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1)
- 2023(13314)
- 2022(11247)
- 2021(10374)
- 2020(8949)
- 2019(19717)
- 2018(19345)
- 2017(37313)
- 2016(20015)
- 2015(21796)
- 2014(21413)
- 2013(20675)
- 2012(18780)
- 2011(16453)
- 2010(15793)
- 2009(14110)
- 2008(13314)
- 2007(11339)
- 2006(9302)
- 2005(7407)
- 学科
- 济(76553)
- 经济(76359)
- 管理(57581)
- 业(56275)
- 企(46664)
- 企业(46664)
- 方法(41474)
- 数学(36313)
- 数学方法(35874)
- 财(22078)
- 农(20573)
- 中国(19278)
- 业经(17018)
- 学(16643)
- 贸(14615)
- 贸易(14611)
- 务(14306)
- 财务(14268)
- 易(14244)
- 财务管理(14243)
- 农业(13754)
- 企业财务(13655)
- 技术(13046)
- 制(12944)
- 理论(12215)
- 地方(12197)
- 和(12006)
- 环境(11615)
- 银(11102)
- 银行(11058)
- 机构
- 大学(273115)
- 学院(272316)
- 济(110273)
- 经济(108377)
- 管理(107801)
- 理学(95943)
- 理学院(94879)
- 管理学(93047)
- 管理学院(92561)
- 研究(87526)
- 中国(63858)
- 科学(57281)
- 京(54308)
- 农(53063)
- 财(49254)
- 业大(46988)
- 所(43471)
- 农业(42462)
- 中心(41507)
- 财经(41024)
- 研究所(40348)
- 经(37642)
- 江(37505)
- 经济学(34636)
- 范(32894)
- 师范(32334)
- 北京(32162)
- 院(31720)
- 经济学院(31549)
- 财经大学(31087)
- 基金
- 项目(202873)
- 科学(161488)
- 基金(152684)
- 研究(137762)
- 家(136698)
- 国家(135596)
- 科学基金(116959)
- 社会(92033)
- 社会科(86555)
- 社会科学(86527)
- 基金项目(81695)
- 自然(79832)
- 省(78778)
- 自然科(78153)
- 自然科学(78129)
- 自然科学基金(76779)
- 划(67293)
- 教育(64023)
- 资助(60880)
- 编号(51696)
- 重点(45840)
- 部(44963)
- 创(43186)
- 发(42001)
- 科研(40809)
- 创新(40402)
- 计划(39923)
- 国家社会(39022)
- 成果(38842)
- 教育部(38529)
- 期刊
- 济(106081)
- 经济(106081)
- 研究(68272)
- 学报(52524)
- 农(46262)
- 中国(45836)
- 科学(45612)
- 大学(39239)
- 财(38720)
- 管理(37907)
- 学学(37859)
- 农业(31016)
- 技术(21363)
- 教育(21262)
- 融(20718)
- 金融(20718)
- 财经(20062)
- 经济研究(18555)
- 业经(17940)
- 经(17210)
- 业(16631)
- 版(15162)
- 业大(14396)
- 问题(14040)
- 科技(13835)
- 统计(13072)
- 商业(12831)
- 策(12469)
- 农业大学(12372)
- 技术经济(12339)
共检索到368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丁瑛 杨晨
社会拥挤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重点关注消费者在社会拥挤情境下的消费行为变化,并探索其背后的心理机制。通过一个二手数据分析及四个实验室实验,研究发现消费者在社会拥挤的情境下更倾向于购买炫耀性产品。自我表达需求在这一效应中起到中介作用,而这一效应受到拥挤人群群体类型的调节,即当群体类型为外群体时,社会拥挤能引发炫耀性消费趋势;而当群体类型属于内群体时,社会拥挤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会被削弱。本研究发现了影响炫耀性消费的社会情境因素,同时对企业在高人流时段的营销策略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尊礼 余明阳
社会排斥能够影响人们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其影响可能会因消费者自身所具备的内隐自我观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实验一发现,与未受排斥相比,受到排斥的实体论者更容易产生炫耀性消费倾向,渐变论者则不会受到排斥与否的影响。同时,受到排斥后,实体论者也比渐变论者更偏爱炫耀性产品。实验二则考虑了品牌熟悉度的作用,研究进一步表明实验一的结论仅对消费者熟悉度较高的品牌产品成立。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内隐自我 炫耀性消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淑萍
炫耀性消费作为现代消费文化的产物,带给消费者的感知声望远比消费本身重要得多。中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发展的关键期,炫耀性消费注重差异性和个性化的特质使中学生的消费活动具有了面子性、攀附性、独特性、符号性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对中学生镜像自我和反思性自我的影响,加剧了中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影响其自我认同的健康发展。学校应通过消费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媒体环境净化等干预方式,避免消费对中学生的主体性控制,发挥同伴群体的积极参照功能和环境的意义参照价值,促进中学生健康自我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卫利华 王祥兵
炫耀性消费已成为当今城市社会的潮流,为进一步探究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发生机理,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炫耀性消费倾向的结构方程模型。采取问卷抽样调查获得212份有效样本,并用lisrel8.7软件对样本数据和假设模型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炫耀性消费倾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玉香 袁少锋 高英
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消费行为,炫耀性消费的形成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作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商品象征意义、参照群体影响和地位消费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前置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我国消费者对高档名牌商品的消费观念和态度以检验此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商品的象征意义对炫耀性消费和地位消费有显著正影响;参照群体的影响对炫耀性消费的作用不显著,但对地位消费有显著影响;此外,地位消费显著影响炫耀性消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玉香 王乙力
