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4)
- 2023(17249)
- 2022(14598)
- 2021(13703)
- 2020(11362)
- 2019(25843)
- 2018(25630)
- 2017(49762)
- 2016(26923)
- 2015(30118)
- 2014(29849)
- 2013(28714)
- 2012(25849)
- 2011(22977)
- 2010(22604)
- 2009(20796)
- 2008(19552)
- 2007(17117)
- 2006(14746)
- 2005(12339)
- 学科
- 济(102748)
- 经济(102541)
- 管理(75077)
- 业(71518)
- 企(59392)
- 企业(59392)
- 方法(48871)
- 数学(41639)
- 数学方法(41037)
- 农(30770)
- 中国(28730)
- 财(26310)
- 业经(25103)
- 学(22401)
- 地方(20542)
- 农业(20293)
- 理论(19027)
- 制(18580)
- 和(17513)
- 贸(17455)
- 贸易(17448)
- 易(16925)
- 务(16577)
- 财务(16493)
- 财务管理(16460)
- 技术(16066)
- 环境(15672)
- 企业财务(15557)
- 银(14402)
- 银行(14358)
- 机构
- 大学(366739)
- 学院(366719)
- 管理(146152)
- 济(141277)
- 经济(138122)
- 理学(127705)
- 理学院(126351)
- 管理学(123785)
- 管理学院(123133)
- 研究(117872)
- 中国(85787)
- 京(76463)
- 科学(74698)
- 财(63606)
- 农(58870)
- 所(57479)
- 业大(55901)
- 中心(54540)
- 研究所(52816)
- 江(52671)
- 财经(52112)
- 范(49742)
- 师范(49283)
- 经(47459)
- 北京(47362)
- 农业(45631)
- 院(43357)
- 州(42827)
- 经济学(42628)
- 师范大学(39759)
- 基金
- 项目(261186)
- 科学(205655)
- 研究(191728)
- 基金(189020)
- 家(164305)
- 国家(162903)
- 科学基金(140809)
- 社会(121405)
- 社会科(114247)
- 社会科学(114215)
- 省(102785)
- 基金项目(100472)
- 自然(91525)
- 自然科(89439)
- 自然科学(89418)
- 教育(89376)
- 自然科学基金(87770)
- 划(86056)
- 编号(79387)
- 资助(77135)
- 成果(63307)
- 重点(58153)
- 部(57180)
- 发(55041)
- 创(54207)
- 课题(54068)
- 创新(50491)
- 科研(50293)
- 国家社会(49427)
- 教育部(49377)
- 期刊
- 济(150368)
- 经济(150368)
- 研究(103217)
- 中国(65936)
- 学报(59145)
- 农(54102)
- 科学(54034)
- 管理(52005)
- 财(48021)
- 大学(45654)
- 教育(44238)
- 学学(42873)
- 农业(37193)
- 技术(32594)
- 融(27502)
- 金融(27502)
- 业经(26878)
- 财经(24455)
- 经济研究(24289)
- 经(20940)
- 图书(20239)
- 问题(19744)
- 业(18214)
- 版(17981)
- 科技(17838)
- 理论(16707)
- 技术经济(16485)
- 商业(16330)
- 现代(15917)
- 统计(15645)
共检索到517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文 张红
近年来,农民失去土地后的市民化研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对撤村并居后新型社区居民市民化的研究视角却相对偏狭。通过实地调查和个案分析的方法,本文以在社区中调查发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抢种"现象为切入点,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失地农民撤村并居后的市民化过程,以及这部分群体内部分化加剧的问题,由此探讨新型社区居民市民化的困境,并对我国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中引发失地农民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
新型社区 社会排斥 市民化 “抢种”现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宗伟 李放
深圳是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比例严重失衡、市民化率较低的城市。人数庞杂的非户籍人口享受不到普通市民所惠及的城市公共资源和政策优惠,遭受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空间等五个方面的社会排斥。解除对非深户群体的社会排斥,需要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着重从加强社区服务职能、扩大社区民主自治、完善和开放社区基础设施等方面来推动非户籍人口市民化。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市民化 社区治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
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社会资本与社会排斥共同构成了其"驻"与"返"判断的两个重要因素。不同的社会资本类型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拓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途径,为他们之间以及他们与相关组织系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活动效率。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面临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排斥"却制约了这种资本的效力,从而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留在城市完成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必须明确以下路径:从滞留(共栖),到城市适应,再到城市融入(竞争、合作、内化与认同等),最后实现融合(共生)。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资本 社会排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昭 张红
新型社区居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着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市场排斥下的职业分化、社会关系网络的解体、价值观念的失范四个方面的困境,为了实现从被动市民化向主动市民化的转变,必须发挥新型社区居民的自身主体性,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和居民四方主动参与和良性互动的格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华 甘巧林
文章以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村为例,在质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开发背景下当地居民社会排斥的主观感知状况进行了考察,发现旅游开发给当地社区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社区居民的挫折感、自卑感增加,他们往往从经济排斥、政治排斥、文化排斥和关系排斥等多个维度来感知自身"被排斥"的状况。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制度设置为社会排斥提供了可能空间,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在社区中的交互作用成为社会排斥的推动力量,社区居民个体自身能力与认知状况也构成社会排斥的重要原因。从经济、政治、文化及人际关系等多个维度入手消除由旅游开发问题所导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好强
