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9)
- 2023(15139)
- 2022(13439)
- 2021(12622)
- 2020(10791)
- 2019(24882)
- 2018(25076)
- 2017(48573)
- 2016(26579)
- 2015(30207)
- 2014(29978)
- 2013(29760)
- 2012(27575)
- 2011(24952)
- 2010(25041)
- 2009(23149)
- 2008(22941)
- 2007(20746)
- 2006(17945)
- 2005(15502)
- 学科
- 济(106999)
- 经济(106812)
- 管理(78356)
- 业(76133)
- 企(64670)
- 企业(64670)
- 方法(52670)
- 数学(44505)
- 数学方法(44026)
- 农(28809)
- 中国(28415)
- 财(27040)
- 业经(24167)
- 学(24023)
- 地方(21582)
- 技术(21176)
- 理论(19708)
- 贸(19472)
- 贸易(19463)
- 制(18962)
- 农业(18948)
- 易(18859)
- 和(18403)
- 务(16992)
- 财务(16918)
- 财务管理(16882)
- 企业财务(15950)
- 银(15822)
- 银行(15767)
- 环境(15734)
- 机构
- 大学(380280)
- 学院(377714)
- 管理(151845)
- 济(149496)
- 经济(146138)
- 理学(131828)
- 理学院(130361)
- 管理学(128103)
- 管理学院(127416)
- 研究(123505)
- 中国(91059)
- 京(80634)
- 科学(78193)
- 财(67830)
- 所(62499)
- 农(61688)
- 业大(57550)
- 研究所(57052)
- 中心(56510)
- 江(55451)
- 财经(54697)
- 北京(50981)
- 范(50499)
- 师范(50073)
- 经(49450)
- 农业(48488)
- 州(44917)
- 经济学(44355)
- 院(44259)
- 财经大学(40457)
- 基金
- 项目(256453)
- 科学(200987)
- 研究(187830)
- 基金(184459)
- 家(159845)
- 国家(158462)
- 科学基金(136044)
- 社会(117689)
- 社会科(110774)
- 社会科学(110740)
- 省(101659)
- 基金项目(98853)
- 自然(88571)
- 教育(86819)
- 自然科(86488)
- 自然科学(86465)
- 划(84988)
- 自然科学基金(84930)
- 编号(77574)
- 资助(75619)
- 成果(63219)
- 重点(57032)
- 部(56481)
- 创(55970)
- 发(54326)
- 课题(53160)
- 创新(51662)
- 科研(49050)
- 教育部(48322)
- 大学(48157)
- 期刊
- 济(161454)
- 经济(161454)
- 研究(110319)
- 中国(70774)
- 学报(60010)
- 农(55433)
- 科学(55068)
- 管理(54341)
- 财(51751)
- 大学(44915)
- 教育(44178)
- 学学(41980)
- 农业(38201)
- 技术(33254)
- 融(29645)
- 金融(29645)
- 业经(26935)
- 财经(26157)
- 经济研究(25462)
- 经(22270)
- 问题(21061)
- 图书(20818)
- 业(20393)
- 科技(19861)
- 技术经济(19759)
- 统计(18954)
- 理论(18496)
- 版(17734)
- 商业(17336)
- 策(17152)
共检索到546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庞皓
社会总供需定量分析的创新研究──评曾五一著的《总供需平衡统计研究》庞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实际经济部门对社会总供需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并且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还多是停留在定性研究上,对中国社会总供需实证性定量分析的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游广武
目前,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统计分析所遵循的思路不外乎就是从统计角度先计量总供给和总需求,然后将这两个指标进行对比来考察总供需的失衡程度。这种方法暗含着一个往往不正面提及和论述的假定或前提,即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社会总供需平衡差。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目前总供需平衡统计分析中所暗含的这个假定提出疑问,并通过对以这个假定为前题进行总供需平衡统计分析的典型剖析,证明统计意义上的社会总供需平衡差的虚构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曾五一
社会总供需平衡统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曾五一社会总供需的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集中表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同民经济的管理形式正在由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控制为主转变,对社会总供需的调控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斯文,陈力娟
生产资料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达,生产资料市场机制不断加强,生产资料的供需情况、制约机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原来非全面的缺乏综合性的生产资料实物量供需情况统计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和国家宏观决策的需要。建立全社会的生产资料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统计制度势在必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晋华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概念是指:作为总需求就是指一定时期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欲望。不容怀疑,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社会总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是经常存在。根据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状况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以求得社会总供需的基本平衡,仍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何反映和测定我国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状况,则是我们统计工作者必须努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五一
