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33)
- 2023(18524)
- 2022(15397)
- 2021(14243)
- 2020(12162)
- 2019(27651)
- 2018(27575)
- 2017(53752)
- 2016(29054)
- 2015(33076)
- 2014(33278)
- 2013(32817)
- 2012(30345)
- 2011(27373)
- 2010(27766)
- 2009(26271)
- 2008(26054)
- 2007(23722)
- 2006(21331)
- 2005(19507)
- 学科
- 济(136505)
- 经济(136298)
- 业(85688)
- 管理(84910)
- 企(64519)
- 企业(64519)
- 方法(53791)
- 农(50055)
- 数学(46386)
- 数学方法(45890)
- 中国(36337)
- 财(34480)
- 农业(32858)
- 业经(32372)
- 制(29135)
- 地方(28073)
- 学(26706)
- 贸(22138)
- 贸易(22125)
- 易(21502)
- 银(21427)
- 银行(21385)
- 行(20429)
- 务(20389)
- 财务(20326)
- 财务管理(20273)
- 体(20268)
- 融(19775)
- 金融(19769)
- 和(19242)
- 机构
- 学院(425328)
- 大学(424399)
- 济(185188)
- 经济(181426)
- 管理(161718)
- 研究(143915)
- 理学(138264)
- 理学院(136832)
- 管理学(134521)
- 管理学院(133740)
- 中国(111718)
- 京(88875)
- 财(87537)
- 科学(84728)
- 农(78627)
- 所(72571)
- 财经(68440)
- 中心(67290)
- 江(65857)
- 研究所(65022)
- 业大(62536)
- 经(61862)
- 农业(60565)
- 经济学(57495)
- 北京(55794)
- 范(54624)
- 师范(54108)
- 经济学院(51531)
- 州(51301)
- 院(50572)
- 基金
- 项目(272677)
- 科学(215084)
- 研究(202509)
- 基金(198061)
- 家(170912)
- 国家(169431)
- 科学基金(145586)
- 社会(131496)
- 社会科(123886)
- 社会科学(123852)
- 省(106900)
- 基金项目(104187)
- 教育(93120)
- 自然(91143)
- 自然科(88951)
- 自然科学(88927)
- 划(88664)
- 自然科学基金(87344)
- 编号(83160)
- 资助(80594)
- 成果(68533)
- 部(61559)
- 重点(61330)
- 发(59647)
- 课题(56973)
- 创(56268)
- 国家社会(54455)
- 制(53079)
- 教育部(53045)
- 创新(52722)
- 期刊
- 济(215307)
- 经济(215307)
- 研究(129501)
- 中国(85347)
- 农(76880)
- 财(69743)
- 学报(63713)
- 管理(59424)
- 科学(58975)
- 农业(51559)
- 大学(49725)
- 学学(46929)
- 融(44537)
- 金融(44537)
- 教育(42661)
- 技术(37932)
- 业经(36561)
- 财经(35144)
- 经济研究(33540)
- 经(30246)
- 问题(29267)
- 业(25670)
- 技术经济(22226)
- 贸(21393)
- 世界(21241)
- 版(21202)
- 统计(21104)
- 理论(20387)
- 现代(19066)
- 商业(19032)
共检索到650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国胜 陈瑛
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满足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权益保护等需求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成本。这种成本根源于农民工劳动的制度性贬值与基本权利缺失,并具有动态累积的特征。面对社会成本的巨大挑战,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构建一个成本分摊机制。这就需要以培育农民工具有城市经济适应能力分摊私人成本、矫正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公共财政分摊不可内部化的外部成本为思路,"循序渐进"地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创新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制度与户籍制度等,以及"平行推进"制度创新的相互协调与政策衔接等。
关键词:
社会成本 分摊机制 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姚毅 明亮
农民工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其根本问题在于使农民工能享有与城镇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待遇。基于此,本文对四川、重庆、成都、乐山四省(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并在成本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如何在分税制体制下构建政府、个人和企业为主体的多元成本分担机制。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成本测算 分摊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玉军
农民工弱势地位主要表现为他们所做的贡献与其所受到的待遇不对等,数量庞大与其内在能力较弱的不相称,被动的维权模式也凸现了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形成自身内在能力被进一步弱化的“路径依赖”。推动农民工组织建设的,不仅对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的完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可以产生培训、就业和维权三位一体的聚合效应,有效地强化了农民工内在自我能力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组织建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杨培祥 邬璟璟 李韵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及进一步发挥好农民工的作用,从根本上看,就需要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进行科学的界定,并让其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朝着合理的方向转化。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基于农民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加以界定,认为我国农民工在阶级属性上属于半无产者,在社会身份则为半工半农,而后者是由前者所决定的。然后,文章利用2015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对自身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的认同,并检验了上述理论观点。最后,文章将我国农民工未来发展趋势归纳为四种可能性,并指出我国农民工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半工半农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要妥善地处理好农民工问题,需要在政策设计上使农民摆脱现有的尴尬处境,朝着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向转化。
关键词:
农民工 半无产者 半工半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俏彬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各级财政将会为此发生巨量支出。本文计算了将现在已经在城市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按现行政策财政必须新增的资金数额。结果表明,以2011年不变价格计算,为将现有15 863万已在城市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将新增支出18 091.58亿元。如果将计算范围扩大到现有的2.6亿农村转移人口,则计算结果将增大到29 651.76亿元。文章认为,尽管资金量浩大,但只要精心进行时间、空间分布设计,注重全国范围内均衡启动、进行相关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并从"钱"、"地"、转移支付等方面进行机制...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成本估算 财政支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彤娟 郭小静 刘宇飞
