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12)
2023(4286)
2022(3599)
2021(3681)
2020(3221)
2019(6759)
2018(6779)
2017(12158)
2016(7324)
2015(8766)
2014(8930)
2013(8169)
2012(7824)
2011(7135)
2010(7305)
2009(6871)
2008(6815)
2007(6634)
2006(6072)
2005(5251)
作者
(20307)
(16978)
(16829)
(16185)
(10758)
(8238)
(7854)
(6650)
(6512)
(6279)
(5824)
(5760)
(5455)
(5319)
(5303)
(5133)
(5051)
(4986)
(4927)
(4920)
(4333)
(4156)
(4154)
(4055)
(3921)
(3849)
(3802)
(3731)
(3593)
(3479)
学科
(23197)
经济(23052)
管理(19040)
(16568)
(14875)
企业(14875)
中国(11804)
方法(9906)
理论(8807)
教育(8677)
(8000)
业经(6979)
(6709)
(6412)
数学(6248)
(6105)
数学方法(6022)
教学(5577)
(5480)
农业(4952)
地方(4360)
社会(4209)
(4203)
(4033)
金融(4032)
(4016)
银行(4006)
工作(3914)
(3851)
(3780)
机构
大学(104420)
学院(98058)
研究(34949)
(33451)
管理(32870)
经济(32426)
理学(28048)
理学院(27591)
管理学(26600)
管理学院(26422)
中国(25499)
(23346)
科学(21938)
(17879)
(17580)
(17498)
师范(17439)
(17055)
(16483)
中心(16138)
研究所(15928)
北京(15235)
教育(14679)
业大(14619)
师范大学(13989)
农业(13255)
财经(13234)
(12984)
(12236)
(11926)
基金
项目(60726)
科学(47663)
研究(46782)
基金(42101)
(36017)
国家(35575)
科学基金(30202)
社会(29793)
社会科(26664)
社会科学(26653)
教育(25102)
(24253)
基金项目(21687)
(20882)
编号(20282)
成果(19420)
自然(18767)
自然科(18429)
自然科学(18423)
自然科学基金(18103)
资助(17298)
课题(15535)
大学(14413)
(13886)
重点(13833)
(12993)
项目编号(12493)
(12480)
(12243)
教育部(12188)
期刊
(42524)
经济(42524)
研究(35029)
中国(30528)
教育(28995)
学报(18820)
(17054)
大学(16079)
科学(15650)
(14759)
管理(13645)
学学(13353)
农业(11500)
(8891)
金融(8891)
技术(8553)
财经(7534)
图书(7461)
(6606)
(6117)
业经(6116)
经济研究(6096)
职业(5837)
高等(5606)
书馆(5558)
图书馆(5558)
(5553)
业大(5031)
问题(5027)
(4827)
共检索到166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唐本钰  
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应激源,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应该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项常规工作来做。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可以作为干预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切入点。通过对大学二、三年级本科生的调查表明,就业压力在大二学生中就普遍存在,到了大三更为严重;信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以及成熟的应对方式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支持资源、改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可以作为干预其就业压力的基本教育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小晶  李德勇  
选取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师范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孟勇  
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压力,就业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文章主要探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及其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和群体分布特点,以及它们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震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形势面临暂时的困难,大多数企业削减了招聘计划,一度有所缓解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变的更加严峻了。2008年度新毕业的560万学生,受这次金融海啸的影响,许多人的工作岗位还没有着落,2009年又将有610万大学毕业生踏入劳动力市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进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缓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难题需要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合理调适专业、坚持特色育人、强化就业指导是现行教育体制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举措。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静  王雁  
依据生态系统理论,采用学前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与压力源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父母用应对方式量表对376名学前残疾儿童家长进行调查,旨在考察学前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现状和特点,揭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变量在学前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与压力源之间的作用性质。结果表明:(1)学前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呈现较高水平,且在性别、户籍等因素上呈现显著特征;(2)社会支持、积极应对与亲职压力呈显著负相关;(3)社会支持在亲职压力源与亲职压力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应对方式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凤娥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全国八所高校976名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应对压力时主要采用问题解决、忍耐、转移、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压抑、逃避、幻想、抱怨、退缩等消极应对方式,且大学生压力应对具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罗杰  崔汉卿  戴晓阳  赵守盈  
以1861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施测,以考察自我效能感在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主观支持、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均呈显著正相关;主观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均对积极应对具有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是17.86%。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霞  刘启辉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高中阶段聋生的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状况,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聋生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健听学生,但在支持利用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聋生与健听学生在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而聋生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健听学生;在聋生组和健听学生组,社会支持对应对方式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凤娥  
本文编制了一个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应对方式问卷。对该问卷进行因素分析得到的大学生应对挫折和烦恼的主要方式是抱怨、转移、求助、问题解决、退缩、忍耐、逃避、幻想、压抑。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俊  
本文使用压力应对方式量表对云南某高校的30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和187名汉族大学生进行了测查,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就业、学业和经济等方面的较大压力,并且能更多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韬光养晦和以退为进的理性中庸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于使用中庸的思维和方式来应对困境和压力;宗教信仰对积极的应对取向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建鹏  王仕超  刘公园  
基于全国266所本科高校94 361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以压力认知评价理论为框架分析学业压力源对压力反应的影响,及其受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单独和联合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学业压力源正向影响压力反应;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缓冲效应;积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缓冲效应,而消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学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加强效应;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学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联合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压力反应的复杂形成机制,并为减轻大学生学业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提供了实践指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琛徽  于姗姗  
本文基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三者之间关系的框架,以武汉、荆门、深圳三个城市的离退休员工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社会支持对离退休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均对离退休员工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离退休员工的应对方式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离退休员工的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姬彦红  
为了解女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基本状况及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问卷法调查了656名女大学生。结果发现,女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整体水平较高,在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及社会支持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压力事件与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压力事件中的受惩罚、丧失因子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而压力事件中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其他因子可以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在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影响的路径中,无论是来自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直接效应,还是压力事件通过社会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祖静  张向葵  左恩玲  丁相玲  
对手机依赖预测变量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自尊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存在混淆的结论,为了调查自尊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引入应对方式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使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54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手机依赖大学生占据总人数14.96%,最为典型的症状是戒断症状。(2)自尊和手机依赖负相关。应对方式中退避、幻想等与手机依赖正相关,手机依赖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不成熟和混合型应对方式。(3)多重中介分析发现自尊通过幻想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预测手机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