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7)
- 2023(10253)
- 2022(8591)
- 2021(8103)
- 2020(6710)
- 2019(14763)
- 2018(14366)
- 2017(26343)
- 2016(14803)
- 2015(16545)
- 2014(16453)
- 2013(15132)
- 2012(13671)
- 2011(12454)
- 2010(12274)
- 2009(11186)
- 2008(10740)
- 2007(9825)
- 2006(8625)
- 2005(7297)
- 学科
- 济(50799)
- 经济(50623)
- 管理(42605)
- 业(37543)
- 企(31694)
- 企业(31694)
- 方法(24048)
- 数学(19523)
- 数学方法(19280)
- 中国(16283)
- 农(15307)
- 财(14654)
- 业经(13406)
- 学(12946)
- 理论(12303)
- 制(11338)
- 教育(10407)
- 贸(10388)
- 贸易(10385)
- 易(10119)
- 农业(9835)
- 和(9215)
- 技术(9109)
- 体(8984)
- 务(8674)
- 财务(8643)
- 财务管理(8632)
- 银(8513)
- 地方(8481)
- 银行(8470)
- 机构
- 大学(208853)
- 学院(202601)
- 管理(76796)
- 济(76411)
- 经济(74746)
- 研究(68429)
- 理学(67650)
- 理学院(66818)
- 管理学(65345)
- 管理学院(64990)
- 中国(48020)
- 科学(44470)
- 京(43506)
- 农(41682)
- 业大(35620)
- 财(35052)
- 所(34327)
- 农业(33163)
- 研究所(31715)
- 中心(31168)
- 江(30233)
- 范(28890)
- 财经(28462)
- 师范(28459)
- 北京(26678)
- 经(26011)
- 院(24599)
- 州(23609)
- 师范大学(22896)
- 经济学(22787)
- 基金
- 项目(144895)
- 科学(114836)
- 基金(106318)
- 研究(101141)
- 家(95098)
- 国家(94276)
- 科学基金(80763)
- 社会(66713)
- 社会科(62163)
- 社会科学(62140)
- 省(57332)
- 基金项目(56530)
- 自然(54016)
- 自然科(52954)
- 自然科学(52934)
- 自然科学基金(52053)
- 教育(49404)
- 划(49036)
- 资助(42111)
- 编号(40032)
- 成果(32707)
- 重点(32536)
- 部(31895)
- 创(30982)
- 发(29038)
- 大学(28666)
- 创新(28640)
- 课题(28543)
- 科研(28383)
- 计划(27475)
共检索到295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黎君 叶宝娟 倪林英
为考察社交焦虑在社会排斥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网络消极情绪体验的调节效应,使用社会排斥量表、社交焦虑量表、网络消极情绪体验量表与网络偏差行为量表对8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社会排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2)社交焦虑在社会排斥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网络消极情绪体验调节了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路径。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童林 陆桂芝 张璐 闫萌智 刘艳丽
探讨人际需求、社交焦虑及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以70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人际需求问卷、社交焦虑问卷及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人际需求、社交焦虑以及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人际需求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3)人际需求通过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结论:社交焦虑在人际需求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需求 社交焦虑 网络偏差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牛更枫 周宗奎 孙晓军 范翠英
为探讨网络匿名性、同伴网络偏差行为和自我控制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38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男生的网络偏差行为显著多于女生;(2)感知匿名性和同伴网络偏差行为与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而自我控制与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负相关;(3)自我控制在感知网络匿名性和同伴网络偏差行为对个体网络偏差行为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网络偏差行为 匿名性 同伴 自我控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宫盛花 郑清
以41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在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消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在消极应对方式对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起调节作用,而在积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关系不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应对方式 情绪调节策略 网络成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秀清 孙彦玲
运用情感事件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以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237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配对样本调查问卷所得数据,使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职场排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消极情绪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职场排斥对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知识共享在职场排斥和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的消极情绪调节职场排斥与知识共享间关系,消极情绪越高,职场排斥对知识共享的负向影响越强;消极情绪调节知识共享对职场排斥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消极情绪越高,中介作用越强。
关键词:
职场排斥 知识共享 消极情绪 创新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彩娜 王彩云 钟娇 张晓玲
采用一般依恋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与孤独量表调查了775名中学生的依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和消极情绪的现状及其关系。结果发现:(1)中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依恋、消极情绪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依恋的自我模型不仅能直接预测消极情绪,还可通过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和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间接预测消极情绪;依恋的他人模型不仅能直接预测消极情绪,还可通过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间接预测消极情绪。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在依恋和消极情绪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红 李艺 李运端 范翠英
本研究在一般压力理论视角下,探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以及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受欺负问卷、自伤行为问卷、社会排斥问卷和负性情绪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网络受欺负、社会排斥、负性情绪和自伤行为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网络受欺负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大学生的自伤行为。首先,网络受欺负直接预测大学生的自伤行为;其次,网络受欺负通过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间接对自伤行为产生影响;再次,网络受欺负通过社会排斥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伤行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网络受欺负对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自伤行为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丘文福 林谷洋 叶一舵 陈志勇
