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1)
2023(9688)
2022(7887)
2021(6977)
2020(5534)
2019(12252)
2018(11512)
2017(21868)
2016(11051)
2015(12328)
2014(12203)
2013(12266)
2012(11574)
2011(10783)
2010(11214)
2009(11012)
2008(9615)
2007(8959)
2006(8393)
2005(7747)
作者
(31926)
(26481)
(26423)
(25390)
(16988)
(12670)
(12103)
(10310)
(9980)
(9503)
(9414)
(8790)
(8488)
(8454)
(8354)
(8269)
(7704)
(7640)
(7489)
(7025)
(6684)
(6346)
(6254)
(6213)
(6086)
(6002)
(5682)
(5441)
(5318)
(5220)
学科
(73509)
经济(73354)
(28638)
管理(28515)
(25967)
金融(25966)
中国(25688)
(23283)
企业(23283)
(23002)
银行(22998)
地方(22867)
(22425)
方法(21439)
(18609)
业经(18078)
数学(17118)
数学方法(17026)
(14356)
(14091)
地方经济(13548)
农业(13383)
(11600)
中国金融(11176)
理论(9949)
(9509)
(9417)
(9387)
产业(8484)
(8446)
机构
学院(166413)
大学(165316)
(85211)
经济(83591)
研究(63512)
管理(59274)
中国(54114)
理学(49725)
理学院(49120)
管理学(48452)
管理学院(48121)
(38383)
(33881)
科学(32524)
(31396)
财经(30106)
中心(30052)
经济学(29215)
研究所(27897)
(27146)
经济学院(26033)
(25391)
(22769)
财经大学(22250)
(21881)
北京(21764)
(21716)
师范(21579)
(20657)
(20560)
基金
项目(102565)
科学(81923)
研究(79160)
基金(75725)
(64054)
国家(63446)
社会(56824)
科学基金(54838)
社会科(52884)
社会科学(52867)
(39284)
基金项目(39135)
教育(34100)
(31830)
编号(30859)
资助(30276)
自然(30260)
自然科(29598)
自然科学(29594)
自然科学基金(29086)
成果(25934)
(24711)
国家社会(24151)
重点(23383)
(22774)
课题(21931)
(21340)
发展(21282)
(20981)
(20783)
期刊
(105122)
经济(105122)
研究(59810)
中国(36380)
(33122)
金融(33122)
(28873)
(24252)
管理(23784)
科学(21500)
学报(20411)
经济研究(17963)
大学(16849)
财经(16679)
学学(16151)
农业(15401)
业经(14960)
(14596)
技术(13367)
教育(13132)
问题(13121)
世界(9794)
(9611)
技术经济(9487)
国际(9356)
统计(9050)
经济问题(8414)
经济管理(8012)
商业(7918)
现代(7908)
共检索到277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在近二、三十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青年乡-城流动人口可能因户籍性质、户籍地点、年轻(故而缺乏工作经历和经验)而成为中国目前最脆弱的群体之一。文章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框架,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探讨青年乡-城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模式、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与其他相关人群相比,该群体的绝对经济社会地位和相对融入水平都是最低的,处于三重弱势地位。该现象说明,社会发展带来的潜在的积极后果可能被制度及结构性因素所抵消;同时,文章的发现也挑战了"市场经济在纵向上,一定会促进权利和法律平等"的观点,暗示社会融入的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呼唤打造一个更为包容、不同人群平等相处的和谐社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夏贵芳  朱宇  林李月  柯文前  
以流动人口集中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35个城市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均方差权值法,综合经济、社会、心理、制度和公共服务5个维度构建衡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计算和比较了三大经济区及其35个城市流动人口各维度社会融入指标和社会融入综合水平得分及其地区差异。研究结论显示,社会融入综合水平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同一地区流动人口的融入状况在各个维度不均衡,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社会维度的融入程度最高,制度维度融入程度最低;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的心理维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巩润泽   吴卫星  
本文利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了数字金融使用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结果:首先,数字金融使用可以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其次,数字金融使用可以通过提高收入、增强社会信任以及降低社会排斥的方式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最后,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使用在促进女性、低学历以及高年龄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方面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厘清数字金融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关系,完善流动人口相关政策措施,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江澜  王洁  薛海娇  李华  
文章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社会融入现状评价和预期两大视角,具体包括现住城镇喜欢程度、关注程度、接纳程度、平等程度、幸福程度和意愿融入程度、户口迁入预期和长期居住预期等8个方面,构建能够反映流动人口城镇社会融入状况的信心指数。并将该指数用于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分别从总体状况以及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类型等角度,解析流动人口城镇社会融入信心水平。该指数的构建及应用能够为政府及相关行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能够根据社会融入现状指数和预期指数提前预判流动人口未来的流动方向、社会融入趋势和程度等,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城市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奎臣  孙波  李勇杰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成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市民化教育从影响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政策制度建构能力和与城市居民相互接纳等方面,对其社会融入过程发挥着基础功能。因此应实现以社会融入为目标的流动人口教育公共服务政策转型,发展服务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多层次市民化教育体系,实施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全方位市民化教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张娇娇  
