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4)
- 2023(13761)
- 2022(11478)
- 2021(10716)
- 2020(8865)
- 2019(19668)
- 2018(19349)
- 2017(38529)
- 2016(20470)
- 2015(22581)
- 2014(22030)
- 2013(21597)
- 2012(19628)
- 2011(17495)
- 2010(17991)
- 2009(17306)
- 2008(17211)
- 2007(15845)
- 2006(14515)
- 2005(13108)
- 学科
- 业(93014)
- 济(83344)
- 经济(83143)
- 企(75090)
- 企业(75090)
- 管理(72238)
- 农(47615)
- 农业(31622)
- 方法(31425)
- 业经(31370)
- 财(28783)
- 中国(23394)
- 数学(22887)
- 数学方法(22551)
- 制(21104)
- 务(20002)
- 财务(19969)
- 财务管理(19944)
- 策(19529)
- 企业财务(18829)
- 技术(17850)
- 贸(16380)
- 贸易(16372)
- 易(15952)
- 理论(15904)
- 和(15385)
- 体(15306)
- 划(14995)
- 地方(14868)
- 银(13540)
- 机构
- 学院(291929)
- 大学(280478)
- 济(127542)
- 经济(125064)
- 管理(119696)
- 理学(102063)
- 理学院(101165)
- 管理学(99826)
- 管理学院(99270)
- 研究(91320)
- 中国(76181)
- 财(61392)
- 京(57284)
- 农(56007)
- 科学(50149)
- 财经(47358)
- 江(47083)
- 所(44665)
- 中心(44300)
- 经(42734)
- 农业(42232)
- 业大(41704)
- 研究所(39199)
- 经济学(37205)
- 州(36873)
- 范(35644)
- 北京(35570)
- 师范(35447)
- 财经大学(34150)
- 经济管理(33995)
- 基金
- 项目(182975)
- 科学(147467)
- 研究(144177)
- 基金(133277)
- 家(112070)
- 国家(110823)
- 科学基金(98039)
- 社会(95667)
- 社会科(89641)
- 社会科学(89616)
- 省(73442)
- 基金项目(69468)
- 教育(65126)
- 编号(61451)
- 自然(59175)
- 划(58910)
- 自然科(57862)
- 自然科学(57851)
- 自然科学基金(56864)
- 资助(53074)
- 成果(49785)
- 部(41381)
- 发(40991)
- 创(40969)
- 课题(40804)
- 重点(39779)
- 业(39666)
- 制(38758)
- 国家社会(38639)
- 性(38108)
- 期刊
- 济(157161)
- 经济(157161)
- 研究(89282)
- 中国(59742)
- 农(58862)
- 财(49909)
- 管理(46919)
- 农业(39406)
- 科学(36656)
- 学报(34136)
- 融(33853)
- 金融(33853)
- 业经(32403)
- 教育(30235)
- 大学(28313)
- 学学(26844)
- 技术(26474)
- 财经(23621)
- 经济研究(22968)
- 问题(20740)
- 经(20518)
- 业(20488)
- 技术经济(16606)
- 世界(16137)
- 农村(15707)
- 村(15707)
- 现代(15054)
- 贸(15049)
- 农业经济(14963)
- 商业(14406)
共检索到454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霍红梅
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分析框架,对当前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生产收益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从社会性别差异的角度揭示了导致留守妇女从事农业生产收益较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辉
本文通过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对贵州农村老年妇女经济与生活状况的考察,探讨了农村老年妇女相关社会保障问题中隐含的性别不平等状况。认为农村老年妇女经济资源获得途径分为自我转移、家庭转移和社会转移三大类。农村老年妇女在获得经济来源和收入支持方面因社会性别不平等而较男性存在较大劣势,并为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会性别 老年 女性 农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竹青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村规民约对女性土地权益的剥夺与限制。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因此以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有助于地方政府、立法和司法部门明晰男女平等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实现对农村妇女权益的保护。
关键词:
社会性别平等 农村妇女 土地权益 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瑞法 程家安 董守珍 孙音音
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决策行为及作用*胡瑞法程家安董守珍孙音音有关妇女在农业生产中作用的国际研究很多(El-lis,1988;Epstein,1971;Evenson,1985;Kada,Watson,White,1985等),但有关中国农村妇女在农业生...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君
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在创造农业总产出快速增长的同时,加重了农村妇女的相对贫困程度。家庭联产承包制促进了农民家庭收入大幅提升,实现了农业生产活动向女性化的彻底转型,但土地资产男性分配的传统模式未曾动摇,使女性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的步伐滞后于男性。"一孩半"人口政策暗含着"重男轻女"的社会性别不平等思想,成为维持农村"男尊女卑"的工具,女性的权利、能力在出生时就被忽略并持续到老年阶段。市场化经济改革使农村妇女的社会权益、经济利益被家庭/社会的整体利益所替代,农村妇女陷入比改革前更艰辛状态。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和农村反贫困政策,需要从社会性别视角寻求男女两性之间权利、责任、义务、机会和资源的平等而不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卫民