转轨时期所特有的矛盾是引起我国近期总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总供需平衡本身不是目标而是手段,纠正总供需的失衡应当标本兼治。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应综合考虑政策措施所具有的供给效应,并且充分估计各经济主体预期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念一 肖世练
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状况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总供需的测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供需失衡通常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潜在生产力实现的程度 ,二是价格指数变化 ,三是非意愿库存和强制储蓄的产生。因而 ,生产力利用缺口 ,物价缺口 ,供需未实现部分三方面的核算 ,构建了社会总供需平衡综合核算的方法。
关键词:
社会总供需平衡 方法体系 构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乔云霞
Balance of demand and supply is a major consideration of macro control. In this paper, authors built a model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关键词:
总供给 总需求 统计识别 理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方
本文给出控制目标为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控制于段为税收、财政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宏观经济控制模型。模型以控制理论框图的形式给出,并给出了线性条件下的数学表达式。一、税收的控制作用税收在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方面的作用可用图1表示。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静 余鹏翼 刘娜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缺水、水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广州经济的发展,部分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同水资源缺乏和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文章通过对水资源近期和长期需求的预测来反映未来广州市不同时点水资源的供需能力,并对广州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 供需平衡 预测指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希刚
198 0年以来 ,中国的粮食生产获得了快速发展 ,达到了粮食供需的基本平衡。但随着农业政策的变化 ,粮食生产出现了三次较大的波动 ,特别是 2 0 0 0— 2 0 0 3年间 ,粮食总产量连年快速下降 ,供需缺口加大。在粮食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和国家政策支持下 ,2 0 0 4年又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粮食总产量增长时期。中国未来粮食的总需求量是刚性的 ,到 2 0 2 0年大概需要近 6亿吨原粮 ,而国内生产量则是变量。在有利于粮食持续增产的政策引导下 ,国内粮食产量的增长可以做到供需基本平衡。但从总体上看 ,中国今后基本上是粮食净进口格局 ,而且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如果适当增加小麦和玉米的进口量...
关键词:
中国 粮食生产 粮食需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迎 张豫军 马淑萍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又是同时涉及农业和纺织工业两大产业的重要商品。长期以来,棉花供需矛盾多次困扰我国,目前已上升为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为了积极寻求解决棉花问题的根本出路,有必要首先对我国棉花供需的总量状况做出基本的分析和判断。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棉花供需平衡的方式是“堵住两头”,即由政府直接控制生产和居民消费。同时生成了一套相当配套的体制以及能与之配合操作的政策措施,保证了从棉花生产到棉纺织品消费这一系统内的相对平衡与稳定。与此同时也付出了资源和产品长期短缺的代价。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原有封闭的棉花供需系统,由两端开始松动、开放,但在棉花流通方面,仍靠计划经济中...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曼伊
保险业是金融领域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业的持续发展必然要利用市场机制,遵循供需平衡的经济规律,将作为保险市场重中之重的公众、保险人置于一个供需的天平之上,与再保险人、保险中介人和保险监管机构共同努力,齐心维护保险业的稳态,使保险业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铿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发展。在我国统计改革的历程中,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一直处于统计改革的中心,面对统计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发展和新变化,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统计制度方法具备更为广泛的适用性、稳定性和协调性,我们认为:充分的理论研究与丰厚的理论基础是实践成功的保证。本期刊出贺铿同志的文章《论社会商品供需平衡与贸易统计改革》的目的是引起广大统计工作者,包括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我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中理论研究的重视,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减少工作的盲目性,确保我国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顺利进行,使统计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艺华 陈振杰 李飞雪 黄秋昊
选择长三角为研究区,构建生态空间质量评价体系,结合可达性分析、统计分析方法,通过人口、GDP、土地开发强度反映生态需求程度,分析生态空间质量的空间分布和生态空间满足人类需求程度的空间分异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通过融合可达性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的生态空间供需平衡指数,能很好地识别生态空间供需"短板"。(2)长三角生态空间质量从北向南逐渐升高,1995—2015年生态空间质量较差的区域从各大城市中心部分扩大到城市周边地区。(3)长三角生态空间供需平衡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供给不足的区域主要是在经济和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城市,供大于需的区域主要是在生态高质量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