为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该研究基于大学生使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分析,采用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量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青少年心理资本量表和焦虑量表,对7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和社交媒体使用中的上行社会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2)社交媒体使用强度能通过社交媒体使用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和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对焦虑产生影响,该中介作用包含两条路径:上行社会比较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和心理资本的序列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进行客观的社会比较、提升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粤亮 张莉莉 吕晓龙 郑汉
[目的 /意义]从信息生态理论视角系统探究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焦虑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可从不同维度为其焦虑缓解与干预提供一定的对策参考。[方法 /过程]面向大学生开展一对一半结构化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流程解析访谈资料,自下而上提炼其网络健康信息焦虑形成影响因素。[结果 /结论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影响因素分为4个维度:信息人维度是内在催化因素,包括主观感知、健康信息素养、个人特质;信息维度、信息技术维度皆为接触点刺激因素,前者包括信息质量、信息异化,后者包括平台质量;信息环境维度是外在诱发因素,涉及外界环境、内部环境。根据访谈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在信息人维度,大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身心健康,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活动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在信息维度,网络平台应完善信息审核机制,提高健康信息质量;在信息技术维度,网络平台应加强自身资源建设与技术升级,提升平台质量;在信息环境维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完善信息法律体系、加强健康信息监管力度,新媒体应正确引导社会认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佳静 于游
为探讨残疾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对网络社会支持的影响机制,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网络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对191名残疾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残疾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对网络社会支持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自尊在残疾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对网络社会支持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使用社交媒体、自尊对残疾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的作用,为引导残疾大学生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培养自尊以及有效获得网络社会支持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锡元 杨咸华 蔡瑶
基于压力与应对理论,以273名员工为样本探讨了职场排斥与网络怠工的关系,并以情绪耗竭作为中介变量、工作嵌入作为调节变量。结果表明:职场排斥正向预测员工网络怠工;情绪耗竭部分中介职场排斥对网络怠工的正向影响;工作嵌入正向调节职场排斥对情绪耗竭的正向影响;工作嵌入正向调节情绪耗竭在职场排斥与网络怠工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谭金波 王广新
情绪在网络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自主研发的"网络搜索行为分析系统"上,通过实验法探讨了学习情绪和查询任务类型对网络信息搜索行为和搜索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情绪对搜索行为中的问题回答能力和网页阅读能力两个因子作用显著,查询任务类型对信息选择能力和网页阅读能力两个因子有显著影响,情绪与查询任务类型对搜索行为的交叉作用主要表现在对问题回答能力因子上。另外,查询任务类型对搜索绩效有显著影响,情绪与查询任务类型对搜索绩效的交互作用也很显著。这揭示出学生的学习情绪倾向、查询任务类型在其网络信息搜索体验中扮演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灿灿 邹泓
为探讨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全国七城市共2352名中学生父母监控、人格和网络偏差行为状况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1)青少年父母监控状况存在性别差异。重点校学生父母监控的消极控制与反馈维度得分存在年级差异。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得分基本随年级升高而显著增加;(2)人格五维度、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之间呈显著相关,青少年人格可分为和谐型、一般型和情绪型,其中和谐型人格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得分显著低于一般型和情绪型个体;(3)人格类型在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永志 白晓丽 七十三 乌云特娜
为探讨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线上积极反馈、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采用社交网络使用强度问卷、社交网络积极反馈问卷、整体自尊量表和社交焦虑问卷对180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线上积极反馈、自尊和社交焦虑各变量间均呈显著相关;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对社交焦虑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而且社交网络使用强度还能通过积极反馈的独立中介以及线上积极反馈和自尊的链式中介影响社交焦虑。因此,积极的在线互动有利于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感知到积极的线上反馈和提高自尊意识,抑制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社交焦虑,促进青少年社会心理适应性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倪士光 李虹 张平 徐继红
探讨流动儿童压力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以及希望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采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社交焦虑量表(SASS-CS)、儿童希望量表(CHS)对广东省中山市1345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压力知觉与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希望对压力知觉与流动儿童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压力知觉与希望的主效应显著,共同解释16%的总变异,压力知觉与希望的交互作用显著,三者共同解释19%的总变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希望在流动儿童压力知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压力知觉 社交焦虑 希望 流动儿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