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24)
2023(17025)
2022(14676)
2021(13626)
2020(11369)
2019(25653)
2018(25240)
2017(48561)
2016(26434)
2015(29428)
2014(29183)
2013(28842)
2012(26122)
2011(23653)
2010(23492)
2009(21871)
2008(21438)
2007(18945)
2006(16791)
2005(14624)
作者
(77732)
(64436)
(64339)
(61288)
(41098)
(31162)
(29117)
(25328)
(24659)
(22992)
(21924)
(21875)
(20510)
(20259)
(19898)
(19682)
(19645)
(19182)
(18502)
(18475)
(16229)
(15841)
(15628)
(14673)
(14471)
(14443)
(14358)
(14292)
(12977)
(12873)
学科
(100136)
经济(99932)
管理(80546)
(75048)
(63232)
企业(63232)
方法(45946)
数学(38546)
数学方法(38125)
(29184)
(29120)
中国(27294)
业经(24882)
(22986)
(22571)
农业(19273)
地方(18910)
(18825)
贸易(18818)
(18268)
(18040)
理论(18004)
财务(17964)
财务管理(17932)
(17374)
企业财务(17017)
环境(16567)
技术(16141)
(16088)
银行(16021)
机构
大学(378917)
学院(377066)
管理(147583)
(146996)
经济(143810)
理学(128433)
理学院(126987)
研究(125581)
管理学(124724)
管理学院(124053)
中国(91711)
(79977)
科学(79528)
(69945)
(65821)
(63302)
业大(60059)
研究所(57755)
中心(56262)
财经(55903)
(54605)
农业(51777)
(50718)
北京(50132)
(48914)
师范(48336)
(45393)
经济学(43950)
(43820)
财经大学(41600)
基金
项目(261817)
科学(204923)
基金(189675)
研究(188197)
(166902)
国家(165462)
科学基金(141247)
社会(119586)
社会科(112634)
社会科学(112601)
(102630)
基金项目(101115)
自然(92794)
自然科(90577)
自然科学(90552)
自然科学基金(88924)
(86804)
教育(86715)
资助(77055)
编号(76297)
成果(61744)
重点(58738)
(57333)
(54847)
(54616)
课题(52719)
创新(50878)
科研(50165)
(49274)
教育部(49055)
期刊
(161379)
经济(161379)
研究(109067)
中国(71069)
学报(66298)
(60379)
科学(58107)
管理(53990)
(53350)
大学(49892)
学学(47240)
教育(41475)
农业(40805)
(30878)
金融(30878)
技术(30421)
业经(27384)
财经(27358)
经济研究(25735)
(23313)
问题(20904)
(20272)
(19421)
科技(19119)
图书(17725)
理论(17580)
业大(17572)
商业(17028)
技术经济(16816)
现代(16353)
共检索到543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虹  杨红艳  
本文在需求-威胁理论和补偿性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排斥对消费者拟人化品牌选择倾向的双路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个体特质的调节作用。首先,参照前人研究将拟人化品牌划分为热情型和能力型;其次,采用两个实验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社会排斥能同时提高消费者对热情型拟人化品牌和能力型拟人化品牌的购买意愿。并且,在社会排斥情境下,互依自我更倾向于购买热情型拟人化品牌,而独立自我则更偏爱能力型拟人化品牌。归属感需求威胁和控制感需求威胁分别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最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在不考虑拟人化元素的情况下,社会排斥对非拟人化品牌是否同样存在双路径影响机制的情况。研究丰富了社会排斥与拟人化关系的研究视角,为企业拟人化形象的设计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峰  陈志婷  
在市场消费者选择日趋多样化的时代,企业必须不断创造新营销方式,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情感依恋。本文以"拟人化沟通"为切入点,通过两个实验分析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和产品类型对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影响,发现拟人化沟通与消费者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对品牌产生品牌依恋;产品类型对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无论是否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对于享乐型产品都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对于实用型产品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时,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科  何云  
要素品牌化是要素生产商通过与最终消费者展开营销沟通,建立品牌、提升议价能力、提高企业绩效的策略。文章采用实验法考察要素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对含有该要素的成品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品牌的拟人化能有效地提升消费者对要素品牌的购买意愿。文章进一步将品牌拟人化区分为能力型和温情型,发现了要素品牌拟人化在不同成品类型的情景下对含有要素品牌的成品购买意愿的交互影响,并验证了感知流畅性对这一效应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要素制造商的营销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亚凤  蒋晶  胡左浩  
随着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采用拟人化方式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一方面,品牌在广告中所运用的拟人化语言往往暗示了品牌和消费者不同的关系,主要可分为伙伴型和仆人型两类;另一方面,消费者个性与特质的不同使其对不同关系类型的偏好存在差异。通过1个前测实验和3个正式实验,研究拟人化品牌关系类型和权力距离信念对消费者品牌偏好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当消费者权力距离信念较弱时,相较于仆人型拟人化品牌,对伙伴型拟人化品牌的偏好更高;当权力距离信念较强时,对仆人型和伙伴型拟人化品牌的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消费者的感知沟通风格恰当性中介了拟人化品牌关系类型和权力距离信念对品牌偏好的影响。在具体的营销沟通活动中,企业应该针对权力距离信念水平不同的人群和区域采用表达不同关系的拟人化语言,从而提高消费者感知的沟通恰当性,最终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偏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素梅  
品牌危机时有发生,品牌拟人化是品牌进行形象管理和危机修复的常用方式之一。本文探讨了虚拟社区情境下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宽恕的影响,并证实了品牌忠诚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危机发生之后,相比于能力型品牌拟人化,采取真诚型拟人化策略时消费者具有更高的宽恕意愿;品牌忠诚在此影响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即当消费者对危机品牌具有较高的忠诚度时,品牌拟人化策略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影响差异会削弱。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品牌管理的相关研究,并为虚拟社区中品牌的危机处理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朋飞  
