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0)
- 2023(15472)
- 2022(13274)
- 2021(12326)
- 2020(10442)
- 2019(23411)
- 2018(23128)
- 2017(44313)
- 2016(23560)
- 2015(26372)
- 2014(25680)
- 2013(24584)
- 2012(21991)
- 2011(19496)
- 2010(19603)
- 2009(18381)
- 2008(17638)
- 2007(15695)
- 2006(13736)
- 2005(12276)
- 学科
- 济(90282)
- 经济(90078)
- 管理(70784)
- 业(65957)
- 企(57145)
- 企业(57145)
- 方法(40156)
- 数学(33119)
- 数学方法(32634)
- 财(27331)
- 中国(26462)
- 农(25989)
- 业经(22710)
- 制(21873)
- 地方(17818)
- 学(17762)
- 理论(17710)
- 农业(16545)
- 贸(16234)
- 贸易(16219)
- 务(15965)
- 财务(15909)
- 财务管理(15870)
- 易(15773)
- 银(15663)
- 银行(15640)
- 和(15617)
- 融(15395)
- 金融(15389)
- 企业财务(15037)
- 机构
- 大学(319650)
- 学院(319091)
- 济(131008)
- 经济(128230)
- 管理(125021)
- 理学(107836)
- 理学院(106698)
- 管理学(104819)
- 管理学院(104189)
- 研究(102157)
- 中国(77779)
- 财(65213)
- 京(65050)
- 科学(59460)
- 财经(51067)
- 中心(49029)
- 所(48454)
- 江(48395)
- 农(47040)
- 经(46399)
- 业大(43676)
- 研究所(43520)
- 范(42312)
- 师范(41903)
- 经济学(41165)
- 北京(39810)
- 财经大学(38140)
- 州(37674)
- 院(37035)
- 经济学院(36872)
- 基金
- 项目(217016)
- 科学(173176)
- 研究(162476)
- 基金(159615)
- 家(137918)
- 国家(136492)
- 科学基金(118930)
- 社会(106830)
- 社会科(100530)
- 社会科学(100505)
- 省(84431)
- 基金项目(83759)
- 教育(76232)
- 自然(74921)
- 自然科(73224)
- 自然科学(73202)
- 自然科学基金(71867)
- 划(70675)
- 编号(66160)
- 资助(63918)
- 成果(54025)
- 部(48816)
- 重点(48799)
- 创(46231)
- 发(45976)
- 课题(45343)
- 制(44883)
- 国家社会(44437)
- 教育部(43098)
- 创新(43088)
- 期刊
- 济(146459)
- 经济(146459)
- 研究(95806)
- 中国(64708)
- 财(52835)
- 管理(48461)
- 学报(46227)
- 农(44319)
- 科学(43587)
- 教育(38276)
- 大学(36927)
- 学学(34596)
- 融(30619)
- 金融(30619)
- 农业(29420)
- 技术(27896)
- 财经(25857)
- 业经(24422)
- 经济研究(23336)
- 经(22319)
- 问题(19004)
- 版(15656)
- 图书(15165)
- 业(14753)
- 理论(14620)
- 贸(14440)
- 科技(14097)
- 技术经济(14033)
- 现代(13887)
- 财会(13787)
共检索到477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敏 熊琼
由于家庭结构的残缺,失独家庭陷入经济、养老、情感交流等功能丧失的多重困境,这其中就体现出家庭抗逆力不足的问题。家庭抗逆力包括家庭信念系统、组织模式与沟通过程三个方面。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地提升家庭抗逆力,其包括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的两个维度。通过对上海市W镇的实地调研,发现以政府兜底性支持、"三社联动"机制为主导的正式支持,及亲属网络和志愿者等主体提供的非正式支持形成的社会支持网络,借助功能补全机制和沟通增强机制两种微观机制,增强了W镇失独老人的家庭抗逆力。建构包含政府、社区、亲属网络等多主体的社会支持体系及两个微观机制,得出社会支持体系确实能有效提升失独家庭抗逆力的结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波琼 申仁洪 黄儒军
家庭抗逆力影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福祉。本研究以来自重庆、云南、四川和贵州四省市860名特殊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呈中等偏上水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的直接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社区、机构和学校/幼儿园应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政策保障、干预服务、育儿指导和心理支持,家长应树立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家庭信念,主动寻求多方面支持,提升家庭抗逆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鹏
从家庭与市场的契合性视角,基于浙江J村家庭作坊的社会学考察结果表明,家庭并不仅仅是市场解构作用的产物。依托作坊经济,家庭嵌入并适应市场的同时也受到了市场的再造。家庭的市场嵌入是指家庭的日常生活逻辑与家庭再生产的策略均服从于市场与资本的逻辑。市场对家庭的再造表现为伦理冲击与结构强化的悖论后果,形成利益性家庭。利益性家庭融合了激进与保守的双重属性,反映了家庭市场化转型的复杂性,并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慈勤英 周冬霞
文章通过新闻媒体对失独家庭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关注新闻媒体对失独家庭形象的社会建构,结果发现存在单向的偏重失独家庭苦难的报道倾向,部分建构了一个"无解"、"苦难化"、"特殊化"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的"媒介形象"和"独生导致失独"的逻辑暗示。而在这种失独家庭媒介关注的"标签化"背后有部分学者研究定位、价值指向和政策建议的支持。媒体和学界对失独家庭的特殊化塑造,或将有碍失独家庭走出丧子之痛融入社会,也使计划生育政策受到误读和抨击。因此文章建议,失独家庭媒介报道首先要去"标签化",学界应把失独家庭放到大的人口结构背景下来研究;失独家庭特别扶助政策应逐渐整合于社会救助体系中;应特别关注独生子女的生命教育和关怀,失独家庭心理层面的社会支持、生命意义的再认知和再建构十分重要。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峥嵘 刘太刚
失独家庭作为一个隐性的特殊群体,其养老需求的解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由于失独家庭群间与群内的差异性导致了其需求特质,致使政府解决其养老需求溢出的责任定位随之呈现一定的特殊性。借助需求溢出理论,基于政府责任承担的现状剖析,提出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制度设计应遵循一般性与额外性相结合,即失独家庭一方面享受与其他普通家庭相同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其额外的人道性和适度性养老需求溢出,在其无法通过个人和市场交换解决时则可由政府介入解决,即形成政府在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的责任范畴。同时,基于分类的差异化原则,政府责任包括直接性责任和间接性责任。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失独家庭养老保障中政府责任定位的原则指引、内容范围和形式载体等进行讨论,并分析影响政府责任边界的可能性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鲍勇,龚幼龙,陈雄熊
对上海市两类人员进行了家庭病床社会功能的认知分析。总体认知功能较好(98.0%),但仍有需改进之处。建议加强管理,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合理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保证家庭病床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的全面实施。
关键词:
家庭病床 社会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桂珍
