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7)
2023(7328)
2022(6442)
2021(6054)
2020(4934)
2019(10737)
2018(10581)
2017(20421)
2016(10979)
2015(12188)
2014(11797)
2013(11507)
2012(10594)
2011(9497)
2010(9688)
2009(9328)
2008(9008)
2007(8314)
2006(7559)
2005(6824)
作者
(30345)
(25233)
(24860)
(23831)
(15835)
(12141)
(11585)
(9675)
(9474)
(8960)
(8570)
(8516)
(7883)
(7771)
(7605)
(7597)
(7520)
(7437)
(7336)
(7024)
(6213)
(6138)
(6053)
(5835)
(5628)
(5624)
(5622)
(5489)
(5121)
(4998)
学科
(47077)
经济(46922)
管理(29931)
(26671)
(23395)
企业(23395)
方法(16448)
地方(16253)
(15220)
中国(13585)
业经(13450)
数学(10848)
数学方法(10624)
理论(10450)
(10441)
(10114)
农业(10050)
(9992)
地方经济(9661)
(9251)
(7303)
贸易(7295)
环境(7125)
教育(7121)
(6952)
(6471)
(6306)
银行(6292)
(6288)
金融(6284)
机构
学院(153123)
大学(149764)
(58059)
经济(56649)
管理(56180)
研究(52095)
理学(47597)
理学院(46938)
管理学(45981)
管理学院(45678)
中国(40031)
科学(32628)
(31894)
(28083)
(26707)
(24387)
中心(24342)
(24144)
师范(23967)
研究所(23761)
(22985)
财经(21663)
(20224)
北京(20036)
业大(19694)
(19285)
师范大学(18997)
(18505)
农业(17538)
经济学(17068)
基金
项目(99599)
科学(79244)
研究(76818)
基金(70679)
(60782)
国家(60229)
科学基金(51656)
社会(50484)
社会科(46550)
社会科学(46534)
(40272)
基金项目(37376)
教育(35332)
(33726)
编号(33136)
自然(31397)
自然科(30645)
自然科学(30640)
自然科学基金(30029)
成果(27994)
资助(27548)
(23326)
课题(23001)
重点(23000)
(21361)
(20667)
项目编号(19888)
(19824)
国家社会(19773)
(19408)
期刊
(74974)
经济(74974)
研究(47268)
中国(32245)
(23319)
教育(21883)
学报(21801)
(21790)
科学(21734)
管理(21463)
大学(16505)
农业(15599)
学学(15256)
业经(14057)
(13897)
金融(13897)
技术(12225)
经济研究(10977)
财经(10817)
问题(9710)
(9480)
图书(9011)
资源(7898)
(7529)
(7497)
(7420)
商业(7289)
(7229)
论坛(7229)
(7167)
共检索到238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涛  李洁  
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一家独大,到“信仰捍卫者”“血盟旅”“西非统一和圣战运动”相互角逐,再到“守卫者”“伊斯兰和穆斯林支持组织”重新整合,经历多次分化重组。萨赫勒极端组织是伊斯兰教内部教派竞逐的产物。萨拉菲主义对苏非主义的批判引发不同宗教极端主义思潮与运动的兴起。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受到部落主义根深蒂固的影响,是该地区农、牧业生产方式以及不同从业人群间矛盾对立的产物。深层农牧民矛盾以族群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宗教极端主义则扭曲、夸大了族群对抗。化解萨赫勒地区极端主义威胁、消灭极端组织,从根本上讲是要直面当地的农牧业发展矛盾,妥善处理游牧业被挤压、边缘化所引发的挑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叁汕  
作为“新南方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朱山坡书写世界性的南方。在《萨赫勒荒原》中,他打破了作家受地域性限制困扰的“南方写作”壁垒,在文学地理上呈现一种世界性的写作逃逸景观,为“新南方写作”带来了全新的地域文化风貌。小说拓展了新的审美表现,在文本中以一种影像的方式记录了南方世界,是当前文学发展跨学科深度融合的表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家新  易连云  
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也是特殊的文化组织。大学章程是大学使命在大学组织文化中的彰显。现代中国大学制度非理性现象与大学章程缺失、缺位密切相关。要建立并有效施行大学章程,首先,作为大学章程主体的大学,应牢牢树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匹配的价值观念和法治观念;要规范大学章程的制定和生效程序,要注重大学章程制定的组织文化价值导向性,同时要依据大学章程,建立和完善学校制度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馨培  隋晓冰  张彦玲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全面实施,我国同周边及世界各国在经贸文化领域的合作层次不断升级。我国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历史文化沉淀中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俗特色。随着新时代文化战略与国际高水平文化交流的推进,少数民族民俗的英译现象在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文章从赫哲族文化中传统服饰、民俗节日和文学典籍等英译本出发,以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为理论框架,探索目的论对龙江赫哲族文化外宣实践的指导意义,以期对赫哲族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及文化传承外宣拓展新渠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楠楠  
布洛赫把乌托邦看成一种存在于人内心之中的主观精神,能够唤醒人内心最本质的追求,引起人对生活困境和社会阴暗的修正与反抗。乌托邦精神是以现实为落脚点,从实际出发而展开的一系列美好憧憬,能够打破现实世界给人带来的沉重枷锁,促使人自由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雪  张德祥  
