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35)
2023(12224)
2022(10845)
2021(10345)
2020(8640)
2019(20024)
2018(20321)
2017(38535)
2016(21876)
2015(25095)
2014(25403)
2013(24486)
2012(22904)
2011(20763)
2010(21543)
2009(20066)
2008(20113)
2007(18701)
2006(16717)
2005(15269)
作者
(60582)
(50613)
(49823)
(48434)
(31982)
(24245)
(23278)
(19502)
(19047)
(18414)
(16884)
(16854)
(15892)
(15767)
(15743)
(15705)
(15503)
(14793)
(14783)
(14552)
(12766)
(12532)
(12189)
(11700)
(11618)
(11336)
(11284)
(11275)
(10257)
(10124)
学科
(79594)
经济(79419)
管理(57565)
(53922)
(43548)
企业(43548)
方法(35937)
数学(29810)
中国(29560)
数学方法(29407)
(25745)
(23627)
教育(22570)
(19148)
业经(18584)
理论(18389)
(18186)
(17033)
贸易(17025)
(16573)
农业(16128)
地方(14999)
(14960)
银行(14933)
(14538)
(14221)
(13956)
财务(13912)
财务管理(13862)
企业财务(12988)
机构
大学(309131)
学院(307667)
(119046)
经济(116080)
管理(109648)
研究(103372)
理学(92525)
理学院(91417)
管理学(89666)
管理学院(89066)
中国(76553)
(66726)
科学(60922)
(60586)
(52752)
(49850)
(49353)
师范(49007)
中心(47794)
(47416)
财经(46985)
研究所(46843)
北京(43546)
(42116)
业大(41193)
(39998)
师范大学(39275)
教育(38983)
农业(37001)
经济学(36507)
基金
项目(185338)
研究(146331)
科学(144863)
基金(128343)
(108954)
国家(107838)
科学基金(90889)
社会(89507)
社会科(83550)
社会科学(83521)
(74484)
教育(74459)
基金项目(66940)
编号(65234)
(63595)
成果(56846)
自然(55038)
自然科(53659)
自然科学(53643)
资助(52813)
自然科学基金(52637)
课题(47003)
重点(42793)
(42637)
(41091)
(39460)
项目编号(39210)
(38809)
(38392)
教育部(37274)
期刊
(140463)
经济(140463)
研究(104083)
中国(68718)
教育(64902)
(48800)
(43957)
学报(43246)
管理(39004)
科学(38819)
大学(33638)
技术(30152)
学学(29784)
(29699)
金融(29699)
农业(29205)
业经(24846)
财经(23739)
经济研究(22029)
(20524)
问题(19161)
职业(17298)
图书(16991)
(16248)
理论(15082)
商业(14737)
(14714)
论坛(14714)
技术经济(14456)
(14388)
共检索到481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旭红  
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经济、文化、就业、女性自身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与男性相比还存在着入学机会不平等、层次不高、学科选择不均衡、教育后结果不平等等问题。本文试从社会性别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丽华  何珊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社区老年教育政策,以上海社区老年女性教育为例从供给的内容、主体、方式、机制以及需求受众找出性别利益不均衡的现象,针对老年女性教育的劣势,从政策宣传、制度整合、体系建构、学习方式和社会组织的维度提出倾斜性的矫正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广俊  
本文以社会性别主流化为视角,分析欧盟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同行评估项目,即欧盟国家如何组织同行评估,如何评估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社会性别主流化"质量领域。在社会性别主流化要求下,我国开展职业教育同行评估有必要建立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长效机制并充分发挥同行评估的导向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经过独立后50年的努力,印度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了显著增加,但是在高等教育的层次分布、专业分布和地域分布方面仍很不合理。单独为女性设立的女子学院数量的增加,一方面表明女性教育机会的增加,但也说明世界通行的男女同校教育在印度仍有很大阻力。印度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高等教育对印度女性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但这些积极影响很容易发生逆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继楼  唐帅  谭钦文  
本文首先对高校收费改革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确定了当前收费偏高这一事实。然后,文章对高等教育高收费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进行了阐述。最后,笔者认为,高等教育高收费问题并不能在短期得以解决,需要从多方面综合着力,才能逐渐缓解并最终解决高等教育高收费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小李  杜时忠  