本文依据公平理论,以社区参与旅游为背景,构建了旅游公平对旅游社区居民社会排斥感和组织报复行为的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公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地降低社区居民的社会排斥感和组织报复行为,并且,社会排斥感在旅游公平对组织报复行为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旅游景区或政府部门,只有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利益,营造公平的旅游环境,才是实现旅游景区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旅游公平 公平理论 社会排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有波 杨鹏
文章共发放问卷450份,探讨了社会排斥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感知和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并研究社会距离在社会排斥与社区归属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社会排斥消极影响社会距离和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积极影响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在社会排斥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社会排斥 社区归属感 社会距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晓燕 曹小曙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具有包容性和公平正义的城市,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交通相关的社会排斥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社会空间分析、交通与社会排斥的比较研究等,形成了基于空间和基于人群的2种研究范式。但关于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社会群体的交通与社会排斥研究,仍然缺乏对空间与行为互动的内在因果关系的有效论证,迫切需要从地理空间和不同社会群体的时空间行为入手,厘清交通与社会排斥的概念内涵和作用机理。论文梳理了交通与社会排斥的概念内涵、研究范式与测度方法,重点从时空间行为视角阐述了交通维度的社会排斥研究的内在逻辑和实证结果,并结合中国实际,试图构建时空间和行为互动的交通与社会排斥研究框架,为消除交通维度的社会排斥障碍、建构多尺度社会融合路径、建设更为包容和公平正义的城市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浩
基于社会排斥视角,本文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权益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制约失地农民保障权益的内外部因素,最后从制度改革、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努力消除失地农民面临的社会排斥。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詹小慧 汤雅军 杨东涛
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提出员工的建言行为将会增加其成为同事妒忌目标的可能性,进而招致同事的排斥,即被妒忌在员工建言行为与职场排斥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提出了两种不同效应的调节变量:团队竞争氛围正向调节员工建言行为与被同事妒忌之间的关系;团队任务依赖性负向调节被妒忌和职场排斥之间的关系。为了检验这一观点,通过以上司-下属配对的方式,对来自92个团队的269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所有假设均得到了数据的支持。有利于指导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职场排斥现象的发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大学生"蚁族"现象的产生潜在着阶层固化的危机,隐含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日益固化的趋势。"蚁族"是劳动力市场社会排斥和公共政策价值偏离的共同产物,政府应当秉承包容性发展理念,在弱势平等的价值取向指导下,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蚁族"的就业权利,帮助"蚁族"走出困境。
关键词:
社会排斥 蚁族 就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苟颖萍 贺春生
农民在经济、文化、政治和权利四个维度上长期遭受着社会排斥,是制约新型农民培育的深层次原因。新型农民的培育应坚持"农民主体性"原则,注重从物质需要、文化、法治、自我发展能力和合作精神五个方面转化农民,以形成新型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社会排斥 新型农民 培育 甘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汪涵 汪杰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目标导向为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人本目标可细化为新型社区居民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方面。新型城镇化人本目标的实现与新型社区社会资本构建息息相关。然而当前我国新型社区社会资本呈现缺失状态。其具体体现为新型社区治理主体间信任度不高、新型社区治理制度体系不健全以及新型社区治理主体间关系网络有待拓展。新型社区社会资本缺失原因分析为新型社区社会资本构建路径探索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新型社区社会资本构建路径有三:一是提升新型社区治理主体间的信任度;二是完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人本目标 新型社区 社会资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本凤 周洋西
本文基于省际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2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金融排斥地区差异,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和农村的金融排斥地区差异问题及城乡金融和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显著;中国城镇和农村金融排斥差异在地理上具有集聚性,即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城乡金融排斥整体上较中部和西部更加严重;地区整体的就业情况、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城乡金融排斥地区差异呈现正的显著性影响,而女性人口占比对城乡金融排斥差异则呈现出负的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金融 区域金融 金融排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涂丽 乐章
"村改居"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推动由征地拆迁带来的"村改居"居民的市民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由粗放式城镇化向内涵式城镇化转变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武汉市典型"村改居"社区的调查数据,发现"村改居"社区居民的市民化程度远远滞后于空间的城镇化,居民对城市生活和市民身份的心理认同感较差。为进一步探究"村改居"社区居民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构建了"村改居"社区居民的社会福利和集体福利效应假说。实证结果显示,社会福利指标中政府补偿对"村改居"居民市民化的福利效应最为明显,集体福利指标中的就业安置和福利分红也具有较强的福利效应。研究认为积极发挥社区集体作用,明确区分政府与集体的责任义务,坚持政府保障和集体补充的基本原则,采取政府补偿和集体安置的策略是推动"村改居"社区居民市民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村改居” 市民化 福利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