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0)
2023(15417)
2022(13519)
2021(12709)
2020(10679)
2019(24376)
2018(24355)
2017(46880)
2016(25487)
2015(28225)
2014(28086)
2013(27627)
2012(25072)
2011(22591)
2010(22503)
2009(20392)
2008(19854)
2007(17296)
2006(14858)
2005(12649)
作者
(75489)
(62537)
(62277)
(59430)
(39813)
(30370)
(28207)
(24600)
(23818)
(22264)
(21250)
(21170)
(19961)
(19561)
(19284)
(19272)
(19195)
(18707)
(17947)
(17913)
(15851)
(15259)
(15085)
(14341)
(14065)
(13946)
(13895)
(13674)
(12606)
(12579)
学科
(97051)
经济(96853)
管理(70375)
(67701)
(56980)
企业(56980)
方法(49949)
数学(43085)
数学方法(42336)
(25941)
中国(24922)
(24071)
(23587)
业经(22085)
理论(19307)
地方(17802)
(17559)
贸易(17552)
农业(17167)
(17055)
(16472)
(16416)
技术(15864)
(15645)
财务(15565)
财务管理(15542)
企业财务(14748)
环境(14639)
(13645)
银行(13576)
机构
大学(360205)
学院(357348)
管理(140617)
(134543)
经济(131620)
理学(123672)
理学院(122195)
管理学(119439)
管理学院(118817)
研究(118351)
中国(84285)
科学(79114)
(76184)
(65538)
(60405)
业大(60084)
(59794)
研究所(55930)
中心(53401)
农业(52011)
(50191)
财经(49146)
(47927)
北京(47636)
师范(47230)
(44789)
(42732)
(40983)
经济学(39988)
技术(39030)
基金
项目(256271)
科学(199727)
基金(185400)
研究(178920)
(164922)
国家(163572)
科学基金(139339)
社会(111877)
社会科(105310)
社会科学(105275)
(100934)
基金项目(98706)
自然(94674)
自然科(92540)
自然科学(92512)
自然科学基金(90830)
(85946)
教育(83976)
资助(77216)
编号(71509)
重点(57725)
成果(56778)
(55432)
(53094)
(53066)
科研(50013)
课题(49856)
创新(49492)
计划(49034)
大学(47718)
期刊
(137794)
经济(137794)
研究(97896)
学报(66432)
中国(64668)
(58382)
科学(57844)
管理(50793)
大学(49047)
学学(46498)
(44268)
教育(41990)
农业(40270)
技术(31507)
(25308)
金融(25308)
业经(23440)
财经(23343)
经济研究(23045)
(20825)
(19898)
科技(18816)
(18626)
业大(18127)
问题(17796)
图书(17654)
技术经济(16634)
统计(16476)
理论(15907)
商业(15683)
共检索到497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名  韩增霞  王志丹  
本研究采用目标定向任务探讨社会性沟通、年龄和目标情境三因素对学前儿童模仿学习的影响。108名3至5岁学前儿童被随机分配到有社会性沟通和无社会性沟通两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中儿童分别在有目标和无目标两种情境中接受测试。研究结果发现:(1)有目标情境下,社会性沟通提高了儿童对实验人员演示行为方式的模仿;(2)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实验人员演示方式模仿的忠实程度显著增加;(3)当实验人员与儿童无正常社会性沟通时,儿童在无目标情境中比在有目标情境中模仿了更多的行为方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欢  杜泽星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是对无口语或低口语能力自闭症儿童常用的有效干预方式之一,对其社交、沟通、联合注意等方面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究的撤回设计(ABAB),对一名学前无口语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验证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其主动沟通行为的干预效果。研究发现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能够从数量上增加学前自闭症儿童主动沟通频次,从质量上提高学前自闭症儿童主动沟通品质。最后对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教学使用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魏予昕  王志丹  周睿  康琴  毕若妍  
模仿能力经常被作为自闭症儿童诊断的一项重要依据,但却很少有研究考察不同模仿任务可能存在诊断效度的差异。本研究选取4类模仿任务,对10名自闭症儿童和10名普通儿童进行模仿能力测试,其中工具行为模仿任务和目的意图模仿任务是以认知为导向的模仿任务,过度模仿任务和同步模仿任务是以社会交往为导向的模仿任务。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在工具行为模仿任务和目的意图模仿任务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自闭症儿童在过度模仿和同步模仿任务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因此,未来在临床诊断中需要选择以社会交往为导向的模仿任务测查自闭症儿童的模仿能力以提高诊断有效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祎伟  黄传慧  
将儿童置于一定的复杂情境——路障情境中观察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亲社会行为频次上存在显著差异、儿童社会性行为在类型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一定复杂程度的困难情境可有效激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等。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对学前儿童教师提出了创设一定的可以激发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情境,抓住教育契机进行行为强化、干预或矫正等教育建议,并对家长提出了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需采取一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等家庭教育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侯春在  
