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8)
2023(6187)
2022(5376)
2021(5191)
2020(4237)
2019(9722)
2018(9432)
2017(19257)
2016(10394)
2015(11604)
2014(11356)
2013(11153)
2012(10478)
2011(9428)
2010(9896)
2009(9252)
2008(9217)
2007(8437)
2006(7912)
2005(7041)
作者
(26759)
(22153)
(22077)
(21459)
(14427)
(10585)
(10132)
(8468)
(8439)
(8324)
(7651)
(7321)
(7265)
(7193)
(7165)
(6839)
(6593)
(6501)
(6494)
(6490)
(5653)
(5344)
(5342)
(5221)
(5156)
(5064)
(5053)
(4956)
(4509)
(4456)
学科
(37136)
经济(36939)
管理(31877)
(30365)
(26152)
企业(26152)
(21833)
税收(20386)
(20216)
(17021)
方法(14797)
(12725)
中国(11709)
数学(10866)
数学方法(10702)
业经(9817)
(9655)
(9411)
贸易(9408)
(9335)
(9245)
(8760)
财务(8746)
财务管理(8733)
企业财务(8335)
(8164)
理论(7890)
农业(7758)
(7488)
金融(7487)
机构
学院(139800)
大学(138516)
(62533)
经济(61254)
管理(53838)
研究(48716)
理学(45345)
理学院(44909)
管理学(44389)
管理学院(44099)
中国(39551)
(38347)
(28519)
财经(27553)
科学(25155)
(24973)
(23935)
(22774)
中心(22374)
研究所(20607)
财经大学(20233)
经济学(19025)
北京(18582)
(18418)
(17507)
(17428)
(17428)
师范(17333)
经济学院(17105)
业大(15340)
基金
项目(83360)
科学(66734)
研究(66619)
基金(61411)
(51453)
国家(50973)
社会(44448)
科学基金(44330)
社会科(41072)
社会科学(41059)
基金项目(30872)
(30471)
教育(30239)
编号(28189)
(26138)
自然(26130)
资助(26045)
成果(25580)
自然科(25553)
自然科学(25547)
自然科学基金(25126)
(19829)
(19317)
课题(19249)
重点(18348)
国家社会(17906)
项目编号(17895)
(17800)
(17783)
教育部(17632)
期刊
(74170)
经济(74170)
研究(53077)
(29932)
中国(28727)
管理(20274)
(18167)
金融(18167)
(17889)
教育(16584)
学报(16347)
(15872)
(15629)
科学(15280)
税务(13876)
财经(13518)
大学(13273)
经济研究(12388)
学学(12310)
农业(12176)
国际(11618)
(11535)
业经(10810)
(10668)
技术(10187)
问题(9325)
世界(8294)
会计(6559)
财会(6438)
现代(6390)
共检索到233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樊丽明  郭健  
社会捐赠是在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受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各国的社会捐赠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其中,美国、日本和荷兰的捐赠模式各具特点且较有代表性,本文比较了上述三国社会捐赠的税收激励政策,总结了其现有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社会捐赠税收激励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信永  刘诚  
本文认为,对于企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应充分考虑企业捐赠的原始动机。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捐赠,应制定不同的税收激励政策。同时,为了进一步鼓励企业捐赠,充分释放社会正能量,应简化企业捐赠的税收优惠实施程序,加大企业捐赠的税收优惠力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郭健  张继华  
高校社会捐赠是在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再分配而使其流向高校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受捐赠主体的主观动机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税收政策可以通过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影响捐赠主体的收入和捐赠价格等因素而对社会捐赠产生激励作用。本文将深入剖析税收激励高校社会捐赠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美国高校社会捐赠的税收激励现状,以期为中国社会捐赠税收激励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美东  
个人捐赠不仅受利他主义的驱使,还存在个人自利的追求。因此,许多国家制定了某些政策以支持人们的捐赠行为,其中税收优惠是各国激励个人捐赠的普遍做法。个人捐赠的多少取决于捐赠价格的高低,为鼓励人们捐赠,税收政策的制定应降低捐赠的价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曲顺兰  张莉  
收入分配差距的迅速扩大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作为第三次收入分配的重要组成,我国的个人慈善捐赠水平较低,没有起到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本文对我国有关个人慈善捐赠的税收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晓丽  蔡秀云  王佳赫  
本文从政府税收收入和慈善捐赠事业的相关性入手,以中国31个省(区、市)为样本,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样本地区2013年税收激励慈善捐赠事业的能力进行评价,探讨税收对慈善捐赠事业的影响,并提出完善税收激励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朝黎明  
实物捐赠税收政策对发展慈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在捐赠途径不同的情况下,我国现行的实物捐赠税收政策并不一致,对应的税负差异也较大。为了使实物捐赠税收政策更加公平合理,一是要消除因捐赠途径不同导致的税收差异,只要捐赠用于公益事业,都应视为公益性捐赠,并允许其捐赠支出在所得税前扣除;二是参照股权捐赠税收政策,将公益性实物捐赠的计税依据由公允价值改为历史成本,并适当延长税前扣除的年限或提高扣除比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月梅  陈远燕  
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捐赠现状及相关税收激励政策进行评价,以捐赠制度已进入成熟阶段的美国作为借鉴对象,分析其高等教育捐赠的特点及税收激励机制,并对我国设计良好的高等教育税收激励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洪  明仪皓  曾珠  朱盈盈  
本文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从税收因素与慈善捐赠价格弹性、促进慈善捐赠的税制评价以及促进慈善捐赠的税制优化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三个方向:第一,将国外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构建促进慈善捐赠行为的最优激励税制;第二,注重税收激励政策与新兴慈善捐赠的与时俱进;第三,区分各类慈善捐赠受赠领域,制定不同的税收激励措施。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贺顺奎  滕晓勇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公益性捐赠执行税前限额扣除,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激励企业公益捐赠的效应。但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对企业公益捐赠的税收优惠力度还需加大。本文建议:调整非货币性捐赠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扣除计税基数;在企业将货物等用于公益性捐赠时应执行税收优惠政策,免征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宏顺  
一、完善捐赠税收政策,调动企业和个人的慈善捐赠积极性当前能享受税收优惠的捐赠行为十分有限,多数慈善基金组织是以挂靠企业的形式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个人捐赠、实物捐赠等缺乏相应的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樊丽明  郭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迎春  
税收政策是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引导企业慈善捐赠的主要工具之一。基于2007年度我国A股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相关数据,采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对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激励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税收是影响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慈善捐赠支出与企业所得税税率显著正相关;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受利润水平制约,企业慈善捐赠支出与企业净利润显著正相关。因此,要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保护企业慈善捐赠的积极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正  
高校社会捐赠是指社会各方包括法人实体、自然人等为资助高等教育事业将其财产赠予高校的一种公益捐赠行为。2009年10月12日,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制定了《中央级普通高校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配比办法》),中央财政设立配比资金对中央级普通高校接受的捐赠收入实行奖励补助,此举正是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社会捐赠体制,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培培  
开展研发活动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基石,本文从税收激励角度出发,选取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作为参照国家,分析各国R&D税收激励政策的具体措施,将其与我国R&D税收激励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比较,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扩大税收激励范围,形成普惠型税收激励机制;转变税收激励方式,形成全程税收扶持政策;弥补现有政策空白,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增强对科技人才的税收激励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