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2)
2023(5659)
2022(4948)
2021(4562)
2020(3792)
2019(8699)
2018(8854)
2017(16172)
2016(9053)
2015(10408)
2014(10819)
2013(10489)
2012(9903)
2011(9085)
2010(9290)
2009(8655)
2008(8811)
2007(8458)
2006(7713)
2005(7008)
作者
(28946)
(23853)
(23606)
(22625)
(15298)
(11739)
(10909)
(9358)
(9285)
(9000)
(8206)
(8184)
(8070)
(7806)
(7696)
(7437)
(7178)
(7159)
(7060)
(7002)
(6080)
(5980)
(5935)
(5851)
(5493)
(5480)
(5411)
(5267)
(5086)
(4965)
学科
(35859)
经济(35709)
管理(25013)
(22053)
(20749)
企业(20749)
方法(16800)
理论(12183)
(12116)
数学(10982)
中国(10878)
数学方法(10669)
业经(9876)
(9709)
(9427)
(9056)
(7746)
教育(7113)
农业(5921)
(5822)
财务(5801)
财务管理(5772)
(5579)
(5569)
地方(5564)
银行(5552)
企业财务(5455)
(5393)
贸易(5388)
经济理论(5371)
机构
大学(136898)
学院(135240)
(48476)
研究(48075)
经济(47087)
管理(46206)
理学(38597)
理学院(38081)
中国(37056)
管理学(36981)
管理学院(36753)
科学(31829)
(30981)
(26040)
(25644)
(24911)
(23297)
研究所(23253)
中心(21742)
业大(20549)
北京(19978)
农业(19660)
财经(19586)
(19412)
师范(19137)
(18409)
(17464)
(17402)
(17197)
技术(16628)
基金
项目(82246)
科学(62985)
研究(58875)
基金(57590)
(51477)
国家(50974)
科学基金(42301)
社会(36202)
社会科(32837)
社会科学(32822)
(32464)
基金项目(28841)
教育(28639)
自然(28204)
(27938)
自然科(27542)
自然科学(27530)
自然科学基金(27049)
资助(25427)
编号(24913)
成果(22130)
重点(19338)
课题(18432)
(17850)
(16913)
(16301)
科研(16063)
大学(15636)
计划(15439)
项目编号(15258)
期刊
(60834)
经济(60834)
研究(43646)
中国(32753)
学报(25895)
(22670)
教育(22284)
科学(21916)
(21509)
大学(19224)
管理(19156)
学学(17726)
农业(14974)
技术(12457)
(11233)
金融(11233)
统计(10303)
财经(10133)
经济研究(9146)
图书(9121)
业经(8959)
(8814)
(7938)
(7917)
决策(7525)
(7479)
问题(7313)
业大(6714)
书馆(6590)
图书馆(6590)
共检索到220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  
一、对建立社会总供需统计的基本认识为了满足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需要,经过统计学界多年的理论研究和论证,社会总供需统计终于作为一种核算模式被纳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1989年修订稿)。这是在国民核算体系改革实践中,立足于我国实际,在博采各国之长的基础上,勇于革新的一个创举。众所周知,无论MPS,还是SNA,都没有开展社会总供需统计的先例。虽然社会总供需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渊源于西方宏观经济学,但西方国家在定义总供给和总需求概念时,将它们分别等同于按分配法和按支出法计算的国民收入,由此必然推导出在统计上社会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的结论。事实上,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现象,彼此不存在必然相等的条件。它们总会出现或大或小的数量缺口。显而易见,这种以国民收入统计代替社会总供需统计的做法,不仅在理论上难于自圆其说,而且在实践上无益于宏观经济调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念一  肖世练  
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状况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总供需的测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供需失衡通常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潜在生产力实现的程度 ,二是价格指数变化 ,三是非意愿库存和强制储蓄的产生。因而 ,生产力利用缺口 ,物价缺口 ,供需未实现部分三方面的核算 ,构建了社会总供需平衡综合核算的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斯文,陈力娟  
生产资料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达,生产资料市场机制不断加强,生产资料的供需情况、制约机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原来非全面的缺乏综合性的生产资料实物量供需情况统计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和国家宏观决策的需要。建立全社会的生产资料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统计制度势在必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游广武  
目前,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统计分析所遵循的思路不外乎就是从统计角度先计量总供给和总需求,然后将这两个指标进行对比来考察总供需的失衡程度。这种方法暗含着一个往往不正面提及和论述的假定或前提,即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社会总供需平衡差。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目前总供需平衡统计分析中所暗含的这个假定提出疑问,并通过对以这个假定为前题进行总供需平衡统计分析的典型剖析,证明统计意义上的社会总供需平衡差的虚构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晋华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概念是指:作为总需求就是指一定时期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欲望。不容怀疑,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社会总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是经常存在。根据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状况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以求得社会总供需的基本平衡,仍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何反映和测定我国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状况,则是我们统计工作者必须努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铿  
According to the spirit of the 16 th Conference of Representatives of CCP,the authors describes the scientific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ull scale “well off” society and researches the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ng standards of full scale “well off” society.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宁  
重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剖析西方寻租理论,可以全面、辩证地理解寻租的本质及内涵。这为认识和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赢利性行为、政府保护性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同时也为防范和解决腐败等现实问题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丽  
多选排序题是社会统计调查中一类常见题目,这类题目的统计处理较一般的单选题、多选题要复杂得多,在统计中要兼顾"多选"和"排序"两个因素,同时又要结合具体数据情况,在合理加权处理的基础上,得出最终结论。如何更为有效地对多选排序题进行统计处理及分析还需要广大社会统计工作者在实践中多加研究探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乔云霞  
Balance of demand and supply is a major consideration of macro control. In this paper, authors built a model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伯海  
In author' s opinion,social -economic statisic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should be developed jointly so that the theory of general statistics be formed in the end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醒民  
改革开放起因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并且是为了做好初级阶段这篇重头文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并不比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更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关系是竞争性的伙伴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  
一、选择:总供需定义 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我国新的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更高要求,理论界开展了有关社会总供需核标理论和方法的讨论。归纳众多不同的观点,不难发现,在总供需核算问题上形成了两大学派:平衡论派和非平衡论派。两派得出了统计核算上总供需恒等与否的不同结论,分歧源于对总供需定义的不同理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倩  
社会资本的测量一直是社会资本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根据农户社会资本具有结构性和关系性的特征,按异质性、趋同性、工具性和情感性四个维度选取经验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首次提出针对农户社会资本测量理论并选择出适合中国村庄环境特点、能够体现农户社会资本功能性和特征性的社会资本测量维度;提出一种更加客观并体现主体差异的IOWA客观自主评价法,并通过实证方法对社会资本进行测量;依据农户社会资本测量理论,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一个村庄做实证检验以确定理论及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可  王雅琼  
时空数据有一个重要且普遍的统计特征,即附近空间和时间上的观测比相距较远的观测更相似,因此,不应假设时空数据在统计上独立,传统的统计模型也不再适用于时空数据建模。为了捕获时空数据的依存关系,需要构建一个专门的统计模型。文章在介绍了经典的分层统计模型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时空相关性的度量、空间预测、模型推断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方法。此外,随着现代计算能力的提高,用于时空数据建模的软件包正在快速发展,因此列出了目前处理大型数据集的MATLAB/R软件包,并对时空统计模型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