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5)
- 2023(6721)
- 2022(5764)
- 2021(5395)
- 2020(4800)
- 2019(11248)
- 2018(11021)
- 2017(21763)
- 2016(12134)
- 2015(14168)
- 2014(14597)
- 2013(14818)
- 2012(13943)
- 2011(12396)
- 2010(12586)
- 2009(11880)
- 2008(12276)
- 2007(11236)
- 2006(9576)
- 2005(8298)
- 学科
- 济(52633)
- 经济(52475)
- 管理(37811)
- 业(35465)
- 企(29699)
- 企业(29699)
- 财(28524)
- 方法(27721)
- 数学(23307)
- 数学方法(23123)
- 农(15989)
- 中国(14786)
- 务(12984)
- 财务(12965)
- 财务管理(12915)
- 财政(12803)
- 企业财务(12272)
- 制(11765)
- 业经(11279)
- 地方(11115)
- 学(11004)
- 政(10307)
- 和(9994)
- 农业(9891)
- 理论(9488)
- 贸(8793)
- 贸易(8793)
- 易(8521)
- 体(7731)
- 银(7571)
- 机构
- 大学(179335)
- 学院(177831)
- 济(74671)
- 经济(73104)
- 管理(67727)
- 研究(59151)
- 理学(58232)
- 理学院(57595)
- 管理学(56644)
- 管理学院(56307)
- 中国(44951)
- 财(43539)
- 京(37147)
- 科学(36530)
- 农(31548)
- 所(31070)
- 财经(30695)
- 研究所(27727)
- 江(27611)
- 经(27576)
- 中心(27523)
- 业大(26557)
- 农业(24897)
- 经济学(23570)
- 北京(23432)
- 范(22774)
- 师范(22563)
- 财经大学(22285)
- 经济学院(21449)
- 州(21003)
- 基金
- 项目(113113)
- 科学(87850)
- 研究(82780)
- 基金(81477)
- 家(70188)
- 国家(69570)
- 科学基金(58888)
- 社会(53658)
- 社会科(49639)
- 社会科学(49617)
- 省(44238)
- 基金项目(43176)
- 教育(38445)
- 划(37036)
- 自然(37001)
- 自然科(36121)
- 自然科学(36107)
- 自然科学基金(35470)
- 编号(34517)
- 资助(33884)
- 成果(29346)
- 部(25944)
- 重点(25363)
- 发(23722)
- 课题(23264)
- 创(22769)
- 科研(22337)
- 教育部(22209)
- 性(21868)
- 大学(21582)
共检索到267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印金强,张宪强
1984年以来,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即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同时膨胀造成了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本文试图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总需求膨胀的“病源”进行剖析,建立一个总需求趋势模型,来反映“七五”期间我国总需求的发展趋势,并相应地提出一些控制总需求膨胀的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乐一
本文通过储蓄与投资的关系、消费不足、投资不足三个层次 ,对我国现阶段的总需求不足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 ,我国从 80年代末即出现总需求不足的端倪 ,并在此后日益明显以至愈演愈烈 ,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的最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金慧
国家统计局做出判断:我国社会总需求紧缩已经到位。这一判断是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平衡统计司联系近几年我国的供需情况和1990年上半年的实际经济运行,对上半年的总供需平衡情况进行测算后得出的。其依据是:1.1990年物价上涨幅度呈回落趋势;2.银行货币回笼增加;3.从市场销售情况看,下半年,尽管社会商品零售的下降幅度在减少,但还没有变为正增长,市场仍然处于疲软状态。其根本原因是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剑明
本文通过比较中美居民财富分配的现状 ,较为全面地阐述了造成两国居民财富分配不均的各自原因 ,进而提出解决我国居民财富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财富分配 比较 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金山
老子认为"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一种自然法则;"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最终归宿。人类社会要和谐,就必须在社会财富分配上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自然法则,不要使社会出现"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两极分化状态,以免付出沉重的代价。以老子的哲学观审视现实的社会财富分配,一个良性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应当是以市场经济手段为基础,以国家福利手段为保障,以社会慈善手段为补充。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分化的张力得到有效的消减,社会各阶层对财富的占有达到相对均衡,从而使社会的和谐状态得以持久的保持。
关键词:
老子哲学 财富分配 社会和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游宏炳
一、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范围。总需求和总供给区别于单个产品的需求和供给,而是包括所有单个产品的需求和供给的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通常可用统计方法来测定。总供给就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生产量,它同国民经济总量指标是相联系的。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有: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国内(民)生产总值。这样,研究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关系,就可有三种不同的范围。它们的区别在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吉庆