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它地处东海之滨,长江门户,是著名的国际港口,全国性的海陆空交通枢纽之一。商品流通活跃,信息化水平较高。髓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的重大变革,上海特定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经济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家庭伦理道德观、城市的人口结构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规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硕 宋彦苍
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失独老人晚年生活是否幸福,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因此,应针对现阶段我国失独家庭养老困境,探究社会保障体系在失独家庭养老问题中的缺陷,从社会保障角度提出解决失独家庭的养老措施。
关键词:
失独家庭 养老问题 社会保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键
我国的家庭农场是规模与组织形式介于小农家庭和雇工农场之间的农业组织,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三者的成本收益及家庭农场的形成机制、发展现状,并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剖析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研究表明家庭农场具有运行效率高于小农家庭和雇工农场的可能性,但我国家庭农场现阶段存在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低效率现象。因此,相关部门在鼓励、推动家庭农场建设与发展的同时,要杜绝出现家庭农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和增加雇佣劳动力等现象,应有效转移家庭农场内部富余的家庭劳动力。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形成机制 运行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爱春 李雪萍
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建档立卡搬迁户应对贫困的动力机制、生计策略及抗逆力结构之间密切关联。作为一种有较强反思性与能动性的范式,抗逆力集适应与转换于一体。适应即主体学习知识与规避风险的能力,转换即主体更新生存状态的能力。适应与转换作为抗逆力建构的两大机制,紧密联系,前者为后者奠定基础。由适应走向转换的过程中,因学习能力、缓冲能力与自组织能力的差异性,搬迁户内部出现三种应对贫困的生计策略与三种不同的抗逆力结构。短距离摆动的搬迁户通过个体经营与合作经营建构生存型抗逆力;长距离摆动的搬迁户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活动建构发展型抗逆力;混合式摆动的搬迁户依靠多样化策略与支持建构互补型抗逆力。三种抗逆力结构并存,意味着搬迁户应对贫困的复杂样态。
关键词:
抗逆力 动力机制 适应 转换 搬迁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飞
在我国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直接冲击到了各个家庭,进而引发许多普遍性的家庭教育问题,这就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得以解决。因此,构建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就成为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立足于我国农村"半熟人社会"以及"无主体熟人社会"中的一种现实选择。按照支持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宏观层面的政府支持、中观层面的社会组织支持和个人层面的个人支持。在支持主体中,尤其要关注社会组织的支持,其中要特别加强以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专业组织为主导力量的支持,进而从支持内容、支持途径和支持主体的多方参与中强化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
关键词:
城镇化 家庭教育 社会支持 社会组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慈勤英 宁雯雯
文章利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研究"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数据,通过控制个人、社会特征变量,考察家庭代际支持和国家福利对于贫困老年人口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按照城乡分组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家庭代际支持对贫困老年人口经济状况有显著改善作用,同住能改善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同样对贫困老年人口经济状况有积极效应,但对健康状况无显著影响。家庭代际支持和国家福利并未显著提升贫困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基于此,文章提出:(1)在制度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贫困老年人口的特殊性,并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适当增加救助金额,完善贫困老年人口的医疗救助政策;(2)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支持贫困老年人口家庭养老;(3)将老年扶贫纳入区域扶贫综合治理。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洁 战冬梅 战梦霞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工作环境和家庭结构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和新趋势。对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家庭冲突和增益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对工作家庭冲突起着反向的削弱作用,而对工作家庭增益则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此外,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负向关系上起着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众
本文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出现的三次包产到户的情况,着重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的安徽"责任田"实践过程,以及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安徽家庭承包制改革,以搭建包产到户思想与实践在前30年和后40年之间的联系。本文认为,"责任田"实践是家庭承包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先声,并为家庭承包制改革奠定了群众基础和一定程度上的干部储备。家庭承包制在安徽的成功,既有普通农民群众的创造,也有各级干部的坚持。在宏观层面,则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标志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其提供了坚定的支持。
关键词:
包产到户 责任田 大包干 曾希圣 万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城镇家庭储蓄率之谜——基于年龄—时期—组群分解的再考察
全面两孩政策下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育儿压力、母职困境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影响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村庄视角下家庭农场的嵌入性分析——基于山东省张村的考察
“线上+线下”融合背景下社会支持对家庭休闲旅游意向的影响
上海市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证考察——基于财政资金的泰尔指数法
哭穷:贫困农民自我表达的另类机制——基于农村贫困大学生家庭的考察
上海市徐汇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考察结束
互联网使用、非正式社会支持与农民健康——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生态学视野下内蒙古地区特殊儿童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