中国城镇妇女就业问题是伴随妇女从单一的无性别差异的就业模式向多样化、性别化就业模式转变过程中,发生社会政策失调的结果。妇女就业模式与许多社会经济政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包括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政策、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家庭政策等。解决妇女就业问题,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消除各种不利于妇女就业的观念和制度性障碍,另一方面也需适应妇女就业模式转变的趋势,对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传新
采用西部地区24个行政村千余名农村妇女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生产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描述分析发现,西部农村妇女日益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主体性作用,对农业新技术或新品种感兴趣,但她们同时也面临着农业生产压力大、农业生产支持网络单薄、农业生产知识有待提高等问题。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的、文化程度偏低的、家庭比较贫困、丈夫目前外出打工的、掌握较多农业生产知识的、对农业新技术感兴趣的农村妇女成为家庭中农业生产主要承担者的可能性相对要大一些。有过外出经历、购买了农村养老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妇女 农业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维 胡可馨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生命周期的农村留守女性都在默默地承受着巨大的社会代价与压力。国家的经济社会重构和传统父权制的双重压制,剥夺了她们与男性平等的流动机会,还使其在家庭中承担了远远超越于传统性别规范所要求的多重角色。家庭生命周期中接替出现的再生产刚性需要,使她们一生都难以逃离不断被留守的命运:从孤独成长的留守女童,到孤独持家的留守妇女,再到孤独养老的留守老人。在其漫长而又短暂的生命史中,她们所遭遇的是一个孤独的留守人生。
关键词:
留守女童 留守妇女 留守女性老人 生命史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惠芳 饶静
本文通过农村留守妇女应对丈夫缺席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的一些策略和行为,分析了她们的社会网络重构行动。本文认为,在丈夫外出导致家庭社会网络弱化的情况下,留守妇女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通过资源交换展开一系列行动,启动、加强某些交换行为和减弱另外一些交换行为,以此构建起新的社会网络。她们通过农业生产中的帮工和换工行动重构了亲属关系网络和地缘关系网络;在获取情感慰藉的过程中,她们强化了和娘家人之间的互动并因此提升了姻亲关系在亲属关系网络中的地位;她们的闲暇生活方式则强化了自己在社区中拥有的地缘关系。
关键词:
留守妇女 社会网络 社会交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云香 符永宏 嵇留洋
文章运用社会性别理论探讨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作为。高校必须树立女大学生差异性创业教育理念,通过性别意识教育改变女性对自身的传统定位,克服创业的性别劣势,彰显优势;营造鼓励女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创业动机;在遵从高校创业教育共性的基础上,针对女性特征,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落实创业教育与实践过程。
关键词:
社会性别理论 女大学生 创业教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思新
受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当前现实国情和自身因素等影响,我国农村老年妇女在物质生活、精神娱乐和信仰、感情婚姻生活和社会权益保障等方面被严重边缘化,是中国的"最弱势人群"。因此,建立三元保障模式,完善养老立法,弘扬中国孝道文化,解放思想观念,加大相关研究,积极采取措施,切实解决我国农村老年妇女边缘化问题。
关键词:
农村老年妇女 边缘化 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鲜开林 刘晓亮
伴随着我国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群体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问题日渐突出。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本文以河南省Y市农村留守妇女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交谈的方式,总结概括出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受损的问题表现,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缺失的主要根源,并提出维护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妇女 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洒洒 杨雪燕 罗丞
本文利用2012年安徽省JC区农村妇女生计策略和家庭福利调查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外流背景下价格上涨压力对农村留守妇女生计多样化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价格上涨的客观评价及心理负担在农村留守妇女、准留守妇女及非留守妇女当中并无显著差异,然而面对价格上涨的宏观经济环境和风险时她们会采取不同的生计策略,其中丈夫外出会促使农村准留守妇女和留守妇女采取较高程度的生计多样化策略,尤其是农村准留守妇女,对家庭经营活动的参与率最高,而农村留守妇女对子女教育活动的参与率最高;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客观评价、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上涨心理负担对生计多样化均呈显著正向影响,且上述影响关系受到生计资本各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留守妇女 生计多样化 价格上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丽华 何珊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社区老年教育政策,以上海社区老年女性教育为例从供给的内容、主体、方式、机制以及需求受众找出性别利益不均衡的现象,针对老年女性教育的劣势,从政策宣传、制度整合、体系建构、学习方式和社会组织的维度提出倾斜性的矫正对策。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社区教育 老年女性教育 上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荣芳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留守妻子”现象逐渐受到关注。从社会性别视角切入,观察、分析这些妻子们“留守”的原因及其生存状态、发展状况以及她们地位的变化等,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