明确大学文化形成机制是建设大学文化的关键。从文化形成动力角度,大学人是大学文化形成的唯一主体,大学文化形成机制可以分为主导型和自发型主要两种。主导型大学文化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学校创办者、管理者的提出和主导实施。自发型大学文化形成的主要是源于学校教师的自我养成和演化,是大学教师在大学日常运行过程中经过磨合和相互协商与妥协的结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鲁直  
1994年,我写过一篇论文,探讨亚洲太平洋地区概念的起源,主要论点是:现在流行的亚太地区称谓并不是亚洲和太平洋两个地理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亚洲和太平洋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关系长期发展的产物。我从地理大发现说起,回溯了欧洲列强向东、向西扩张的史实,美国西班牙战争导致的美国向西扩张,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对太平洋远东地区的争夺,直至二次世界大战东亚太平洋战区的形成,为战后亚太地区概念的逐步确立创造了条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潘荣阳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吴巍巍博士的新著《西方传教士与晚清福建社会文化》一书,于2011年10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以新视角和新方法来重新审视和解读福建社会文化的著作,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吴巍巍同志的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是研究基督教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雪雁   罗慧   裴心源   赵小旭   赵妮  
[目的/意义]送别诗是古代诗歌中极其重要的一类题材,通过研究送别诗中涉及的典故及文化意象,可以为唐代的历史文化变迁提供考证。[方法/过程]以《全唐诗》中的送别诗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重组的视角,运用数字人文工具,通过对送别诗中出现的典故及文化意象进行统计分类,结合语义对送别诗想要表达的情感展开研究。[结果/结论 ]梳理送别诗文本中包含的典故及文化意象,直观地展现《全唐诗》送别诗中典故、文化意象等要素,有利于后续对《全唐诗》中的其他知识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及可视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正>朱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研学工作组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专辑客座主编、Cities专辑客座主编,《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副主编,《地理研究》《人文地理》《旅游学刊》等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
关键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龚万达  
"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协商"的提出,使得如何构建协商型社会组织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各地区社会组织数量与政府信息公开状况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与协商开展密切相关;对2014年"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专题数据"的分析发现,社会组织社会资本发育不足是开展社会组织协商的瓶颈。应以服务绩效增强社会组织的网络覆盖,以外部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内部规范的民主化,以制度创新推动社会组织公信力的提升,培育社会组织适合于协商民主的社会资本,推进协商型社会组织的建设,进而促进社会组织协商的全面开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莹  龙文军  刘洋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农村文化问题从不同层面开展了研究。本文重点梳理了新世纪以来农村社会文化相关问题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相关研究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今后农村社会文化的几个研究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健  
对旅游接待地的社会文化保护一直是中外旅游发展中备受关注但始终未能妥善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旅游接待地所扮演的文化角色,分析了旅游业的过度发展对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造成的6个方面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旅游接待地实施社会文化保护和文化提升的战略思考。笔者认为,我们对保护一词首先应有正确的理解,应采用旅游学术研究最新成果,制定文化保护和文化提升战略,制定和颁布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相关的执行和协调机构,应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保护和文化提升方面的作用,应重视在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保护和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建富  
中国两千多年来传统社会农耕自然经济的"稳定"导致了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固化,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迟缓与停滞。这种已成固化的"稳定",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管理体制的固化。皇权专制大一统的分级管理体制自秦至清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二是文化形态的固化。儒家主导下等级分明的社会管理和社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洪芳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是社会文化转型的必然要求。社会文化的世俗化转向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根基。高等教育应该在观念、目标、价值、精神、方法等方面与社会文化的世俗化取向相适应 ,全面面向大众 ,才能真正体现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目前还面临着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