本文在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对地区产业集聚进行界定,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维度构建PDTC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6年北京市的产业集聚程度基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劳动力成本、资本、区域交换网络、对外经济联系程度、市场规模以及区域外部市场对内部市场的替代或挤压度是影响北京地区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其中劳动力成本对北京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为负,其余五个因素的影响为正。总的来看,基于政治经济学框架的分析模式能够较好地解释地区产业集聚现象。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北京市 PDTC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守宝 王全美
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二重性源于农民的身份与职业的二重性,是农民工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农民工身份决定其不能成为完全的劳动力商品,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农民工的职业决定其对农业产业化带来负面影响。破解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二重性矛盾的途径,是政府创造条件分化农民工,最终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双赢。
关键词:
农民工 身份 职业 二重性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蹊 尹宁波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表现和原因及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 ,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表现为工资歧视、雇用歧视、职业歧视三方面 ,其深层原因是 :市场失灵和个人偏见导致对农民工的工资歧视 ,长久以来对农民的歧视性就业制度和政策导致对农民工的雇用歧视和职业歧视 ,且后者是农民工就业歧视产生的实质性和根本性的原因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歧视 制度根源 权益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逸成
革农民工作为我国工人阶层的中坚力量,在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纵观农民工的就业形势,却存在在职业、工资、雇佣等方面的歧视,笔者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进行了一一分析,并提出了就业歧视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农民工 就业歧视 权益保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勤
从宏观角度介绍了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从政府、政策和政治三个角度阐述了宏观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分析框架。在政府部分,讨论了政府的三个特征:善良的还是邪恶的、抽象的还是具体的、机会主义的还是党派型的;在政策部分,介绍了新政治经济学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般框架;在政治部分,对利益集团、改革和非民主政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政治经济学 政府 政策 非民主政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
农民工市民化是要保障农民基本权利和享受公共服务的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承担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本文在正确估算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基础上,提供农民工市民化所需资金的途径,对农民工市民化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成本 市民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晓茵
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初创期的构建还是成熟期的改造,都至少涉及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因素。近三十年来,随着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兴起,社会保障研究也不断进步:一方面侧重解释实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国胜 陈瑛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是经济利益而非公平、公正在起主导作用,因此着眼于权利配置与利益分配的新政治经济学更适合指导其改革。从演化逻辑来看,户籍制度改革是政治经济系统的需求驱动并带有利益协调的特征,改革进展是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结果。在利益分化的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经济主体的利益需求具有异质性特征,其行为博弈不存在"帕累托的最优解"。因此,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就需要以公平、正义的逻辑来重组户口背后的利益格局与权利配置,具体包括:以权利配置、利益重组为价值取向,以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内容,以省会城市、直辖市等大城市的户籍为重点对象,以合理引导区域之间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化利益、取消历史累积的不合理利益...
关键词:
户籍制度 改革 利益 农民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继良 马洪福
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采用核算的方法测算了不同视角下江苏外来农民工市民化的费用。结果显示,江苏一个外来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支出12.3万元。其中,第一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成本约为11.2万元,新一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约为14.3万元。本文还发现,江苏三大区域之间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差异明显,苏南、苏中、苏北对应的成本分别为14.6万元、12.4万元和11万元。如果一次性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公共财政需要为每个农民工一生支付的成本为92.7万元。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分摊机制 市民化成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俭国 张鹏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为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考虑到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庞大的资金需求,应该优先将市民化意愿强烈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分项计算,得出:沿海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为21万元;内陆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为16万元。加快户籍、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于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资金来源、城市融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