笔者以中国城市消费者为例,从重要心理变量自我视角实证探讨了炫耀性购买行为的营销内涵和动机及三维自我因素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从自我角度炫耀性购买行为动机包括"外我性动机"和"内我性动机"两大类型;炫耀性购买行为包括外表张扬的"外显性炫耀"和内部内敛的"内隐性炫耀";自我三个维度对炫耀性购买行为动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自我 炫耀性购买 动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卢丽 范秀成 郑玉香 梁文宾
炫耀性消费目前成为许多中国入消费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然而,这一现象还未引起营销学者的充分重视。本文从营销学的角度对炫耀性消费理论作出回顾与评析,指出炫耀性消费行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消费者行为 营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园 李捷嵩
笔者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在Charles(2009)理论模型基础上加以扩展,考虑到消费者所在省份平均收入水平和攀比组消费水平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从消费者偏好角度探讨社会收入分配对家庭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面对所在省份平均收入水平的下降和收入不平等的增加,消费者为保持原有地位倾向于增加炫耀性消费支出。笔者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加以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消费者之间存在互相攀比效应,相比于消费不如自己的人群,消费更高的人群消费结构变动对消费者影响更大;(2)消费者对于其他消费者的炫耀性消费比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少锋 高英 李宝库
探索炫耀性消费的内涵、测度与形成机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消费者日益普遍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炫耀性消费内涵及其测度的基础上,本文从参照群体影响、品牌联想、商品稀有性、异性吸引等外部情境因素,以及地位关注、自我、物质主义与面子意识等消费者心理因素出发,梳理了炫耀性消费形成机制的相关实证研究,总结现有研究的主要贡献,指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测度 情境因素 心理因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时华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导向和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借鉴简单的Ramsey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炫耀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炫耀性消费能加速经济增长,但不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经济增长 社会地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圣亮 陶能明
通过文献阅读、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提炼出中国情境下影响炫耀性消费的22个因素;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将22个因素归纳为7类。回归分析发现,7类因素对炫耀性消费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面子意识、寻求认同、彰显社会价值、物质享受、产品象征意义、品牌来源国和参照群体。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消费者性别、年龄及教育程度,对炫耀性消费影响因素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潇
在商业活动中,品牌的传播方式对品牌传播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现实实践中,诸多旅游品牌十分注重品牌的传播方式。本文构建了品牌传播方式与炫耀性旅游意向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广告传播与促销传播主要通过感知娱乐性对炫耀性旅游意向产生影响,而公关传播和人际传播主要通过感知有用性对炫耀性旅游意向产生影响;旅游社交动机在品牌传播方式对炫耀性旅游意向中起调节作用,当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旅游社交动机时,品牌传播方式对炫耀性旅游意向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以往旅游管理和品牌管理的文献,并为旅游行业的相关管理者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戚译 李文娟
本文在回顾炫耀性消费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两种自我概念归因即个人自我归因——享乐倾向和他人自我归因——公众性自我知觉以及参照群体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享乐倾向、公众性自我知觉、参照群体对炫耀性消费都有影响,且参照群体还对自我概念归因与炫耀性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莉 李玉才 孙学敏
当前我国农村结婚消费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普遍出现结婚高消费现象,呈现出炫耀性消费的特征。农村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丰盛及收入的增加为农村结婚高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同时农村社会的面子意识、身份认同及关系网络等内在特质在结婚消费上呈现的炫耀性、攀比性和效仿性则助长了高消费的趋势。实践证明,农村结婚高消费对农村居民个体、家庭及社会都有负面影响,因而需要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
结婚消费 炫耀性消费 动机及危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莉 李玉才 孙学敏
当前我国农村结婚消费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普遍出现结婚高消费现象,呈现出炫耀性消费的特征。农村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丰盛及收入的增加为农村结婚高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同时农村社会的面子意识、身份认同及关系网络等内在特质在结婚消费上呈现的炫耀性、攀比性和效仿性则助长了高消费的趋势。实践证明,农村结婚高消费对农村居民个体、家庭及社会都有负面影响,因而需要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
结婚消费 炫耀性消费 动机及危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