社会融入是一个经典的社会学话题,而流动前后获得的各类人力资本是移民融入的决定要素之一。文章实证研究了国内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对社会融入的影响。总体而言,人力资本大都提升收入水平,促进社区参与,增强对流入地文化理念的接纳和长期居留意愿。但是,人力资本与不同融入维度之间的关系并非整齐划一,对经济的影响最大,对文化的影响最小;在多个人力资本变量中,岗位就业年数对融入的影响最为一致,其作用不亚于正规教育。这些都表明,人力资本与融入之间存在一种有差别的关系,因融入的维度和测量指标而异。但是,不是提高了收入,流动人口就能全面融入;提升流动人口流入前的人力资本,强化流动后的工作经验积累,对于流动人口的全面融入至关重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文浩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出生且生长在城市的二代流动人口已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市社会融入度直接关系到城镇化的高质量建设。依托社会嵌入理论,从制度嵌入、文化嵌入、认知嵌入和网络嵌入四个维度来解析二代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以户籍为代理的制度嵌入和以文化风俗为代理的文化嵌入显著阻碍二代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而以受教育水平为代理的认知嵌入和以社会网络为代理的网络嵌入则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进一步考察社会嵌入影响的异质性发现,制度嵌入的阻碍效应发生在迁入省会城市和1.5代流动人口样本中,而文化嵌入的阻碍效应发生在迁入非省会城市和2代流动人口样本中,认知嵌入和网络嵌入的促进作用发生在迁入省会城市和1.5代流动人口样本中;机制分析表明,改善社区环境和增强城市感知能够缓解制度嵌入和文化嵌入的阻碍效应,并强化认知嵌入和网络嵌入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灵灵  林蕾  
以Z市G镇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为例,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在对社会资本展开类型学区分的基础上,聚焦社会组织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构建,进而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社会组织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另一关键,其中有着复杂的作用机制。异地商会、行业协会、老乡会等社会组织将以“三缘”为基础的初级关系的流动人口聚合在一起,帮助流动人口搭建起结合型社会资本;社区社会组织帮助流动人口培育出桥接型社会资本;枢纽型社会组织为流动人口提供了上下交融、左右互动的连结型社会资本。三个层次的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但桥接型社会资本和连结型社会资本的作用更为深远。因此,要积极推动社会组织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桥接型社会资本和连结型社会资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灵灵  林蕾  
以Z市G镇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为例,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在对社会资本展开类型学区分的基础上,聚焦社会组织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构建,进而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社会组织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另一关键,其中有着复杂的作用机制。异地商会、行业协会、老乡会等社会组织将以“三缘”为基础的初级关系的流动人口聚合在一起,帮助流动人口搭建起结合型社会资本;社区社会组织帮助流动人口培育出桥接型社会资本;枢纽型社会组织为流动人口提供了上下交融、左右互动的连结型社会资本。三个层次的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但桥接型社会资本和连结型社会资本的作用更为深远。因此,要积极推动社会组织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桥接型社会资本和连结型社会资本。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超  顾海  孙徐辉  
本文利用2014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定量角度考察了城乡医保统筹制度是否能有效促进农业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医保统筹能有效提高农业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本地的概率,能提高他们对自己属于本地人的心理认同感。该结论在增加了一系列控制变量以及采用截面倍差法后依旧稳健。其可能的机制在于,城乡医保统筹提高了农业流动人口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使医疗费报销更方便,从而促进了他们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月萍  陶椰  
采用2010年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对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接纳意愿进行了理论解构和实证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居民对于流动人口的群体认同和个体接纳意愿,流动人口的主观融入意愿和客观融入评价的影响方式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共享对流动人口社会群体期望,但对流动人口个人接纳态度则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整体持肯定态度,但在日常交往中对流动人口仍持疏离甚至排斥的态度。城市居民对于流动人口的接纳意愿影响甚至决定着流动人口的融入意愿和行为。而要实现城市居民接纳意愿和流动人口融入意愿的匹配,需要一个思路上统一、逻辑上一致的促进流动人口全面融合政策体系的支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祝仲坤  郑裕璇  陈淑龙  冷晨昕  
公共卫生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其均等化程度将会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国家卫健委开展的CMDS2017专项调查,系统考察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中,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差距较大,均等化程度较低。(2)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越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水平越高,以流动人口居住城市“是否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工具变量缓解潜在的内生性偏误后,结论依然得到支持。(3)之所以能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其因在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提高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增强其社会资本。本研究有助于审视并理清公共卫生服务在社会融入层面的效应,为探索如何更好地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流动人口深度融入城市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文章以成年乡-城流动人口为切入点,界定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概念,构建了社会融入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五种融入类型。文章认为,概念"融入"比"融合"更适于形容乡-城流动人口在城市的适应过程及结果;社会融入不是一成不变的单维度概念,而是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隔离是新移民难以避免的遭遇。流动人口的融入轨迹和模式因次人群而异,但经济整合通常发生在先,次为文化接纳,再次为行为适应,最后是身份认同。从隔离、选择性融入到融合是多方面、多层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逸群  刘冰洁  赵彦云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文章综合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和PAM聚类方法,对我国地级及以上290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心理融入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心理融入分布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心理融入水平的高低不仅受流动人口自身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还与流入城市的规模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有关;且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呈现空间聚集特征,不同区域的异质性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