本文将品牌拟人化引入到信任受损的研究中,并以品牌拟人化作为调节变量,通过不同情境下的12组调查收集数据,对品牌拟人化操作对信任受损及信任修复的作用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仪  王永贵  
机器人拟人化在提高消费者信任感和亲密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拟人化服务机器人。本文探讨了服务机器人外观拟人化与消费者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外观拟人化程度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通过3个实验,首次提出了服务机器人外形拟人化程度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倒U形影响以及感知智能在其中的驱动作用,验证了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其感知智能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而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本研究为企业在提供智能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减少服务机器人应用的负面效应和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的正面效应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仪  王永贵  
机器人拟人化在提高消费者信任感和亲密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拟人化服务机器人。本文探讨了服务机器人外观拟人化与消费者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外观拟人化程度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通过3个实验,首次提出了服务机器人外形拟人化程度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倒U形影响以及感知智能在其中的驱动作用,验证了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其感知智能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而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本研究为企业在提供智能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减少服务机器人应用的负面效应和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的正面效应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宇  常艺凡  杜建刚  
拟人化已成为企业进行产品或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拟人化形象类型及其与产品信息的匹配度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实验方法,探讨产品信息类型与拟人化形象的匹配程度会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流畅性,进而影响购买意愿,即当产品属性信息与能力型拟人形象匹配时,产品利益信息与温暖型拟人形象匹配时,可以增强对产品的评价以及采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尊礼  余明阳  
社会排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对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还较为有限。文章通过实验研究,探讨社会排斥对拟人化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社会排斥感的被试更倾向于购买或选择拟人化产品;而对产品的类社会特征感知在社会排斥与拟人化产品购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云建  董向东  
本文以食品行业品牌拟人化现象为起点,从自我概念理论视角,探究品牌拟人化对品牌忠诚影响的路径机制。引入自我构建理论,从独立型、依互型自我构建差别,分析品牌拟人化印象型线索、交互型线索对消费者自我-品牌连结、品牌忠诚的影响作用。问卷调研收集有效数据308份,分析结果表明品牌拟人化交互型线索对品牌忠诚有正向影响,自我-品牌连结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印象型线索对品牌忠诚正向影响,自我-品牌连结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依互型自我构建正向调节交互型线索对自我-品牌连结的影响,而独立型自我构建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关辉  董大海  
本文认为,品牌形象影响并决定着人们的购买和消费行为,独特的品牌形象可以帮助企业确立品牌定位,阻止品牌竞争,改善品牌的市场表现。品牌形象由品牌表现、品牌个性、公司形象三个维度构成,三者不存在层级关系。其中,品牌表现是影响消费者行为倾向的主要因素;品牌个性影响消费者行为倾向,但影响程度较弱;公司形象通过品牌表现和品牌个性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倾向,对消费者行为倾向无显著影响。文章提出,企业可以通过三种品牌形象进行品牌定位,即品牌功能属性定位、品牌个性定位、公司形象定位,品牌形象管理即企业进行品牌定位的过程。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品牌个性和公司形象的定位更值得关注。开发独特的品牌形象,建立吸引人的差异化的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敏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品牌原产地困惑对消费者购买倾向的影响机制,即品牌原产地困惑通过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感知来影响其购买倾向,品牌知名度对品牌原产地困惑与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感知之间的关系起着负向调节的作用。文章最后还提出了研究该课题的实证方法,并且根据理论研究结果为企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青  
随着互联网环境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线上拟人化沟通来进一步深化品牌的拟人化过程,让消费者把品牌当作同类—"人",而不是一个商业组织去看待。品牌拟人化作为新兴的营销课题,较少有学者从消费者感知风险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一个基本问题,不同的消费者类型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对于风险的感知?本文从自我控制视角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二手数据的搜集和一组实验,发现自我控制水平高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能降低其感知风险,而自我控制水平低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会提高其感知风险。不同自我控制水平的消费者对拟人化品牌的风险感知存在差异,希望给通过品牌拟人化提升品牌价值的企业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青  
随着互联网环境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线上拟人化沟通来进一步深化品牌的拟人化过程,让消费者把品牌当作同类—"人",而不是一个商业组织去看待。品牌拟人化作为新兴的营销课题,较少有学者从消费者感知风险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一个基本问题,不同的消费者类型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对于风险的感知?本文从自我控制视角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二手数据的搜集和一组实验,发现自我控制水平高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能降低其感知风险,而自我控制水平低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会提高其感知风险。不同自我控制水平的消费者对拟人化品牌的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