近年来,我国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失衡问题,已日益引起经济理(?)的重视。社会需求过度,直接导致物价上涨,外汇储备剧减,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不平衡,这将影响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无法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即经济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难以顺利进行。社会总需求,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的消费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广发,辜承范
坚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运用统计资料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从量和质的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是统计部门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曾五一
一、社会总需求的基本概念社会总需求指标是从总体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这一指标的基本概念和具体内容,我国理论界的意见很不一致。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1)把总需求理解为国民收入使用额或支出额;(2)把总需求看作是全社会的货币收入或各种货币资金的总和。这两种观点都值得商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宋克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积累和消费保持适当比例”,作为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这一基本指导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经济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证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红
This paper employs a dynamic panel model with the data from the 28 Chinese regions over the period 1953~1998 to test whether convergence exists across regions with the basic Solow model(1956) and the human-capital augmented Solow model(Mankiw,Romer,and Weil(1992)).The regressions in this paper show strong evidence of absolute and conditional β-convergence across regions and over time,which,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vidence of σ-divergence,suggests that China is currently on the first catching up stage of the inverted-U curve invented by Kutznet(1995),which implies that the poor regions today will eventually catch up the rich regions tomorrow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evolution path of Chinese economy.In addit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vidence of technical progress variables,and argu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a technical-progress-accelerating soft-environment should the one of the main focuses by the policy makers in order to attain a sustainable high growth rate in the future.
关键词:
收敛 GDP增长 财富分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亮才 杨育民
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顽疾。财富分配不公问题的成因形形色色,市场经济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某些缺陷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且这些缺陷往往难以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来克服。要从根本上解决财富分配不公问题,就必须借助于非市场机制,就必须借助于政府的适当干预,从而使社会财富分配满足时代的正义要求。财富分配不公既存在于一国之内,也存在于不同的国家之间。中国现代发展模式为弥补市场机制缺陷,解决国内和国际财富分配不公问题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
关键词:
财富分配 政府 市场 中国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振芳 章延杰
马克思财富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创造财富的过程是人的主体实践性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创造财富的目的是实现财富增长以及人的自由和独立;财富既是生产力的载体,也是生产关系的载体。财富生产和财富权力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社会形态下的财富关系。社会“内卷化”的矛盾根源在于宏观财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循环体系下行,不足以支撑微观财富权力的无限膨胀。社会“内卷化”是中国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财富逻辑已经演变为以财富消费为核心,表现财富生产、分配和交换关系。要解决社会“内卷化”问题,需沿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财富逻辑制定并实施相关措施,包括树立马克思人本财富观;调节资本权力与劳动权力的关系;建立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体制;扩大公共财富规模,建立公共财富共享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学钧
一个有活力的社会必须扩大客观开放的程度、为人们的努力提供一定的舞台,因而应当启动机会平等为社会的良序发展提供观念的导航。机会平等主张,只有存在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竞争,先富后富以及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才是公平的。至于平等的机会与不平等的结果之间如何调节,当代普遍认为,由机会平等达到的结果状态不仅是有差别的、还应具有一定共享性,至少这种差别应趋向于收敛而不是扩大。
关键词:
机会平等 社会转型 公平竞争 社会差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