儿童社会化发展中存在着某些非预期的、非有意识指导的、甚至与教育者的愿望以及所提供的榜样相逆的模仿事实 ,从教育的角度看 ,这是一种隐性模仿。它以感染模仿、泛化模仿、过程模仿的形式发生 ,或以反模仿和滞后模仿的形式存在 ,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具有或正向积极或负向消极的重要作用。教育者必须关注过程、关注意义、关注儿童的纯洁与真诚 ,有意识地引导这种隐性模仿 ,使儿童社会化发展导向积极与健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美  戴斌荣  
采用亲子沟通问卷、友谊质量问卷以及农村儿童社会适应问卷对958名农村学校儿童进行调查,建立结构模型,考察亲子沟通与同伴友谊质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结果:(1)在亲子沟通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母亲亲子沟通得分相对低于非留守儿童,父亲亲子沟通得分上两者差异不显著;在同伴友谊质量方面,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得分差异不显著;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得分相对低于非留守儿童。(2)亲子沟通、同伴友谊质量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3)同伴友谊质量在亲子沟通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欢  郭晓倩  彭燕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沟通障碍是其核心障碍之一,本研究旨在比较录像示范法与现场示范法在幼儿园游戏情境中对学前自闭症儿童社交沟通能力的干预效果。通过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中的跨被试多基线设计结合交替处理设计,并在交替处理期中增加撤回期和最佳处理期,检验录像示范法和现场示范法对三名学前自闭症儿童社交沟通能力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录像示范法与现场示范法均能够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交沟通能力,但录像示范法的干预效果优于现场示范法,且录像示范法对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沟通行为具有良好的维持效果。基于以上发现,对未来录像示范法的研究及实践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光华  方俊明  
半个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在自闭症儿童模仿能力的研究,尤其是近十年来有关模仿的认知研究和脑神经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有价值成果。在回顾和分析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在行为水平上,模仿缺陷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障碍特征;在认知理论上,自我-他人投射理论是解释自闭症儿童模仿缺陷的最简洁假设;在神经机制上,镜像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可能是造成自闭谱系儿童模仿缺陷的生理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光华  方俊明  
本实验比较了12位自闭症谱系儿童和12位年龄及非语言智商匹配的聋童、12位年龄及语言智商匹配的智力障碍儿童手势模仿能力。研究发现:(1)自闭症谱系儿童手部模仿能力明显落后于聋童,略高于智力障碍儿童;(2)身体部位定向的困难可能是自闭症谱系儿童无意义手势模仿的主要障碍;(3)运用自我-他人投射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自闭症谱系儿童的模仿缺陷和特异性的错误类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墨  韦小满  
非语言沟通能力是指在一定沟通环境中,沟通双方理解和表达非语言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主要包括眼神、面部表情、体态、体触、副语言和不适当行为等。发展自闭症儿童非语言沟通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自闭症儿童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与相关评估工具两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加以综述与探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墨  韦小满  
本研究通过自编《自闭症儿童非语言沟通能力评定量表》对6~18岁自闭症儿童和智力落后儿童的沟通能力加以评估。研究结果显示:(1)自编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自闭症儿童表达性和接受性非语言沟通能力在沟通功能和沟通方式两个维度上的表现并非完全对称;(3)与智力落后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接受性非语言沟通能力在沟通功能和沟通方式两个维度上均呈现出显著的障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清扬  刘一佑  
本文采用自然田野实验法,笔者以投资者身份向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送咨询2016年财报信息的电子邮件,观察管理层回复情况以获取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行为的一手数据,并实证检验投资者沟通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充分的投资者沟通能显著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和公司价值、改善会计绩效。进一步对调节因素分析和分组回归后发现,投资者沟通对公司价值的正向影响在低可视性公司中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迎利  
学习不良是指个体的实际学业成就与根据其智力潜能期望达到的学业成绩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达到一定标准时就是学习不良。我国对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主要从其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与相关因素三个方面来探讨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在机制、特点及影响因素。本文总结了国内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以便理清思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陆拥俊  江若尘  
品牌会受到来源国效应的影响,即使有些国产商品的质量比较好,消费者仍然会持有负面的品牌态度。尤为严重的是,这种品牌态度开始影响青少年儿童的品牌认知。本文以6~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家庭沟通模式在儿童不同来源国品牌态度上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6~12岁的儿童已经对不同来源国品牌形成了不同的态度,而这种态度的形成更多的是受到家庭沟通方式的影响,随着儿童的成长,不同沟通模式的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影响作用也会存在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