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5)
- 2023(11321)
- 2022(9896)
- 2021(9288)
- 2020(7854)
- 2019(17861)
- 2018(17788)
- 2017(35099)
- 2016(19086)
- 2015(21567)
- 2014(21323)
- 2013(21138)
- 2012(19408)
- 2011(17494)
- 2010(17880)
- 2009(16983)
- 2008(16847)
- 2007(15744)
- 2006(13935)
- 2005(12399)
- 学科
- 济(79683)
- 经济(79512)
- 业(57786)
- 管理(49071)
- 农(47626)
- 企(37815)
- 企业(37815)
- 方法(32849)
- 农业(31348)
- 数学(27323)
- 数学方法(26991)
- 中国(22814)
- 业经(22663)
- 财(20431)
- 制(17502)
- 地方(16283)
- 贸(15421)
- 贸易(15416)
- 学(15089)
- 易(15009)
- 理论(12961)
- 和(12689)
- 银(12612)
- 银行(12590)
- 行(11976)
- 发(11790)
- 体(11740)
- 务(11703)
- 财务(11666)
- 财务管理(11630)
- 机构
- 学院(272902)
- 大学(266620)
- 济(113611)
- 经济(111193)
- 管理(103191)
- 研究(90074)
- 理学(88508)
- 理学院(87585)
- 管理学(86033)
- 管理学院(85540)
- 中国(70899)
- 农(62756)
- 京(55056)
- 科学(54727)
- 财(52296)
- 农业(48262)
- 所(46465)
- 业大(44699)
- 中心(43761)
- 江(42885)
- 研究所(41525)
- 财经(40947)
- 经(36932)
- 范(36381)
- 师范(36109)
- 北京(34295)
- 经济学(34039)
- 州(33806)
- 经济学院(30837)
- 院(30546)
- 基金
- 项目(174563)
- 科学(136841)
- 研究(132914)
- 基金(124451)
- 家(106729)
- 国家(105679)
- 科学基金(90139)
- 社会(85056)
- 社会科(79210)
- 社会科学(79182)
- 省(70516)
- 基金项目(66083)
- 教育(60766)
- 划(57820)
- 编号(57493)
- 自然(55575)
- 自然科(54227)
- 自然科学(54211)
- 自然科学基金(53216)
- 资助(49678)
- 成果(46963)
- 部(39119)
- 发(39104)
- 重点(39058)
- 课题(38464)
- 创(36423)
- 农(35239)
- 性(34478)
- 国家社会(34004)
- 创新(33793)
- 期刊
- 济(134707)
- 经济(134707)
- 研究(79516)
- 农(65247)
- 中国(55401)
- 农业(43808)
- 学报(41218)
- 财(40977)
- 科学(38258)
- 管理(32824)
- 大学(31754)
- 教育(30165)
- 学学(29976)
- 融(28366)
- 金融(28366)
- 业经(28167)
- 技术(22833)
- 业(21098)
- 财经(20032)
- 经济研究(19375)
- 问题(19291)
- 经(17248)
- 版(15286)
- 农村(15041)
- 村(15041)
- 农业经济(14619)
- 世界(14094)
- 技术经济(13690)
- 经济问题(13362)
- 贸(12760)
共检索到411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隽
失地农民寻求就业时面对着社会关系网排斥、制度排斥、经济排斥等,社会排斥既影响和限制农民权益,也有损社会公正,进而危及社会的整体利益。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反对社会排斥是消除歧视、消除贫困、消除偏见和各种障碍,进而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安全的重要方式。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失地农民的数量会不断提高,他们面对的社会排斥问题会更加突出和严峻。降低社会排斥、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 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毕芬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缺失严重,源于失地农民受到的社会排斥,包括结构性排斥和功能性排斥两个方面。一方面,户籍制度、社会阶层、社会文化产生了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对失地农民进行排斥;另一方面,由于失地农民自身人力资本水平偏低和社会资本存量不足,导致受到功能性排斥。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必须从制度改革、文化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入手,努力消除失地农民受到的社会排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美翠 朱新华 朱渝铖
失地农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其再就业困难和生活艰难令人堪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富强,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本文认为,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并需要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失地农民的共同努力。在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同时,政府还应给予农民多种政策优惠和资金资助,支持中介机构为失地农民提供各种就业服务,引导乡镇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从而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失地农民 再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浩
基于社会排斥视角,本文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权益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制约失地农民保障权益的内外部因素,最后从制度改革、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努力消除失地农民面临的社会排斥。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
本文从理论上将可持续生计框架引入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分析中来,针对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重点在于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作用,激发失地农民自身的主动性,利用自有资源和政府帮助,达到再就业甚至创业的目的。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就业质量 可持续生计 生计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
本文从理论上将可持续生计框架引入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分析中来,针对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重点在于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作用,激发失地农民自身的主动性,利用自有资源和政府帮助,达到再就业甚至创业的目的。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就业质量 可持续生计 生计资本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糜婷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在此进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土地之于农民的就业功能也随之失去,从而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再就业和生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研究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探索能够长期有效实现失地农民的非农就业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再就业 培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慧博
失地农民是在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失地农民群体因受到来自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体制、劳动力市场就业、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的排斥,而成为新的弱势群体。因此,消除社会排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排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博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尖锐,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及征地以后遭到排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本文对失地农民受排斥的政策性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其为失地农民受排斥的根源性因素。并对如何消除对失地农民的政策性排斥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排斥 政策性排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轶 王琦
利用2008年和2015年北京地区失地农民就业调查的微观数据,通过建立logit回归模型,研究新常态背景下特大城市失地农民的就业变化。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各要素中,失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与其就业机会、职业选择高度相关。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和一般性的技能宣传性培训,对失地农民就业机会、职业选择的影响不显著。失地是"非常态",就业是"常态"。城镇化进程中,居住在大城市周边的农民往往会被吸纳入城市人口大军,这是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充分发挥政府在教育和培训方面的资源调动优势,建立城郊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民主参与机制是实现失地农民再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建伟
课题组通过深入失地农民家庭对其就业问题进行结构性访谈,发现其在失地前后就业特征有所变化并在就业方面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就业岗位更换频繁、维权意识令人担忧、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市场导向意识不强、自主创业障碍较多、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课题组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与否关乎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必须加以重视。加强教育培训、实现充分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借鉴成功经验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出路所在。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就业 创业 入户调查 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禹四明
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民转型和城市化进程,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群众路线,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有利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失地农民群体规模越来越大,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迫在眉睫。在转变观念、创新理念的基础上,还权赋能,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既是解决好失地农民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农民 再就业 社会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克俊 李瑛
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不仅关系到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生活来源,而且涉及到社会的稳定。该文对就业为什么是开发区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开发区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难点,对开发区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
开发区 失地农民 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