播网络、中国式"旋转门"有助于提升其决策影响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永  康捷  
基于对科技决策智库内涵的理解以及对科技决策智库影响力的理论综述,建立"影响源""影响对象""影响渠道""影响时机"和"影响效果"五位一体的科技决策智库影响力要素理论研究模型,并进行具体解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晨  
高校智库是服务公共政策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学术机构,将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作为研究对象,从发展导向、人才吸引、人员管理、组织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其影响力及其提升。研究发现三家高校智库主要通过三个路径提升影响力:突破圈层结构的隐性桎梏,融入政策制定网络;构建人岗匹配的现代架构,维持组织公信力;恪守学术研究的价值传统,形成政策研究品牌。我国高校智库为更大程度的发挥影响力应打造畅通的"校—政"咨政渠道,借助多手段影响政策制定;构建动态的内部治理结构,创新高校智库知识生产机制;整合优势特色学科资源,遵循问题逻辑的长线研究路径。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刘海峰  刘畅  曹如中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政府在公共问题的决策方案及其进入程序拥有决定性权力的现象,提出智库参与政府政策制订的观点,拟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读和理论推演的方法,探讨了加强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动因,剖析了新型社会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功能诉求,分析了我国新型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契机,讨论了我国智库服务政府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型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提升策略。[结果/结论]认为传统的公共治理方式阻碍了智库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未来我国新型智库必须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不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丽敏  王鸿飞  
选取"广东科技"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样本,对科技政务微信的现状进行梳理,通过价值工程法选择较优的提升项目,利用有限的人力和财力提升科技政务微信的运营效果。得出可应用的实践框架和经验,以期促进科技政务微信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向洪  曹如中  郭华  
[目的/意义]针对新型智库建设提出完善智库治理能力的倡议,旨在提高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信息保障和智能支持作用。[方法/过程]文章通过运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了提升智库治理能力的理论内涵、动力机制、获取方式、现实体现和提升策略。[结果/结论]认为正确理解智库治理能力是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基本前提,中国新型智库必须加强智库治理能力建设,大力提升治国理政的决策咨询与智力服务能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媛媛  
文章以知名智库为研究对象,以智库学术内涵建设为基础,从信息计量学视角对其学术性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研究发现:智库h指数在评价学术影响力时的区分度不高,配合使用智库g指数、学术差和学术势评价智库学术影响力效果较好;智库学术影响力与智库综合影响力成正相关关系。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荣庭  徐盼  
社会智库正逐渐成为我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发展将极大促进我国智库的整体发展。通过对我国社会智库发展现状进行归纳分析,梳理出影响社会智库有效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我国社会智库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社会智库的有效发展给出了策略和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岳洪江  
在对国内智库评价体系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五维度区域智库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开展区域智库影响力评价。区域智库影响力差序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区域智库影响力的五个维度都表现较好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相对排名靠后;有些省份五个维度排名变动幅度较小,而有些省份排名变动幅度较较大;省市区间智库影响力得分差距巨大,从大到小呈梯度分布状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乾坤  董博怀  
基于科学性、可操作性、典型性和系统性原则,构建衡量北京文化影响力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文化影响力评价函数模型,对2009—2017年北京文化影响力各级指标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化趋势和可能原因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发现:2009—2017年,北京文化影响力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不断提高,北京文化市场影响力发展水平指数和北京文化环境影响力发展水平指数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一定波动。北京文化资源影响力发展水平指数变化幅度不大,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从测度得分来看,北京文化市场影响力发展水平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北京文化环境影响力和北京文化资源影响力发展水平指数得分,且北京文化资源影响力发展水平指数得分一直处于较低层级。政策、市场与产业、文化差异是北京文化影响力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应从这几方面进一步提升北京的文化影响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桂侠  万劲波  
智库的目标是影响政策过程和引领公众舆论,最终服务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其实质是"基于政策过程对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产生知识扩散效果"。文章以政策过程理论为指导,在剖析智库功能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智库参与政策过程的影响力模型;在政策过程分析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议题提出、形成建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五个政策阶段,建立了智库参与不同政策过程的影响力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智库影响力作用机制。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吴彦俊  皱海亮  杨莎莎  
以中国高科技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考察了企业CTO个人外部社会资本与其技术战略决策影响力的关系,并探索了CTO与CEO的人际信任关系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多元回归结果表明,CTO外部社会资本结构维、CTO-CEO信任关系与CTO技术战略决策影响力正相关;CTO-CEO信任关系对CTO外部社会资本关系维、认知维与CTO技术战略决策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表明CTO必须充分建立外部社会资本,并与CEO保持良好的人际信任关系,才能更好地在技术战略决策中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培蕾  
教育智库系统内部结构的分化主要取决于不同教育智库主体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或主张在政策决策共同体内部达成的"政治共识"程度,"政治共识"程度又取决于教育智库将政治过程、理性分析与大众关切紧密结合的程度,是教育智库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此,我国教育智库应精准定位政府的教育政策需求,积极开展对策性研究,以提升教育智库的决策影响力;立足实证研究,积极推进教育政策研究范式的转换,以提升教育智库的学术影响力;进行有效的知识建构,为公众参与教育政策讨论提供交流平台,以提升教育智库的公众影响力。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振容  
当代伊朗智库兴起于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在数量上,伊朗智库位列西亚北非地区国家之首。在类型上,伊朗智库主要分为政府型智库、高校智库和独立智库,这些智库对伊朗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正日益上升,其中政府型智库主导着当代伊朗智库的发展。当前,中伊双方尚未建立起双边智库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因此,加强中国和伊朗智库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深化中伊战略合作的内涵。本文从伊朗智库的历史生成、现状及其特点、对伊朗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中伊两国智库间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伊彤  樊春良  李海波  贾品荣  
本文在对科技政策智库的内涵、特征与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我国科技政策智库影响政府决策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提出提升我国科技政策智库对政府决策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