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0)
- 2023(13282)
- 2022(11569)
- 2021(11026)
- 2020(9036)
- 2019(20800)
- 2018(20778)
- 2017(39980)
- 2016(21170)
- 2015(23760)
- 2014(23519)
- 2013(23000)
- 2012(21074)
- 2011(19016)
- 2010(18725)
- 2009(17077)
- 2008(16641)
- 2007(14451)
- 2006(12889)
- 2005(11112)
- 学科
- 济(81710)
- 经济(81526)
- 管理(62604)
- 业(56570)
- 企(49104)
- 企业(49104)
- 方法(38294)
- 数学(30932)
- 数学方法(30549)
- 中国(22485)
- 农(21504)
- 财(21115)
- 业经(20889)
- 学(20772)
- 理论(17717)
- 地方(16742)
- 和(16463)
- 农业(14278)
- 务(14048)
- 财务(13982)
- 财务管理(13959)
- 贸(13638)
- 贸易(13632)
- 制(13289)
- 企业财务(13278)
- 易(13172)
- 环境(12854)
- 技术(12727)
- 教育(12105)
- 划(11512)
- 机构
- 大学(303267)
- 学院(296576)
- 管理(122040)
- 济(111500)
- 经济(108843)
- 理学(105919)
- 理学院(104695)
- 管理学(102946)
- 管理学院(102364)
- 研究(93932)
- 中国(67635)
- 京(64236)
- 科学(59221)
- 财(51603)
- 所(45086)
- 中心(43131)
- 范(42918)
- 师范(42631)
- 业大(42541)
- 财经(42358)
- 江(41898)
- 研究所(41292)
- 农(41017)
- 北京(40283)
- 经(38402)
- 州(35715)
- 师范大学(34625)
- 院(34449)
- 经济学(32932)
- 农业(31908)
- 基金
- 项目(207726)
- 科学(163966)
- 研究(155478)
- 基金(150951)
- 家(130038)
- 国家(128938)
- 科学基金(112001)
- 社会(98482)
- 社会科(92562)
- 社会科学(92536)
- 基金项目(81431)
- 省(80015)
- 自然(72002)
- 教育(70725)
- 自然科(70329)
- 自然科学(70313)
- 自然科学基金(69057)
- 划(67229)
- 编号(65909)
- 资助(60080)
- 成果(54210)
- 重点(45487)
- 部(45283)
- 发(43091)
- 课题(42964)
- 创(42762)
- 项目编号(41970)
- 国家社会(39813)
- 创新(39678)
- 教育部(39448)
- 期刊
- 济(119970)
- 经济(119970)
- 研究(84717)
- 中国(50846)
- 学报(47875)
- 管理(41682)
- 科学(41254)
- 财(38445)
- 图书(37143)
- 农(36768)
- 大学(35757)
- 教育(34849)
- 学学(31413)
- 书馆(27680)
- 图书馆(27680)
- 农业(26076)
- 技术(23748)
- 业经(20283)
- 财经(20045)
- 融(19779)
- 金融(19779)
- 经济研究(19056)
- 情报(17633)
- 经(17049)
- 理论(15876)
- 问题(15364)
- 实践(14822)
- 践(14822)
- 坛(14696)
- 论坛(14696)
共检索到427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魏辅轶 李静
本文讨论了信息共享空间(IC)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基础,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了IC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空间、技术和服务在图书馆社会化过程中逐步演变为情景、人文和协同的理论关系;并以此三个新要素为框架讨论了构建社会信息共享空间(SIC)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社会情境作为基本框架,在理论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图书馆IC三个基本要素社会化的过程中从空间、技术和服务进化为情景、人文与协同,为图书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服务升级与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曾晓娟
本文就图书馆如何开展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与资源共享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图书馆 信息服务 资源共享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唐嫦燕
分析网络环境中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 ,提出资源共享的障碍及资源共建的措施。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邹婉芬
信息空间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于美国大学图书馆的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模式。该文简要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并从空间、资源和服务三个方面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包括要强调整合的充分性、实现动态发展、重视评估、扩展其适用范围等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思艺
开放政府背景下,现代社会治理强调建立多方参与、协商合作的治理模式,为图书馆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发展机遇。文章从治理问题、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四个角度论证了图书馆参与社会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从制度、机制、意识、技术四个层面来促进图书馆参与社会治理。
关键词:
开放政府 图书馆 社会治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知津 徐芳
本文研究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图书馆实施信息共享空间的案例,提出了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与实施方案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共享空间 案例研究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李伟超 赵海霞 谭钧遥 贾艺玮
建设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是当下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我国图书馆对共享空间服务模式的探索尚在起步阶段,预约系统的普及度不够高,有必要了解系统现状,提出进一步发展建议。本文通过概述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状况,然后分析信息共享空间预约系统的建设现状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各方面需求对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预约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描述了具体的实现过程。通过对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预约系统的研究,完善我国相对薄弱的图书馆共享空间服务系统,丰富了我国在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方面的理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戴静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在建设数理化专业分馆的过程中采取了专业馆与信息共享空间(IC)共建的一种新模式,即在专业分馆中融入信息共享空间的构成元素和建设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实现两者共建。这种模式不仅能够避免重复建设、缩减图书馆经费、节约人力及物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功能和优势,做到空间、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分馆为学科服务的功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建设模式。当然,共建模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专业分馆 信息共享空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嘉慧
用户政策为信息共享空间有序运行提供了制度支撑,是信息共享空间管理机制的一部分。通过对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网站进行调研,对其用户政策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从完善政策体系、制定人性化政策、政策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对我国信息共享空间的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共享空间 用户政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云珊
从泛在图书馆的本质和知识共享空间(KC)的界定入手,以基于云计算和知识元的资源整合为前提,构建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为核心的KC模型,并与特定的服务手段相对应,完成从泛在知识服务概念到应用性网络区域的转变,实现泛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和创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晓霞 胡振华 杜慧平 张威
信息共享空间作为外来事物,近几年在国内高校图书馆被广泛使用。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经过两年的本土化实践,在LibQUAL+指标的基础上,修正得出信息共享空间的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调查结果采用象限分析法进行分析,揭示用户对信息共享空间的认知度及使用情况,为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建设与实践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思
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目的是促进学习网络的形成,实现个性化学习。网络学习空间中的知识共享是学习者之间互惠并获得共同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分析网络学习空间中的知识共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提出网络学习空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和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对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表明,测量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的自我价值感、得到尊重和获得社会支持对其知识共享行为具有积极正向影响;受到关注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翠英
技术、信息和学习环境的革命性变化逐渐削弱了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首要机构的地位。学习共享空间是社会网络环境下支持学生协同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学习社区和学习资源中心。图书馆员要将服务融入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明确交互关系、网络规模、认同感等影响大学生社会学习过程的因素,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基于标签的分众分类法,使之构建交互关系,发现、讨论、评价、注释和推荐他们自己的学习资源。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学习共享空间 分众分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万德 吴瑾
运用文献计量、趋势分析等方法,对近30年来中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阅读、分析与归纳,概括出目前社会化服务问题研究中的6个核心问题或关注热点,揭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蒲青 余建新 王玉
以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为背景,结合信息共享空间基本理念,提出具有该馆特色的信息共享空间构建设想。
关键词: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 图书馆 信息共享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