我国当代教育的教育传统有性别化教育和性别中立教育两种,前者重视性别差异,主张将男女两性培养成不同类型的人,后者忽视性别差异,主张将男女两性培养成同样的人。这两种教育传统均需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化;而实现这种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化的路径,在于通过两种教育传统的融合,生成超越于这两种教育传统的性别敏感教育。性别敏感教育的基本立场包括:重视性别差异但不为其束缚,赋予女性以发声的权力,采取灵活的教育组织形式,引导男女两性成长为"完整的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维  胡可馨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生命周期的农村留守女性都在默默地承受着巨大的社会代价与压力。国家的经济社会重构和传统父权制的双重压制,剥夺了她们与男性平等的流动机会,还使其在家庭中承担了远远超越于传统性别规范所要求的多重角色。家庭生命周期中接替出现的再生产刚性需要,使她们一生都难以逃离不断被留守的命运:从孤独成长的留守女童,到孤独持家的留守妇女,再到孤独养老的留守老人。在其漫长而又短暂的生命史中,她们所遭遇的是一个孤独的留守人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海波  杨兆山  
教育理论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教育问题"本身,教育问题的本质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矛盾。对教育问题的判定需要理论前提的支撑,教育理论与教育问题互为前提和结果,而教育研究者的教育观则是发现教育问题的关键前提。当前,教育问题研究中需明确三个意识:研究教育问题,应确立"教育意识";研究中国教育问题,要确立"中国意识";学术研究,需确立"研究意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韦禾  
本文从性别研究与教育研究的关系入手,具体阐述了社会性别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性别文化与教材的关系,以及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性别研究对定位教育内容和对象的意义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宗恺  钟周  张超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有必要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及其所蕴含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教育规律和特征。从教育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探索了以三项经典理论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国家意志进入高等教育体系所提供的理论依据和支撑,即:现代国家职能理论、教育社会学理论以及政治社会化理论。研究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强化,既体现了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也标识着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国家制度中持续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晓燕  
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普遍面临"玻璃天花板"现象,这主要源于社会性别因素造成的男女权力差异。职业期望的逐步降低、社会舆论的柔性控制以及现有制度的隐秘约束是社会性别对女教师职业发展的阻碍机制。要改善这一状况,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和女教师自身共同努力,从文化构建、政策完善、管理改革、意识转变、研究突破、素质提高等多个层面采取积极措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秋菊  
转型期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暴露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性以及社会性规制失灵。从规制经济学的角度考察,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一是信息的不完备性导致市场治理机制失灵;二是规制成本大大超过规制收益,严重降低了政府的规制效率;三是企业、监管机构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复杂的利益博弈,削弱了对食品安全规制的激励机制。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强化社会性规制需要从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一是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唤醒市场的自发秩序治理能力;二是推进社会性规制体系改革,提高政府规制的有效性;三是引入公民社会的参与,弥补食品安全规制领域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满荣  
追求教育公平既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出发点,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阶层分化趋势日益复杂的现实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专业选择、教育资源的享用和就业上,都有重大影响。重建一条高等教育公平之路,让教育回归其本能,意义重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建磊  孙传浩  
大学生道德问题主要体现为公共道德素质的滑坡,其深层次原因是中国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导致公德及公德典型的"袪魅",从而消解了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社会转型导致"旧道德"无法适应"新基础",从而引起社会公德水平整体下滑,进而影响大学生公德素质;社会转型导致高校规模扩大,进而形成陌生人社会,但当前的公德却无力应对,从而出现诸多大学生公德滑坡问题。基于此,高校应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新  
由于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它。本研究抽查了1951-2000年间5355份云南大学"学籍登记卡"的家庭出身,结合历史宏观背景,对云南大学近五十年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并非"完全公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阶段,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群体各异,由此教育公平也呈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